1、浅谈和谐课堂的构建和谐课堂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和谐,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特点,学生产生满足、愉快、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的课堂,是有效课堂追求的最高目标。实践证明: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接受新知识,并在获得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推理等创造性学习,进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使师生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那么,我们该如何构建宽松和谐的课堂呢?一、以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和体验。一个人的情绪,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传染给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情绪。教师饱满的情感不仅有助于形成
2、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死气中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情绪的控制与调节,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烦恼、痛苦、悲伤,都把它们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情绪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使学生学起来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二、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它是影响学生行为、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在课堂
3、上,学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学方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做出“信任”或“ 不信任”的判断,甚至会把对教师的好恶都迁移到教师所任教的课程上来。因此,教师应重视自身师德的修养、知识的提高、教学能力的培养。要以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以自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激起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热爱。“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自己的表率作用。凡是要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身体力行;凡是要学生相信的,自己必须坚信不疑。总之,自始至终用信念、道德、审美等来规范教师的言行,教师才能在学生中树立真正的威信,才能用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三、以有趣的方法吸引学生好奇好
4、胜是小学生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与变换,不仅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强烈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以积极的、欢快的情绪去从事学习。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班级实际,以及个人的教学风格,灵活运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理想的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四、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教育气氛中,才能迸发出想象力、创造力的火花。可见,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构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赖于教师对待学
5、生的公正和平等。作为教师,首先不能自负。如果教师过于看重自己的权威,在教学中使用强迫、压制、甚至体罚等手段,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就会被扼杀。教育要坚持民主,只有坚持教育民主,才能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使每一位学生个性潜能的生长有一块良好的土壤。其次,教师不能心存偏见。学生最希望教师公正、平等,最忌恨教师的偏见、自负。如果教师只对优秀学生感兴趣,而冷落后进生,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后进生灰心丧气,慢慢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抵触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一节课中,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同样的地位和机会,那些自卑感强的、胆小的学生多叫几次,让他们常有崭露头角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长此以往,学生会感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尊重,便会迸发出蕴藏在自身的巨大的学习力量,便会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构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的因素有很多,但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教师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以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热情饱满的情绪、新颖有趣的方法、公正平等的态度来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二九年十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