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宿豫区陆集中心小学 张晓菊摘要:教育理应是具有情感的事业。语文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自己的情感素养: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注重自身的情感影响。2、提高解读把握文本的能力,依靠知识的魅力感染学生。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语言的激情作用。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组织教学:1、丰富的导入方式,以情引情;2、生动的语言评价,以情导情;3、适当的激情感染,以情煽情;4、巧妙的情景营造,以情诱情;5、真诚的师生交流,以情悟情。关键词:情感教育 教师 学生智随情兴,情因智善,这是教育世界之所以精彩与奇妙的基因。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告诉人们:没有感情与智慧的互
2、动,理论思维极其有限;感情与智慧在教育决策中一道发挥作用,感情指导智慧解决问题;非控制感情妨碍理论思维,但缺乏感情与智慧的互动也不利于理论思维。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教育理应是具有情感的事业。教师感情教育的发展,推动着对教育感情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教育感情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师感情特征最能体现教育能力的“强弱”.作为一名教师,先认识教育感情的特点应该是有必要的。分析起来,教育感情不同于普通感情之处主要在于:一是职业性。教育感情是在教育世界中生成、发展并发挥作用的,这决定了教育感情的职业性质;二是教育性。教育感情通过强化或消减师生情感行为对教育效果发挥直接或间接
3、的作用,表现出浓郁的教育意味;三是表演性。教育感情的表达与内在真实感受的反差构成其装饰性即表演性,反差越大,表演性越强。基于教育感情的特殊性质,作为语文教师,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升自己的情感素养:一、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注重自身的情感影响。首先,教师要具有一股爱学生的真情,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在课堂上2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与赞许,当学生回答错误时及时给与鼓励,尊重信任学生,尤其对差生要给与更多的关心。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或错误时,要多方引导启发,尽
4、量让其完成,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感,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与教师的交流下,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当学生喜欢教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带有学习和参与热情,反之只会影响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师自身情感的带动下,学生也会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 其次,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一进入课室马上投入作为教师角色中,融入到课文的感情中来,绝不把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以免影响学生的情绪。 由此看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重视自身情感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提高解读
5、把握文本的能力,依靠知识的魅力感染学生。语文教材,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通过学习语文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主观感受,是内心情感,是个人见解和人生观。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学生在情感上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就会大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我们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钻研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被课文的人情美、言辞美所感动,没有这种情感的积聚也就不可能倾情,这就对语文教师的教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譬如教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教师首先要自己能感受到周恩来对于中华不振的痛苦和振兴中华的迫切,才可能将潜藏在课文中的情传给学生
6、。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品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学生的情感空间。另外,我们语文教师还必须根据文体特征来组织课堂教学。从文体特点而言:诗歌、散文、小说等都既是语言艺术,又各自具有其本身的文体特征。诗歌教学主要是多读,通过朗读传情,适当引导学生体会分析其意境与韵味;散文教学主要是注重品味其“形3散神聚”的特点,也要强调多读;小说教学主要是立足于情节、人物、环境的分析与鉴赏。因而从课堂教学方式上讲,教师不可能只采用一个教学模式、运用同一种
7、手段、按照一样的程序。所以语文教师要及时根据文体的不同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三、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语言的激情作用。语文本来就带有丰富的情感因素,这与语文学科的特点分不开。然而怎样才能将这些情感更好地发挥出呢?语言的交流也就是情感的交流,教学语言起到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语文教师更因该把自己的语言功底打扎实,通过生动、形象、幽默,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幽默的语言还可以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语言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讲究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丰富变化
8、,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加深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更好的将教师的情感传染给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沟通。这样既有助于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情感发展。 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健康持续有效的发展。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并没有把情感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忽视了情感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人文价值。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我认为,语文教学应 “披文入情 ”,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组织教学:一、 丰富的导入方式,以情引情。窦桂梅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交
9、流的一种最直接的知识对话,而课始的情能否激发则是一节课成败与否的关键。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上课伊始,我就运用多媒体播放了因汶川地震而创作的诗朗诵生死不离 ,声音配合着画面,重现了汶川地震时让人悲伤让人感动的一幕幕。这样,学生们曾经有关汶川地震的记忆被打开了,唤醒了学生与文本相一致的情感,为下一步的教学做了充分的预热。当然,导入新课不是只可用这样的视频导入,它还包括以情感丰富的诗文、歌曲、图画、故事等新课导入。总之,无论用什么方式方法,教师必须了解学4生情况,要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二、 生动的语言评价,以情导情。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
10、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价值观,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孙永民老师执教的阿里山的云雾一课中,指导学生朗读时,孙老师的评价极富个性:“老师的脸有点红了。”“老师的头有点晕了。”“嗯农夫山泉有点甜。”“哈哈,好好老师真的要醉了!”“我我没醉”。孙老师用令学生陶醉的表扬,让学生朗读的热情空前的高涨,学生真正成了“朗读的主人”,他们尽情地表达自己独特的体味。在名师们的课堂上,他们用多样、富有情感的评价语言,针对每个学生都有很具体又很恰当的指导。极富个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情感的
11、投入,这种情感深入每个学生的内心,也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情感得到了陶冶,语感变得敏锐课堂成了学生的精神乐园。三、 适当的激情感染,以情煽情。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崇高的、神圣的,教师的感情极易感染学生。我们语文教师应保持舒畅的心情去授课,应多给学生一份微笑、期待和赞赏,用自己丰富而自然的神情、得体而恰到好处的姿势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感。课堂教学中,教师随着讲授内容或喜、或怒、或悲、或忧,这种情感一旦感染给学生,产生共鸣后,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就会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兴趣盎然地追求知识,探索真理和提高学习效果。四、 巧妙的情景
12、营造,以情诱情。作品中优美的情境就是作者描绘的、包含深意的艺术形象。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情境描写中,品评情境描写中蕴含的深意,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再现情境,渲染感情氛围。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时,我用时钟的嘀嗒声音乐再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当时的危险处境,渲染了危险紧张的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同身受,5必然能更好地感受到课本中情感的熏染,从而提升了自己的情感价值。五、 真诚的师生交流,以情悟情。刘勰曾说过“情者文之经” ,也就是说凡是感人的作品中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 ,让课文的浓郁的感情汩汩地流入学生的心田?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课堂上,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读出了什么?” “你的感受是什么?” ,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此外,我在在教学中还别具匠心地设计了两处想象,即“父亲为什么会变成这幅模样?父亲可能会遇到哪些情况?” “在这漫长的等待中,阿曼达和同学们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让学生深入人物内心,更真切地感受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在这一次次真诚的师生交流中,将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使学生加深了情感感悟,受到了情感熏陶。参考文献:1、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 雷玲主编62、 孙双金话“情智语文” 福建教育杂志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