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疾病统计常用指标与医学人口统计,疾 病 统 计,疾病统计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流行分布的特点与规律,阐明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及生物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评价疾病防治的效果。疾病可以有程度轻重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也可以无症状。所以怎样确定是病例并加以统计,只能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其内涵。对于疾病的确定要有明确的诊断标准,统一的命名和分类。目前一般都按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简称ICD)命名,以便于比较分析。,一、反映疾病发生水平常用指标,1.疾病统计的计算单位 :病例和病人: 一个“病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可
2、以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或可能一病屡患,作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病例对待。 发病和患病:发病是指新发生某种疾病。患病是指患有某种疾病而不管它是新发病还是老病,只要在检查时病尚未愈,都算在内。,5,2.发病率(incidence rate) 3.患病率(prevalence rate),2.发病率(incidence rate),概念:表示在观察期内,可能发生某种疾病的一定人群中新发生该病的频率。 计算公式: 某病发病率= K 在通常情况下,发病率的分母泛指一般平均人口数。意义:发病率是反映某病在人群中发生频率大小的指标,常用于衡量疾病的发生,研究疾病发生的因果关系和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3.患
3、病率(prevalence rate),概念:表示在某时点检查时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中患有某病的频率。 计算公式:其中某病病例数包括新病例和旧病例,凡患该病的一律统计在内。同一人不应同时成为同一疾病的两个病例。 这一指标最适用于病程较长的疾病的统计研究,用于衡量疾病的存在,反映某病在一定人群中的流行规模或水平,估计医疗设施的需求量。,8,二、反映疾病防治效果的指标,1.治愈率 2.有效率 3.某病病死率(case fatality),9,1.治愈率,接受治疗的病人中治愈的频率。 治愈率=(治愈病人数/受治病人数)100%2.有效率 接受治疗的病人中治疗有效的频率 有效率=(治愈有效病人数/受
4、治病人数)100%,注意比较时:明确的标准;可比性。,3.某病病死率(case fatality),概念:在规定的观察时间内,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计算公式:某病病死率=上式分母中患病情况不同,指标的概念也不同。如住院病人的病死率,分母为出院人数。某一地区某病病死率的分母则包括该地区所有患该病的病人。故医院的病死率不能代表地区的病死率。,三、随访资料的生存率分析,评价疾病防治的近期效果,一般可用治愈率、有效率及病死率。但在研究肿瘤或研究其它预后较差疾病的治疗效果时,则需要长期随访观察,多用生存率来评价。 生存率:是指病人从某个规定时间(如发病、确诊、开始治疗或手术时间等)开始,到某时
5、点的生存概率。 时间单位:一般以年为单位,有一年生存率,三年、五年和十年生存率等。对于生存时间较短的情况亦有以月或日为单位的。,研究的起始点,起点:可以是疾病的确诊日期,病人接受治疗或出院日期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终点: 在随访期间病人死于所研究的疾病; 在随访期间病人因其他疾病而不是因为所研究的疾病死亡; 在随访期间病人因迁移等原因中途停止了观察; 病人因生存期较长或开始进入随访的时间较晚,有些研究对象到规定的随访截止时点仍活着,他们的研究结果是未知的。以上后三种原因均未达到预期的终点(死于所研究的疾病),这些资料无法获得观察对象的确切生存期,得到的是截尾数据。在计算生存率时,因随访的起始时
6、间不同,算出的生存率也会不同,报告和分析比较时都应注意。,生存率的计算方法,直接法: 观察满n年的人数中活满n年的比率。优点是计算方法简单、直观,在病例较多时误差不大。缺点是当例数较少时,有时会出现后一年比前一年生存率高的不合理现象,如上例出现七、八年两年生存率均高于第六年的生存率;因迁移等原因而失访或死于与所研究疾病无关的其它疾病,观察未满一年者,这些均不能用来计算生存率,从而损失了信息。,寿命表法:是应用定群寿命表的基本原理,先计算出随访病人活满x年再活下一年的死亡概率,然后计算出相应各阶段的生存概率,根据概率乘法定律将各阶段概率相成而得到一定年限的生存率。 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的优点是可以
7、利用截尾资料,而且结果不会出现后一年比前一年生存率高的不合理现象。缺点是计算相对复杂。 ,年 份 例数,某地19741981年胃癌根治术后随访结果,某地胃癌根治术后八年生存率,16,小 结,一、人口统计 1.人口金字塔 2.反映生育的几个指标:粗出生率 、总生育率、年龄别生育率、总和生育率 3.反映死亡的几个指标: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死因构成 二、疾病统计 1.反映疾病发生水平常用指标 :发病率、患病率 2.反映疾病防治效果的指标:治愈率、有效率、某病病死率、生存率,17,医学人口统计分为两大类,静态人口统计:是反映人口连续不断变
8、化过程中某一时点的人口状况,如人口的数量、不同特征(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文化程度等)人口构成。这类资料主要是通过人口普查获得。,动态人口统计:反映某一时期内人口的变化情况,包括由出生、死亡引起的人口自然变动,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移引起的机械变动,以及反映人口从一个社会集团转入另一个社会集团引起的人口社会变动。在医学人口统计中,主要以人口的自然变动作为其研究内容。这类资料通常是通过登记报告获得。,18,主要内容一、人口数与人口构成 二、出生统计 三、死亡统计,人口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随时都有生有死,有迁入和迁出,处于变动之中。因此,要确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及各种构成,只能
9、采用某一时点的资料。按一般惯例,采用一年的中点,即某年7月1日0时(或6月30日24时)作为标准时刻来进行统计。例如,我国1990年人口普查结果人口总数为1133682501人,这就是1990年7月1日0时我国的人口总数。这一数字包括了在标准时刻以前出生的人,但不包括标准时刻以前死亡的人;在标准时刻以后出生的人不应计入,死亡的也不应扣除。 (1)实际人口:某一时点,某一地区调查时实际存在的人数(包括临时在该地的人)。(2)法定人口:某一地区常住居民人数。,中国1-5次人口普查基本情况,21,人口性别年龄构成,1.性别比: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其算式为:2.老龄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的人口称
10、老龄人口。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即为老龄人口比重。计算公式为:,22,人口金字塔,人口金字塔是一种用几何图形来形象地表示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方法。它以年龄为纵轴,由小到大从基底往上排列,以各年龄组男女人口各占总人口的百分构成(或人口的绝对数)为横轴,男性在左边,女性在右边来绘制的直方图,其图形形如金字塔,故称为人口金字塔 。,人口金字塔的形状是长期以来人口的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而形成的,一般变化缓慢,但相隔数十年,也会有明显的变化。,24,分 型,增长型人口:人口金字塔呈上尖下宽,多为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表示人口不断增长。 静止型人口:除高龄组构成较小外,其它各年龄组构成相近,此类人口出生率基本
11、等于死亡率,人口总数基本稳定。 缩减型人口:人口金字塔呈现上下两头小,中间大,一般多为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人口总数不断减少。,25,二、出生统计,出生和死亡是人类繁衍的两大基本要素。生育是一个生理现象,也是一个人口现象。生理现象是指一个妇女具有生育的能力,称为生育力;人口现象是指一定人口中的生育水平。人口中的生育水平总是与人口中的活产数相关联,测量某一人口的生育水平,首先必须明确活产的定义。为了世界各国便于比较,联合国对活产作了如下定义:“妊娠的产物全部从母体排出时,不论妊娠时间的长短,只要具有呼吸、心跳、脐脉搏动、明确的随意肌运动等生命现象之一的即为活产”。,常用生育统计指标,1.粗出生率 (
12、CBR) 2.总生育率(GFR) 3.年龄别生育率(ASFR) 4.总和生育率( TFR) ,28,各种生育率的计算,29,1.粗出生率(CBR),概念:是指某年每千人口中的活产数 公式: 分母为年中人口数。 意义:粗出生率的优点在于资料易获得,计算简单,因而几乎世界所有国家均用这个指标;其主要缺点是受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大。若人口中生育年龄的女性多,或人口较年轻,已婚率高的地区则粗出生率会偏高。因此,粗出生率只能粗略地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育水平。 ,30,2.总生育率(GFR),概念 : 也称普通生育率,是指某年的活产数与同年育龄妇女人口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 公式: 分子,分母的意
13、义如下:,上式分母中妇女人数理论上应为年中人数,实际工作中,许多地方均以年末人数代替。总生育率是以妇女为分母计算的,故消除了人口性别构成对生育水平的影响。另外,从生理上讲,女性在15岁以前及50岁以后生孩子是极为少见的,故生育率的计算仅取1549岁计算。但在育龄妇女中,不同的年龄组生育能力有很大不同,一般讲,2035岁为生育的旺盛期,35岁以后,生育能力就逐渐下降,所以这一指标还受育龄妇女内部年龄构成的影响。因此,总生育率可以反映育龄妇女总的生育水平,但其受育龄妇女年龄构成的影响。,32,3.年龄别生育率(ASFR ),概念:也称年龄组生育率,是指某年每千名某年龄育龄妇女的活产数。1000意义
14、:年龄别生育率消除了育龄妇女内部年龄构成对生育水平的影响,故比总生育率又进了一步,它能反映不同年龄(组)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同一年龄别生育率可以直接比较。通常年龄别生育率多以5岁一个年龄组计算,所以要想得到这一指标,必须要有育龄妇女各年龄组的妇女数和活产数,但在不少发展中国家很难获得这一资料。,33,4.总和生育率( 简记为 TFR),总和生育率是一定时期(如某一年,2000年)每岁一组的年龄别生育率总和,即ASFR。但通常容易得到的是5岁一组的年龄别生育率,每一个5岁一组的年龄别生育率代表本组平均生育率水平,用它来代替本组每岁的年龄别生育率来计算总和生育率,其计算公式为:,T
15、FR=ASFR15 ASFR16 + ASFR17 + ASFR18 + ASFR19 + + ASFR45 ASFR46 + ASFR47 + ASFR48 + ASFR49=5ASFR15 + + 5ASFR45=5ASFRi- 其中:ASFRi : 代表每岁一组年龄别生育率。如ASFR15表示15岁妇女的生育率。ASFRi-:代表5岁一组年龄别生育率。如ASFR15-:表示1519岁妇女的生育率。 式中5ASFR15:是用1519岁组生育率(ASFR15)代替15岁、16岁、17岁、18岁和19岁生育率所得。其它年龄组生育率计算类推。,总和生育率是假定同时出生的一批妇女,按照某年的年龄别
16、生育水平度过其一生的生育过程,每个妇女(用表示则为每千名妇女)可能生育的子女数。它能综合反映各年龄组育龄妇女生育率,能确切地说明人群生育水平。它不受人口性别、年龄构成对生育水平的影响,故不同地区、不同年度的总和生育率可以直接比较,因而应用甚广。它是测量生育水平的最好指标。,36,三、死亡统计,死亡是主要的生命事件之一。死亡统计资料不仅能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健康水平,而且也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及卫生服务等情况。因此,死亡统计是制定卫生工作计划,评价卫生服务效果的重要依据,也是人口学和医学研究的一项基础资料。,37,测量死亡水平的指标,1.粗死亡率(crude death
17、 rate,简记为CDR) 2.年龄别死亡率(age-specific death rate简记为ASDR) 3.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简记为IMR) 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mortality under age 5) 5.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lity rate MMR) 6.死因别死亡率(cause-specific death rate) 7.死因构成,38,1.粗死亡率(简记为CDR),概念:也称普通死亡率,是指某年平均每千名人口中的死亡数。 计算公式: 粗死亡率 = 1000意义粗死亡率和粗出生率一样,具有资料易获得、计算简单的
18、优点,但其高低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故只能粗略地反映人口的死亡水平,不能用来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的卫生文化水平。,39,几个国家1981年人口年龄构成与普通死亡率,40,2.年龄别死亡率,概念:也称年龄组死亡率,是指一年内某年龄组死亡人数与相应的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多以5岁为一组来计算。 计算公式: 1000 年龄别死亡率消除了人口年龄构成不同对死亡水平的影响,故不同地区同一年龄组死亡率可以进行比较。对年龄别死亡率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卫生工作的重点人群。年龄别死亡率有其自身的规律,一般0岁组死亡率较高,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迅速下降,至1014岁时(在发达国家为59岁)死亡率降至最低值,以后虽略有上升,
19、但在40岁前一直处于低水平,40岁以后,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3.婴儿死亡率(IMR),概念:是指某年不满1岁的婴儿死亡数与同年活产数之比。 计算公式: 1000 意义:婴儿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差,极易患传染病而导致死亡,故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卫生文化水平的敏感指标。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婴儿死亡率可以比较。在人民生活水平高,环境卫生条件和医疗保健服务好的地区,婴儿死亡率较低。反之,婴儿死亡率较高。例如婴儿死亡率在发展中国家可高达200,而在发达国家则不到15。在婴儿时期,死亡并非均匀分布,出生第一个月内死亡的婴儿数占婴儿死亡总数的比重大,通常出生后28天以内的死亡率往往比出生后28天至
20、11月的死亡率还高,因此将婴儿死亡率又分为新生儿死亡率与婴儿后期死亡率。 ,42,4.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意义:是指某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包括婴儿死亡数)与同年活产数的比值。 计算公式: 1000 意义: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婴儿死亡率的资料不易准确,而5岁以下儿童死亡又很高,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常用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作为综合反映婴幼儿死亡水平及儿童生存大小的指标。 ,5.孕产妇死亡率,概念:MMR是指某年孕产妇死亡数与同年活产数之比。常用十万分率表示。 算式为: 100000/10万 意义:国际疾病分类对孕产妇死亡定义为:“妇女在妊娠期至产后42天以内,由于任何与妊娠有关的原因所致的死亡称为
21、孕产妇死亡,但不包括意外事故死亡。”这一定义中“与妊娠有关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直接产科原因:包括对妊娠合并症(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忽视、治疗不正确等。间接产科原因:妊娠之前已存在的疾病,由于妊娠使病情恶化引起的死亡。孕产妇死亡率不仅可以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幼保健工作,而且可以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卫生文化水平。 ,44,6.死因别死亡率,概念:也称疾病别死亡率, 指某地某年平均每10万人口中死于某种疾病的人数。 计算公式: 死因别死亡率 = 100000/10万意义:死因别死亡率是死因分析的主要指标,它可以反映人群中各类病伤死亡的频率,即反映各类病伤死亡对居民生命的威胁程度。 ,45,7.死因构成,概念:是指某年某类死因的死亡数占该年总死亡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 某类死因占总死亡数的构成比= 100%,46,死因顺位,是指各种死因死亡数按其占总死亡数的比重由高到低排出的位次,也就是将各种死因构成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它反映某人群中主要的死亡原因,从而明确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方向。 我国城市居民死因顺位,1957年前五位死因 分别为呼吸性病 、急性传染病 、肺结核 、消化系病和心脏病 ,1992年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病、心脏病和外伤及中毒是前五位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