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二十一病区六月份病例讨论床号:2118 姓名:薛忠明 性别:男 年龄:43 岁 婚姻:已婚 出生地:江苏苏州 职业:无入院日期:2014 年 06 月 10 日诊断: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M1 型 2. 丙肝讨论时间:2014 年 06 月 26 日主持人:张丽护士长参加人员:护师:石艳花、陈兰、金怡;护士:顾慧芬、徐进发言纪要:(对护理要点、难点的分析,及改进建议等的记录)张丽护士长:输液港由于它具有隐蔽性好,对患者影响较小,维护间歇较长且可以终身置管等一系列优越性,已经愈来愈广泛的在临床上使用。但是在我科还是比较少见的,尤其是我们 18 床患者还出现了输液港座的感染。今
2、天我们就讨论一下,如何来处理输液港感染,以及输液港的留置还会出现哪些并发症,我们如何来预防及处理。下面请顾慧芬来汇报一下病史,再请大家汇报一下文献检索获得的资料,看有没有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简要病史:患者 2012-04 于外院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1 型”,后至我科于 2012-05-31 予小剂量 HA 方案化疗,化疗后复查骨髓象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1 型正在缓解中,于 2013-02-28 再次予 DA、阿糖胞苷(12g)各一疗程治疗,化疗过程中曾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后,予积极抗感染后好转。2013-07-17复查骨髓象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1 型仍在缓解中。于 07 月 30 日,0
3、8 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二十一病区26 日,09 月 23 日起行 CIK 生物免疫治疗 3 次。后曾因肺部感染、胆囊炎胆石症及牙周感染多次入院抗感染治疗。2014-04-11 行骨穿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1 型仍在缓解中,予亚砷酸巩固治疗 5 天,本次为继续治疗入院。入院体温 36.0,脉搏 96 次/分,呼吸 16 次/分,血压 128/57mmHg。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出血点,神志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未及肝掌及蜘蛛痣。锁骨上、双侧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患者于 06 月 23 日出现输液港处置管处皮肤疼痛,长海痛尺评分为 3 分,穿刺处发红,无明显肿胀,体温正常
4、,遵医嘱予头孢克洛 tid 口服,局部皮肤碘伏涂抹消毒 qid,并停止输液港补液。讨论:金怡护师:我查阅到的是关于输液港常见并发症感染这一方面给的一些资料。感染是输液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分为局部感染和系统性感染。局部感染可分为出口处感染和囊袋感染 2 种。前者是指皮肤伤口处感染或者留置针穿刺部位感染,一般有疼痛、红肿、局部硬化等表现。大部分是由葡萄球菌感染所致,治疗上包括局部碘制剂处理及更换敷料,适当使用抗生素,可以对一部分患者有效而不需要拔出导管。我们的 18 床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结果证明是有效的。囊袋感染的原因为微生物通过穿刺针移位至输液座周围囊袋,主要表现为输液座周围皮肤硬化、疼痛、红
5、肿,多伴有周围软组织蜂窝织炎或者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以自囊袋处抽出脓液,在静脉注射时出现疼痛、畏寒发热,经皮穿刺抽血培养为阳性,外周血培养也为阳性,此时不应该再使用输液港 1。陈兰护师:我查到是关于输液港置入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输液座外露、输液座翻转、导管夹闭综合症(Pinch-off 综合症) 。 感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二十一病区染包括局部表现和全身感染,局部感染主要发生在穿刺部位、隧道和囊袋,局部红、肿、热、痛,甚至皮下积脓等;全身主要变现为发热、血象升高等,多由 G+葡萄球菌感染所致,使用抗生素治疗后 3 天但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持续菌血症者,应及时取出输液港。如需尽
6、量保持输液港的使用,可通过本装置输注抗生素。经系统抗生素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恶化趋势时,应考虑拔出装置 2。处理原则:评估局部炎症反应的程度;局部感染部位碘酒、酒精消毒,更换敷料并可局部使用抗生素;一旦发生全身感染,需监测外周血与导管的血培养,观察生命体征,并全身使用抗生素。关键在于使用输液港时注意预防:输液针穿刺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戴无菌手套;蝶翼针固定穿刺成功后,于无损伤针蝶翼下垫一开口小纱布并用无菌薄膜覆盖针头及敷料贴,这样不仅可以固定针头,而且可以预防局部污染,常规情况每周更换蝶翼针一次;平常使用输液港时,每次输液结束用 20ml 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输液港,目的是生理盐水产生的湍流
7、将附着于导管壁上的血液和药液冲洗干净;平时保持港座的清洁,可以用肥皂水清洁皮肤后酒精消毒。石艳花护师:我的是关于输液港相关性感染后的护理对策:严格无菌操作规程,进行输液港维护。需长期输液者无需损伤针必须定期更换。间断输液者每次输注完后即使拔除针头以减少局部感染的机会。嘱咐患者保持输液港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出院期间当输液港周围皮肤出现红肿表现及时返院就诊。一旦发生感染,应该及时从输液港及外周静脉抽血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果经过合适的抗感染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持续菌血症应及时拆除输液港 3。顾慧芬护士:导管堵塞根据其表现不同,可分为部分堵塞和完全堵塞。部分堵苏州
8、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二十一病区塞表现为推注不畅,稍用力尚可推注,输液速度减慢(滴速50 滴/ 分) ,回抽血液障碍,输液泵经常报警。完全堵塞表现为完全不能推注及输液,回抽障碍,输液泵呈报警状态。原因可能是患者长时间输入胃肠道外营养液,输液港开口处形成纤维蛋白沉积物或药物沉积 4。为了防止血块形成和导管堵塞,在每次使用输液港前后均用无菌生理盐水封管。封管时应用正压脉冲方法,使生理盐水产生湍流,冲刷干净附于导管壁上的血液和药液。输入两种有配伍禁忌的药物时,中间必须脉冲式注射 0.9%氯化钠溶液 10ml 再输入另一种药物,以免出现药物沉积堵塞管道。徐进护士:我查到的是关于输液港的导管堵塞的并发症。导管
9、堵塞可分为血栓性和非血栓性。非血栓性主要是机械因素或沉积物形成,如未经处理随着导管应用时间延长,沉积物越多,最终导致非血栓性导管堵塞。血栓性导管堵塞主要发生在导管进入静脉血管处或导管与静脉壁持续接触部位。所以因警惕其成为潜在的感染灶或脱落造成肺栓塞。患者在穿刺侧出现红、肿、疼痛、及肩部、胸骨后疼痛,输注速度变慢时,需怀疑血栓形成。一旦形成,应抬高患肢,避免置管侧肢体重体力活动。应用血栓溶解酶溶栓时,以尿激酶和组织源性纤溶酶为主 5。 张丽护士长:我查到的是一例关于活动不当发生注射座囊袋皮肤破损。该患者结束 6 个疗程全部化疗后一个月局部皮肤出现破损,自行处理一周无好转才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注射
10、座紧贴皮肤并明显凸起,靠近注射座上缘皮肤破损约0.5cm,穿刺口干燥,周围皮肤无红肿。患者要求拔除输液港。询问得知,该患者经常跳舞,并喜欢穿紧身无领衣服。分析原因:输液港的注射座置入锁骨下窝的皮下组织,并无肌肉包裹,因此易在牵拉的过程中移位;囊袋周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二十一病区皮下组织血液循环减慢,局部皮肤弹性减弱。同时我们应告诫患者:避免置入输液港侧的颈部、胸部及上肢剧烈运动,不可甩膀、不可长时间屈肘、不可提重物及不用患侧肢体长时间用力等;洗澡时可淋浴,但禁盆浴、泡澡,沐浴时用薄毛巾包裹置管处后再用保鲜膜环绕 3 周,不可用力擦洗囊袋周围的皮肤,淋浴后敷料若有潮湿需立即更换以防感染;穿衣时
11、应该避免衣领衣边等对囊袋皮肤的摩擦。张丽护士长:通过大家查阅的资料可以对输液港并发症总结出几点:关于感染,我们除了要做好严格的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重视患者的主诉,及时观察穿刺点皮肤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更换,甚至拔出蝶翼针。关于导管堵塞方面,一方面我们应严格按照输液港冲管、封管的流程来执行,正压式、脉冲式的手法一定要正确:另一方面,如果在冲管过程中发现推注不畅,不可强行推注,应及时汇报医生处理。一定要做好出院宣教,指导患者如何定期维护输液港,携带输液港的活动指导,生活注意事项。一旦发生输液港外露、输液港翻转,及时到医院就诊。关于导管夹闭综合征,是比较少见但最严重的并发症,在输液时应指导患者抬
12、臂,在输液过程中一旦发生肿痛,及时汇报医生,拍胸片来确定导管的位置。希望大家能够将今天学习的应用到我们以后的工作中来。参考文献:1乔守珍,马威 ,朱秋红.静脉输液港穿刺座冲洗量的体外实验J .护理学杂志,2006,21(4): 51.2宋慧娟,厉周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应用和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社,2004,39(10):785-786.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二十一病区3陈明远,夏良平 ,陈直华 ,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不同植入式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28(zl ):145-147.4戴宏琴,薛嵋 .植入术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J. 上海护理,2008,8(1):57-58.5张丽,陈翠美.置入是输液港在肿瘤科的应用与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8):967-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