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黑龙江中公教育:http:/ .com/hljoffcn 现象:(一)我国有 70 多万平方公里沙漠,57 万平方公里戈壁荒漠,还有高原荒漠 15 万平方公里,基本都在西部地区。而且沙漠每年还在以 3400 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不断扩大,成为我国的心腹之患和灾害的根源。改造这些沙漠始终是人类世世代代的梦想。但由于财政投入不足,水资源限制等因素,绿化治沙进展不大:局部好转,全局恶化,沙尘暴还是屡屡袭来。(二)天然荒漠林遭严重破坏。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的新疆且末县,共造林 18 万亩,为全县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生态保障。然而,受自然与传统习惯的双重影响,当地农牧民仍
2、然维持着砍柴樵薪的原始生活方式,使天然荒漠林遭到严重破坏。而天然荒漠林生态系统属于世界上最脆弱的森林生态系统,它的自我演替、形成需要上千年的时间,人为破坏只需要几年时间。面对风沙危害日益严重的情况,目前策勒县已围栏封育天然荒漠林 48 万亩。记者在现场看到,天然红柳、野芦苇已长到 1 米多高。担护林员每月 150 元工资却没有解决的来源。人工造林投入高,封沙育林效益好。调查中,记者发现在西北风沙区人工造林成本高得惊人。然而,人工造林有国家资金支持,而天然荒漠林封育下达任务小,资金还往往难以到位。墨玉县的波斯坦库勒生态治理区在茫茫戈壁滩上,当地群众在国家资金扶持下造林1.2 万亩。县林业局局长张
3、震年算账说,这里一亩地仅树苗费就高达 200 多元,加上整地、挖坑、打井和水利渠系配套,一亩地的造林要花 600800 元。张震年坦言:“戈壁滩上的林子难养活”。在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策勒、且末、若羌等县了解到,在当地自然环境恶劣,以及生态用水与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建设人工防护林不得不采取滴灌技术,而滴灌造林不但投入成本高,后期管护更需要长期投入,有的地方虽然造成了林子却无力管护,进而背上巨额“包袱”。分析:(一)原因:和谐大业,生态为本。全面推进防沙治沙事业,不仅是提高沙区人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增进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不仅是维
4、护和拓展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黑龙江中公教育:http:/ .com/hljoffcn 迫切需要,也是切实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从保护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防沙治沙真正摆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真正摆上沙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坚持不懈地将防沙治沙事业向前推进。新时期的防沙治沙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合理利用的方针
5、,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实行综合防治、科学防治和依法防治。要牢固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和巩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沙区生态安全体系,尽快使已治理地区的建设成果得到巩固,尽快使仍在扩展地区的土地沙化趋势得到遏制,尽快使广大沙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二)对策:第一,应防止盲目开垦。滥垦是我国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自 50 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 4 次大开荒,仅草原开荒就达 2.08 亿亩,其中 1 亿亩已撂荒成为沙地。1994 年至 1999年,全国在固定沙地及草地上开垦的耕地达 1.7 万平方公里,其中变成流动和
6、半固定沙地的面积约占 50%。第二,应以草定畜。目前,我国大部分草场放牧大大超过其承载能力。全国草场理论载畜量为 4.5 亿羊单位,截至 1997 年底,全国存栏大牲畜已达 1.4 亿头,羊 2.6 亿只,折合 8.6 亿羊单位,超载近一倍。第三,应控制樵采。滥砍滥伐和过度樵采一直是沙区植被的大敌,它不仅直接减少林草覆盖面积,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和谐的森林、草原环境。从 1994 年到 1999 年,青海省共和县沙珠玉乡因樵采破坏沙生植被达 600 公顷,新疆和田地区近 5 年因樵采共破坏以胡杨林、灰杨为主的天然荒漠林 3800 公顷。第四,应严禁乱采滥挖。自 1994 年至 1999 年,内蒙古
7、全区因搂发菜破坏草原面积达1.95 亿亩,其中 6000 多万亩已经沙化。陕西省榆林地区仅煤田开发一项,就使 26 万亩植被被毁,30 万亩土地沙化。近两年,国家颁布法律和规章,通过执法,搂发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但滥挖中草药和无序采矿破坏植被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黑龙江中公教育:http:/ .com/hljoffcn 第五,应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由于不合理利用水资源造成土地沙化的现象十分普遍。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由于 50 年代以来上游不断超量用水,造成下游 270 公里河道断流,530万亩胡杨林枯死,100 万亩草场退化,25 万亩农田被迫弃耕。论说文沙漠治理新思路我国有 70 多万平方
8、公里沙漠,57 万平方公里戈壁荒漠,还有高原荒漠 15 万平方公里,基本都在西部地区。而且沙漠每年还在以 3400 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不断扩大,成为我国的心腹之患和灾害的根源。改造这些沙漠始终是人类世世代代的梦想。但由于财政投入不足,水资源限制等因素,绿化治沙进展不大:局部好转,全局恶化,沙尘暴还是屡屡袭来。最近在强国论坛看了“小小公民”的治沙良策-把沙漠覆盖起来后,觉得“把沙漠覆盖起来”确是治沙的一条新思路。但若按其文章说的“用太阳能电池板逐步将沙漠覆盖起来”,虽然有文章中说的那些好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成本过高,同时所发电力也缺乏市场-一方面现在的太阳能电力成本与火电,水电相比仍过高,另
9、外这些沙漠地处西部,电力需求大户东南沿海城市相隔太远,输电成本过高,而北部又有火电优势。对此笔者觉得或许可用廉价的塑料编织布,塑料薄膜来覆盖治沙-即将其铺盖在沙地上并用沙袋压住,使沙尘无法被风吹走。因为一方面与“用太阳能电池板逐步将沙漠覆盖起来”可大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可行性。而另一方面与植树种草等绿化治沙方法比起来,覆盖治沙的好处是,不受水资源的限制,同时不受种苗,种植时间等等限制,可以日夜,四季不断地大规模的施工(因为塑料编织布,塑料薄膜等比起种苗来更能工业化地大量生产以满足大规模的施工的需求)。同时见效更快,因为植树种草是需要生长时间的,况且又难以保证都能成活。实际上我国以前建设的三北防
10、护林,也已因缺水而面临毁灭的危险了。虽然覆盖治沙不能产出给这项工程以直接回报,但考虑此项工程更能够促进就业(因其是劳动密集型工程),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减少风沙侵袭,沙漠扩大等造成的损害及能间接增加产出;另外也为逐步绿化,开发西部创造了有利条件等等-即有水或需要时可揭开覆盖重新绿化,或供工农业开发用地之用。应是属于社会效益好的公共工程,值得政府考虑的。当然用廉价的塑料编织布,塑料薄膜来覆盖治沙的可行性程度也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比如廉价的塑料编织布,塑料薄膜能抗“风吹日晒”多久,也即维护成本多高,与用价高的抗“风吹日晒”能力好的覆盖物相比两者那个方案更好。以及能不能找到既廉价又黑龙江中公教育:h
11、ttp:/ .com/hljoffcn 抗“风吹日晒”的覆盖物?!同时也需详细比较覆盖治沙与植树种草等绿化治沙方法在短,长期成本和短,长期及直接,间接效益上究竟何者更佳:如果覆盖治沙的综合成本太高,则也就可能难以执行了,或者只能重点用于确实难以绿化治沙的地方:即缺水的流动沙丘,容易诱发沙尘暴的古湖泊,盐咸地等等。若只略高出绿化治沙,则考虑到上述好处,就可以实行覆盖治沙工程了。假如覆盖治沙综合成本少于绿化治沙,那就自然更具可行性了。但是实际上,考虑到由于受水资源的限制,根本难以在沙漠通过大规模的绿化来永久性地治理好沙漠。因此即使覆盖治沙成本较高,也可能将成为未来根治沙漠危害唯一可行的方案而不得不实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