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高速公路质量管理,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潘卫育,汇 报 提 纲,一、江苏省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二、江苏高速公路质量管理体系 三、江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质量管理 四、江苏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管理,滆湖服务区,一、江苏省高速公路发展概况,江苏滨江临海,面积10.3万平方公里,有69%的平原和17%的水域,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江苏高速公路顺应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克服了地基软弱、河湖港汊交织等不利因素影响,高起点、高效率、高速度地推进,十多年来江苏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1992年开工的沪宁高速公路-揭开了江苏高速公路零的突破;2000
2、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实现了新的跨越;至2006年底,江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历史性地突破3000公里;截止今日,江苏通车高速公路已达到3725公里,路网密度居全国第一。,1、第一轮规划,江苏省1996年制定了 “四纵四横四联” 350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建设规划方案(1996-2020)。十多年来,这一规划为江苏省高速公路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指导江苏省高速公路经历了“八五”起步、“九五”展开和“十五”初步形成网络三个阶段。2008年底,“四纵四横四联”高速公路网提前全部建成。,2、第二轮规划,2006年,江苏省提出了新一轮高速公路路网规划,目标是2015年形成“五纵九横五联”的高
3、速公路网,总里程为5200公里。高速公路网将连接全省所有县级及以上城市、重要机场、港口等,达到5.07公里/百平方公里。,3、建设管理模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在省政府和省高速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工程组织和建设。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受省高指委托,负责本市境内工程具体实施,履行业主代表和总监代表的职责。,八五、九五阶段-省市共建 ,以省为主,十五阶段-省市共建 ,以市为主,工程项目按照“省领导小组决策、省高指监管、市高指建设、公司筹资”的管理模式建设。省高指为项目业主,市高指为项目总监。,十一五阶段-省高指直管(成立建设局),跨市段的项目将采取省高指(建设局)直管模式,省高指(建设局
4、)在工程现场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工程具体实施,向社会招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担任总监。,二、江苏高速公路质量管理体系,稳定高效的专业化管理团队对全省高速公路建设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有效保证了对工程进度、质量、投资的三大控制。确立了交通工程质量“保持全国领先,力争全国第一”的目标定位,应用了“优质的工程科学的设计+优质的材料+精细的施工+严格的监管+科技创新”的质量管理公式,构建了全国领先的质量管理体系。,1、专业化管理,2、制度建设,省高指紧紧围绕建设优质工程的目标,制定了包括设计管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监督管理等一系列相关管理办法,通过完善制度来规范质量工作,通过制度创
5、新来提高工程质量。建立招投标系统从业单位诚信档案制度约束不规范行为,完善优质优价制度促进施工单位的质量提高,建立优监优酬制度提升监理工作水平,创立物资准入制度优选建筑材料,在全国率先采用沥青路面咨询单位技术服务制度,有力地促进了质量的快速提高。,3、检测体系,江苏省高速公路实行三级质量检测体系。项目办中心试验室、总监办试验室和承包人工地试验室,依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对高速公路工程进行系统的质量检测、评定。项目办中心试验室由省高指采用比选方式确定,委托有相关资质的试验检测单位组建,施工、监理单位中心试验室由其自行组建。总监办抽检频率应达到施工自检的20%;项目办中心试验室抽检频率原则上应达到施工自
6、检的5%。,4、质量监督体系,省高指技术质量监督处具体负责工程质量的日常监督和指导,下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代表省高指对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质量进行质量监督、检查。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对所有高速公路进行质量监督检测和质量评定。,三、江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质量管理,江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面层),采用玄武岩、SBS改性沥青 、掺加抗剥落剂,采用石灰岩、SBS改性沥青、部分路段掺加聚酯纤维,采用石灰岩、70号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基 层,1、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3638cm 2、施工方法:集中厂拌,摊铺机分两层摊铺和压实 3、适当降低水泥稳定碎石强度要求,减少水泥稳定碎石裂缝 4、上下基层间
7、喷洒水泥净浆,加强水泥稳定碎石层间粘结,底基层,底基层类型:为石灰、粉煤灰稳定土。 施工方法:单层路拌法 。 压实厚度:20cm 。,下封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铺筑沥青下封层 采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喷洒SBS改性乳化沥青 采用碎石撒布车撒布3mm5mm石灰岩集料,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粘层,为加强面层层间粘结,在各面层间采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喷洒一定量的SBS改性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用量折算成纯沥青为0.20.3kg/m2。,1、沥青路面集料的质量管理,建立集料市场准入制度 集料加工过程驻厂把关 增加上面层集料的高温压碎值指标 委托相关有资质单位抽检 重视关键指标检测 提高石料技术标准,压碎值 针片
8、状颗粒含量 软石含量 细集料0.075mm通过率,江苏对沥青路面路用集料的生产有着严格的要求,从块石质量、生产设备、生产过程、储存条件等全过程对集料生产提出要求。 严格块石质量要求 采用反击式破碎机 集料生产场地必须硬化 要有完整的检测设备,后场集料质量控制,严格材料堆放要求 场地水泥混凝土硬化,分堆堆放,采用挡墙隔开避免混料。 细集料均采用大棚覆盖,避免受潮。 原材料要求分层堆放,高度不宜太高,避免堆料离析。 设置专门废料堆放区,2、沥青的质量管理,下面层选用优质的进口70号道路石油沥青 中上面层选用SBS改性沥青 提高检验技术标准道路石油沥青: 老化后延度15不小于100cm 残留针入度比
9、不小于65 蜡含量不大于2 针入度指数 -1.3+1.0,SBS改性沥青:针入度指数 -0.2+1.0 软化点不小于60弹性恢复不小于70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65,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的质量控制,重交通沥青以到工地质量合格为最终验收标准 1、对到港沥青实行商检平行试验,初步确认沥青质量 2、在沥青发运前,对库存沥青进行检测,确认库存沥青质量 3、沥青运至工地后,施工单位每车检测三大指标、市高指每天检测一次全套指标 4、省高指对到工地沥青进行飞行抽检 5、对库存沥青进行全过程监管,对运输过程进行控制 6、入罐后的沥青质量由施工单位负责,改性沥青加工过程驻厂检测,省高指招标确定改性沥青生产厂家,指定检
10、测单位驻厂进行质量监督、检查 1、派驻人员驻厂监督生产过程 2、每日对改性沥青进行检测 3、及时对改性沥青质量作出判定 4、施工单位每车检测三大指标 5、市高指每天抽检一组全套指标 6、省高指对到场沥青进行飞行检测,3、严格沥青混合料施工控制标准,(1)压实度双控 马歇尔标准试件密度的压实度不小于98% 理论密度压实度为93%97%范围内, SMA为94%96.5%范围内。,(2)严格渗水系数标准,2002年,渗水系数的标准暂定不大于 50ml/min。 2005年,在继续推行渗水系数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各面层渗水系数的合格率标准。 AC25、Sup25:渗水系数不大于60ml/min,合格率宜
11、不小于80%。 Sup20:渗水系数不大于50ml/min,合格率宜不小于80%。 SMA13、AK13 、AC20:渗水系数不大于50ml/min,合格率宜不小于90%。,(3)离析标准的提出,沥青路面离析检测方法与判定标准,(4)提高混合料击实标准,适应江苏省重载交通的要求 SMA13混合料设计:击实次数由50次/面提高到75次/面,并相应加强了现场碾压。,(5)改善路面级配,矿料级配组成设计时不拘泥接近级配范围中值,对原规范的级配适当调粗,增加中间颗粒数量,级配曲线呈“S”型,路面更均匀,离析较少,而且高温稳定性有所提高。,本着“嵌挤密实”的原则,改进传统的AC-I型混合料级配,调试出既
12、能做到施工均匀性好,又能明显改善中下面层抗车辙能力的混合料类型; 自2001年起江苏省高速公路中下面层大部分采用AC-20S、 AC-25S结构,应用情况良好;新版施工规范吸纳。,(6) 坚持三阶段配合比设计,坚持了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即试拌试铺)三个设计阶段,收到良好效果。 目标配合比: 生产配合比: 试拌、试铺: 试铺总结:,4、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用设备保工艺,用工艺保质量”的举措已成共识,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近几年,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一些性能稳定的关键施工设备的普及是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拌和楼,沥青混
13、合料拌和逐渐由两台3000型拌和楼过渡到采用一台4000型以上的大产量、性能稳定的拌和楼。配有80吨以上热储料仓,配备良好的二级除尘装置,采用两台新旧程度近似、性能稳定的摊铺机,配备非接触式平衡梁梯队摊铺。 必须另外配备一台同型号摊铺机备用。,摊铺设备,1、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摊铺机调整到最佳状态,减少路面离析。 2、加强薄弱环节的检查,提高路面整体施工质量,碾压设备,现场碾压时采用12吨以上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和的大吨位胶轮压路机(25吨以上)。,压路机的一般配置要求: SMS路面:4台12吨以上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 其他路面:4台12吨以上的双钢轮压路机和3台大吨位胶轮压路机(25吨以上)。,
14、智能洒布车 碎石撒布车,采用智能洒布车洒布下封层和粘层沥青,提高了下封层和粘层的质量。采用碎石撒布车撒布石屑,保证了下封层施工的均匀性。,5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提高施工水平,1、加强后场拌和楼稳定性的控制,应尽量避免手动补仓。 2、配备打印装置,逐盘打印混合料生产记录,并定期对拌和楼计量和测温进行校核。 3、合理确定拌和楼每盘料生产周期,确保混合料的均匀性,保证混合料无花白、冒青烟和离析现象。 4、在生产配合比设计时要求对拌和楼进行冷料流量试验。 5、拌和楼筛网设置根据冷料级配情况合理选择筛网,减少级配的波动性。,拌和楼控制,运输过程质量控制,运输卡车来回移动,分前、后、中三次装料,减少级配
15、离析。 采用双层蓬布覆盖,卡车两外侧用保温材料填充,避免温度损失,确保摊铺碾压温度。,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摊铺机调整到最佳状态,减少路面离析。 压实度采用双控指标,并提高了压实度标准。 自2002年起,增加了面层施工中渗水系数的检查项目。,前场质量控制,2004年起,加强了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及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检测,从各个环节保证混合料温度,减少温度离析现象的产生。,加强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运料车上温度离析,卡车末端温度离析,摊铺机接缝两侧温度离析,1、2004年开始尝试使用沥青面层施工动态控制技术对面层施工过程进行控制。 2、运用动态控制技术,可以发现沥青路面施工中用常规方法难以发现的
16、问题,对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2005年,在成功应用的基础上,动态控制技术在盐通高速公路、宿淮高速公路中得到了应用。 4、现已要求施工单位全面采用。,施工过程中采用动态控制技术,1、加大了对原材料的检测频率和检测项目,根据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增加了上面层集料的高温压碎值指标 2、委托相关有资质单位在施工期间对各标段的材料进行抽检。 3、高度重视原材料关键指标的检测,如沥青老化后指标的检测,加大原材料质量的检测,6 、重视试验检测,提高试验水平,1、用特制的取样器在拌和机放料口的下方取样,分三次取,拌和均匀后,按四分法取样至需要数量。 3、在取样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
17、三家同时取样,保证数据的可比性。 3、实践表明,以上技术措施对提高沥青面层的质量是有效的,确保了沥青面层外观均匀一致,各项检测指标符合规定,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统一取样要求,采用科学的取样方法,采用定期对热料仓集料密度进行试验,以校核最大理论密度的真实性的。确保体积参数和压实度测定的准确性,加强理论密度校核,江苏2007年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压实度检测结果,施工过程中,广泛开展面层混合料、原材料的比对试验,检验试验仪器的准确性,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参加人员:施工、监理单位工地试验室,市高指中心试验室、省高指委托的检测单位。,加大比对试验力度,提高试验水平,历年沥青路面面层渗水系数合格率比较,1
18、、所有施工、监理单位工地试验室均由质监部门进行质量认证,对所有仪器均需进行计量检定后方可使用; 2、加大试验检测人员的培训力度,所有人员持证上岗,保证试验检测人员的整体素质; 3、加强工地试验室试验台帐建设,要求试验资料完整,试验数据准确,提高试验数据的真实性。 4、省高指及有关部门随时检查试验室工作情况。,加强工地试验室建设,努力提高试验水平,对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样品,做好留样,以便留样备查,避免试验争端;省高指明文规定施工、监理、市高指试验是各种原材料、混合料、现场芯样的留样数量、留样时间及保管要求。,做好留样备查制度,7、开展沥青路面技术服务,沥青路面技术服务是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的成功经验
19、,由经验丰富的科研单位为建设单位提供技术支撑,有效地增强了高速公路建设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力量,并积极促进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路面技术服务单位的主要工作 1、技术培训 2、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3、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指导、试铺技术指导工作 4、沥青路面施工指导 5、施工过程沥青路面抽检 6、其它的路面技术服务工作,8、发挥专家的重要作用,高标准、严要求,在各面层试铺段、大规模施工中,省高指依托省交科院和东南大学,邀请沥青路面专家组成专家组现场指导沥青路面的施工。 对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铺面效果、试验资料、机械性能等各个关键节点进行把关,针对各结构层的特点,结合各施工标段的实际
20、情况,提出优化建议,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稳定性起到了良好控制作用。通过专家的技术指导,不仅提高了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也提高了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9、 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技术水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苏高速公路路面能够取得成功,与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高度重视沥青路面的科研工作是分不开的。科研成果对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和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开展沥青路面科研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及时将科研成果用于指导工程实践。对于国外或省外已成功的技术,江苏采用边试验边应用的方式,加快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步伐。“十五”以来,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在沥青路面
21、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科研工作。,江苏”九五”高速公路路面试验研究,针对江苏高速公路的特点,在路面坚实、稳定、平整、抗滑与抗水害等方面立项开展了“江苏九五高速公路路面试验研究”课题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下封层试验研究; 2、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的试验与研究; 3、江苏沥青路面施工气候分区界限研究; 4、SMA路面试验与研究; 5、二灰碎石基层深化研究; 6、沥青路面上面层混合料类型的试验研究;该研究成果的应用,为江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下封层技术的提高、防止沥青路面早期水损害、SMA路面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打下了基础,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综合技术研究,针对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
22、问题,立项开展了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综合技术的课题研究,从材料、设计方法、级配类型、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旨在提出适合江苏省地理、气候条件以及重交通特点的沥青路面设计、施工的地方规范、规程,以指导我省以后的高速公路建设,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主要研究内容: 1、国内外沥青路面调查与病害分析; 2、沥青混合料类型与设计方法的研究; 3、沥青下封层材料、结构及质量控制研究; 4、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水损害性能的研究; 5、沥青路面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研究; 6、江苏省高等级公路建设适宜石料的调查与研究; 7、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分析与使用性能研究; 8、高速公路基层结构类型选择与优化
23、设计研究;该研究成果的应用,明确了沥青路面下封层结构和技术、确立了江苏现在使用的路面结构组合形式和混合料级配类型、制定了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彻底解决了沥青路面早期损害问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沥青路面裂缝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该课题研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沥青路面裂缝的成因机理,并提出相应延缓反射裂缝的处治措施,进行实体试验路工程的研究,以延长高速公路使用寿命,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调查分析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对沥青面层影响的研究 (3)沥青混合料面层低温抗裂性能的比较研究 (4)水泥碎石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的试验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使
24、江苏高速公路水稳碎石基层裂缝处置方法得到了统一和完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动态控制技术研究,为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均匀性,提高施工单位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水平,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QC/QA体系。 主要研究内容: 1、SPC(统计过程控制)技术调研 2、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指标的选择和取样方法研究 3、施工质量动态控制技术的应用 4、预控与纠正措施的研究 通过该研究,开发了动态控制程序,并在高速公路上进行了应用。确定了动态控制指标,并制定了重要指标的纠错措施。编制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动态控制操作手册。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过程控制中起到较好的作用。,长大桥沥青砼桥面铺装结构型式及施工工艺研究,
25、主要研究内容: 1、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力学机理分析 2、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路面结构形式的研究 3、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防水粘结层设计 4、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施工工艺研究该研究成果对江苏高速公路桥面铺装结构的稳定、桥面防水粘结层的设计、以及桥面铺装层的质量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同类研究还有:桥面防水粘结层试验研究新型桥面铺装层试验研究,沥青胶结料路用性能关键指标研究,主要研究内容: 1、现行沥青指标体系的评价 2、沥青胶结料高温性能指标的研究 3、沥青胶结料低温性能指标的研究 4、沥青胶结料温度敏感性能指标的研究 5、沥青胶结料老化性能指标的研究 6、沥青中蜡含量对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对沥青胶
26、结料关键指标进行研究,使之更好符合江苏省气候、交通量特点,使路面更具有较强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裂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使沥青胶结料指标更能科学地反映路用性能。,沥青砼路面抗车辙性能试验研究,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 江苏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破坏状况调查; 通过室内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研究沥青的品种、混合料级配类型、结构组合及层间结合等因素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通过沥青混合料路面环道试验,考察不同路面结构组合的抗车辙性能; 综合评价不同路面组合结构的抗车辙性能,探讨减少沥青路面车辙的措施,该课题研究,验证了江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车辙的能力,为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推荐优良的
27、结构组合和混合料类型。,其他路面研究项目,长久性路面研究 高速公路上面层石料适用性研究 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粘结体系研究 隧道沥青路面试验研究 软土地区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组合研究 排水性沥青路面应用技术研究 OGFC沥青路面的试验研究 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编制研究 水泥稳定碎石合理强度指标深化研究 橡胶沥青路面的应用研究,四、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管理,水泥搅拌桩是江苏处理软土地基的主要形式。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测办法,1、制定水泥搅拌桩施工指导意见,明确: 施工机械:定型产品、配备全自动电脑记录仪、计量装置齐全 配合比设计:试
28、验土制备、水泥用量、试件制作与养护、试件强度测定 现场工艺试桩:确定转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复搅速度、管道压力、试桩检测 现场施工:从桩机定位到移机全过程要求 监理旁站要求:全过程旁站、按3机3人配置旁站监理、及时对打印资料签认 质量检测:自检、强检 返工要求:针对同一台机同一段落,2、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管理表格,项目经理部: 水泥搅拌桩施工承包协议登记表 水泥搅拌桩施工桩基登记表 水泥搅拌桩水泥调拨台帐 监理单位: 水泥搅拌桩施工情况日报表 旁站监理工作安排台帐 水泥搅拌桩桩基性能验收表 现场施工机组: 水泥搅拌桩施工现场记录表 空水泥袋移交记录表 旁站监理: 水泥搅拌桩水泥用量台帐
29、水泥搅拌桩施工监理记录表,3、制定水泥搅拌桩检测工作实施细则,包括: 钻机、人员、检测桩的确定、现场检测规定、质量的评判、报告的编写和提交等要求。,4、制定水泥搅拌桩质量控制管理规定,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各单位明确专人负责水泥搅拌桩的质量管理工作; 严格水泥搅拌桩施工招标管理; 加强试桩,严格开工报告审批制度; 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 加强对水泥的管理; 加强现场监理旁站; 严格水泥搅拌桩打印资料要求; 提出施工、监理单位资料管理要求; 省、市高制现场检查制度。,结 语,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经过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 江苏省高速公路通过技术创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连徐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先后获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连徐高速公路获国家优质工程银奖,多条高速公路获交通部优质工程一等奖。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历史不过仅仅十余年,还有很多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也必定会不断遇到许多新问题。如:局部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沥青路面的长期耐久性能问题,沿海高速局部深厚软土路段出现的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等等。因此,只有不懈努力,紧密结合工程实践,继续开展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才能不断提高高速公路的建设质量。,科技之路,人文之路,生态之路,是我们高速公路建设者永远追求的目标,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