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困在海冰上的北极熊,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 和 变化。,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冷暖,干湿,跨度,周期,波动上升,上升,指点迷津 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3.区域性气候变化比全球性气候变化要复杂,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燃烧矿物燃料产生,毁林,氟氯烃化合物等其他温室气体,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人为原因: (主要),自然原因: (次要),处在大冰期的后期,气温呈上升趋势,4. 气温上升的原因:(练习册P40),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海岸线,沿海,积温,生长期
2、,干旱,供水,降水量,不稳定性,(1)气候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高温,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2)全球气候变暖还会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传播。,气候变暖影响人体健康,气候变暖为北极周边国家开辟新航道 (北冰洋航道),(1)气候变化不等于气候变暖、温室效应 (2)气候变化并不一定是人类活动引起的 (3)温室气体不仅是二氧化碳 (4)气候变暖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正确认识全球气候变化,总体和长期角度分析:弊大于利,沿海城市经济损失大,低纬度发展中国家减产,洪涝干旱灾害频次强度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探究活动:,高温、心脏病和传染病等,高纬度国家,个别地区增加降水,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对
3、症下药,1.温室气体排放,多使用清洁能源,控制化学燃料使用量,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植树种草,防止森林火灾,减少,2.温室气体吸收,增加,采用固碳技术,3.适应气候变化,(1)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 (2)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3)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 4.政府采取政策手段(直接控制、经济手段、公众参与) 5.加强国际合作,(11.江苏)图1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
4、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应用闯一关,1(2012北京重点中学高三调研)下图为受到不同程度的海平面升高影响的孟加拉国土地示意图。读图,回 答(1)(2)题。,(1)导致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 ( )酸性气体排放量增加 臭氧层被破坏 二氧化 排放量增加 毁林A BC D (2)海平面上升使孟加拉国沿海地带 ( )A更适于港口的建设B土壤盐碱化程度加重C气候趋于温和湿润D土壤中水分增多,肥力增强,解析:第(1)题,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再加上毁林造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大气中
5、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增加,温室效应越来越强,全球变暖使极冰融化、海水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第(2)题,海平面上升会使孟加拉国沿海地区土壤中盐分的含量增大,即土壤盐碱化程度加重。,答案:(1)D (2)B,成因,后果及表现,水资源不稳定与供需矛盾,农业生产变化,海平面 上升,改变海岸线,沿海低地被淹,低纬度国家农作物减产,高纬度国家农作物增产,旱涝的频次、强度增加,径流减少,海水升温,海水热膨胀,极地增温,冰川融化,温度升高,蒸发加剧,干旱加重,供水不足,温度升高,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蒸发加大,改变降水量及降水分布格局,降水极端事件增加,蒸发增强,1、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3、灵活运用气温变化
6、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推断主要气候类型并分析气候形成原因。,通过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判断气候类型、分析气候特征,形成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一般方法并尝试综合分析气候问题。,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结合家乡气候的实际,激发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2、解释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及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归纳主要气候的特征。,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多使用清洁能源,防止森林火灾,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2)减少二氧化碳的数量: 。 (3)科学预测、积极地适应未来气候变化。,植树种草,另外,还可采取政策手段,如政府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第一个因全球变暖 而将要消失的国家,排放温 室气体,CO2浓 度增加,破坏森林,CO2吸收 地面长波辐射,全球气 候变暖,近代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课本P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