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沙漠文化.doc

上传人:czsj190 文档编号:6402269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漠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沙漠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沙漠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沙漠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沙漠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沙漠文化 沙漠文化发布时间:2008-5-13 10:34:00 来自: 浏览: 173 特大|大|中|小|繁體 浩瀚的沙漠一.沙漠的成因所渭沙漠,可以理解为荒漠的一种。即植被被破坏之后,地面失去覆盖,在干旱气候和大风作用下,绿色原野逐步变成黄沙。沙漠的形成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因素,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1.自然因素就自然界的原因来说,沙漠的形成有三个方面必不可少:风是制造沙漠的动力,沙是形成沙漠的物质基础,干旱是出现沙漠的必要条件。 风可使岩石风化成沙并将它们运到某处集成沙漠,但并非有风的地方都会形成沙漠,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干旱。缺少植被覆盖的地表,其土壤会被吹走,岩石会被风化而形成沙漠的源头戈壁

2、。地球上南北纬 13 至35 度之间是信风带,气压高,天气稳定,雨量少,是容易形成沙漠的地方。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沙漠都分布在这些地方。 龟裂的土地我国的沙漠形成于第四世纪时期,经过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的演化,才形成今日沙波浩渺的沙漠景观。各种研究资料表明,早在中更新世时期,塔里木盆地中就已形成了面积较大的风沙堆积。在毛乌素沙地也发现有中更新世的古风沙堆积,等等。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早期,我国的古风沙堆积的范围和规模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时,全球性气候趋于干冷、洋面大幅度下降,古海岸最远退至现代大陆架的外缘,使我国北部,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内陆干旱气候得到进一步加强,造成大量湖泊消亡,河流干涸。在干旱多风

3、和富沙的条件下,使塔里木、准噶尔盆地,祁连山以北,贺兰山附近,鄂尔多斯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南部,西辽河以及呼伦贝尔高原等地,形成了大面积沙质荒漠景观。 我国沙漠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正逆演化,才形成现今的地貌景观。在其演化过程中,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全新世晚期,是我国沙漠、沙地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发生过程也是沙漠化作用较为强烈而又广泛的时期。 2.人为因素人为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会加速沙漠的形成,人为因素主要有个方面:(1)乱砍滥伐 无论在沙漠地区或是原生草原地区,一经开垦,土地就会很快沙化。乱加开荒,滥垦草场的现象,致使草场沙化急剧发展。由于风蚀严重,沙荒地区开垦后,最初 l

4、2 年单产尚可维持二三十千克,以后连种籽都难以收回,只有弃耕,加开一片新地,这样导致“开荒一亩,沙化三亩”。据统计,仅鄂尔多斯地区开垦面积就达 120 万公顷,造成 120 万公顷草场不同程度地沙化。 (2)过度放牧由于牲畜过多,草原产草量供应不足,使很多优质草种长不到结种或种子成熟就被吃掉了。另外,占牲畜总数一半以上的山羊,行动很快,善于剥食沙生灌木茎皮,刨食草根,再加上践踏,使草原产草量越来越少,形成沙化土地,造成恶性循环。 (3)不合理的樵采从历史上来讲,樵采是造成我国灌溉绿洲和旱地农业区流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伊克昭盟为例,据估计五口之家年需烧柴 700 多千克,若采油蒿则每户需 5

5、000 千克,约相当于 3 公顷多固定、半固定沙丘所产大部或全部油蒿。据统计,伊克昭盟仅樵采一项而使巴拉草场沙化的面积达20 万公顷。二.沙漠的治理目前,我国的沙漠和严重沙漠化土地正以每年约 33.3 万公顷的速度扩展。长期以来,在对沙地的治理上,一是强调水利工程,而忽视了生物措施。由于水资源不足且耗资较大,成效甚微。二是强调造林,而忽视了种草,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瘠薄、土层浅,树木很难成活,即使成活也多是“小老头树”,难以达到防风治沙的目的。被誉为“绿色长城”的三北防护林虽然在防止风沙危害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却无法阻止沙漠的扩展,从三北林区空中鸟瞰,“绿色长城”不过是茫茫沙海中的一条细带,怎

6、能抵挡风沙肆虐。其实,草尤其是一些旱生、超旱生沙生草类,如沙生冰草、沙生针茅、沙芦草和沙蒿等,均具有发达的根系和极强的抗旱和抗风沙性,生命力极强,并且其根系能够很好地保蓄水分、固定沙丘、增加地面覆盖物,为以后灌木和乔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说,草是治理沙漠、防治沙尘暴的先锋植物。针对沙漠和戈壁气候干燥、土层较薄、水土流失区土壤瘠薄的特点,以及过去治理上重林轻草的教训,近年来在北方沙地和黄土高原区,开展了种草治沙改土的生物工程项目,通过种植抗逆性强的优质牧草,发挥牧草保持水土、固氮改土的综合功能,使沙地和水土流失严重的裸露地得到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例如,内蒙古阿左旗

7、1981年开始在降水量仅有 150 至 200 毫米的腾格里沙漠东北缘飞播超旱生白沙蒿和沙拐枣 4.5 万公顷,使裸露地植被覆盖率达到 23以上,从而使几万公顷流动、半流动沙丘得到固定,沙丘高度降低 0.3 至 2.1 米,被“国际人与生物圈组织”专家誉为“沙漠奇迹”。 三.海市蜃楼平静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廓、树木等幻景,称海市蜃楼。古人归因于蛟龙之属的蜃,吐气而成楼台城廓,因而得名。海市蜃楼是晴朗、无风或微风条件下,光在折射率不均匀的空气中连续折射和全反射而产生的一种光学现象。由于空气折射率变化的不均匀,物像变形,再加微风的扰

8、动,仙境随之消散,这就更使它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海市蜃楼”常分为上现、下现和侧现海市蜃楼。海市蜃楼经常发生在沿海。人们可以看到房屋,人,山,森林等景物,并且可以运动,栩栩如生。有人认为是人间仙境。靠近海面的空气由于海水温度较低和潮湿的水蒸气的缘故,折射率较大,而上方的空气因受日照温度较高。亦即海面上空空气层的折射率是由下而上随高度逐渐减小的。光线穿过该空气层时,经连续折射向下弯曲。早晨,人们看到太阳露出海面徐徐上升时,实际上它仍在地平线以下。有时还可以发现,太阳呈蘑菇形、方形。这些现象都是空气对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发生在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就是太阳光遇到了不同密度的空气而出现的折射现象。沙漠

9、里,白天沙石受太阳炙烤,沙层表面的气温迅速升高。由于空气传热性能差,在无风时,沙漠上空的垂直气温差异非常显著。下热上冷,上层空气密度高,下层空气密度低。当太阳光从密度高的空气层进入密度低的空气层时,光的速度发生了改变,经过光的折射,便将远处的绿洲呈现在人们眼前了。空气中温度随高度变化时,某些居间高度的区域,温度变化的速率较其他区域不同,这就可能产生多像蜃景,称为复杂蜃景。 现在,海市蜃楼的一般成因已被人们了解。近年来,许多国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透镜,叫变折射率透镜。这种透镜各处折射率不同,按一定规律分布,其体积很小,且不存在“像差”,某些性能远远超过传统的各种透镜。海市蜃楼的成像原理与变折射率透

10、镜的成像原理相同。即把海市蜃楼形成时的大气看成是一个巨型的变折射率的空气透镜,它使远距离的景物移近、放大,映现于天幕。此看法已在蜃景演示仪的模拟实验中得到了初步验证。又近大漠又生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每一次我读到王维这句诗都会对如此壮观神秘又不失恬淡的景象满怀好奇。于是为了亲眼饱览这幅画卷,我有了再次亲近沙漠的冲动。这份浪涌心中的冲动终于让我再次亲近大漠,走近了宁夏沙坡头,走进了腾格里沙漠。 今天在宁夏沙坡头伫立的一块大石上我见到了王维的诗句被后人镌刻其上,同时也见到了王维扬臂挥毫,放眼腾格里沙漠的雕像。当年王维站在黄河边,也就是站在腾格里沙漠边缘,在那个黄昏里,追逐母亲河夕阳下那跳

11、金闪银的光带,放眼沙漠的远方,触景生情,一瞬间油生灵感,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当我确实走进腾格里沙漠,坐上敞篷车在沙漠飞驰,坐在驼背上在沙漠摇曳的时候,才真正感受到了腾格里沙漠躯体的柔软,情感的温婉,襟怀的坦荡。黄昏时分,人们站在沙漠边缘的黄河边,期待那落日孤烟的出现。但是我没有看到。或许最美好的景致不是日日出现的,最好的景致也不会是处处都有的。据说只有宁夏沙坡头这里看腾格里沙漠才有机会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致。虽然没有见证,但是我相信了,因为此时此地确实让我相信母亲河紧拥着腾格里这沧海桑田的奇迹,更何况这绮丽之景呢!沙坡头因了腾格里沙漠,因了最最平缓的河床出现在腾格里,因了最最

12、清亮的河水流经腾格里,因了沙漠边缘居然镶嵌了如此翠色欲滴的茂盛的植被,组合的美轮美奂,又因了王维曾经留下足迹,留下千古绝句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大漠不知让多少人迷恋,让多少人遐想,难怪骚人墨客用笔墨描绘沙漠的美景,用笔端耕耘沙漠的故事。过去曾看过一部影片双旗镇刀客就是大漠中的故事。那时我崇拜英雄,崇拜划破大漠亘古寂静的英雄,崇拜他们在大漠风沙中独来独往的英武,也羡慕他们夕阳下依马吹箫的潇洒,更想走进他们对月独饮的超然。英雄几多不爱酒,今宵有酒何不醉?朦胧月银碎金樽,恍若蝴蝶款款飞。于是月明白大漠,人醉影清晰又成了大漠又一种神秘而风流的景致。现在明白了,那些所谓的风流人物,不过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张扬

13、,是狭隘的复仇主义者的形象,绝对缺少大漠的情怀!狂风吹沙的大漠中,英雄骏马驰骋,振臂挥戈,同样的潇洒但少却了孤独。因为英雄表现的不是匹夫之勇。试问苍茫大漠,谁主沉浮? 人们常把英雄比喻为雄鹰。雄鹰,以搏击风雨为荣耀,而英雄则以荡涤世间一切污泥浊水为使命,为每一天生命都是新生高傲。雄鹰可以迎送每一个太阳,英雄可以驰骋沙漠,经受寒酷暑曝。雄鹰伫立沙峰只为遥寻中原兔正肥;英雄横刀卧马却为重整山河。雄鹰可以折翅,英雄只为无悔。英雄既有雄鹰的勇敢,又多雄鹰不及的气魄与抱负。多少民族英雄在大漠曾“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沙漠中多少“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这豪迈这气度又平添了大漠的壮怀。千百年来,大漠的沙浪翻卷掩埋了千古英雄的尸骨,而那不朽的故事却任凭狂飙席卷涤荡,激越出英雄民族的咏叹调,使英雄不朽,永世芬芳。大漠你有柔情,你有壮怀,你有美丽,你也有神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企业文化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