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保护文化遗产.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6401580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7.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护文化遗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保护文化遗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保护文化遗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保护文化遗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保护文化遗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吴地文化-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苏锡城市文化研究小组苏锡城市文化研究小组一. 社会实践的课题二. 问卷调查三. 苏锡两地采访四. 实地考察五. 媒体联系六. 活动总结一. 社会实践的课题拯救与建设,经济与文化的地盘之争苏州,无锡的城市文化研究背景: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开展,各个城市都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大力保护文化遗产,并把文化作为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以苏州无锡为例,苏州一贯坚持保护文化遗产(江南古镇 ,园林等), 并提出了“太湖旅游节”,以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无锡也推出了“吴文化节”,提出“ 招文化引文明 ”的口号 ,谋求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 .但是在经济与文化交融的同时,冲

2、突也不容小视,我们研究小组就针对这一问题开展调查.选取角度:从无锡,苏州两地民国以后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文化遗产采取的不同态度,研究经济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调查目的:(1).通过开展的各种活动,在市民中起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作用.(2).从苏州无锡(主要是小苏州,小无锡),即两地的市中心的城市建设布局上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程度分析经济与文化的融合与冲突.结合其他城市案例,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两地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基本内容:(1).对苏州 ,无锡两地的市中心的建设布局( 一般是经济与文化争夺地盘最激烈的地方)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程度进行考察,并将两地的考察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查:一是从

3、历史层面:调查出现两地城市建设差异的历史原因,抓住经济和文化两条线经济 文化 苏州 1912 19121949 19491966 19661978 19782007 2007 从时间上选取不同的点,研究每个时期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同状态.经济上主要从经济的发展模式,经济成分,政府的政策及城规上调查.文化上主要从文化遗产的存留文化遗产的保护举例及保护程度加以调查,分析经济与文化之间存在的关系.二是从经济文化层面:从两地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研究对文化产生的影响.以经济为例:1912 1949 1966 1978 2007苏州 经济无锡1912 1949 1966 1978 2007 三是从市民心理层面

4、:从两地市民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来进行研究.(2).通过海报,横幅,“给市民的一封信”等形式以及与相关媒体的联系,在市民中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我们的意见和建议,为两地的城市建设出谋划策.具体形式:(1).采访相关单位,如两地的城市规划局,文化馆,市政府,资料室等; 采访文化遗迹周围的居民,以及这方面的专家等.(2).实地考察.分别选取苏州无锡重要的文化遗产,进行考察,采集相关资料.(3).问卷调查.通过设置问卷,调查社会各阶层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态度.以及对于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看法.(4).文史资料的收集以及精品案例的收集.(5).建立与相关媒体的联系,如报纸,网站等.扩大本次社会

5、调查的影响力.(6).最后对所收集的全部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我们的方案.使整次活动具有更好的社会意义.日程安排:(1).6 月 10 日至 7 月 1 日:工作准备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 1.请教专业老师,为我们提供指导.2.文史资料的收集以及学习.3.问卷调查的制作和实施.4.联系相关采访单位.设计采访问题.并开始采访工作.5.路线的安排与制定.6.海报,标语等宣传工作的开展.建立与相关媒体的联系.(2).7 月 2 日至学期结束:无锡实地调查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 1.整理前期的资料.2.无锡地区调查问卷的分析.3.采访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文字稿的落实.4.研究无锡市中心的布局,以及实地考察文化遗

6、迹.5.在相关媒体上发布本次活动的相关消息.6.无锡方面工作的总结,以及苏州地区调查工作的准备.(3).学期结束后的一个星期:苏州实地考察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 1.整理前期的资料.2.苏州地区调查问卷的分析.3.采访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文字稿的落实.4.研究苏州市中心的布局,以及实地考察文化遗迹.5.在相关媒体上发布本次活动的相关消息.6.苏州方面工作的总结.(4).暑假期间:资料整理阶段 ;需要完成的任务 1.尽快将两地调查的相关资料整理出来.2.对其他城市相关精品案例的分析借鉴.3.参照两地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提出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相关措施.4.拟写改善经济与文化矛盾冲突的方案,缓解城市建设

7、对文化遗产造成的压力,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5.撰写调查报告.小组成员名单:共 19 人王奎,王晔一,付国英,李秋萍,付京仪,周瑞,薄晓青,黄燕华,胡蝶,陈侠娜,方抒,赵红,张琦,彭小娟,李廷香,符博学,刘新林,周正华,时鼎杰指导老师:沈燕杰老师,庄若江教授人员安排:策划:李秋萍财务:付国英摄影以及文字输入:薄晓青,时鼎杰,王晔一会议记录:赵红资料查找:王奎,符博学,刘新林,付京仪,李秋萍,彭小娟问卷调查制作:付国英,黄燕华,胡蝶,李廷香,彭小娟采访周瑞,时鼎杰,王晔一,李秋萍,薄晓青,付京仪,王奎,胡蝶,付国英,李廷香,方抒,陈侠娜,赵红路线安排:薄晓青,符博学宣传:王晔一,赵红,王奎,

8、薄晓青,时鼎杰,方抒经费预算:约为 950 元.苏锡城市文化研究小组二.问卷调查1.苏锡城市文化问卷调查请您在以下选项中选择符合您个人情况的选项:1您是否为本地市民? A 是 B 否2您的年龄: A 25 岁以下 B2639 岁 C 40-60 岁 D 60 岁以上3您的职业: A 公务人员 B 企业员工 C 教育科技 其他4您的文化程度: A 中学 B 大学 C 硕士及以上5您认为保护文化遗产是否必要?A 非常重要 B 比较重要 C 无所谓6您对目前政府的保护文化遗产的力度、措施是否满意?A 满意 B 不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7 您认为参观文化遗产是否应该收费? A 应该 B 不应该 C

9、 可以适当收取8您觉得文化遗产所收费用应该用于什么方面比较妥当?A 用于文化遗产的维护和修缮 B 宣传文保知识 C 用于成本开支9您关注或了解政府的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吗? A 有 B 没有 10如果有条件,您会去参观文化遗产么? A 会 B 不会 11请您写下您最喜欢的本城文化遗产名称: A B12您认为崇安寺改造是否成功(无锡人填写)?A 成功 B 可以接受 C 不成功 13您认为观前街改造是否成功?(苏州人填写)A 成功 B 可以接受 C 不成功 14您是否接受将文化遗产保护和商业化运作相结合的办法?A 接受 B 不接受 15如果您发现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您会怎么做?A 举报 B 制止 C

10、不关心16您会参与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政策吗? A 会 B 不会 C 看情况17您认为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吗? A 存在 B 不存在 C 不知道18请您为文化遗产保护提出宝贵建议:_2.问卷调查分析的情况我们分别在无锡的崇安寺和苏州的观前街进行了问卷调查,一共做了问卷调查 600 张,有效问卷 545 张.其中无锡 269 张,苏州 276 张,分析结果如下无锡的调查问卷结果1. 本地人占 49%,非本地人为 51%2. 25 岁以下的为 55%, B2639 岁的为 25%, 40-60 岁的为 14% , 60 岁以上的为6%3 公务人员占 9% ,企业员工占 23% ,从

11、事教育科技工作的占 10% 其他占58%4中学文化程度的占 48% 大学文化程度的占 44% 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 8%5认为保护文化遗产非常重要的占 60% 比较重要的占 23% 无所谓的占 17%6对目前政府的保护文化遗产的力度、措施满意的占 11% 不满意的占 22% 一般的占 67% 7 认为参观文化遗产应该收费的占 16% 不应该的占 46%可以适当收取的占 38%8 觉得文化遗产所收费用应该用于文化遗产的维护和修缮的占 58% 用于宣传文保知识的占 23% 用于成本开支 19%9关注或了解政府的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的占 48% 不关注的占 52% 10有条件会去参观文化遗产的占 7

12、7% 不会去的占 23%11. 无锡人最喜欢的本地文化遗产前三名分别是崇安寺(15 票) 薛福成故居和阿炳故居(都为 13 票) 南禅寺(12 票)12认为崇安寺改造成功(无锡人填写)的占 15% 可以接受的占 66% 不成功的占 19% 14接受将文化遗产保护和商业化运作相结合的办法的占 57% 不接受的占 43% 15发现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会举报的占 35% 会制止的占 49% 不关心的占 16%16. 会参与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政策的占 49% 不会的占 11% 看情况的占 40%17. 认为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两者之间存在矛盾的占 38% 不存在的占 23% 不知道的占 39%18.

13、为文化遗产保护提出宝贵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做好宣传工作,增强保护意识;要严格区分寺庙与商业的发展;政府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的重视,不限于形式;政府出资 ,大家行动( 市民参与);对文化遗产适当收费;政府出台政策成立法规;免费开放;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商业分开, 不能利用其谋利;少收景点费,多建立一些带有文化风味的娱乐场所;从小孩抓起提高修养;政府设立专门机构,与当地的百姓互应 ,配合把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市政建设与文化宣传工作的重点项目,资金项目应做到合理透明;少拆多修.2. 苏州的问卷调查结果1. 本地人占 42%,非本地人为 58%2. 25 岁以下的为 70%, B2639 岁的为 22%,

14、40-60 岁的为 5% , 60 岁以上的为 3%3 公务人员占 3% ,企业员工占 20% ,从事教育科技工作的占 4% 其他占 73%4中学文化程度的占 44% 大学文化程度的占 55% 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 1%5认为保护文化遗产非常重要的占 78% 比较重要的占 18% 无所谓的占 4%6对目前政府的保护文化遗产的力度、措施满意的占 17% 不满意的占 15% 一般的占 68% 7 认为参观文化遗产应该收费的占 12% 不应该的占 34%可以适当收取的占 54%8 觉得文化遗产所收费用应该用于文化遗产的维护和修缮的占 71% 用于宣传文保知识的占 28% 用于成本开支 1%9关注或

15、了解政府的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的占 50% 不关注的占 50% 10有条件会去参观文化遗产的占 94% 不会去的占 6%11.苏州人最喜欢的本地文化遗产,前三名是拙政园(51 票)虎丘(44 票)狮子林(16票)13认为观前街改造成功(苏州人填写)的占 25% 可以接受的占 40% 不成功的占 35% 14接受将文化遗产保护和商业化运作相结合的办法的占 65% 不接受的占 35% 15发现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会举报的占 41% 会制止的占 54% 不关心的占 5%16. 会参与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政策的占 55% 不会的占 12% 看情况的占 33%17. 认为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两者之间存在矛盾

16、的占 36% 不存在的占 51% 不知道的占 13%18. 为文化遗产保护提出宝贵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加大投资修缮力度,大力宣传增强市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政府给予更多的关心 ;发扬民族文化,政府出面市民参与.让苏州本地人各自认领部分文化遗产,重视旅游业对文化遗产的影响;要控制游客的人数,不要太商业化;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建设,不要一味的追求造就现代化城市.3 问卷调查期间成员的通讯和心得体会通讯时间:7 月 12 日 地点:无锡市崇安寺人物:江南大学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苏锡文化遗产小分队今天下午,考试一结束,我们就开始了我们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考察苏州

17、和无锡两地(两地市中心)的物质文化遗产,在市民中起到一个保护文化遗产的作用,探索两地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7 月 12 号下午,我们在江南大学的北大门举行了简短的启动仪式以后,就开始了我们在无锡的社会实践,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完成在无锡地区的 300 多份问卷调查。一个小时以后,我们到达了无锡市繁华的商业街崇安寺。崇安寺:梁溪首刹,吴会名胜,1600 多年的崇安寺自古以来,就是无锡的政治中心、商贸中心、和文化中心。与之相邻的洞虚宫有 500 多年的历史,其三清殿的偏房为世界名曲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的故居。建于 1905 年的公花园是我国最早期的公园对公众免费开放的

18、公园,誉为华夏第一公园,有方塘书院、池上草堂、绣衣拜石、草堂话旧、松崖挹翠、白水试泉、兰移听琴、樱丛鸟语等 24 景。市因寺兴、园因街荣。近一百年工商繁华的无锡誉为“小上海” ,崇安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成为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苏州玄妙观齐名的江南四大特色街区.改造后的崇安寺,历史和未来对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融,亭台阁楼、小桥流水、古树影塔、瀑布雕塑,世界名牌、传统字号、地方小吃、西式餐饮、菜馆酒吧、黄金珠宝成为名副其实的“商核、文核、绿核”是无锡一张亮丽名片,为天下游客走进无锡必到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就有涉及崇安寺改造的。我们的问卷调查进行地比较顺利,虽然有些人对

19、我们置之不理,但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还是友好的,有些年轻人还自己还自愿过来做我们的问卷,有一些当地的老人不识字的,我们的同学就很热情地将问卷上的题目讲给老人听。晚上六点,我们结束了无锡的调查问卷,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们还是比较开心的,因为我们出去之前就做好了被人拒绝的准备,但是事实上多数市民还是很乐意接受我们的问卷的,甚至还有朋友对我们的活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初战告捷,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的活动锻炼自己,服务群众。在“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吴地文化”口号下,我们一步步都走向自己的目标。(李秋萍)时间:7 月 13 日 地点:苏州观前街人物:江南大学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苏锡文化遗产小组今天

20、我们将进行苏州的问卷调查,一些文化遗产的参观和采访活动。因为是早上八点的火车票,我们都必须赶早,前段时间一直在考试,昨天又进行了无锡的问卷调查,大家都比较累,加上为了节省开支,我们买的站票,大家都很辛苦。但是我们的同学非常敬业。大家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丝毫没有倦怠的神情留在脸上。观前街是苏州的繁华闹市区,大凡去过苏州知道它的人并不多。给街巷取名,在某某标志性建筑后面,加上一个“前”或“后”字,在江南并不鲜见,但如苏州人那样喜欢,恐怕无出其右,卫道观前、玄妙观前、镇抚司前、申衙前、范庄前不胜枚举。其中声名最为显赫的是玄妙观前,约定俗成的称呼是“观前街” ,或者干脆叫“观前” 。它的盛名,如同南

21、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北京的天桥,是一个集商业、娱乐、饮食、文化于一处的大众消遣场所;也如同夫子庙有孔庙、城隍庙有豫园一样,观前街是因为有玄妙观而闻名。 玄妙观的整修带来了观前街的改造。正山门前宫巷口矗立起一座石牌坊,环抱出了一片小广场,高峻恢宏的三清殿突出在四周林立的高楼之中,恢复了宗教场应有的神圣与庄严。参天大树洒在露台和护栏上的一片浓绿,过滤和澄静了四周喧闹的气氛。山门前的广场和东西走向的长街,舒展、开阔、平整,一扫狭窄马路的陈旧格局,并且不再通行车辆,成了步行街。两旁仿古建筑的商店,将古典风格与现代商业文明交合, “观前”面目一新了。 苏州的人文气息感染了我们,我们还遇到很多无锡来

22、的市民,今天的问卷采访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些亲眼看到观前街发展变化的老人,还遇到了园林的修复工作者,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们增长了见识,得到了一些只有实践才能给予感受。(王晔一)心得体会社会实践心得汉语 0601 方抒 今天全体队员在无锡进行我们社会实践的的第一站。我们团队的活动主题是苏锡文化保护的对比。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是大家共同的话题。我们来到了崇安寺。第一次我听到这个名字时,直觉让我觉得那是一个美丽的寺庙。到了那边才惊异的发现那竟是一个商业街。繁华的街道,现代化的店铺,时尚的红男绿女,一派大城市的风貌。于是我就忘了,那曾经让我觉得诗意的名字。在实践的过程中,我碰

23、到了一位老爷爷。刚开始他并不愿意为我们做一份调查报告,可当我说来意是研究苏锡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时他终于开始和我说话,他摇摇头,说:不好不好。我从这位老爷爷那里得知,原来崇安寺原是寺庙的,只是在改造后变成了一个商业街。渐渐的,人们都忘了,来到这里的人们也忘了,也许这里曾经香火鼎盛,充满神圣。现在每个人提起这里,只能想起一个充满商业气息的地方了。大门口的石头牌坊,店铺的雕花窗棱,悬挂的纸灯,不难看出政府的一片良苦用心,可是在老一辈的心中,那已经是一个不能愈合的伤疤了。老爷爷一个劲的摇头,那场景让我很难过。我问他能不能接受文化保护和商业的结合,他还是摇头,说:不好不好,都没了。我想后面的问题可以不用问

24、了,看着老人家那么难过,我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就当我想告辞离开时,老爷爷又说话了,他说,那时的崇安寺是怎样怎样的,话语中充满眷恋。你说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有没有矛盾了,如果没有就不有这么多问题了,也就不会有老爷爷满心的遗憾了。我不禁想起我在温州的江心屿的一面墙上看到的老温州的地图,那些河那些桥都已经不复存在了。老人们只能在回忆中记起那些小桥流水,那些杨柳桃花,那些在船上的人家。而我们年轻的一辈呢,没有回忆的东西了,只能在上一辈的述说中想象那安宁平和的景象。文化遗产不只只是那些名人的故居吧,也许我们可以把那些名人故居、博物馆保护发展的很好,可精神上的那些,很难。我看着崇安寺,看着那些街道,我实在想

25、不到那是一个江南城市。我想过不了多久江南这个概念就更加模糊了,因为那些曾经代表江南的东西被水泥的柱子,被柏油的马路所覆盖,所有的城市都一样了,也就没有差别了。什么时候我才可以看到那些曾经出现在我梦中的江南水乡呢。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几点感想彭小娟其实在做苏锡文化与经济之间冲突调查之前,我打算调查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现实情况,例如,为什么会选择该城市?他们进城后家人怎么办,尤其是年纪大的老年人,他们怎么生活?可是,因为自己的决心不坚定,也可能是因为自己少了那么一点点信心吧,最终放弃了,加入了一个人很多的大组,这可能是受了毛主席的“人多力量大”思想影响,也报了一丝侥幸的心理吧,就加入了这个苏锡文化调查之

26、中。在做这个调查之前,我并不看好它,我觉得它太空泛,题目太大,有点不切实际,现实意义小,通过整个调查活动,虽然我对这个主题的认识并没有多大的改观,但是,在这个活动中,我也收获不少,尤其是在发问卷调查时,更是尝到了酸甜苦辣,下面我就回顾一下那两天的情况吧。在做问卷调查时,最让我郁闷的是让我们穿学校的统一服装,我并不是说不该穿统一服装,而是服装有问题,我真搞不懂服装后面为什么要打上移动公司的广告,以至于在发问卷调查时,很多人以为我们是做推销的,不等我们开口就摇摇头摆摆手,匆匆走开了,还有人问我们为移动公司做推销,他们给我们多少钱,我当时真是有苦难辩,不得不跟他们一一解释,心里真是恨死身上的服装了。

27、其实服装问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的,更大的困难是在发问卷调查时,没人理你,他们一定是觉得我们是小孩闲着没事做找事。当我们准备进崇安寺发问卷调查时,被保安拦了下来,他们不让我们进去。没办法只好找别的地方去做问卷,我们开始选择公交站台,因为那地放人多,可结果收获很小,很少有人看我并有耐心听我说完,在车站台那里大概做了三四张,本以为老人应该有更多的同情心,可结果却并不是这样,我发给老人的问卷调查,没有一张被填,当时我的心情很低落,我觉得他们好冷酷,我怀疑自己以前的判断,我想我们可能生活的不是同一个世界,有难以逾越的代沟。然后我就转移目标,把目标放在跟我年龄差不多的人身上,结果要好的多,后来,我和别的同

28、学一快,我觉得他们比我勇敢,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东西,我也向他们一样,当有人过来,立刻迎上去,拿出笔让他们帮我填,甚至不给他们考虑的时间,原来还是有好多人愿意帮助我们的,我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做起来也有劲了,大概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做完了,我们都非常有成就感,有了前一天的经验,第二天做起来就轻松了好多,当我想要别人为我填问卷时,我会用眼睛看向别人的眼睛,因为一个人的眼睛是骗不了别人的,如果你这么做,别人多半会帮助你,因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柔软的,你真心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真心对待你的。以上是我的一些感想,做完了这个社会实践我觉得很有成就感。附部分图片资料 无锡的问卷调查苏州的问卷调查三.苏锡两

29、地的采访我们分别对无锡文化局和苏州文物局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1.采访记录如下:无锡市文化局办公室副主任顾必成访谈时间:2007 年 7 月 12 日;地点:无锡市文化局 被采访人:顾必成 (无锡文化局办公室副主任) 采访人:时鼎杰;记录人:刘新林时鼎杰(以下简称时):顾主任,2007 年在绝大部分城市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发展城市经济时,无锡市却另辟蹊径 ,提出了 “招文化引文明”的口号,您能否谈谈采取这样的方式是出于怎样的考虑?顾必成(以下简称顾):你说的这个“招文化文明” ,应该不是政府的口号吧!那我就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一个城市之所以区别于另一座城市,一座城市之所以能够长期的处于先进的

30、行列,一座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之所以比其他城市高,其归根结底的一点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力。文化就是以文化之, “润物细无声”就是一个化的过程.我们到北京南京为什么很容易就让人感觉到它们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而你很难举出一小部分来说这就是文化。文化是什么呢?文化是深入城市的根本,文化是深入城市的血脉,深入人内心的精神的一种底蕴。所以,可以把城市竞争分为两个部分:硬竞争和软竞争。硬竞争(譬如 GDP、外资、城市建筑等).往往是不可持续的,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资源消耗大。 这对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无疑是不利的,而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能弥补和弱化这一问题。引进一种先进的文化和文明,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生产力。这

31、种同时在我看来就是引进了两种资源。一种是投资环境,当文化文明昌盛是,就有相对良好的制度体制环境和社会环境。另一种是引进文明本身就能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们过去对文化拉动生产力的表述较多,例如智力支持、陶冶情操、营造环境、营造氛围等等。但我们往往忽视一点,文化本身就是生产力,特别是文化资源的消耗量是不受损的,它可以永续利用。当然,我不是指物质文化。这就是一种软竞争。软实力的竞争就是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以后便成了两种思想。文化资源的分享性和持续性是硬竞争所不能拥有的。所以,虽然我不知道是哪个政府提出来的,但我认为提出招文化文明还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提议吧。时:好的。我们知道现在无锡正积极

32、向国家申请“历史文化名城” ,那我想请问一下顾主任我们无锡在这方面有那些优势呢?顾:首先无锡历史悠久,它有三不变,城名不变,无锡是从西汉开始建城的;城地不变,也就是城的地址不变;城库不变,它是一种“规避型“的,也就是城市的轮廓没有变。无锡是中国三大文明的发源地,即吴文化,中国民族工商业 ,中国乡村。其次,无锡保存了大量的具有历史风貌的名人故居何名园街区。无锡有四大街区:荣巷,小娄巷,清明桥,惠山街区。还有顾毓秀故居、钱钟书故居、薛福成故居等故居和李园、梅园等园林。时:现在京杭运河正在“申遗”,而无锡既不是运河的起始点,也不是运河的终点,也不像扬州那样作为一个重要的港口。那无锡“申遗”有什么优势

33、呢?顾:首先,无锡文明具有一种特质,无锡文明是三种的交错。无锡依水而筑,使无锡人拥有一种水的特质柔和,但其柔和是与其坚硬聪慧灵动分不开的。水是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 “抽刀断水水更流” 。水又是世界上最柔软的东西,你把它放进方形容器里水便是方的,把它放进圆的容器里它便是圆的。第二,无锡最本质的特点:它是吴越交融之地,包孕吴越。吴越的融合诞造了无锡既有小桥流水又有雄伟壮丽太湖,又塑造了无锡人既博大又深邃也秀明的人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然优势远不止这些,不过,我给你们的那份材料叙述的很详尽。庄若江老师的城市文化对苏锡两地的文化对比也很详尽,见解很深刻,可以借来一读。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不要把文化当

34、作一种风景、一副画儿、一栋高楼,文化是很灵气的,你说一个人很文气,不能说他鼻子灵气还是嘴巴灵气,文化的灵气不仅仅只在于他的一举手一投足。文化对于城市来说,它是一个脉络,要尽量地把文化看作一个动词,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是我从事这项工作十余年来的对文化的一个深刻的认识。而现在我们在建设文化的过程中,最容易遇到的一个急燥问,比如盲目攀比环境投资经费投资和大型晚会等等一系列问题。其实文化永远是默默无闻长期耕作的,是一个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时:那您认为保护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能取得一致协调吗?顾:文化遗产是人类进步的标本,它具有不可复制性。保护文化遗产如果和经济建设发生冲突,其根本原因是城市的经济增

35、长方式还是粗放型的。在“大拆大建”的粗放型建设中,文化遗产当然会遭到损坏。但如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文化遗产转化成生产力。比如说, “拆”名人故居,我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拆,另一种是将其作为文化遗产保护起来,形成文化景观。 “拆”当然会有很多弊端,不“拆”将会起到亮化美化等诸多功用。用这种方式思维,我们有什么样的眼光就会有什么样的和谐与矛盾。现在我们讲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我认为和谐的本质只有两个字尊重。人尊重人,人才能和谐;人尊重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人尊重文化遗产,经济才能和谐发展。时:顾主任,谢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您对我们的研究实践课题还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吗?顾:首先,我觉得你们的

36、课题研究深度和难度有点大了。根据你们的特点,我建议你们可以将这个课题分为三步走。第一,在大一你们可以先调查研究无锡地区;大二调查研究苏州地区;大三综合对比研究苏锡两地的文化特点。如果时间宽裕也可以分为三个学期完成。时: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很高兴能与您有一个这么愉快的下午!顾:没关系,不客气!苏州文物局文物管理委员会采访记录时间:2007 年 7 月 17 日地点:苏州市文物局被采访人:王嘉明(苏州市文物局 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副主任科员)采访人:李秋萍记录:薄晓青采访内容:李:现在全国已经有历史文化名城 103 座,苏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请您谈谈苏州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王

37、:苏州保留了较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名人故居、园林、古建筑等。苏州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也大部分集中在苏州。苏州现阶段总共有文化遗产 265 处,其中全国重点文化遗产 25 处,省级文化遗产 56 处,市级文化遗产达 184 处。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缮需要大量的资金,苏州是如何筹措这些资金的?王:主要来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地方政府的拨款,这也是修缮资金最主要的来源,另外是靠民间的资金,像民间的企业、社团等等,还有一部分来自于保护责任制的相关单位,例如拙政园,就有来自园林局方面的投入。李:苏州每年用于保护和修缮这些历史文化遗产需要投入多大的人力和精力?王:人力和精力方

38、面比较庞大,无法具体计算,因为其中还包括了古城区的维护等等,我们每年的投入,根据前两年的记录,是过亿的。李: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在城区规划方面都会产生限制,这是否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王:不会有较大影响。李:有人说发展旅游业也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不利因,请问您是怎么看的?王:旅游业、文化遗产的有效开放等可以提升苏州的古城氛围,见解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保护。李:京杭大运河字隋朝通漕以来对我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重大作用,2006年在全国两会上,舒乙先生提交了“保护大运河申遗方案” ,而无锡和苏州都积极申请大运河申遗的领军城市,请您谈谈我们苏州在大运河申遗方面做出了怎样的努力?王:大运河

39、周遍存在着许多古建筑、古文物等,我们予以积极的保护,周遍历史文化氛围比较浓厚,申请大运河成为文化遗产条件也比较成熟。李:每年的 6 月 8 日是文化遗产日,苏州今年举办了那些活动?王:每年我们都会举办很多的活动,像今年文化遗产的专题讲座、向市民、青少年开放展览等。李:您怎么看待市民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问题?王:现在市民越来越重视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包括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细节,像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损害等情况,都可以在市长信箱中找到。李:您能不能谈一下对我们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看法?王:每年都会有很多的社会实践团队到我们苏州来,像周边城市的同学,还有许多外省的学生。此类的社会调查一来有利于

40、加深人们对苏州的喜爱程度,同时有利于提升苏州的城市形象、文化氛围。李: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王:不用谢。2.采访的通讯和心得感受通讯时间;7 月 17 日 地点;苏州文广局人物:江南大学文学院社会实践苏锡文化遗产小组被采访人:苏州文物局王嘉明7 月 17 日,我们社会实践小组到苏州市文物局进行了采访工作。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接待了我们,并且接受了小组成员的采访。整个采访过程中,工作人员十分详细地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包括苏州市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做出的各方面的努力,以及苏州市民保护文化遗产的实际行动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的财产,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自觉地保护历史

41、文化遗产,同样也应该坚决地抵制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苏州市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这件事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但保留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更调动了苏州市民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积极投身到保护苏州、保护苏州文化、保护苏州历史的行动中来。(薄晓青)心得感受文化的力量刘新林前几天采访了无锡市文化局吴文化研究员顾必成先生。但心中并未激起多大的涟漪。只是对顾先生谈到的两个问题颇有感触,觉得自己要说点什么。顾先生谈到文化是什么的问题时,说道, “文化就是生产力,引进一种文化文明就是引进先进的生产力。文化资源的消耗量是不受损的,它可以永绪利用。”对于文化就是生产力这个观点,我觉得不能这么武断。当然,我不

42、否认文化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也不否认曾经有许多政经名人提到过这样的观点。但文化就是生产力吗?不,当然不能。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跟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相结合所构成的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是人。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客观结果,产生了有规模的物质效应,就是文明。文化只能是服从于生产力的需要而产生的,文化常常是过去时或者现在时(当然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国家文化的借鉴或交融另当别论) ,将来时往往是不确定的或者空想的,这就是为什么共产主义在短期内还不能实现的原因。文化对于生产力的贡献,只能通过某一形式的转化(教育、科技等) ,而不能替代生产力自行生存。 “文化

43、资源的消耗是不受损的,它可以永绪利用” 。这一句话我也颇不赞同,这等于说环境的承载是无限的,可以永绪利用。从硬文化角度看,如果文化资源的消耗量是不受损的,为什么商周的青铜制造永远只能是颠峰?为什么景德镇的瓷器至今无法超越宋代的官窑瓷器?从软文化方面看,古巴比伦文明是最好的例证,不能也没有考古的必要。所以说,文化资源的消耗量是受损的,不仅受损,而且可能会消逝且不复存在。顾先生在回答文化遗产保护能否与经济相一致协调的发展时强调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复制性,那无可非议文化就另当别论了吧!“文化遗产如果和经济建设发生冲突,其根本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 ”这似乎有点绝对。被并称为江南四大著名商业中心的

44、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苏州观前街和无锡崇安寺都是在文化遗迹的基础上改建而来的,但我们很难说上海、南京、苏州或者无锡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的。况且它们改造后兴建的都是商业区。作为无污染的服务性行业,因破坏了文化遗产或是遗迹就说其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的,恐怕是别有用心。在我看来,保护文化遗产的真正敌人不是经济建设,而是人。这所谓的“人”可以归结为多种。一种是就个人和大众个体而言,特别是权高位重的政府机关领导;一种是个人财团或私人集团,这里既有政府机关代表,也有工农商业领域里的大财阀;还有一种是指更为深层次的人的思想、认识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这是全社会全行业各领域公民知识层面的反映,是最为至关重要的

45、。政府政策都是人为的,是受人的思想、认识和客观的环境所限,我们能做的是尽最大的努力,调整舆论导向,左右决策层,作出正确的决策。而不是一味的强调文化遗产或环境保护永远地高于经济建设,这是徒劳无功的。即使在理论上可行,在实际中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吧。况且如今是一个极为功利的时代,我们只有作出既符合经济的需要,又能保护环境的决策,才能有理由可行。当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有时也是需要作出让步的,我始终觉得文化遗产或者环境的保护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没有经济基础作保证,一切都是空谈。没有经济的基础,就没有政治的崛起,从而也无法保障一个客观良好的环境。圆明园的毁灭恐怕不是偶然的,我们中国人在强调保护文化遗产的

46、同时,是不是更应该考虑圆明园不复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呢?在和平年代也是这样,我想三峡大坝的兴建正是真正体现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英明智举,这是保护文化遗产和环境从属于经济建设一个典型案例。若干年以后,三峡将是一个崭新的三峡,环境保护将是一个重要的议题。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人们常以为一种文化遗产或遗迹的破坏永远只能是文化发展的损失。我想,这是错的。一种文化的消逝必然会导致另一种文化的兴起,这是好是坏在它发展之初我们还很难论定。新事物的产生往往是要接受考验的,人们还不能接受,无可非议。总之一点,文化遗产的保护归根结底还是“人”的保护。我们要保护的不只是文化遗产等个体实物,也是一种环境氛围,一种文化底蕴,一种

47、精神内涵,还有更重要的是“人”的社会与环境的协调。所以,在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侧重点应该是强调对人的保护,不能单纯地宣传保护某个文化遗产。不然的话,我们将是可悲的。四.实地考察我们分别去了无锡市中心的一些故居和苏州的一些园林作了实地考察.图片东林书院阿炳故居拙政园虎丘塔实地考察的心得体会摇撸古运河-汉语 0601 符博学记不得有几次驱车去古运河边游玩了,常常沿运河西路一直跑着,过了许久许久才不情愿地过了桥,再从运河东路返回。我想我是喜欢这一条河的,能不喜欢吗,千年古运河啊。千年,什么样的概念!多少的王侯将相,多少的黎民百姓,智慧与愚昧的交织,泪水与血汗的沉淀,希望与幻灭的轮回。多少的孤魂野

48、鬼,他们在寻找在低吟在哀唱着这千年的梦。我要摇撸泛舟其中,去倾听他们的声音,去抚摩他们的灵魂。让时空在我的面前错乱吧,回到隋唐,回到元明清,回到那过去所有伟大与愚昧,还有平凡的日子。我要慢慢的摇着撸,要经过那小桥流水人家,要看看那吴女在石阶边洗衣的倩影。当累了的时候就泊船在小桥边,上得岸去,在那雨丝般的柳叶下,泡上一壶碧螺春,招来烧茶的老翁,要骄傲的对他说我从遥远的地方来,有多遥远呢,就千年以前的隋唐吧,元明清也可以,总之是遥远的地方。然后期待着老翁疑惑的看着自己,而老翁却说,知道,这里是所有孤魂野鬼的息身之地。古运河,所有孤魂野鬼的息身之地。所有昔日种种的沉淀,历史家的宝藏,文学家的梦,画家

49、的画板,音乐家的音符可是,这一切的追求到了如今便只能在梦里才有可能的了。无数车子从我的身边疾驶而过,这现代的文明,钢针般猛刺着我的心,牵动到了那深藏的梦。多么美好的古运河啊,却因这现代的文明而如许的支离破碎,乃至无存,以至于让我等孤魂野鬼无息身之地。我心碎了,碎了又生,生了又碎。我想我该找个什么玩意来痛骂一下,以消解我的爱恨情仇,可我找谁去呢?我的躯体漂浮于时空,隋唐也好,元明清也罢,哪怕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都不能去怨恨谁。谁都有责任,也都没有责任。历史的使然,社会的副作用,伟人也好,凡人也罢,又有几个人能透过那尘埃看到那黎明呢。即使看到了,亦存在着有梦与无梦之人之区别,而那有梦之人,谁又能保证他就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呢。我常想,若是无锡人在追求经济的发展的时候,能把这古运河的灵魂给保存下来,让我等孤魂野鬼有个息身之地,它的旅游业一定会更加的发达,他们的生活一定比现在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企业文化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