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 北 石 油 大 学课 程 设 计2011 年 7 月 24 日课 程 地震资料工作站解释课程设计 题 目 长 47 井区扶余油层顶界面构造解释 院 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 地震资料工作站解释课程设计题目 长 47 井区扶余油层顶界面构造解释专业 姓名 学号 主要内容:1. 工区区域地质概况;2. 井工区、地震工区建立;3. 地震数据、测井曲线、地质分层加载;4. 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地震地质层位标定;5. 地震地质层位解释(T 2) ;6. 断层解释;7. 构造图的编制。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件,掌握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方面的基础知识,了
2、解工区区域地质概况,全面掌握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基本内容,能够应用 landmark 解释软件进行基本操作,能够进行层位、断层解释。主要参考资料:1 宋延杰,胡玉双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解释R,大庆石油学院,20052 张明学,胡玉双层序地层学与油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3 王秀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4 松辽盆地北部西区石油地质特征研究R.大庆石油学院,1991完成期限: 2011.7.152011.7.22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1 年 7 月 15 日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I目 录第 1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1 松辽盆地区域地质概
3、况 .11.2 实验区位置及勘探概况 2第 2章 地震资料、井数据加载 32.1 启动 LandMark32.2 建立投影系统 .32.3 建立 OpenWorks 数据库 .32.4 加载钻井数据 3第 3章 制作合成地震记录 73.1 制作合成地震的任务及原理 73.2 制作合成地震记录 73.3 初始合成记录的校正 93.4 对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处理 10第 4章 层位解释和断层解释 .124.1 解释层位的方法及操作步骤 .124.2 建立连井剖面 .124.3 层位追踪解释 134.4 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一般标志 .144.5 断层组合的一般规律 144.6 解释断层的步骤及方法 .1
4、5第 5章 等 T0图及构造特征 .175.1 等 T0 图的制作步骤 .175.2 构造特征 18参考文献 19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第 1章 区域地质概况1.1松辽盆地区域地质概况松辽盆地特殊的大地构造环境和丰富的油气资源 ,始终是地质、石油地质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 对松辽盆地深反射地震资料的分析表明 ,该盆地地壳不仅具有层圈结构 ,而且具有明显的块断构造 ,这些块断的边界是深部热流体的网络通道。正因如此 ,盆地整体凹陷与地幔凸起成镜像关系 ,而断陷与拆离带凸起成偏镜像关系。松辽盆地上侏罗统白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表明 ,由于海相环境与陆相环境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 ,决定了海相层序
5、与陆相层序在形成机制上 ,特别是在主控因素上显著不同。陆相盆地层序的形成主要受构造、气候因素的控制 ,也受沉积物供给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松辽盆地是我国东北部的一个大型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根据钻井和地震资料 ,盆地内中、新生代沉积地层总厚度超过 1 50 0 0 m,包括侏罗系火石岭组 ,白垩系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四方台组、明水组 ,第三系伊安组、大安组、泰康组。松辽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特征反映了该盆地为弧后裂谷盆地的性质。本文根据大量的钻井和地震资料 ,在构造演化分析、沉积相分析和沉积充填类型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该类盆地的沉积充填模式。通过对松辽盆地
6、构造反转的分析,把该盆地构造反转划分为种类型;平面上分为个反转构造带结合中国东部含油气盆地构造样式和演化机制,认为松辽盆地的构造反转不是局部现象,它代表了中国东部裂谷盆地演化的普遍模式,并与构造圈闭、油气藏的形成密切相关。中国东部盆地重要的构造反转有期;盆地内众多构造圈闭类型是多种地质应力联合作用和多期构造作用叠加的结果,而后期的挤压反转起到了加剧和定型作用通过对断陷特征及伴生火山岩的研究,发现由于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太平洋板块以不同方向、不同速度向东北亚板块的俯冲作用,松辽盆地断陷在发育阶段受不同区域构造作用的影响,造成了不同断陷发育时期和发育规模。持续发育型断陷规模大、断陷层厚、发育多套烃源
7、岩层系,油气富集程度高,勘探潜力大;晚期发育型断陷次之 ,早期发育型断陷因断陷规模小、断陷层厚度薄,勘探潜力极小。松辽盆地基底是前侏罗纪古亚洲洋构造域众多微板块、地体拼贴形成的复合陆块。中晚侏罗世,盆地基底受到郯(城)庐(江)断裂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2系北段大规模左旋走滑活动的强烈改造,派生 NNE、NNW 和近 NS 向次级断裂,控制了基底构造格局、断陷盆地分布及其构造。断陷期可划分为早、晚两个脉冲式伸展阶段,早期阶段受多方向平面式正断层控制发育堑垒构造,具有双向纯剪伸展的特点,但 NNE 向拉伸更显著,可能是深部岩石圈拆沉引起热穹窿与基底断裂持续左旋走滑拉分的叠加;晚期阶段受
8、低角度犁式正断层控制发育西断东超的复合半地堑,受控于近 EW 向单剪伸展机制,是区域性地壳伸展拆离与岩石圈减薄的结果。拗陷期大规模热沉降是对古太平洋构造域向东迁移的响应。由多个水动力体系组成的松辽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总体上盆地北部为大气水下渗向心流区;中央坳陷区为离心流区和越流泄水区;盆地南部以地下水的越流蒸发泄水浓缩为主要特征 ,盆地边缘和隆起剥蚀区的局部地区为大气水下渗区。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演化与油气运移、聚集关系密切。且形成在地层压力、流动方向、流体势、垂直压力梯度等方面各具特征的局部水动力单元。1.2 实验区位置及勘探概况Ch47 井区位于肇源南
9、地区的东侧。肇源南地区处于松辽盆地东南部黑龙江省肇源县境内,跨越一级构造单元中央坳陷区和东南隆起区,横跨二级构造单元三肇凹陷、朝阳沟阶地和长春岭背斜带,区内实现三维地震满覆盖,工区面积547km2。目前肇源南地区主要开发层位为泉三四段扶余油层,已探明储量和控制储量区集中分布在西部裕民鼻状构造和东部薄荷台鼻状构造两个三级构造单元内,区内已钻探井、评价井 125 口,其中获工业油气流井 49 口、低产油气流井 16 口,展示该区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由于砂体规模小,油层有效厚度薄,且油水分布比较复杂,对成藏富集规律和有利开发区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3第 2 章
10、地震资料、井数据加载2.1启动 LandMark 在桌面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第一个菜单栏,输入 startow,进入 LandMark 用户即刻出现 OpenWorks 工作平台, LandMark 软件各种功能的模块(SynTool、SeisWorks、TDQ、ZmapPlus、PostStack/PAL。 。 。 )都在 Applications 子菜单下。加载钻井数据的工作流程分三步:建立投影系统、建立 OpenWorks 数据库和加载钻井数据。2.2建立投影系统定义投影系统一般需要三种参数:投影系统的坐标类型、地质坐标系统的类型和对应地质坐标系统的参数。以建立 TM 投影系统为例,其建立
11、过程如下所述。1、进入“建立投影系统”的菜单 OpenWorks-Project-Map Projection Editor建立 TM 投影系统(1)选择投影系统的类型;(2)选择地质坐标系统;(3)定义地质坐标系统的参数2.3建立 OpenWorks数据库LandMark 地质、测井、地震和绘图等软件的解释成果是各种软件解释成果互相通讯的媒介。在应用 LandMark 软件做任何工作之前,必须首先建立 OpenWorks数据库。1、进入菜单 OpenWorks-Project-Project Create2、定义参数(1)定义数据库名 (2)选择投影系统 (3)选择测量系统(4)定义探区的经
12、纬度坐标 (5)定义数据库的空间大小3、设置解释员 OpenWorks-Project-Interpreters2.4 加载钻井数据1、建立地震工区(1)建立一个 Survey(工区的地理位置) OW-Data-Management -Seimic Data Manager(2)建立地震工区 OW-Data-Management-SeimicProject Manager-Project-Seismic Project Create(3)加载工区:在 OW-Applications-PostStack/PAL 中进行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42、加载钻井数据的准备工作(1)钻井数据的
13、加载总是执行“三步曲” ,只要掌握这三步,加载钻井数据很容易。 “三步曲”是编制 ASCII 钻井数据文件、编辑格式文件和加载钻井数据。关键是格式文件的定义。(2)对于地震数据解释,我们至少需要加载下述几种钻井数据类型:钻进平面位置、地质分层、时深表、钻井的垂直位置、测井曲线和合成地震记录。(3)加载钻井数据时,首先加载钻井平面位置,然后加载其他钻井数据,加载结束存入当前的 Oracle 数据库,即我们设置的 OpenWorks 数据库。加载钻井数据之前,可以打开 OW-Data-Management -Well Curve Viewer 和OW-Data-Management -Well D
14、ata Manager 窗口,这是加载钻井数据正确与否的两个监控窗,在 Well Curve View 窗内将显示钻井名和测井曲线。在 Well Data Manager 窗内将显示加载的各种钻井数据信息,它是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的菜单。3、加载钻井平面位置钻井平面位置和地质分层在 OW-Data-Import -ASCII Loader 中加载。(1)编制 ASCII 文件。在 Unix 窗口下用 Vi 等命令编辑钻井平面位置文件。钻井平面位置文件一般包括钻井名、钻井标识名、X 坐标、Y 坐标、补心高类型、补心高高程数据、总深度等内容。(2)进入加载软件,编辑格式文件。OW-Data-Impor
15、t -ASCII Loadera输入钻井平面位置的 ASCII 文件b编辑格式文件进入菜单 ASCII Loader -Edit-Format输入钻井平面位置的文件名和定义格式文件名编辑格式文件 Well Header(a)建钻井标识名的格式行Uwi(b)建钻井名格式行的图片Common Well Name(c)建补心高类型 KB 格式行的图片Elev Type(d)建补心高高程数据域格式行的图片Elevation(e)建 X 坐标格式行的图片Orig X or Lon Sf(f)建 Y 坐标格式行的图片Orig Y or Lat Sf(g)建钻井总深度格式行的图片Total Depth储存格
16、式文件4、加载地质分层(1)先建立一个 SurfaceOW-Data-Management -Surface/Fault Data Manager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5(2)加载地质分层数据OW-Data-Management -Well Data Manager在 Pick 下出入地质分层数据。地质分层数据文件一般包括钻井名、钻井标识名、地质分层名、分层深度、分层顺序号等内容。加载完钻井平面位置后,可以建立一个钻井列表 OW-Data-Management -List Management-Well List Manager活化期望的钻井 Well List Manager-L
17、ist -All Wells存储钻井列表 Well List Manager-List -Save Select5、加载钻井垂直位置、时深表、测井曲线和合成地震记录(1)常见的钻井数据文件LandMark 可加载四种格式的钻井数据,不同类型的数据文件应用不同的格式文件。四种格式是:1LAS 格式:输入有文件头的 ASCII 钻井数据文件。2LIS:输入二进制的钻井数据文件。3BIT:输入二进制的钻井数据文件。4ASCII:输入 ASCII 钻井数据文件。常见的 ASCII 数据文件有:单井多曲线曲线名横向排列;多井多曲线;单井多曲线曲线名垂直排列;多井单曲线;单井单曲线测井曲线值是横向排列。A
18、SCII 文件的一般规律:a 文件内有 Marker 的有两种情况:多井多曲线或多井单曲线的 ASCII 数据文件和曲线值是按行排列的 ASCII 数据文件。b 文件内没有 Marker 的两种情况:单井多曲线或单井单曲线的 ASCII 数据文件;如果文件内的第一列数据域是钻井名,即使是多井多曲线或单井多曲线。加载多井 ASCII 数据文件,第一列数据域又没有钻井名,格式文件必须设置Marker。(2)编制格式文件的基本概念a进入加载钻井数据的菜单 OW-Data-Import -Curve Loader输入钻井数据文件可以是 ASCII 磁盘文件也可以是磁带。b编制格式文件的菜单对 LAS、
19、LIS 和 BIT 格式的输入文件不必编制格式文件,LandMark 已提供了蕴含格式文件,而 ASCII 文件需要编制格式文件,并且不同类型的 ASCII 数据文件需要编制不同的格式文件。定义格式参数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6(a)Record ID Type 定义记录 ID(有 Marker 或没有 Marker)类型。(b)Curve Data Record Type 标识一张记录内有一条或多条曲线。定义深度单位、水平距离单位和数据为零的标记值。Data Type 加载数据的类型:Well Log Curves 测井曲线;Position Logs 钻井的垂直位置;Angula
20、r Directional Survery 以方位角表示钻井的垂直位置;Synthetic Seismograms 合成地震记录;Time Depth Tables 时深表。(3)加载钻井数据时的基本概念a加载所有的钻井数据 Load All加载正确的钻井数据。所谓正确的钻井数据有三个条件:钻井名必须在数据库内已定义;曲线名必须在曲线字典内已定义;ASCII 数据文件正确。b加载选择的钻井数据 Load Select该种加载方法,必须首先扫描钻井数据文件,然后选择加载钻井数据。只有两种情形需要用该选件:加载 ASCII 数据文件时,钻井名在数据库内没有定义或曲线名在字典内没有定义;加载 LIS
21、 或 BIT 格式数据。(4)以加载时深表为例,介绍加载钻井垂直位置、时深表、测井曲线和合成地震记录的方法。a进入菜单 OW-Data-Import -Curve Loader 定义数据文件名和路径b编辑格式文件进入菜单 Curve Loader-Edit -ASCII Format - Format- New 编制新的格式文件,选择时深表数据文件。编辑格式文件(a)定义格式参数(b)定义深度单位、水平距离单位和数据为零的标记值(c)加载数据的类型: Time Depth Tables 时深表(d)编制时深表数据域的格式行:井名、时深表名、基准面、深度、双程时。储存格式文件c加载时深表大庆石油
22、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7第 3章 制作合成地震记录3.1 制作合成地震的任务及原理根据反射波法地震勘探原理,合成地震记录近似为地震子波与反射系数序列的褶积。如果用 S(t)表示子波,R(t)表示反射系数序列, f(t)表示合成地震记录,则LandMark 在 OpenWorks-Applications-Syntool 模块中制作合成地震记录。根据制作好的合成地震记录得到的时深关系,可以将钻井资料得到的深度域的层位标定在时间域的地震剖面上,在 SeisWorks 中进行层位追踪;可以在 TDQ 中建立速度模型并进行时深转换等工作。3.2 制作合成地震记录1、选择工区、测量系统、解释员、井列
23、表、参与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井名。2、利用输入的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和密度测井曲线计算得到反射系数序列,根据默认的方法提取一个子波(梯形滤波) ,以上两者进行褶积,得到初始的合成地录选择 all wellsok弹出井号列表窗口(图 3.1)图 3.1 合成记录步骤一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8从列表中选择所要做合成地震记录的井, 如图 3.2 所示选择 t717 井 ok弹出如图 3.2 所示窗口 选择时深转换关系图 3.2 合成记录步骤二OK 后弹出 Time Datum 窗口,此窗口的 选择可缺省不选,直接 OK选择时差曲线 (2) 密度值的来源一般我们选择 From RC P-Wave
24、 Senic Transform 后边选择公式(一般选择 Gardner Equation)(3)在 Processing 中点亮 Apply TVD 和 Apply Checkshots -OK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完成。结果如图 3.3 所示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9图 3.3 长 47井地震合成记录3.3 初始合成记录的校正3.3.1对初始合成地震记录进行校正1三种基准面高程校正:深度基准面、时间基准面、Checkshot 基准面。2测井曲线校正:在测井曲线采集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井壁跨塌、基线漂移、电缆拉深等,需要对测井曲线进行编辑。 (表格编辑、块编辑、厚度编辑和鼠标编
25、辑)注意:曲线编辑是在深度域进行的。3Checkshot 校正Checkshot 是存放于数据库中的时深表,一般选择 VSP 资料作为 Checkshot,既可以从本井选择,也可以从邻井选择时深表作为 Checkshot,其目的是为了合成记录更加匹配井旁地震剖面。在应用 Checkshot 之前必须施加 TVD 校正。a将合成地震记录叠置在井旁地震剖面上,观察其匹配程度。b加入合成记录于井旁地震剖面相关面板,用来检验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03.3.2调试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参数提取子波子波类型有:高频理论子波(雷克子波) 、单时窗提取井旁地震道子波、分时窗提取井旁
26、地震道子波。高频理论子波合成的地震记录分辨率高,但与实际地震剖面吻合度稍差一些;单时窗提取子波吻合度好但分辨率稍差一些;分时窗提取子波合成的地震记录分辨率和吻合度都要比前两者高,但是需要的资料比较多。所以如果单一的只追求分辨率,对与剖面的吻合程度要求不高的话,用高频理论子波合成地震记录就可以了。a初始合成地震记录根据梯形滤波法提取子波。b从井旁地震道提取子波的方法有自相关法(比较常用)和维纳莱文森算法。 c提取 Rick 子波d子波参数子波的相位相同振幅谱的诸子波中,零相位子波的分辨率最高,而最小相位子波的分辨率并不是最高的。子波的主频提取 Rick 子波时需要定义子波的主频。一般在 Post
27、Stack 中观察频谱频带宽度及主频。分辨能力与频带宽度成正比,决定分辨率的是振幅谱的绝对宽度,而相对宽度决定子波的相位数,与频率没有直接关系。子波的长度缩短子波长度是提高纵向分辨率的关键,所以子波长度不能太长;当子波的相位数一定时,频率越高,子波的延续时间越短,即波长越短,分辨能力越强。子波的窗口长度应用 SeisWell 模块来提取子波时需要定义子波窗口长度,一般为子波长度的23 倍。3.4 对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处理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处理的方法有:滤波处理、自动增益控制、乘法和改变极性。其中,滤波处理就是提取 Rick 子波、梯形子波等不同类型的子波的方法,并可以进行分时间段滤波处理,即分时窗
28、提取子波。自动增益是软件在时窗内自动计算比例因子,然后根据比例因子增益合成记录的显示结果。乘法处理方法是乘以同一个因子,使显示的波峰与波谷得到相同程度的改变。理论上讲,子波的极性应该与地震剖面的极性一致,一般先确定工区的地震剖面的极性,然后在提取子波时选择相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1同的极性。通过对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剖面的对比,选择是否改变极性。上述几种对合成地震记录的处理方法,目标是合成记录更好地匹配地震剖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4、SeisWell 模块新的子波提取程序a启动子波提取程序: SynTool-Extract- SeisWell;b初始化地震工区
29、选择三维数据体;c编辑三维子波参数输入表选项:欲扫描的地震道中心线号、中心道号、扫描线两边的线数、道数、反射系数相关时窗的开始时间、第一个地震相关时窗的延迟时间、各地震道相关的数目、相关时窗长度和平滑时窗长度。d得到 SeisWell 对 3D 数据的扫描结果:图中圈为井眼位置,叉为全部的品质因素值最高的位置。上图为信噪比观察图,图中色彩对应于品质因数值;下图为延迟时间观察图,图中色彩值对应于延迟时间值。e点击品质因素值最高的位置,得到沿某一主测线的各个 CDP 点与各个相关开始时间的信噪比观察图,图中叉为扫描框图内的品质因数的最佳统计匹配位置,色彩值对应于品质因数值,即信噪比值。利用此图可以
30、快速识别最佳匹配子波位置。f从选择的位置提取子波,显示子波谱,并可以对提取的子波在相位和时间延迟上进行处理。g对提取的子波进行存储并使用其重新计算合成地震记录。h在子波被拾取和应用之后,SeisWell 模块提供了质量控制工具,三个统计显示工具:常态测试、稳态测试和相关测试,他们能够帮助我们分析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直接应用 SeisWell 模块,自动快速识别最佳匹配子波位置并制作相应的合成的合成地震记录。3.4.1合成地震记录的存储对于制作好的合成记录可以四种方式存储:以时间域存入数据库、以深度域存入数据库、存成 ASCII 文本文件和存成磁盘 SEGY 文件。合成地震记
31、录的存储:首先存储时深表至数据库,然后存储合成地震记录至数据库。3.4.2合成地震记录的输出SynTool 软件可以直接生成 CGM 绘图文件或 PS 文件,用于绘制 SynTool 面板图形。若机器上安装了 ZEH 或 SDI 绘图软件,且配置了绘图仪如 HP 或VERSATEC 绘图仪就可以直接绘图了。 (SynTool-File- Print)在一体化解释过程中,SeisWorks2D/3D 软件可以直接调用存入数据库中的时深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2表和合成记录,但需要将其激活,用来进行层位标定与钻井地质的时深转换。并且,在 SeisWorks 中可以直接编辑合成记录,再存
32、入数据库中。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3第 4 章 层位解释和断层解释4.1 解释层位的方法及操作步骤1 建立一个层位:Seismic View-Horizons-Selection-Create2 在底图显示中打开层位:快捷图标或 Map View -View -Contents-Horizon 在 Seismic View 中对层位的解释会在 MapView 中自动更新显示其结果。3 解释层位:A.Seismic View- Horizons- Interpret -右键: Tracking- Point 在 Seismic View 中解释层位的方法有几种: Point 、Au
33、to Tracking 、Auto Dip、Correlation。B删除层位:Seismic View-Horizons-Interpret 右键:Delete ModeC.自动追踪层位 Seismic View-Horizons-Interpret-右键:Tracking-Auto Tracking (Ctrl+左键- 两个方向同时追踪)D.对层位进行管理:OW-Data-Management-Seismic Project Manager-Horizons-HrzUtil层位解释是 landmark 的最主要功能,其思路是:合成记录制作完成后,在工区内选择一条过井剖面,从井上标定的地层界
34、面进行地震反射轴的追踪,并进行大框架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建立大的地层格架。最后进行逐步的细化闭合。4.2建立连井剖面Command MenuApplicationsSeisworks3D 出现 SeisWorks 2003 解释窗口点击 Session new 选择解释员、井、断层。OK。几秒钟后窗口中的 Interpret 命令变成黑色,点击 InterpretSeismic 弹出显示窗口Map 弹出底图窗口在 map 上拉一条连井线。右键 display,在 seismic 窗口显示此剖面(图 4.1) 。在剖面上,Ch47 井扶余油层顶面在地震剖面上对应一个强反射特征的同相轴,即为本次解释
35、的目的层 T2。以Ch47 井为标准,进行 T2 反射轴的追踪与解释。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4图 4.14.3层位追踪解释图 4.2 层位解释的剖面以过井地震剖面层位解释为基础,通过剖面投影,对其他剖面进行层位解释。T2 反射轴特征明显,表现为中强振幅、高连续、强连续的反射特征,地震反射时间在 500-800ms,易于追踪解释(图 4.2) 。为了保证解释的精度,本次解释采用放大比例尺解释方法,即 Time、Line 、Trace 采用“ 2,2,2”的比例。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5按照上述方法,对 T2 反射轴进行了 8*8 密度的闭合解释(图 4.3) 。图 4
36、.3层位解释的底图4.4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一般标志1)同相轴错断,波组波系错断(中小断层)2)同相轴数目突然增减或消失(同生断层)3)地层产状突变,地震相特征突变(边界断层)4)同相轴分叉、合并、扭曲及强相位转换(小断层)5)断面波、绕射波4.5 断层组合的一般规律a)先主后次b)先简单后复杂c)同一断层在平行的时间剖面上性质相同,断层面,断盘产状相似,断开的地层层位一致,或有规律地变化;靠近确定的断点位置,相邻剖面断距相近,或沿断层走向有规律地增加或减少。d)同一断块内,地层产状的变化应有规律。e)断层两侧波组具明显特征,且在平行测线方向数十千米范围内特点相似。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
37、文)16f)断点组合要遵循断裂力学机制的规律,对岩石的力学性质,受力方式所产生的断裂系统要充分理解。g)要尽可能弄清控制断层的构造性质和成因机制。h)断点的组合有一个认识-修改-再认识的过程。4.6解释断层的步骤及方法1打开透视图显示窗口 Seismic View-File-New Task-Perspective 解释的断层将会在 Perspective 中显示。2解释断层:Seismic View-Faults-Interpret如果解释多条断层,需要通过指定加以区别。Seismic View-Faults-Interpret-右键:Correlate-Creat(fault1 fault
38、2) 选择一条断层指定名称 Correlate-fault1/2(图 4.4)图 4.4 Trace1907附近的断层解释剖面3计算断层断距显示断层头:Map View-View-Contents-Heaves计算断层头:Seismic Faults-Calculate Heaves- “Lines”4. 编辑断层多边形(Polygen) (图 4.5)显示断层多边形:Map View-View-Contents-Fault Polygens新建断层多边形:Map Mapping-Mapping Files-New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7编辑断层多边形:Map Faults-Ed
39、it Polygens图 4.5断层 Polygen平面图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8第 5 章 等 T0图及构造特征5.1等 T0图的制作步骤1、新建 T0 等值图 Map-Mapping-MapIt-Mapping file2、选择层位数据的范围 Map-Mapping-MapIt-Entire Project3、层位选取及采样方式 Map-Mapping-MapIt-Horizon-ListSampling Parameters-Read shotlines, Direction:Line, Sample by: Trace Increments.4、断层的参与 Map-Map
40、ping-MapIt-Fault Usage-Use Existing Polygons5、计算等值线的显示 Map-View-Contents-Computed Contours6、计算等值线向人工等值线的转化 Map-Contours-Convert-Manual Countours7、标注人工等值线Map-Contours-Annotate经过上述过程,可制作 T2 反射轴等 T0 图(图 5.1) 。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9图 5.1 T2层等 T0 图5.2 构造特征长 47 井区构造简单,呈现为东南向西北下倾的单斜形态,东南部 T2 反射时间达 490 ms,西北部
41、T2 反射时间为 810 ms。该井区断裂不发育,共识别出 2 条断裂,断层走向主要为南北向,其中偏西方向的那一条断层延伸距离较长,东边那一条延伸长度短。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20参考文献1 宋延杰,胡玉双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解释R,大庆石油学院,20052 张明学,胡玉双层序地层学与油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3 王秀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4傅承义,陈运泰,祁贵仲. 地球物理学基础 M 科学出版社.5卫管一,张长俊编岩石学简明教程(第二版)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6柳志成,赵荣,赵利华 地球科学概论 (第一版) M. 北京,石油工业
42、出版社,2006.7戴俊生. 构造地质学即大地构造 (第一版) 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8雍世和,张超谟. 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 M. 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9欧阳健,王贵文等. 测井地质分析与油气藏定量评价 M.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10 陆基孟. 地震勘探原理M.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11 周绪文. 反射波地震勘探方法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12 李正文.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M. 地质出版社,1988.13 张守谦,李占 . 石油地球物理测井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1.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21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价表课程名称 地震资料工作站解释课程设计题目名称 长 47 井区扶余油层顶界面构造解释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序号 评价项目 指 标 满分 评分1工作量、工作态度和出勤率按期圆满的完成了规定的任务,难易程度和工作量符合教学要求,工作努力,遵守纪律,出勤率高,工作作风严谨,善于与他人合作。202 课程设计质量课程设计选题合理,计算过程简练准确,分析问题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文理通顺,撰写规范,图表完备正确。453 创新工作中有创新意识,对前人工作有一些改进或有一定应用价值。54 答辩 能正确回答指导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30总分评语:指导教师: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