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实践与世界,第二节 实践的结构与过程,本节所讲内容:,实践的主体 实践的客体 实践的中介 实践的过程 实践是实践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工具,即实践的中介,而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相互关系构成其基本结构。,山西大学精品课程,一、 实践的主体,人是活动的主动者,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实践的主体是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它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改造实践客体,从而驾驭和控制实践活动的多种任务。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只有具备必要的能力结构(自然和精神能力)才能成为现实的实践主体。,山西大学精品课程,1. 实践
2、主体的能力结构的构成,第一,物质基础:“人本身的自然力。” (生命世界的存在物) 第二,智力技能因素:主体所掌握、运用的知识和经验。(知识性因素包括:理论和经验性知识) 第三,精神动力因素:主体的情感和意志。(使自己超越自然物的精神能力),山西大学精品课程,2.实践主体的三种基本形态,从主体的社会构成来看: 个体主体(人类个体有其相对独立的活动范围和形式) 群体主体(以一定的群体形式进行实践活动的主体, 分:地域性和跨地域性,是一种社群组织) 人类主体(相对于自然界的人类整体) 在以上三种形态的主体中,群体主体是最重要的实践主体,具体形式有家庭、班组、团队、阶级、政党、民族、国家等。,山西大学
3、精品课程,山西大学精品课程,山西大学精品课程,二、实践的客体,在实践活动中,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是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的领域,并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或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事物只有之所以成为实践客体,固然取决于事物自身具有哪些引起人类关注的性质,但更根本地取决于实践的水平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把握事物所具有的性质。,山西大学精品课程,山西大学精品课程,在实践活动中,客体是指一切作为主体活动对象的事物。 实践的客体有两个特征:第一,客体是一种不依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客体不是与客观事物相等同的概念,而是为主体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对立的东西 。,实践的客体,实践的客体,山西大
4、学精品课程,为什么客体是为主体活动所指向 并与主体相对立的东西,第一,哪些客观事物能够成为实践的客体,不仅取决于这些客观事物的自在本性,同时也取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程度和水平。 第二,客体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历史地规定着的。 第三,客体的变化发展是主体本质力量的确证。 “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7页。,山西大学精品课程,山西大学精品课程,实践的客体是由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山西大学精品课程,客体的基本类型,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个领域区分的角度: 自然形式的客体:自在自然和人工自然
5、 社会形式的客体:对象化了的现实的社会结构和体现在物上的社会关系 从物质性和精神性相区分的角度来看; 物质性客体与精神性客体都是以物的形式存在的客体 精神性客体:物的形式承载着精神性的内容,如以书籍为物质载体的各种理论、学说等。,山西大学精品课程,山西大学精品课程,自在自然,人工自然,山西大学精品课程,民政大讨论,山西大学精品课程,精神形式的客体,三、实践的中介,人类实践必须借助于一定的中介,它不仅使主客体相互作用成为可能,而且中介的性质还决定着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性质。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相互联系,形成了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中介:就是把实践主体和客体现实地连结起来的各种工具、手段以及操作、控
6、制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中介可划分为:物质工具和语言符号两种,山西大学精品课程,实践的中介,物质工具作为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是人类的创造物。 语言符号作为实践活动的中介,它的载体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1、主体思维活动得以进行的现实形式; 2、人们之间社会交往得以进行的中介形式。 物质工具和语言符号并不互相外在,而是交织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共同构成人类实践活动的中介系统。,山西大学精品课程,山西大学精品课程,文字语言,身体语言,人工语言,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特点:具有物质性的特点 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被
7、动者的关系,山西大学精品课程,实质,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山西大学精品课程,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主体的对象化,即对象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使对象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世界上原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客体主体化,则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山西大学精品课程,山西大学精
8、品课程,有人说:“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体现了“主体客体化”还是“客体主体化”? 主体客体化:社会遗传 客体主体化:文化继承,四、实践的过程,实践的运行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实践目的的确立实践主体依据目的,通过中介或手段作用于客体实践结果的检验和评价,山西大学精品课程,山西大学精品课程,实践目的的提出1、确立实践目的的过程,是人的意识对客体的预先改造,是主体把自身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客体,对客体的自在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否定性、能动性的反映。 目的指向一定的客体,并以一定的客观现实为依据。2、人们所提
9、出的目的都表现为要建立一种或实现一种客观世界现在还没有的东西。 3、目的性鲜明地体现着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实然与应然的矛盾。,山西大学精品课程,通过中介或手段作用于客体手段是人的身内器官功能的延长手段是人的过去活动和未来活动的矛盾统一 实践过程实现的是双重的否定一方面,主体实际地否定了作为目的前提的对象的现成客观性;另一方面,又实际地否定了目的本身的单纯的主观性 通过这样一种双重否定形成一种体现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现实事物。,山西大学精品课程,实践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目的通过手段以对象化的方式在客体身上体现出来,就达到了实践结果。实践结果是人的意图、意志在客观事物中的凝聚和体现,因而是实践过程
10、中各种要素的融合。实践结果作为实在的东西,一经产生就同其他客观事物一样成为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山西大学精品课程,山西大学精品课程,实践结果的检验和评价,必须对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以规划进一步的实践。 因为涉及多方面的价值判断,所以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全面地考察其在人类生活中产生的特定的、直接的效果和整体的、长远的效果,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实践结果的检验和评价,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价值关系就不仅仅是主体对于世界的实践把握,它还包含着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这两种把握方式。 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是主客体之间的三种基本关系。 实践关系构成了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的基础,而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反过来也对实践关系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思考及参考书目,思考题: 1、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如何来理解实践的本质、结构和过程? 参考书目: 1、毛泽东:实践论。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王南湜:追寻哲学的精神:走向实践哲学之路,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版。,主要内容,走近马克思的实践哲学 本体论的三种可能形态与马克思的本体论 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三种意蕴 人的感性活动与哲学的对象 从物质到物质实践 从经验到实践 现代唯物主义:实践性、辩证性、历史性之统一 实践哲学视野中的辩证,山西大学精品课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