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5

类型灾害地质学——第6章-2 泥石流 (2).pptx

  • 上传人:eukav
  • 文档编号:6389858
  • 上传时间:2019-04-10
  • 格式:PPTX
  • 页数:75
  • 大小:4.37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灾害地质学——第6章-2 泥石流 (2).pptx
    资源描述:

    1、1,第五章 泥石流,5.1 泥石流形成、分布及分类 5.2 泥石流物质组成 5.3 泥石流特征 5.4 泥石流输移和冲淤变化 5.5 泥石流的预测预报与防治,2,第五节 泥石流,泥石流(debris flow) 是指在水流冲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特殊侵蚀形式,也称为混合侵蚀(mixed erosion)。 一、泥石流的定义 前苏联:泥石流是固体物质含量高,泥沙剧增的暂时性山道河床洪流。 日本:泥石流是泥石含量多于水量,水流不是泥石流搬运介质,而是含水的粥状泥沙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的运动现象。,3,一、泥石流的定义,英国:泥石流是介于水流与滑坡之间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有重力作用下的松散物质、水体和

    2、空气构成的块体运动。 我国:一部分学者认为泥石流是介于崩塌、滑坡等块体运动与水流之间的一系列连续过程,泥石流的形成过程是固液两相物质在山区坡地或沟道内相互作用的过程。 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泥石流是斜坡上的松散物质被暴雨或积雪、冰川的强烈消融的水所饱和、在重力与水的作用下沿山坡或沟谷流动的特殊洪流。,4,二、泥石流的特征,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等固体物质,爆发突然、历时短、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 泥沙石块体积超过25%,最大可达80%,容重在1.3t/m3以上,最高达2.3t/m3 。 泥石流爆发时,象一条褐色巨龙,奔腾咆哮,巨石翻滚,激浪飞溅,石块撞击的声音雷鸣般响彻山谷。,

    3、泥石流,泥石流,7,5.2 泥石流形成、分布及分类,一、泥石流形成 1.形成条件 (1)充足的固体碎屑物质固体碎屑物质是泥石流发育的基础之一,通常决定于地质构造、岩性、地震、新构造运动和不良的物理地质现象。 在地质构造复杂、断裂皱褶发育、新构运动强烈和地震烈度高的地区。岩体破裂严重,稳定性差,极易风化、剥蚀,为泥石流提供了固体物质。 泥岩、页岩、粉沙岩分布区 ,岩石容易分散和滑动 。 岩浆岩等坚硬岩分布区,会风化成巨砾,成为稀性泥石流的物质来源。,8,1.形成条件,(2)充分的水源:降雨、冰雪融化、地下水、湖库溃决等都可形成泥石流,最多的是降雨发生的泥石流。 中到暴雨是泥石流发生的主要水源,此

    4、外,冰雪融化、地下水、湖库溃决也可形成泥石流。降雨以1小时雨强在30以上和10分钟雨强在10以上的短历时暴雨。,9,1.形成条件,(3)地形条件:地形条件典型的泥石流沟,从上游到下游可划分为三个区,即侵蚀区、过渡区、堆积区。 侵蚀区地形多为漏斗形或勺状,且过度区陡直多跌水,易于物质和能量的补充。沟床比降:5-30%,尤其在10-30%;沟坡坡度:在10度以上,尤其在30-70度;集雨区面积:多在0.5-10.0km2。,10,2、形成机理,泥石流形成的作用力: 一是与固体物质浓度和坡度(含坡面和沟床)有关的重力分力; 二是由液体相对固体颗粒的运动所决定的输移力。 前者是泥石流形成和运动的必要条

    5、件,后者是不同性质泥石流运动的差异条件。 为分析方便,通常依据固体物质参与泥石流运动过程不同,分为两种类型,即水力侵蚀类型和重力侵蚀类型。,11,2、形成机理,(1)水力侵蚀型在流域坡面和沟道的松散物质受到径流的片蚀、冲蚀和侵蚀作用,使固体物质不断参与泥石流的过程,即水力侵蚀过程。 随侵蚀加剧,泥沙、石块增加,且不断搅拌,当固体物质达到某一临界值,搅拌很均匀时,成为特殊性质的流态,即泥石流。 形成这种泥石流的条件是水流的流体动力Pm大于固体颗粒的总阻力。即: Pm G con con + C,在这种情况下,径流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固体物质来量的多少,所以,一般多形成稀性泥石流或过度型泥石流。,1

    6、2,2、形成机理,(2)重力侵蚀型重力侵蚀类型是坡面和沟道中多种成因的固体碎屑物质主要受重力作用形成的。 固体碎屑物质受雨水和坡面径流的浸润、渗透和浸泡,使原始堆积物含水量不断增加,自身重量不断增加,造成堆积物内摩擦角和内聚力不断减小,出现渗流的水动压力导致原始土体向坡下移动,经过一定混合搅拌形成一定结构泥石流。 这类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满足下述条件: o (固体碎屑物质的内应力大于其极限剪应力),这种泥石流主要为粘性泥石流。,13,二、我国泥石流的分布,泥石流在我国分布广泛,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东起台湾,西到新疆,广袤的国土上有26个省(区)分布有几万条泥石流沟。 大致以大兴安岭燕山太行山巫

    7、山雪峰山一线为界分为两部分: 西部的高原、高山、极高山是泥石流最发育、分布最集中、灾害频繁而又严重的地区; 东部的平原、低山、丘陵,除辽东南山地泥石流密集外,广大地区泥石流分布零散,灾害较少。,14,在约占中国国土23的山区都有泥石流活 动, 其中尤以青藏高原周边山地 秦岭山脉、太行山区、燕山山脉等地最为严重。 中国是受泥石流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由泥石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元,死亡300600人。 我国的泥石流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近年来,应用多种新技术(3S),使我国的泥石流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2005-9-30,土壤侵蚀原理,15,16,1、分布特点,(1)沿断裂

    8、构造带密集分布; (2)在地震活动带成群分布,主要分布于烈度级以上地震区; (3)在深切的中、高山区,尤其三级阶梯间的过渡地带,普遍有泥石流发育。 在上述地区内,泥石流多分布于海拔8002500m高度的山坡和沟谷,坡面泥石流在2533的坡面最常见,沟谷泥石流沟床比降多在100400之间,泥石流沟谷集水面积大都在0.650km2之间。,17,2、泥石流的分区,根据泥石流的发育自然环境、灾害程度、沟谷特征、发展趋势等可将我国泥石流划分为4个大区15个亚区。 (1)西南印度洋流域极大危险泥石流大区; (2)东南太平洋流域最大危险泥石流大区; (3)东北太平洋流域危险泥石流大区; (4)内流及北冰洋流

    9、域一般危险或无危险泥石流大区。,2005-9-30,土壤侵蚀原理,18,三、泥石流分类,1、按固体物质的组成分类泥石流、泥流、水石流。 2、按泥石流的性质稀性泥石流、 粘性泥石流、过度泥石流。 3、按形成泥石流的原因或主导因素分类冰川泥石流、降雨泥石流。 4.按流域的沟谷地貌形态可分为:沟谷型泥石流、坡面型泥石流。,19,坡面型泥石流示意图,20,2005年9月3日晚1923时冲毁民房132间,死亡9人。,21,临安市昌化镇后葛村、后营村泥石流,22,坡面型泥石流,23,沟谷型泥石流示意图,24,沟谷型泥石流,25,庆元县荷地镇石磨下村泥石流灾害,2006年 月11日凌晨 受号超强台 风带来的

    10、强降 雨影响,石磨 下村附近山体 多处发生浅表 层土质滑坡, 并由这些滑坡 作为起动条件 形成了泥石 流,共造成 人死亡, 经济损失达 158万元。,26,乐清市北部山区“8.13”泥石流,2004年8月13日,受14号云娜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影响,乐清北部山区发生泥石流,共37人死亡、5人失踪。,27,年8月28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乐清龙西泥石流现场,28,5.3 泥石流物质组成,一、容重及粒度组成 1.容重泥石流容重是单位体积泥石流流体的重量,单位为t/m3。 其容重大小反映了泥石流结构。 一般稀性泥石流容重1.31.8t/m3,粘性泥石流容重2.0t/m3,过渡性泥石流在1.82.0t/m3之间

    11、。 不同容重其含沙量不同,一般含沙量在1000kg/m3以上,最高可达2180.3kg/m3。,29,1.容重,泥石流容重受固液相组成、固体物质特性及土体特性影响。 通常固体物、大颗粒含量高和比重大的颗粒多容重大;反之,容重小。 泥石流容重在同一阵次中随时空不同而变化。一般从上游到下游,容重随固体颗粒的加入而增大; 同一流域不同次泥石流,因降水不同和固体物质供给的差异,表现不同的容重。对同一阵而言,通常“龙头”容重较高,此后逐渐降低。,30,2. 粒度组成,泥石流流体中固体颗粒粒度范围很宽,从几微米到几米。 一般挟沙洪水和稀性泥石流的粒度组成较均一,粒度范围窄,颗粒离散度小。99%以上是小于2

    12、mm的泥沙,其中粗沙占14%37%、粉沙和粘粒占82%62%。 粘性泥石流粒度组成范围宽,离散度大。其中2mm的石块占固体物质重量的65%以上,沙粒占18%左右,粉粘粒占18%左右。,31,二、粘土矿物与泥石流的关系,1.粘土矿物组成 粒径小于1.0mm的颗粒为粘土矿物,呈现出悬浮胶液性质,对泥石流性质影响颇大。 主要的粘土矿物有水云母(伊利石)、绿泥石、蒙脱石、高岭石、蛭石、埃洛石和海泡石等。 此外还有非粘土矿物赤铁矿、针铁矿、白云母、滑石、石英、长石、硅藻等矿物。 一般粘粒含量3%时,为稀性泥流;5%时为粘性泥石流,介于3%5%间的为过渡性泥石流。,32,2.粘土矿物的影响,粘土矿物颗粒呈

    13、薄片状具有亲水特性。由于水化膜厚度在颗粒表面的边缘处最薄,相互间产生很大吸引力,形成所谓网格结构。 (1)粘土矿物 数量(浓度) 粘土矿物多,网格结构愈紧密,强度也愈大,从而形成粘性泥石流。 粘土矿物含量少,网格结构松驰,强度低,形成流动性大的稀性泥石流。 过渡性泥石流的粘土矿物既可形成网格结构,也有链条结构,处于不断地变动中,故性质居中。,33,2.粘土矿物的影响,(2)粘土矿物类型 一般蒙脱石形成的网格结构远比伊利石、高岭石所形成的网格结构紧密,且强度大得多。故流体的剪切强度、粘滞系数高。 相反,以伊利石形成的网格结构、绿泥石等形成的网格结构较之松驰,强度小。 (3)泥石流的性质除与固体物

    14、质多少、粘粒含量有关外,还与泥石流产地岩性有关,这就使泥石流性质变得十分复杂。,34,3.粘土矿物与泥石流关系,粘土矿物比表面积大,可将沙、砾石块包裹起来,在一定的含水量和其他条件下,使源地土石体结构松散,摩擦力和凝聚力降低,极易流失,形成泥石流。 粘土矿物的亲水特性,使源地土石体增重,易于发生重力侵蚀,并使泥石流在发展中易于不断扩大。绿泥石、蛭石等吸水膨胀性强的矿物,一旦吸水后促进土岩体崩解、崩坍和滑动,由一般侵蚀转化为泥石流侵蚀。,35,5.3 泥石流特征,一、发生特征 1、突发性和灾变性泥石流 突发性和灾变性泥石流暴发突然,历时短暂,一场泥石流过程一般仅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给山地环境带来灾

    15、变。 2、波动性和周期性泥石流波动性和周期性泥石流活动时期时强时弱,具有波浪式变化特点,可划分活动期和平静期。 3、群发性和强烈性泥石流群发性和强烈性泥石流由于降雨的区域性和坡体的稳定性,使泥石流发生常具“连锁反应”。,36,二、泥石流流态特征,泥石流既不同于一般径流冲刷,又是在径流冲刷和重力共同作用下的混合侵蚀。因此泥石流流态多样。 1、蠕动流蠕动流泥石流在粗糙沟床上“铺床”前进,或上游供给不足似蛇身匍伏缓慢前进,流速一般在0.3-0.5m/s。 2、层流层动泥石流在沟道平直、坡度不太大的情况下,高浓度的泥石流体呈整体运动,流速变化从5m/s到15m/s,具有极大浮托力,使巨石像游船一样漂浮

    16、。,37,二、泥石流流态特征,3.紊流紊动泥石流浆体较稀,或沟道比降大而导致流动湍急,浆体中石块相撞击、摩擦,发出轰鸣。 4. 滑动流滑动泥石流近似层流的整体运动,是在高粘度泥石流“铺床”后,依惯性力作用在“润滑剂”上滑动前进。 5.波动流波动泥石流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自动形态流,即当沟道泥石流残留层较厚时,在纵坡影响下,较厚浆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形成一个波状流动体,并迅速下泄,与因堵塞形成的阵性流十分相似。,38,三、泥石流搬运特征,泥石流是一种独特的流体,其搬运能力极强。搬运的泥沙、粒度广泛、浓度大,大致可归纳为两类: 1、粘性泥石流以蠕动流滑动流成似层流的连续流或阵性流形态将流体搬运出沟。

    17、泥沙和水构成一相体,以整体方式搬运松散碎屑物质。 2、稀性泥石流以紊流连续流形态将流体搬运出沟。泥沙和水尚未构成一相体,而是两相体,以散体方式搬运松散碎屑物质。,2005-9-30,土壤侵蚀原理,39,四、泥石流堆积物宏观特征,1.泥石流堆积类型 (1)堆积扇或堆积锥 稀性泥石流,流体便以一定角度或辐射状散开,形成堆积扇。 粘性泥石流也形成扇状堆积。对沟谷陡峻,固相物质粗大的泥石流,在堆积区常发育成堆积锥。 泥石流堆积扇纵坡较陡,一般在39之间,部分可达912,同时堆积扇横比降也比较大,一般在13之间(而洪积物的纵坡一般在3以下,横比降一般在1以下)。,40,1.泥石流堆积类型,(2)堆积阶地

    18、 泥石流堆积阶地是发育在泥石流沟谷内的一种堆积地貌,是泥石流体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没有后续流的推动,在沟床两岸或一岸留下原有的堆积而形成的。堆积阶地通常是一种短暂的泥石流堆积现象。 (3)侧积侧积是泥石流在运动过程中部分流体或流体中的松散碎屑物质,在边缘产生淤积,这种淤积就是侧积。除上述主要堆积形式外,泥石流还可在运动过程中形成超高堆积,抛高堆积和缝隙堆积等。,41,2.泥石流堆积物特征,(1)分层性:泥石流堆积物一般能分出若干层次(层间常存在一个很薄的粗化层或表泥层)。 前者说明,间歇期内降雨或洪水把泥石流堆积物表面的细粒物质带走,剩下一层较粗物质,第二场泥石流到来时覆盖在这层较粗物质之上, 而

    19、后者则是第一次泥石流末尾的细粒物质在堆积扇表面形成泥层后,第二次泥石流堆积物直接覆盖在表泥层之上。 (2)无分选性:在每层内部泥沙砾粗细混杂,粒径差异很大,无分选性。 (3)定向排列不明显:粘性泥石流的砾石有微弱定向排列;稀性泥石流的多数砾石有明显的定向排列,在外观上仍给人以无定向排列的感觉 。,42,5.4 泥石流输移和冲淤变化,一、泥石流输移特性泥石流输移固体颗粒的形式为悬移、推移和整体输移三种方式,输移量非常巨大。 1、泥石流体结构和悬浮承载能力 粘土矿物颗粒(网格结构)悬着在水体中,构成细粒泥浆。 沙粒与网格结构形成具有网粒(粒膜)结构的粗粒浆体。 石块粗粒与浆体结合构成框架结构。这种

    20、特独的结构体,具有强大的悬浮和承载力。,43,一、泥石流输移特性,2、泥石流体输移方式和输移能力泥石流体中颗粒输移可分为单粒输移和整体输移两种形式,其中单粒输移又分为悬移和推移两类。 泥石流因具特有结构,其输移能力巨大,对不同性质泥石流,随搬运条件变化,输移能力和输移形式也在变化。,44,二、泥石流冲淤方式及冲淤变化,泥石流的侵蚀和堆积是泥石流最大灾害的表现。 上游的冲刷造成沟坡、沟床的后退和下切,产生崩坍、滑坡; 下游的堆积,摧毁建筑,淹没良田,损失惨重。,2005-9-30,土壤侵蚀原理,45,2003年7月11日22时,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1人死亡,50人失

    21、踪,另有71人被困。这是灾情最严重的水卡子村损毁严重的民房。,2004年7月6日13时,玛纳斯县塔西河左岸的火烧洼热气泉附近,正在当地理疗室做理疗的十三名游客中,有六名游客被泥石流当场冲走。,2005-9-30,土壤侵蚀原理,46,2005年8月25日,一场暴雨袭击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引发严重的泥石流。造成人死亡、人失踪、人受伤。,2005-9-30,土壤侵蚀原理,47,2005年10月5日深夜,危地马拉城以西190公里的一个村庄发生泥石流,许多来不及逃跑的人被活埋于咆哮的泥浆之下,大约1400人失踪。这个村已成为一个大型墓地。泥石流在这里堆起了高达12米的污泥堆,遇难者很可能被埋在

    22、其中。,48,1、泥石流冲淤方式,泥石流的冲淤方式具有挟沙水流和滑坡的特性。 稀性泥石流的冲淤与挟沙水流较接近,呈单颗粒起动或淤积; 粘性泥石流接近滑坡,呈整体运动或堆积。 过渡性泥石流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单颗粒起动、落淤和整体运动、堆积并存。,49,2、泥石流冲淤变化,泥石流运动的剪切力决定泥石流运动的冲淤变化。 表现为泥石流运动的剪切力和剪切阻力(包括颗粒间摩擦力、内聚力以及运动阻力等)之间的关系。 若运动剪力大,运动中发生侵蚀; 相反,动运剪力小,则发生淤积。,50,三、可能诱发泥石流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当人类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时,必然引起大自然的报复。 1、不合理开挖:修建铁路、公里、水渠以

    23、及其他工程建筑的不合理开挖。 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采石: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及采石等形成的泥石流事例很多。 3、滥伐乱垦:滥伐乱垦会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冲沟发育,大大加重水土流失,进而山坡稳定性破坏,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51,四、泥石流发生时间规律 (1)季节性: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是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多雨的夏秋季节。(2)周期性: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其活动周期与暴雨、洪水、地震的活动周期大体相一致。当暴雨、洪水两者的活动周期相叠加时,常常形成泥石流活动的一个高潮。,52,如云南省东川地

    24、区在1966年是近十几年的强震期,使东川泥石流的发展加剧。仅东川铁路在1970-1981年的11年中就发生泥石流灾害250余次。,53,五、泥石流分布特点1.多分布在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岩石破碎、植被稀少的山区松散物质。2.多分布在温带和半干旱山区,特别是干湿季节分明、降水集中的山区物质和水源条件。,54,六、泥石流的危害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对居民点的危害: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是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55,2006年2月17日 菲律宾暴发严重泥石流,这张2

    25、月17日拍摄的电视照片显示菲律宾莱特省被泥石流冲毁的房屋。当日,菲律宾中东部莱特省因连日暴雨引发泥石流。据菲律宾红十字会初步估计,泥石流已经导致约200人丧生,1500人失踪。,56,2006年 2月18日,在菲律宾南莱特省泥石流引发山体滑坡的村庄,人们站在一栋倒塌的房屋旁。,57,泥石流救灾场面,凄厉悲痛的场面催人泪下,58,(2)对公路、铁路的危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有时泥石流汇入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它构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59

    26、,如甘川公路394公里处对岸的石门沟,1978年7月暴发泥石流,堵塞白龙江。白龙江改道使长约两公里的路基变成了主河道,公路、护岸及渡槽全部被毁。该段线路自1962年以来,由于受对岸泥石流 的影响己3次被迫改线。建国以来,泥石流给我国铁路和公路造成了 无法估计的巨大损失。,60,川藏公路国道318 线脚巴山段,泥石流阻断道路。,61,川藏公路国道318 线脚巴山段因泥石流引发 塌方,道路被阻断。,62,因为选址不当,有的村民用含辛茹苦挣来的钱把房屋建到了不稳定的滑坡体上,建在了易发生崩塌的危岩脚下,或者依泥石流沟谷而建,暴雨来时,被地质灾害恶魔吞咽。,63,六、泥石流的危害,(3)对水利、水电工

    27、程的危害: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64,65,66,(4)对矿山的危害: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 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67,泥石流发生时,不要沿泥石流沟跑,应向沟岸两侧山坡跑.,68,5.5 泥石流的预测预报与防治,一、预测、预报和报警 1、预测:泥石流预测是在判别泥石流沟谷基础上对泥石流爆发的可能性的预先确定或对灾害的估计。 (1)泥石流沟谷的判别:泥石流活动的沟谷中,必然留下活动的痕迹,如弯道或岸边留有冲光面、冲光坑、刻蚀痕迹,以及泥痕、残余堆积物等,在堆积区能够找到粗细混杂的若干层堆积,这

    28、些堆积的砾石上流有巨大擦痕和巨大泥秋,形成石海或堆积扇等地貌。,69,1、预测,(2)泥石流沟谷调查:沟道中固体物质的数量,不良物理地质现象的规模、发育程度;水源大小,可结合降雨预报作出分析判断;沟谷发育程度的调查分析。 (3)泥石流预测量化指标:预测泥石流暴发的指标: 临界降雨量指标:一般每小时降雨量在20mm以上,10分钟的雨强1mm就会发生泥石流。 地形指标:暴发泥石流的山坡坡度在25以上,沟道比降10%以上,山地相对高差300米,流域面积10km2上下。,70,主要是雨情预报,是建立在现有状态信息的动态分析和对历史上出现过的事件,采用相似对比判断基础上作出的客观环境动态评价。包括某等级

    29、雨情发生时间、地点和量级三个方面。 其依据是天气预报中的信息,那么暴雨量达到什么数值才会暴发泥石流,这个数值就是泥石流暴发的临界值,只要知道这个值,就可以在泥石流预测的基础上作出泥石流的预报。,2、预报,71,3、报警,泥石流的暴发具有突发性,因此,在泥石流发生前作出及时的报警,对减少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泥石流的报警方法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接触式报警和非接触式报警。 接触式报警:断线式报警、泥石流体导通法和压力报警。 非接触式报警:泥石流地声发报警和超声波泥位报警。,72,1、泥石流防治体系泥石流灾害是多种因素形成的,在防治泥石流时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泥石流发生体系:采取全

    30、方位的治坡、治沟和治滩措施,以群众保护、行政管理、制度法规约束等,对泥石流流域进行综合治理,防止和减少泥石流的发生。,二、泥石流的防治,73,1、泥石流防治体系,控制泥石流运动体系按一定设计标准和规范,采取拦挡、调节和导排多项工程措施,使泥石流发生时能顺利到达预定区域堆积,对保护区不至造成危害和太大损失。 预防泥石流危害体系针对泥石流灾害,在其发生前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发生过程采取预警措施,对危险区或重点设施采取保护措施,不致引起严重危害,造成巨大损失。,74,2、防治措施,生物措施: 营造防护林。如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沟头防护林、护堤林、护滩林等; 采取各种农业耕作措施。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修建基本农田、培肥土壤、等高和间作种植等; 采取牧业措施。防止过度放牧、封山育林草、人工种草、轮作等。,75,2、防治措施,工程措施: 治水工程。如库、坝、引水渠、截留沟和导流和分流工程; 治土工程。挡土墙、坡脚支护、护岸工程、拦泥坝等; 坡面工程。如排洪道、导泥渠、渡槽,以及附属建筑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灾害地质学——第6章-2 泥石流 (2).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638985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