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传播学院 2003 级毕业论文选题一1. 试论大众传播受众权利的保护2. 试论“媒介殖民主义”3. 我们为什么喜欢上网4. 浅论网络传播环境净化策略5. 大众传播受众价值的再认识6. 民营网吧生存状况思考7. 试论网络时代的贫富差距8. 试论互联网络中的舆论引导9. 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保障状况及思考10. 由我国大众传播现状引发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再认识11. 受众行为对大众传播的作用12. 我国大众传播内容与社会道德教化的冲突及思考13. 试论网络传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14. 论我国大众传播工作者的素质15. 试论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并存状况下大众传播效果16. 从蔡智恒网上小说看网
2、络小说17. 从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看路遥18.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19. 试论余华的活着 20. 试论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21. 大众传媒与“少年作家”诞生与生长22. 试论小说与其改编的电视剧间的互动关系23. 试论受众对传媒的需求24. 试析信息不对称的后果 25. 试论手机对传统传播理论的颠覆26. 试析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的保障状况27. 试论传播媒介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8. 媒介为我们营造了什么样的世界29. 职业记者的危机互联网络、手机对记者职业的影响30. 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1. 试析“易中天现象”32. 浅析央视 10 频道“百家讲坛”的
3、选题策略33. 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34. 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35.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36. 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37. 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38. 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39. 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40. 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41. 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42. 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二1. 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2. 新闻传播中保障知情权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3. 新闻侵权诉讼的应诉对策研究4. 新闻侵权诉讼的防范与对策研究5. “新闻审判”的中西比较6. 论新闻侵权案审判中“公共利益”原则的适
4、用7. 对舆论监督引发新闻侵权纠纷的实质分析8. 论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采访权的保障作用9. 论新闻媒体对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作用10. 试论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11. 论报道自由、评论自由与“新闻审判之界限12. 论传播权利的保障和救济13. 对电视法制节目未来走向的思考14. 如何克服电视法制节目的负面效应15. 虚假广告的治理与媒体的责任16. 电视名牌栏目的广告效应分析17. 虚假广告治理的对策研究18. 电视法制栏目的个案分析(选择某一法制栏目,如“拍案说法”或“今日说法” ,进行分析)19. 论“新闻审判”产生的根源20. 论“新闻的真实”与“法律的真实”21. 对新闻侵权案件审理中存在的
5、若干问题的思考22. 论表达自由的限制23. 论保障知情权与表达自由的实现24. 论法制新闻报道的价值选择25.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法治的价值26. 论表达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平衡27. 论司法与传媒的良性互动28.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权利29. 新闻自由的法律界限30. 舆论监督中的法律问题研究31. 论新闻媒体侵权的责任豁免32. 宪法司法化与新闻自由权利的保障33. 论新闻法制与党对新闻的领导34. 政府官员的名誉权与舆论监督35. 舆论监督中“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问题36. 对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审判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分析37. 论舆论监督的法律界限38. 论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39. 论广告
6、传播对社会流行的影响40. 广告对传统的性别偏见的固化作用41. 对广告新闻化的思考42. 盲目的偶像追捧与媒体的社会责任43. 从传媒的影响力看“超级女声现象”44. 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看“超级女声现象”45. “超女热”对文化的冲击及其分析从“超级女声”到“梦想中国”三1. 报纸版面设计趋势分析2. “厚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3. “厚报”的产生与发展4.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新崛起5. 论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6. 论报纸的形态及变化7. 中英新闻标题比较8. 论编辑思维9. 对美国“新闻自由”的解析10. 论新闻图片的作用11. 论报纸头版的新功能12. 论新闻标题的特点13. 报纸新闻标题
7、与网络新闻标题比较14. 论报纸的新闻语言特色15. 论传统报纸的走向16. 论编辑的素质要求17. 重庆时报的版面分析18. 论新闻策划19. 论报纸副刊的变化及作用20. 报纸专栏分析21. 论报纸评论的特点与作用22. 论新闻编辑的创造性劳动23. 论报纸编辑的隐性劳动24.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25. 论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26. 论编辑处理与舆论传播导向27. 网络新闻编辑的特点28. 对新闻编辑学学科建设的思考29. 论编辑的人文情怀30. 论毛泽东的编辑思想31. 都市报的“同质化”分析32. 论新闻的世俗化33. 对当前新闻教育的思考34. 论网络媒体中编辑的角色变化35.
8、 新闻的“软化”现象思辨36. 论媒介品牌的建立及注意的问题37. 论传媒的影响力38. 论传媒的公信力39. 论传媒的涵化功能40. 解读施拉姆的“受众信息选择公式”41. 网络时代的新闻编辑思维42. 论新闻编辑的境界43. 论新闻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44. 论民生新闻报道现状45. 论精确新闻报道46. 论调查性新闻报道47. 论媒介素养48. 新闻评论现状分析49. 论新闻编辑理念50. 电视产业的困境解析51. 报业生存现状分析52. 论媒介产品走向媒介商品的变化53. 论新媒体变革编辑方式54. 论新媒体变革传播方式55. 论新媒体变革传统媒体56. 论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走向57.
9、 论传媒整合发展58. 论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59. 论网络新闻编辑策划60. 从美国成立新媒体部队看美国对信息自由流动的威胁四1. 简论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2. 新闻“真实”的本质探寻3. 新闻语言特征论4. 论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即从“三个代表”的角度来讨论“新时期新闻”的特点)5. 试论新闻与哲学的关系6. 试论新闻与道德的关系7. 试论新闻与文学的关系8. (从生活中某一具体的新闻事件)试论新闻的社会作用9. 新时期“新闻种类”的再认识10. 重新认识新闻与生活的关系针对目前新闻界存在的“等新闻”现象感言11. 新闻风格论12. 新闻的民族特点初探13. 新闻与文学的关系14. 现代
10、中国新闻流派初探15. 新闻美学的理性探讨和认知16. 从“接受”的角度来谈新闻的写作17. 新闻“阅读”的心理机制探寻18. 从“普利策”奖看中西新闻意识的不同19. 再论新闻批评的性质和任务20. 关于新闻评论性质的再认识21. 新闻中的美学规则22. 新闻传播与民族文化的模铸23. 可视性新闻与语言性新闻未来的展望24. 如何正确地认识新闻的“工具”作用25. 新闻价值论26. 论大众传播中的个性风格27. 论新闻自由与自由新闻 关于网络媒体现状的思考28. 论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29. 关于当今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思考30. 应当正确地开展新闻批评关于中国新闻批评现状的思考31. 论新闻
11、中的人道主义精神32. 关于新闻的经济价值的思考从中国资讯业的繁荣看新闻价值的另一极33. 新闻学与传播学现实关系的正确认知34. 大众传播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35. 中西方传播理念之异同36. 现代传播学论37. 试论新闻的政治监督职能38. 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39. 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40.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41. 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42. 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43. 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44. 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45. 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46. 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47. 从新闻
12、的形式谈新闻美五1. 传播效果浅论2. 略论传播效果的提高3. 传播效果评价4. 博客管理初探5. 中西采访技巧比较6. 中西新闻价值观比较7. 中西电视谈话节目比较8.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9. 外国电视节目的借鉴与改进10. 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风格比较11. 广告的文化策略12. 电视广告的现状与发展13. 中国电视广告 20 年概论14. 广告创意论15. 广告的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16. 新闻写作的创意17. 新闻采访中的心理焦虑18.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19. 从突然公司事件看记者的社会责任感20. 新闻出版“气功热”反思21. 民生新闻与社会和谐22. 浅论突发事件报道23. 社会
13、和谐与新闻人的社会责任感24.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新闻25. 科学发展观与新闻传播26. 社会和谐与社会新闻27. 新闻报道与社会和谐28. 隐性采访浅论29. 独家报道浅论30. 都市报的现状与发展31. 中外动漫产生比较32. 动漫创新初探33. 法制新闻中的隐性采访34. 新闻采访中的新闻侵权行为35. 批评报道与新闻侵权36. 科学发展观与科技新闻报道37.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新闻38. 浅论网络传播39. 网络传播与社会和谐40. 短信传播浅论41. 新闻媒体传播比较六1. 阻碍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因分析2. 再论新闻工作者的权利与义务3. 关于新闻作品著作权的认定4. 广告新闻与新闻式广告
14、之异同比较5. 论新闻职业特点与新闻道德教育6. 浅议新闻异化的几种表现形式7. 付剑锋新闻作品解读8. 传媒活动中的农民工形象9. 传媒活动中的城市边缘群体10. 问题新闻与新闻的时代感11. 大众传媒与当代中国政治12. 媒介真实与现实真实13. 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新闻伦理形成的影响因素14. 综观传播学批判学派15. 对我国新闻立法的思考16. 媒介与权力之间17. 试论传媒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18. 2008 北京奥运会媒体怎样重塑国家形象19. 媒介素质与公民素质20. 关于新闻教育的个性化探讨21. 媒介资源使用与政党执政能力的关系22. 费斯克的生产性受众观23. 媒
15、介的隐性功能24. 传媒社会功能失调及其补救25. 怎样真诚地塑造社会自我26. 媒介文化构建人类新环境27. 新闻中的人文关怀思考28. 略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29. “碎片化”语境下的中国大众传播30. 是记录当代还是影响当代论记者的社会角色七1. 农村新闻的边缘化2. 新闻民工化现象浅谈3. 王菲生女与“狗仔新闻”4. 论手机媒体5. 论隐性采访6. 论博客世界的发展与管理7. 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的关系8. 新闻色情化问题思考9. 新闻娱乐化的成因10. 新闻娱乐化的治理对策11. 论新闻娱乐化的危害12. 博客对传统新闻理念的冲击13. 媒体信任危机刍议14. 新闻广告化思
16、考15. 媒体偷窥之我见16. 论媒体暴力现象17. 新闻教育的几个误区18. 当前新闻教育之我见19. 超级女声给我们的启示20. 05 和 06 年超级女声比较分析21. 试论负面社会新闻的消极影响22. 青年记者新闻理想的失落与重建23. 论当前大众媒介中的女性形象24. 女传媒人的发展空间浅谈25. 论当前媒体新闻价值的新取向26. 论免费报纸27. 论媒体的社会责任28. 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29. 经济报道中的人文关怀30. 人文关怀与当前新闻价值理念31. 网络媒体匿名下自由与真实的矛盾32. 新媒体的市场空间33. 新闻时评热现象透视34. 新闻时评的危机35. 论广告对舆论的引
17、导36. 都市报犯罪新闻的失衡及影响37.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精神38. 公共危机下的舆论引导39. 主流媒体如何增强舆论引导性和影响力40. 试论都市报的前景41. 党报改革漫议42. 中美周末报纸比较研究43. 官员的危机意识与危机报道44. 论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45. 大众文化与都市报46. 论传媒业的发展趋势47. 谣言与信息公开化48. 社会新闻的格调和导向49. 报纸分类广告的发展空间50. 报纸副刊的现状与未来51. 重庆都市类报纸的观察与思考52. 论司法与传媒的良性互动53. 论广告中的性别歧视54. 成渝媒体比较分析 55. 舆论监督的范围与尺度56. 晚报的新生57. 论新
18、闻发言人的权利与限制58. 略论新闻从业人员职务犯罪59. 都市报与晚报比较分析60. 谈时政新闻的大众视角61. 论经济新闻的社会视角62. 论品牌战略与媒介的发展63. 厚报时代的有效传播64. 论媒介的核心竞争力65. 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66. 负面报道与和谐新闻环境的构建67. 构建和谐社会与媒体的社会责任68. 都市报如何面对报业寒冬69. 京沪粤渝报纸异同70. 谈谈房地产报道的媒体立场71. 媒体商业化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72. 新闻自由的边界73. 市场竞争力与党报生命力74. 论都市报的分化75. 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和艺术风格76. 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77. 论杜诗沉郁顿挫的
19、风格特色78. 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79. 论沈从文散文的艺术个性80. 论鲁迅小说的思想成就81.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82. 朱自清散文研究83. 何其芳散文研究84. 闻一多诗歌的思想与艺术85. 孙犁小说中的妇女形象86. 王朔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艺术贡献八1. 从“富士康”案件看新闻媒体报道的困境与对策2. 网络法制新闻现状分析3. 新闻媒体婚外情报道的法律与伦理考察4. “记者被打”现象的法律对策5. 谈“探索”节目与电视纪录片6. 电视节目字幕研究7. 电视节目角标分析与研究8. 当代广播新闻的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性9. 论娱乐记者的道德底线10. “你有数了么?”数字电视的节目发展对策
20、九1. 媒介权力与符号暴力2. 公共新闻策划(范围)3. 公共新闻与媒体的公共领域角色4. 受众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与处理5. 民主参与理论与公共新闻学实践6. 传播理论解读(范围)7. 传播学意义上的公众与受众8. 广告中的两性身份建构:以女性主义理论为分析框架9. 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主体行为10. 灾难中的大众传播功能11. 广告(商品/公益)说服的有效策略12. 城市形象的文化定位(以品牌理论为分析依据) 13. 消费意义之符号建构:以电视广告为分析文本14. 理性与情感论广告的诉求策略15. 求同避异:全球化语境下的广告传播策略16. 人际传播中的“脸面”观及行为17. 某类新闻报道的内容
21、分析18. 从“舆论监督” (或其他问题)报道看南方周末的编辑方针与定位19. 新闻图像符号解读20. 公关传播中的沟通原则十1. 论执政能力与大众传媒的关系2. 正面报道的传播效果研究3. 负面新闻的定义及其传播效果研究4. 新闻、宣传异同论5. 党报改革研究6. 论网络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现实意义7. 论美国“新闻自由”的双重标准8. 论中国都市报的特色和格调9. 试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代价值10. 论“三贴近”11. 重庆都市报专题研究12. 中外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比较13. 从宋代“小报”的产生原因论大众信息需求14. 论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与新闻的真实性15. 谈司
22、马迁人物传记对新闻通讯的启示16. 论媒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17. 中国新闻阅评制度的规范研究18. 新闻报道中法律专业用语规范化研究19. 论古典文学修养对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作用20. 古典诗词曲赋与新闻标题的关系21. 从“非典”报道与“禽流感”报道谈新闻的透明性22. 从解放区反“客里空”运动看当代反虚假新闻运动23. 范长江评析24. 邹韬奋评析25. 梁启超办报活动和办报思想评析26. 论网络新闻的监管27. 黄远生“新闻记者四能说”今解28.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客里空”新动向及反虚假新闻对策29. 从解放日报改版论我国报媒版面设计30. 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新闻的发展和现状31.
23、 CCTV 及各省区电视台法制新闻节目特色的比较研究32.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继续发扬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33. 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坚持无产阶级传统新闻理论34. 门户网站新闻报道的特色研究以新浪、雅虎或其他网站为例35. 重庆晚报研究36. 重庆晨报研究37. 重庆商报研究38. 重庆时报研究39. 重庆青年报研究40. 陪都时期的新华日报研究41. 新华日报史42. 论新闻“报喜”和“报忧”的辩证关系43. CCTV“新闻联播”与香港凤凰台“时事直通车”报道内容和风格比较44. 中国新闻立法历程及反思45. 重庆电视台拍案说法研究46. 论突发性公共事件事件的报道以重庆“2006.1
24、0.1 特大交通事故”为例47. 2006 年中国法制新闻大事记48. 2006 年中国重大法制新闻综述49. 法制新闻教育模式探索50. 论法制新闻的品位和格调51. 论手机短信的监管以重庆“彭水短信案”为例52. 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趋势研究以重庆或你熟悉的省区为例53. 重庆报业竞争市场综述54. 法制新闻的政治和法律控制55. 法制新闻写作和制作的“分寸”把握56. 法制新闻的传播作用和受众把握57. 名记者、名编辑研究:XXX 传(写一个你熟悉的记者或编辑的传记58. 重庆电视台天天 630栏目研究59. 报刊法制新闻栏目内容评析60. 电视法制新闻栏目内容评析61. “社区新闻”研究以
25、重庆晚报社区新闻报道为例62. 论法制新闻的报道原则63. 新闻精品研究(分析一篇或一系列新闻名作)64. (任何一份报刊)2006 年法制新闻报道的综合分析和评价65. 论法制新闻专业人才的素质教育66. 报纸研究:XX 报史(研究一个你熟悉、且容易找到资料的报纸,进行专门的史学研究;最好是西南或重庆或你家乡的本土报纸)67. 期刊研究:XX 刊史(研究一个你熟悉、且容易找到资料的期刊,进行专门的史学研究;最好是西南或重庆或你家乡的本土期刊)68. 电视台研究:XX 电视台史(研究一个你熟悉、且容易找到资料的电视台,进行专门的史学研究;最好是西南或重庆或你家乡的本土电视台)69. 中国新闻法
26、制发展史研究70. 重庆电视台特色研究十一1. SK-事件中传媒的舆论引导分析2. SK-事件中宝洁公司的危机公关策略分析3. 从“富士康案”看传媒舆论监督的困境4. 从“铜须事件”看网络舆论的引导与控制5. 假新闻在舆论引导中的负效应6. 舆论监督与媒体审判现象研究7. 电视选秀节目中的受众参与研究8. “超级女声”中的 Fans(媒介迷)现象研究9. 互动式电视节目研究10. 公众人物(明星等)代言广告问题研究11. 试论传媒无形资产管理12. 传媒的市场细分与竞争优势13. 以 BBC 为例分析西方公共广播电视体制改革14. 试论手机媒体的传播模式15. 博客时代的受众演变16. 博客传
27、受模式研究17. 数字技术对传媒融合的影响18. 数字广播对传统广播的冲击与影响19. 电脑游戏中的拟态环境对儿童的影响20. 虚拟社区(选择个案)的舆论特征分析21. 虚拟社区舆论引导的偏差22. 现代企业制度与我国传媒改革23. 从“芙蓉姐姐”看网络受众的主动性24. 网民与传统受众比较研究25. 试论网络文明建设26. 传媒融合时代的报业生存与发展27. 试论我国社区报纸的生存空间28. 从南京宣言看报纸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29. 从南京宣言看报纸与网络的利益分割30. 报纸绩效考核制度分析(个案)31. 从盛大参股新浪看新媒体的资本运营32. 鲁伯特默多克的媒介经营思想研究33. 达拉斯
28、斯迈思(斯迈兹)的“受众即商品”思想研究34. 大公报胡政之的经营思想研究35. 申报张竹平广告策略研究36. 申报与新闻报竞争研究十二1. 影像世界中的法官形象2. 影像世界中的律师形象3. 新闻报道中的人大代表形象4. 新闻报道中的警察形象5. 足坛恶性事件报道中的球员形象6. 历届中国新闻奖法制新闻报道之分析7. 新闻报道与未成年人利益保护8. 恶搞短片的传播与规范9. 新闻报道中公众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平衡10. 电视娱乐节目的本土化探析11. 法制新闻报道中的八卦现象12. 自杀报道中的媒体责任13. 涉案报道中的自由与自律14. 每周质量报告的伦理困惑15. 消息来源保护中的伦理问题1
29、6. 法制报道中的人权尊重17. 偷拍偷录行为的法律思考18. 暗访的合法与非法19. FCC 与美国电视节目的规范20. 媒体从业人员犯罪状况之分析21. 诉权滥用与新闻自由保障之冲突以富士康事件为例22. 司法报道与司法审判之关系23. 欧洲人权法对欧洲媒体诉讼的影响24. 新闻报道的自由权与被报道者的人格权25. 新闻报道中的合理使用26. 电视节目的克隆与创新27. 传媒集团的品牌拓展28. 媒介不正当竞争行为探析29. 舆论监督中的“收报”事件30. 新闻采访中的“封杀”现象31. 政府信息公开化对新闻报道的影响32. 清末新闻立法刍议33. 宪政视野下的中国近代新闻立法34. 宪政
30、视野下的中美表达自由35. “馒头血案”中的表达自由36. 法制新闻与法治建设的互动37. 从法治在线看电视法制节目的创新38. 法院新闻发言人制度之构建39. 论法制新闻报道的趣味性40. 法拉奇的精神世界41. 医患纠纷报道之反思42. 中西新闻报道中的生死观43. 析重庆报纸新闻的同质化44. 参考消息 “外国人看中国”栏目浅析45. 参考消息教育新闻浅析46. 参考消息立法新闻浅析47. 2006 年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获奖作品之比较48. 环保事件报道初探十三1. 从“无冕之王”到“新闻民工”2. 浅论新闻记者的工作环境3. 新闻报道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4. 大众媒介与消费文化5. 浅析
31、大众传媒的媚俗性6. 试析网络媒体中的女性形象7. 媒介流行文化特征分析8. 浅析传媒话语生产与控制9. 麦克卢汉传播理论简析10. 浅析大众媒介的公信力11. 解读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12. 浅析约翰费斯克“两种经济理论”对媒介文化生产的实践意义13. “恶搞”现象的语境分析14. 传媒话语霸权与议程设置15. 媒介的“使用与满足”与日常生活16. 浅析法官“集体贪腐”现象与新闻舆论监督17.浅 析 新 闻 传 媒 中 的 女 性 歧 视18. 试析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和“媒介即按摩”论断的现实意义19. 网络媒体与“公共领域”十四1. 从潘晓讨论看中国媒体的社会责任2. 重庆日报国际新闻
32、报道特点分析3. 中国媒体对外传播效果探讨4. 从普利策奖看美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5. 付费采访的困惑与思考6. 手机报能走多远7. 论媒体的自我批评关于虚假新闻的一个思考角度8. 警觉新闻热线里的虚假圈套9. 方言播新闻:是低俗还是时尚10. 地方新闻资源优化小议11. 法拉奇的精神12. 灾害新闻报道反思以福建桑美台风为例13. 负面报道与舆论监督14. 隐性采访手段的运用和危害15. 食品安全中的媒体监督16. 参考消息头版头条分析十五1. 如何进行网络舆论引导2. 国民性格与传播事业的关系3. 典型报道探析4. 隐性采访探析5. 网络人际传播研究十六1. 华西都市报与重庆晨报社
33、会新闻标题的异同2. 重庆商报财经新闻报道特色初探3. 重庆晨报社会新闻编辑技巧初探4. 略论时尚杂志的语言风格5. 国外“深喉”行为对行政权力的挑战及效果分析6. 湖南卫视晚间新闻导语特点简论7. 浅论文学手法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8. 权利的角力:对“富士康事件”中新闻媒体的尴尬及应对策略的评价9. 电视法制类谈话节目今日说法的编导技巧10. 论“焦点访谈”与“新闻调查”的异同11. 略论传播学理论的中国化12. 当前中国电视节目的互动与酬赏性观看13. 试论实话实说中崔永元的主持技巧14. 论电视广告文案的写作技巧15. 台湾电视综艺节目我猜我猜的娱乐元素分析16. 锵锵三人行节目特点分析1
34、7. 鲁豫有约的主持技巧分析18. “深喉”论十七1. 网络媒体对新闻价值及新闻观念的冲击2. 新闻报道中的法律问题(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等)3. 巨型跨国媒介集团的社会控制与自由、民主多元化的冲突4. 恐怖活动与传媒5. 传媒:虚拟的环境与真实的社会6. 新闻改革模式与政治稳定性-中国经验及其政治与经济学含义7. 科学是如何败给迷信的?-科学新闻报道的思维与策略研究8. 媒介控制的因素研究9. 权力、权利和利益博弈-中国城市房屋拆迁的报道取向10. 突发性事件报道中法律问题11. 谁在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媒介议程、公众议程与政府议程关系分析12. 美国公共新闻的兴起与走向13. 技术与制度的二重唱-以博客、播客与维客为例证14. 我国新闻领域法律体系的构成与缺陷15. 法律、自由与道德-以富士康事件为例16. 分析凤凰卫视新闻理念17. 党报发展模式分析-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等为例18. 央视的转型-以新闻联播及娱乐频道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