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能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1)本节内容不多,与实际联系较多,复习过程从实例入手,让学生回忆概念,巩固基本概念,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2)内容较简单,主要由学生在最后将知识框架搭建起来,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3)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和联系,从能量问题得到更深入的了解。2、过程设计:(1)由学生举例理解概念。 (2)通过实验过程的再现,引导学生思考、回忆实验的目的和方法。 (3)由学生将知识点联系起来,构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4)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理解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含义,并能列举实例说明物体具有何种形式机械能以及能量之间相互转
2、换的情况。2、引导学生注重实验设计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教具、学具、实验器材教具:斜面、小球、木块、单摆、滚摆教学重、难点1、决定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的运用。2、实验过程如何体验实验方法。3、联系实际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理解动能、势能相互转化的现象。课前复习的问题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定义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时间分配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活 动 说 明引入 1 请全体同学回答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含义 直入主题理解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定义 8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板书:1、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弹性
3、势能机械能教师归纳:同学们所说的这些物体都具有一种或几种形式的机械能。学生回答:具有动能:运动的汽车;湍流不息的江水;射出的子弹,飞向地面的流星等。具有重力势能:高空中的热气球;工地打桩的重锤;阳台上的花盆等。具有弹性势能: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和衣服夹子;闹钟发条;射大雕的弯弓;压弯的钢尺等 。学生回答:子弹、流星同时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阳台上的花盆只具有重力势能;使用中的夹子只具引导学生联系实例来理解基本概念,从而使概念理解得更透彻。有弹性势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10能量大小不同,每种能量都有影响它的因素。提问: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提问:研究动能大小与这两个因素的关系实验中设计方法
4、是什么?教师提示:则此实验应完成两部分实验分别研究两个因素,分别要满足什么条件?提问:实验中用什么器材控制速度这个物理量的?教师总结;斜面在第八册书中也出现过,使小球运动。在这个实验中,也是将小球放在斜面,让它滑到水平面具有速度,具有动能。提问:第一个实验中应该如何操作?观察什么来判断动能大小?教师评价:正确。并操作实验,请学生得到结论。投影:问题下图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打到同一个木块上。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5、1)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设计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运动的钢球速度减小的快慢与所受 的关系。学生回答: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速度。全体回答:控制变量法学生回答:1、保持速度相同,改变质量。2、保持质量相同,改变速度。全体回答:斜面学生回答:实验结论回答:选质量不同的小球放在斜面相同高度滚下,观察小球推动木块的距离多少,判断动能大小。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由学生自己根据设计方法来考虑实验器材和过程,提高学生能力。与以前所学的内容相呼应,加深印象。强调了控制变量法实验结论的特点此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锻炼学生能力。甲(2)甲实验是通过木块被推动 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
6、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试验是通过钢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 ,将永远作匀速直线运动。(3)两个实验都涉及到同一种物理方法,叫 。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4提问:决定弹性势能的因素是什么?在这里提示在弹性范围内的形变。用实验举例证明。全体回答:发生形变的大小。学生积极举例。活跃课堂气氛,发散学生思维。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10提问:决定重力势能的因素是什么?投影:练习 1 2004 年 12 月底,印度洋海底发生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破坏性极强,造成几十万人死亡和无数财产损失海啸之所以有这样大的破坏性,是因为海啸具有很大的 ( )A 内能 B 重力
7、势能 C 弹性势能 D机械能2、一个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滑下来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减小C、动能不变,重力势力减小,机械能减小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3、为了使快速降落的“神舟”五号返回舱安全着陆,返回舱在距离地面几米处,向下迅速喷出高温高压气体。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返回舱的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4、汽车在匀速爬坡的过程中,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填“增大”
8、 、 “不变”或“减小” )学生回答: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0物体具有机械能,而具有能的物体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做功。而做功是能量发生转化,由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形式。比如,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投影;问题以下事例中,重力做功的是 ( ) 1、跳水运动员下落 2、皮划艇在平静水面快速滑行 3、飞向地面的流星4、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滚动 5、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起停在空中静止不动 6、物块从斜面匀速滑下A、1 3 6 B、2 3 5 C、1 2 3D、1 3 4 5教师总结:做功使能量转化,1、3、6 事例中同时也就存在能量的转化。再请同学们诼个分析着几个选项能量转化
9、的情况。教师提示:刚上课时同学们举的事例中有几个我们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参与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1 事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3 事例中重力势力转化为动能和内能;6 事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自然过渡到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利用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做大家可以讨论。比如:正在使用的衣服夹子,闹钟上发条,弯弓射大雕,这些例子中哪些物体做了功?哪些物体发生能量转化,是如何转化的 ?教师归纳答案。板书:2、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物体具有能,做功实现能量的转化投影:练习1、小孩在荡秋千游戏中,从最低处荡到最高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减小,重力势
10、能增大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2、上紧发条的玩具车在水平桌面上开始跑动时() A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C弹性势能不变,动能减小 D弹性势能减小,动能不变3、小明分别沿三条路径滑到地面(如图所示),在不考虑空气 阻力和摩擦的情况下,滑到地面时速度最大的路径是 ( )A1 B2 c3 D都一样4、小明在玩蹦蹦杆,在小明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下压缩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是 A.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B.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c.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D.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 学生讨论得知:具有能量的物体
11、做功,必定有能量转化。从而得知夹子具有能量,但没有发生能量转化,没有做功。而另两个都是本具有弹性势能的物体,能量转化成另一个物体的动能。功和能量转化的相互关系,使得这部分知识形象、容易理解,加深印象。充分利用学生所举实例。小结和作业2教师引导:本节课内容涉及到了能量、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列一个知识框架图。教师对学生所画的图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学生认真列图,并上台作展示,相互交流。保留板书 机械能1、机械能 动能:决定因素是物体质量和物体速度。势能:重力势能决定因素是物体质量和物体被举高的高度。弹性势能决定因素是弹性范围内弹性形变大小。2、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物体具有能,做功实现能量的转化教学评价1、本节课改变了教师讲知识点再做题的被动的复习模式,而是以学生回忆知识点为线素,让学生以自己所举的实例来理解概念,开展以学生为主的复习方式。2、本课先举大量实例,再用来形象的帮学生理解做功和能量的关系,将抽象难懂得概念放在课堂的后半部分再讲,这样处理使学生容易理解。3、课堂充分利用学生所举实例,发挥学生积极性,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启发。学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