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6.3 动物行为的研究 快乐学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377589 上传时间:2019-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3 动物行为的研究 快乐学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6.3 动物行为的研究 快乐学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6.3 动物行为的研究 快乐学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6.3 动物行为的研究 快乐学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1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1)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 穷毕 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 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研究,终于写就昆虫 记一书。他在书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世界各种各样小生命的食性、喜好、生存技巧、天敌、繁殖等。如开篇的“屎壳郎推粪球”,讲得极为详细 ,包括了那些食 粪虫如何制作、滚动和食用粪球等;在描写两只圣甲虫如何争夺一只粪球时,情节也非常复 杂。【例 11】 法布尔用观察法观察动物的行为时所采用的条件是( )A进行一定的实验对照和比较B野外的自然状态C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D对所观察的动物施加一定的外界影响

2、解析:A B C D 法布尔研究昆虫,主要采用了科学探究的观察法,具体 过程是 让动物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 答案:B(2)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弗里施是奥地利动物学家,是 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他在对动物感觉器官的研究上很有成就。用实验证明了蜜蜂能分辨不同的颜色。(3)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廷伯根是英籍荷兰动物学家,是研究海 鸟行为的科学家。他发现银鸥幼雏在饥饿时,就会去啄亲鸟的喙,触发亲鸟反吐食物,饲养幼鸟 。这种行为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廷伯根利用模型研究表明,银鸥幼雏啄亲鸟求食的行为是由亲鸟喙上的红斑引起的。【例 12】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蜜蜂是色盲,

3、只能辨别物体形状B蜜蜂不是色盲,能分辨多种 颜色C蜜蜂只能辨别黑白两种颜色D蜜蜂只能识别鲜艳的颜色解析:A B C D 弗里施通过实验证明蜜蜂不是色盲,能分辨多种 颜色答案:B(4)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奥地利学者劳伦兹(K.Lorenz,19031989)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刚孵化出来的雏鸭或野雁就能够行走,离开巢时总是追随自己的母 亲走,此后再也不会跟随其他的动物了。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学习行为。 劳伦兹利用孵化箱代替母雁孵蛋,野雁出壳后首先接触的不是母雁而是 劳伦兹,结果他本人成了野雁的学习对象。在他走开时,野雁竟排队跟在他的后面,可见野雁已经认识劳伦兹了。劳伦兹通过研究发

4、现: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亲,就会跟随一种替代物。【例 13】 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并把它们放在气球周围听英国母鸭叫的录音;乙组小鸭则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甲组小鸭会模仿英国母鸭叫的声音并时刻跟随在气球左右,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印随”。(1)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A实验模型 B对照组C实验组 D一个变量(2)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录音,而是把它们放在一只猫周围同时播放母鸭叫的录音,则甲组小鸭

5、可能会( )A不知所措 B失去繁殖能力C发出 类似猫的叫声 D误认猫做母亲解析:(1)该实验的变量是小鸭是否和母亲在一起, 对实验变 量进行处理的,就是 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 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为实验组,而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和甲 组形成对照, 为对照组 。(2)如果将甲组小鸭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的录音,小鸭就认为猫是它 们的母亲。答案:(1)B (2)D2观察和实验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 察动物的各种行为, 这种研究方法就是 观察法。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在观察某种动物的行为时,对动物

6、不施加任何外界影响或将影响降低到最小,精确、仔细、真实、反复地 观察,认真地记录,根据观察所得到的第一手 资料对动物的行为进行研究。今天许多动物行为学家还是利用观察法,隐蔽在茂密的森林中或草丛里,或将自己 伪装起来,用望 远镜 或其他仪器观察动物的行为。(2)实验法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施加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然后再观察研究 动物的行为,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实验法。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廷伯根 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都是在对研究对象施加了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后,再观察动物行 为的变化,都属于 实验法。(3)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与联系观察法 实验法主要目标描述动物行为的表

7、现 说明动物行为的变化或发生方法程序借助器具观察 实验处理后再观察区别材料处理对动物不施加外界影响或将影响降低到最小 对动物施加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联系 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例 2】 下列哪一项是用实验法来研究动物行为特点的?( )A在野外自然状态下进行 B在人 为改变外界条件下进行C在不施加任何影响的条件下 进行 D在动物生活的实地进行解析:A B C D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 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法中研究者会根据研究的需要而改 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再在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答案:B3探究蚂蚁的行

8、为的实验设计方案(1)材料器具透明塑料瓶、玻璃板、放大镜、砂糖、面包屑等。(2)方法步骤在校园或其他便利的地方寻找一个蚂蚁窝。不要干扰蚂蚁的活动,用放大 镜观察每只蚂蚁的行为。 连续观 察一星期,记录所观察到的蚂蚁的各种行为。剪去塑料瓶上半段,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取一些蚁穴土壤盖在塑料瓶的土壤上。捕捉 10 只蚂蚁以及 蚁卵和幼虫等,最好有 蚁后。放少许食物,如面包屑等,盖上玻璃板,放置在暗处饲养。每日加入一定量的食物和水,并用放大镜观察每只蚂蚁 的行为,重点 观察取食行为。例如设计“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的研究活动。配合收集到的有关蚂蚁行为的资料,以小 组为单位分析 讨论,推荐班 级报告会

9、发言人。班级交流各组探究结果,例如,蚂蚁有哪些行为?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有没有社群行为?(3)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的实验设计方案材料器具:水果糖、面包屑、打死的苍蝇等。方法步骤a在校园或其他便利的地方 寻找一个有蚂蚁出没的地方。b不要干扰蚂蚁的活动,在三只蚂蚁前面放一颗水果糖,观察蚂蚁的反应。c取一些面包屑放在三只 蚂蚁前面, 观察蚂蚁的反应。d取一些死的苍蝇放在三只蚂蚁 前面, 观察蚂蚁的反应。【例 3】 生物老师布置了一个课外观察实验“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小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了 许多假设:蚂蚁可能喜欢吃甜的食物; 蚂蚁可能喜欢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喜欢吃小

10、昆虫。然后他针对“蚂蚁 喜欢吃甜的食物”这一假 设, 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 放进培养皿中,仔 细观察蚂蚁 的行为。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喜欢吃甜的食物”。根据 资料,完成下列 问题。(1)小明设计实验的变量是_。(2)小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_。(3)小明在探究中做了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 _。解析:(1)该实验探究蚂蚁喜欢吃甜的食物,所以在 设置对 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 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糖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该实验变量是有、无糖。(2)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 选取一个实验对象

11、,否 则结 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 该实验不足之处是只用一只 蚂蚁做实验。( 3)尽量通过重复实验,或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排除其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小明在探究中做了几次重复 实验,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答案:(1)糖的有或无(2)只用一只蚂蚁做实验(3)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4设计合理的实验,探究蚂蚁的通讯(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 产生某种行为反应, 这种现象叫作通讯。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作出假设:蚂蚁是通过气味传递信息的。(2)制订计划,完善计划

12、用大些的鱼缸或其他的容器饲养一些蚂蚁,在离 蚁穴稍远 些的地方放置一些食物, 蚁群会派出侦察蚁先进行侦察;然后大批工蚁就会出来搬运食物。你可以在侦察 蚁返巢的路上事先放好一张纸片, 让它从上面爬过。待大批工蚁出动时,取走或挪动纸片,观察蚂蚁的行动。也可将纸片排成圆形或半圆形,并将食物放在圆心,观察蚂蚁的行动。设计实验时纸片也可以用树叶或其他材料, 饲养蚂蚁时注意 为蚂蚁提供一定的空间和造穴营巢的条件,以及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根据蚂蚁的不同食性,提供不同的食物,肉食性的提供昆虫的尸体、肉块等,草食性的提供种子、茎、叶等,杂食性的提供种子、肉渣等。最好让蚂蚁处于饥饿状态。(3)实施计划,做好记录方法

13、 直线铺纸 取走纸片 圆形铺纸 半圆形铺纸现象 蚂蚁和侦察蚁沿直线取食 蚂蚁乱爬,找不到原先路径 在圆形纸上爬一圈后才找到食物 在圆形纸上爬半圈后才找到食物(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蚂蚁外出寻找食物时,在走过 的路上释放了气味,自己既可以沿着气味回归巢穴,还可以引导同巢的其他蚂蚁找到食物。蚂蚁的通讯 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即利用嗅觉。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例 41】 传说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行军至乌江,天色已晚,只见岸边沙滩上有几个由蚂蚁围成的大字“霸王死于此”。项羽心想:这 是天意,遂大喊一声: “天绝 我也!”即拔剑自刎。原来是刘邦手下的军师用蜜糖写的几个大字,招来许多 蚂蚁, 项羽不知是计,

14、中计身亡。(1)蚂蚁能够按照人设计围成几个大字, 这与蚂蚁的食性有关,蚂蚁喜欢吃_。(2)蚂蚁之间靠_传递信息。当 侦察蚁发现食物后,会在返巢的路上留下_,回巢后向其他蚂蚁做出用触角相互磕碰的动作,其他工 蚁收到这种信息后,会沿路寻着_去搬运食物。(3)蚂蚁是靠头部的触角嗅到气味,若把一只工蚁的触角剪去,它还能去搬运食物吗?_,原因是 _。解析:(1)题中资料说明蚂蚁喜欢吃甜的食物。( 2)蚂蚁在找到食物,而自己又无法搬动的时候,会在沿途的路上散发一些特殊气味,同伴就根据气味寻找到食物的来源,它们相互间碰触触角,实际上是在用“化学语言”交换气味传递它们的信息。同去的 蚂蚁都散发出相同的气味,在来往的路上形成了“气味长廊”,成群的蚂蚁就沿着这条长廊忙碌地搬运着食物。( 3)蚂蚁的通 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即利用嗅 觉。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答案:(1)甜食(或糖类)(2)气味 气味 气味(3)不能 因为将蚂蚁的触角剪去,它无法与其他蚂蚁进行信息交流【例 42】 蜜蜂告知蜜源的信息方式是( )A声音 B动作C气味 D性外激素解析:当蜜蜂发现哪里有香甜的蜂蜜可以采时,就会以跳舞的方式告诉同伴花蜜的位置,而 蚂蚁是通过气味的方式传递信息的。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