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8.《孟子》两章 第1课时 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上).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376427 上传时间:2019-04-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孟子》两章 第1课时 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8.《孟子》两章 第1课时 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8.孟子两章第 1 课时鱼我所欲也教学目标:1、能掌握和积累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2、能分析、理解文章每段议论的内容,找出本文的论点。了解和学习“舍生取义”的道德观。3、能分析每段运用的类比、正反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并体会说出其对论证有关道理的作用。4、能在理清议论思路的基础上及时朗读背诵全文。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的议论内容,从而理解全篇的观点。3、品味文章运用类比、正反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对论证有关道理的作用。4、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堂学习: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 介绍孟子及其作品

2、导入课文。 听介绍,作补充。2 范读课文。检查学生听读情况。听读。齐读课文。二、自读课文、讨论探究: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 学生自读课文,布置探究任务: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再根据各段自读,合作探究。交流。议论内容,找出本文的中心观点。2、分析各段采用怎样的论证方法来阐明有关道理的并体会其作用。3、从全文看,议论的思路是怎样的。2 探讨问题:1、 义”是一种精神,是抽象的东西,作者是怎样来证明它的存在,并证明“舍生取义”的合理性和重要性的?2、 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如何看待“舍生取义”这一观点?3、 如何看待饿人“不食嗟来之食”这一做法,到底是命重要还是义重要?思考,讨论,交流。三、语文活动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 鼓励学生在理清议论的思路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教师进一步作背诵指导,要求学生注意对比的内容和句式,层层推进的思路加以背诵。朗读,梳理,背诵。2 小型背诵比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