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代化的探索,2017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易错易混点辨析,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什么是“近代化”,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也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专制,农业,政治:,经济:,近代化的核心是: 政治上的民主化和经济上的工业化,近代化,主题一:单元知识归纳对比总结,问题1:中国近代经济工业化的开端是,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开端是,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成果是,洋务运动,成立中华民国,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的四次探索中,(阅读能力)著名实业家张謇曾说过:“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
2、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中国历史上起而革命的人物有很多。 C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主题一:单元知识归纳对比总结,C,思考,主题一:单元知识归纳对比总结,问题2:辛亥革命中的五个第一,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 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巨变,兴中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同盟会,结束帝制,主题一:单元知识归纳对
3、比总结,问题3,中国探索近代化的过程中,有哪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015百校联考)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倡导实业救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鼓励学习西方技术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客观认识世界,返回,D,(2016.山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深刻影响着历史发展进程。走近下列历史人物,说说图一人物对图二人物产生了什么影响。,主题一:单元知识归纳对比
4、总结,图一 马克思,图二 李大钊,答: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主题一:单元知识归纳对比总结,(2016广东)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提倡实业救国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提倡民主、科学,D,魏源 海国图志,严复 天演论,状元实业家 张謇,主题一:单元知识归纳对比总结,(2014中考)思考问题4: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作用:,答: (1)都冲击了传统
5、守旧的思想观念,促进了思想解放。,(2)客观上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国近代化历程主要特点,阶 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相关重大事件,学习侧重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学习思想文化,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主题一:单元知识归纳对比总结,(时空观念) 任务一 运用年代尺梳理史实,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98,戊戌变法,1911,1915,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思考问题5: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主题一:单元知识归纳对比总结,答: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6、思考问题6:在近代化过程中,中国主要向西方学习,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根据当时国情你认为制约近代化的两大因素是什么?,主题一:单元知识归纳对比总结,列强的侵略和腐朽的封建制度。,思考,主题二:评价历史人物,问题7:列举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进行近代化探索的代表人物,并任选其一作出评价。,答:代表人物有:李鸿章 左宗棠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孙中山 陈独秀 李大钊 等,(唯物史观),李鸿章,陈独秀,梁启超,康有为,李大钊,主题二:评价历史人物,思考,主题二:评价历史人物,孙中山,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1、1894年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 (在檀香山) 2、1905年组建中国第一个资
7、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 3、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创建中华民国,简评: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说说这一时期的杰出人物所体现出来民族精神?,主题二:评价历史人物,“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A B C D,说说这一时期的杰出人物所体现出来民族精神?,19世纪60-
8、90 年代,洋务运动,1898,戊戌变法,1911,1915,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任务二:请你将下列历史事件写在年代尺的对应位置。,1856-1860,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94-1895,1900-1901,主题三:纵向知识的联系,思考,主题三:纵向知识的联系,问题8: 四次侵略战争与四次近代化探索有何内在联系?,(提示:马关条约与公车上书;北洋舰队覆灭;),答: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甲午战争战败后,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
9、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1300多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鸦片战争,让中国人看到自己的不足,于是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发展洋务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败后,中国与英法等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主题四:日本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对比,问题9: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相继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两国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根据所学知识从内容和结果两方面比较中日两国在向西方学习上有什么不同。,答: 从内容上看
10、: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明治维新不仅学习西方先进 科技,还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从结果上看:洋务运动最终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明治维新成功, 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主题四:日本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对比,(1)从领导力量上分析,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一败一成的原因是什么?(2)从国际环境上分析,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又有哪些不同?,阅读下面对比表,回答后面问题:,问题10:,中国的维新派力量弱小,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而日本的改革派力量强大,有实权,且得到人民的拥护。,日本明治维新时,处于自由
11、资本主义时期,且列强忙于侵略中国。 而中国戊戌变法时,属于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主题五:中西方近代化历程的比较,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中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尚未填写的相关内容,A,C,B,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工业革命,启蒙 运动,问题11,(1)比较中西方近代化历程有什么不同?,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中西方近代化的变革顺序正好相反。,主题五:中西方近代化历程的比较,西方近代化历程:,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化历程:,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科学技术
12、,(2)中西近代化之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主题五:中西方近代化历程的比较,答:西方是自发从封建时代过渡到资本主义时代,主动进行近代化;而中国则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被动进行近代化道路。,思考,主题五:中西方近代化历程的比较,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果按此次序排列,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失败的逻辑因素,主题五:中西方近代化历程的比较,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化历程:,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应走的历程:,“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国家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问题12,中国近代化探索史的启示:,从屡败屡战看,从领导阶层看,从失败的原因看,从探索的顺序看,负重前行 扎实筑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