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教育的发展.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6372242 上传时间:2019-04-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教育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教育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教育的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中教育的发展大力发展高中教育是构建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国民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是富民强市的基础工程,是实施“人才立市”战略的支撑点,是增强发展后劲、提高全民素质的根本之路。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多形式高中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强化措施,提高质量,进一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深挖潜力,内涵发展,进一步提高高中教育质量改革德育模式,增强育人实效。德育工作是质量提高的新增长点,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 。要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改革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使德育内容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抓住关键要素,强化队伍建设。发展高质

2、量的高中教育,关键在于有一支高质量师资队伍。一是积极招才引智。采取高校选、市外引、公开招聘等形式充实教师队伍。支持和鼓励各职业院校采用“筑巢引凤” 、 “柔性引进”等方式,从企业、产业部门引进具有较高学历、职称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从事专兼职教学工作,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二是立足校本抓好培训。以教育科学课题研究为载体,以高中教育教学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大力实施校本培训。通过以老带新、师徒结对,尽快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三是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以实施“高中名师”工程为抓手,逐步建立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教师成长机制,激励广大教师创优争先、努力拼搏。四是加强校际间教师

3、交流。逐步建立发达地区高中教师到贫困地区学校、城镇高中教师到农村学校、示范高中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的制度,以教师示范和合理流动,不断提高高中教师整体素质。加快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内涵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高中教育质量要从突破“应试教育”思想桎梏入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做文章。要积极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对高考改革的研究,使高中教育从教育思想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功能都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从而在更高的发展层次上体现质量水准。课改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紧紧抓住教学方法研究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两个重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

4、能力。要建立和完善高中教育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对学校教育质量、课程管理、课堂管理等进行科学评价,督促和引领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和创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发挥酵母作用,带动整体质量提高。示范性高中不仅应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和优秀的教学管理经验,成为全市教学研究基地,培养和输出教学与管理骨干的摇篮,而且应承担辅助薄弱高中共同发展的责任。要尽快建立示范高中扶助薄弱高中建设制度,实施捆绑考核,鼓励示范学校采取各种渠道,通过交流经验、培训师资、示范观摩、教师和校级干部交流等形式,加强对薄弱高中的支持和扶植,形成资源共享、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激发高中教育办学活力转变教育管理职能,进一步发挥

5、政府主体作用。在现代学校制度设计中,政府的责任是构建教育服务体系,指导、监管和调控教育过程。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将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加强统筹规划、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组织协调,积极为学校发展提供高效能的服务。一是要及时研究和解决影响高中教育发展和质量提高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评估的行政职能,对学校的活动和行为进行引导、调节和监督。二是要建立和完善教育发展目标责任制、定期研究制度,形成上下整体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和发展格局。三是要积极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发展观,使全社会更加理解、关爱、支持高中教育。拓宽渠道,进一步加大高中教育投入力度。教育要发展,

6、投入是关键。目前,由于搬迁、扩建、创示致使我市部分高中学校负债迅速增加,负债又成为一个困扰教育发展的新难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高中阶段学校负债超过了 7 亿元。但目前高中阶段收费政策紧缩,特别是实行“三限”政策以后,学校收入大大减少,偿还债务能力正不断弱化。因此,各级政府应积极承担发展高中教育的责任,加大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加快民办教育发展,构筑多元办学体制。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若干意见 ,加强政府对社会力量办学的扶持、管理和引导。落实国家有关优惠政策,采取经费资助、出租、转让闲置国有资产等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中教育学校,尤其是中等职业技术

7、学校。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对发展高中教育进行投资。依法保证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在教师培训、职务聘任、表彰奖励和学校招生、升学、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待遇,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形成公、民共办格局。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进一步挖掘学校内部潜力。公办高中要积极推行“全员聘任、岗位管理”的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学校人事管理新路。一是要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和校长目标责任制,着力造就一支精于学校管理、善于教育经营、具有创新意识、法律意识、人本意识、公平意识、效率意识、质量意识的专家型管理队伍。二是根据“绩效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积极探索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将教职工的工资收入

8、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直接挂钩,形成重实绩、讲贡献、向教育第一线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三是以人为本,使全体教职工在对学校的办学思想、目标和价值观念认同的基础上,自觉接受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要求,强化岗位意识,树立团体精神,自觉维护学校利益。巩固普九,提高质量,夯实高中教育发展基础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化发展。一是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建立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推动弱校优先发展,坚持强校内涵发展,实现义务教育全面发展。二是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作用,创新农村教师培训方式,建立教师交流制度,逐步解决代课教师问题,以师资力量的优化和均衡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三是认真抓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

9、,组织开发优秀课例、教例,建立充实教育资源库。充分利用农村的公共信息平台,采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农村的中小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逐步解决大班额问题。一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根据城镇发展和人口密度变化情况,以中心城镇为重点,科学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改造薄弱学校,扩张提升优质学校,高起点规划建设新区学校,配置充足的教育资源。二是千方百计办好每一所学校,努力缩小学校间的办学水平差距,让学生在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大体相当的本区域内学校接受教育,有效遏制择校现象。三是采取行政手段,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严控班额,加强学籍管理。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一是坚持教育为先,构建全面育人的工作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课程改革与管理,建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并与高中新课改相衔接的制度体系。三是进一步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教学质量监测评估系统。四是建立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体系,创造三者互相沟通融合、共同推动素质教育实施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