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及护理体会摘要:主要探讨了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危害和综合治疗,饮食护理和康复训练的体会。同时结合整体护理,以希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关键词:脑卒中 吞咽困难 康复护理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病人常因吞咽障碍、进食困难而导致营养及水份的摄入不足,同时易发生误吸、误咽、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引起窒息危及生命。也可引起社会心理障碍等,使患者对康复失去信心,拒食、拒绝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增加了死亡率、致残率和康复时间,使患者不能尽早回归社会 2。脑血管病并发吞咽困难常需要留置胃管,但长期留置胃管,不仅可造成胃食管粘膜溃疡和出血,而且给患者生理上和精神上带来极大的障碍
2、,直接影响患者早期康复治疗 1。我们及早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使用吞咽治疗仪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和进食训练方法治疗吞咽障碍患者 27 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10 年 1 月至 2011 年 1 月,住院的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 27 例 男 18 例,女 9 例;年龄 47 岁至 80 岁,均为初次中风。1.2 吞咽障碍程度评价标准:使用洼田氏咽水试验判断吞咽障碍的程度。1 级:能不呛的一次咽下;2 级:分两次以上,能不呛的咽下;3 级:能一次咽下,但有呛咳;4 级:分成两次以上咽下也有呛咳;5 级:屡屡呛咳,全量咽下困难。1 级为正常,2 级为轻度障碍,
3、3 级为中度障碍,3 级以上为重度障碍。27 例患者中吞咽轻度障碍6 例,中度障碍 16 例,重度障碍 5 例。2. 康复治疗及护理2.1 吞咽治疗仪采用德国产 Vocastim-Master 型低频脉冲电疗诊断治疗仪,以三角波刺激喉两侧吞咽肌群,辅助电级大小 5cm*11cm,置于颈后,接阳极;刺激电极为点状电极,置于双侧下颌下三角处,接阴极。脉冲时间为 400s-500s,频率 2Hz,电流强度为 6.4mA10mA,每次刺激时间 23s,间歇时间 56s,20 分钟/次。治疗 710d 后,患者吞咽障碍有明显的改善,流涎症状明显改善。当患者恢复自主经口进食时,在吃午餐同时,边进食边给予电
4、刺激治疗,效果更好。2.2 进食训练护理体位选择坐位或半坐位,颈部前屈,如不能取坐位可采取健侧卧位。食物的形态应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及阶段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选择,可先从果冻、蛋羹、豆腐脑、米糊等半固形食物开始,逐渐增加固体食物,最后到正常饮食。操作时注意从一口量:可从 3-4ml 开始,逐渐增加。进食器具:避免使用吸管,喝水最好用带有切口的杯子,汤勺应选用凹陷部分小的,以利于送入。加强口腔护理每日三餐后清洁口腔。2.3 基础吞咽功能训练2.3.1 颈部活动度训练:活动颈部,增强颈部肌力,利用颈部曲伸活动帮助患者引起咽下放射,防止误咽。2.3.2 口唇闭合训练:用指尖、冰块叩打口唇周围、运动方向
5、从外侧向中间移动。2.3.3 舌肌运动训练:嘱患者把舌伸出做不同方向主动运动。2.3.4 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咽部冷刺激系使用冰冻的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2.3.5 屏气-发声运动:患者坐在椅子上,双手支撑椅面做推压运动,屏气。此时胸廓固定,声门紧闭;然后突然松手,声门大开,呼气发声。2.3.6 呼吸道的训练、呼吸训练:深吸气-憋气-咳出,目的是提高咳出能力和防止误咽;咳嗽训练:努力咳嗽,建立排除气管异物的各种防御反射。2.4 心里护理 应调整病人心态,消除病人悲观、焦虑不安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微小进步给予肯定表扬,
6、增强信心。并告知康复训练的目的,鼓励进行积极主动的早期训练。同是要避免过量喂食。应保证患者足够的睡眠和休息以减少机体消耗,增强抵抗力。3.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洼田氏咽水试验分级标准进行评价显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 1 级;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 2 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明显,饮水试验评定 3 级以上。4.结果 27 例患者治疗后显效 8 例,有效 16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 88.9%.5.体会 吞咽是食物由口腔向胃输送的复杂的系列动作,需要有良好的口腔,咽,喉和食管功能的协调,我们运用吞咽治疗仪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和进食训练的综合治疗,患者一般在治疗一个疗程后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能有效预防因吞咽障碍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我们同时也体会到在运用综合治疗时,患者及家属的配合非常重要。参考文献1 徐燕忠.康复训练治疗吞咽困难 63 例.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1):602 贾海燕,胡荣东,杜燕等.老年脑中风患者吞咽困难的早期康复治疗.中国临床康复,2002,6(9):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