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节黑圈的心得1, 影响黑圈的主要因素1.1 循环流量: 影响液面高度和药液的的流向,液面过低会导致粘不到液造成片子有滚轮印,液面过高会导致粘液过重,形成黑圈1.2 排风: 前后抽风会影响到槽体内的气压分布,抽风过大会导致片子有上翘现象,和液面的翻液严重,抽风过小会导致监控传感器报警,和液体向前流动慢.1.3 挡板: 影响液面高度高度和液面震荡,当板位置过低会导致液面低,粘不到液滚轮印, 当板位置过高会导致液从前挡板流出受阻,造成药液回流,形成震荡1.4 滚轮水平:入口处的滚轮水平要保证片子粘液正常 ,后粘液是片子的尾部先粘到药液然后向前扩散,前粘液片子的尾部先粘到药液然后向后扩散,后粘液对液
2、面的影响比前粘液好,调节时要保证挡板前的两根滚轮和挡板后的一根滚轮这 3 根滚轮水平.1.5 化学配比:HNO3 和 HF 的浓度对黑圈影响较大:HF 酸降低片子的亲水性, 从而影响药液的附着性使;HNO 浓度能影响片子的悬浮性; H2SO4 能增强药液的粘性,浓度高会使黑圈变的更黑。一般自动补液不准,会导致药液配比随寿命减少发生大的变化,导致黑圈2,调节技巧2. 1 滚轮的水平调节211 把刻蚀槽内的药液排掉,然后用水清洗 2 遍,清空后,修改配液参数:(总体积 380,H2SO4:0L; HNO3 浓度 0; HF 浓度 0)212 当液面打上来正常后,先观察调节整体的水平状况(观察滚轮露
3、出水面的大小,以第 8 道滚轮为基准) ,找到不水平点后,再用水平尺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调节不水平点处的支点(先调节5-8 道,所有 5-8 道都调好后调节 1-4 道)213 整体滚轮调好后最后调节入口处的滚轮水平,调节时重点保证挡板前的 2 根和挡板后 1 根这 3 根滚轮的水平,通过观察片子粘液的情况对滚轮支点进行微调,保证片子在入口处的沾液正常(最好是片子后部先沾液)22 片子沾液正常后再调节前后挡板的高度,221:调节后挡板时,放张硅片上去,调节硅片到挡板的距离约为2MM,用 2MM 的内六角螺丝刀辅助调节(具体调节为:线松掉挡板螺丝,然后粗调到约 2MM 左右处,然后放硅片在上面,
4、让2MM 螺丝刀从下面的间隙扫过,如果扫过时略有带过片子就表示大约为 2MM)粗调好后最后用水平尺调节。保证挡板整体水平,调节好后要保证后挡板没有液体流过。222:调节前挡板时调节方法和后挡板一样,只是挡板高度不一样,挡板一般与流量有关,流量大挡板低,一般挡板高度在 5MM 左右,但是一定要保证液体顺畅地从前挡板流下去。23 排风的调节231 先观察液面的流动情况和液面的波动情况,和片子的黑圈的状况,调节黑圈的大小, (当片子有被吸的翘起来,和液面翻动时调小排风;当液面倒流翻动时,调大排风。调节时要注意前后的大小一致,避免排风在槽内旋转,引起液面翻动。 )此外调节时要注意传感器的最小排风监控报
5、警。24 流量的调节 241 通过微调整流量的大小,在保证硅片沾液正常,前刻蚀线明显,背面没有滚轮印的前提下,尽量调小流量大小。 (一般约为25L/MIN)25 配比的调节251 自动补液装置使用时间久会,补液阀会导致补液不准确(一般是略加硫酸,减少 HF 增加 HNO3,改变会对刻蚀产生大的影响,具体的修改参数要通过工艺校正后修改, )3调节步骤31 当接到黑圈的现象后,先观察确保:整体滚轮大致水平,前挡板流液顺畅,后挡板不流液,片子沾液正常,32 然后调节排风大小和流量的大小。 (注意调节幅度不要太大,同时要观察液面的状况和片子的黑圈状况)33 只有当排风和流量调不好,且发现挡板流液,滚轮
6、水平或粘液有明显异常时才对滚轮和挡板进行调节,不要随便改动挡板和滚轮状态(调节后要对自己的调节设备有信心)4其他影响黑圈的因素,41 片子的前后间距,42 循环泵药液的出口气泡43 背压式液位传感器的气泡(影响第 8 道)44 其他槽和外部的气流和抽风45 外围的抽风不稳定5对黑圈的个人见解当药液的配比正常时,排风,流量等影响因素都具有较大的调节空间。但是设备的使用过久,导致自动补加液装置不准,使药液浓度配比随着寿命的减少药液浓度配比失调严重,导致排风,流量等影响因素问题突出,且调节的范围变小,最终导致黑圈不稳定。所以化学配比的稳定是根本原因。6对滚轮黑圈的调节设备的职责调节黑圈时设备主要对:挡板的高度,滚轮的水平负责。要确保挡板和滚轮的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