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季体育课切忌过量补充水分夏季体育课由于身体出汗过多,水分损失严重,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可能由于脱水造成中暑或休克等症状。针对这种情况,许多老师建议学生自带水,以备口渴时饮用,可学生在拿起水杯时总时咕噜咕噜一口气将一瓶水一次喝完。是否在运动中或运动刚结束时大量饮水对身体健康有益呢?我们知道,人体维持机体各项生理机能正常的先决条件就是在体温 37 度,当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将对机体造成一系列危害。为保持体温的恒定,人体就要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增加汗腺的分泌来散发体内正常的热量,这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口渴就是人体为保持体内正常的水分比例所表现的一种生理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运动是呼吸加快,只是
2、鼻咽口腔部黏膜干燥,表现为口干舌燥,这时也反映为口渴。在运动中或刚刚结束后即大量饮水,对身体健康是很不利的。因为这是体内大量的血液集中在四肢肌肉和体表,而消化道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吸收能力也较弱,如果大量水分进入消化道,会增加胃肠蠕动,甚至引起胃肠痉挛。另外,大量的水分使胃膨胀,会影响膈肌的运动,使呼吸不通畅;同时,大量的水通过消化道被吸收入血液循环,增加了血容量,使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加重。运动过程中,身体内的部分盐(氯化钠)随着汗液排出而失掉,大量饮水后,运动又会引起大量的出汗,从而导致盐分随着汗液的大量排出,使身体更加缺盐,由此感到越发口渴,如此引起了一个恶性循环。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3、,盐的损失,破坏了体内的水盐代谢平衡,会导致肌肉软弱无力,甚至引起热痉挛或中暑的症状。既要补充水分,又不能过量饮水,那么到底怎样进行呢?个人认为在上课流汗时不宜一次喝水过多,可只漱漱口将口腔粘膜湿润一下;如果天气过于炎热或运动量较大,可以采取多次量少的方法,饮水的多少控制在100200毫升之间。另外,应少量多次喝些淡水,及时补充体内所失去的水分。开场白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的、乏味的。一些非数学老师在听完一堂数学课后,往往这样评价:思路清晰、语言精练、解题严谨,就是太乏味、缺少趣味性,让人昏昏欲睡。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设计好“开场白”,非常关键。下面是数学课的几个
4、片断:动手实验式“ 开场白” :桌上摆满了切成各种形状的萝卜,大伙好像还在热列地讨论着什么。老师微笑问:“同学们,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什么形状?”悬念式“开场白 ”:老师一上讲台,故意神神秘秘地说“你们每人随便想一个自然数,将这个数乘5 减7,再把结果乘2加14”。“你们算得的结果个位数字一定是0”。顿时教室里象炸了锅似的,“等你学了字母表示数,你也会算了” 。故事式“开场白 ”:为了让学生体会图形的边长、周长、面积在变化过程中的关系,领会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关键是捕捉到不变的量。老师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父亲的羊越来越多,想拆旧羊圈扩大面积,可是没有多余的篱笆,怎么办呢?他叫来了儿子,儿子不慌不忙地说:“爸,我有办法”。 “你看,旧羊圈长70米,宽30米,面积2100平方米。如果改成50 米见方的新羊圈,不用添篱笆,羊圈面积就有2500平方米” 。诸如此类的还有:“贴近生活式”开场白;“设疑式”开场白;“名言式”开场白;“趣味式”开场白;“实例式”开场白;“比喻式”开场白等等。向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