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授课教案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6365851 上传时间:2019-04-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授课教案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授课教案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授课教案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授课教案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授课教案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教案)教学重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当代的表现。教学时数:6 节教学内容: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2、同自然界的运动发展一样,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也有其自身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深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等一系列规律,为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在对待社会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

3、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马克思在 1859 年总结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时,明确地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递发生变革。 ”这一段话深刻地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

4、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 ,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前者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三)两者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例如,人类最初的意识,是“纯粹动物式的意识” ,随着生产的发展,劳动的分工,人的智力

5、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产生了思想家、僧侣等。马克思曾说:“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社会意识有着不同的内容,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丰富。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性,表现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是最高的;某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且各自具有其历

6、史的继承性。 (任何人都要受到传统的影响,人的意识也不例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

7、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 ,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39 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要深入理解生产力范畴,需要把握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等重要方面。生

8、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媒介体,同时又是人的自然机体的延伸。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二是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可能成为劳动对象,其中进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即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 (并非所有的人都

9、是劳动者)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影响。“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范围内,才能有他们的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马克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上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决定了生产、分配、交换、分配和消费。可分为公

10、有制和私有制两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两者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142 页。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commerce方式不再适应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 533 页。总之,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必须就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关系对

11、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有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挂你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 ”毛泽东选集 ,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25-326 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原理的理论意义: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正是基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正确地阐释了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及其历史正当性的问题;正确地评价了历史事件、人物

12、以及各种社会集团的理论、主张等,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其次,这一原理是马克思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其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有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

13、等两部分组成。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政治上层建筑)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其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包括国体和政体两部分。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是指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 ”列宁选集第 3 卷,第201 页。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14、。两者的关系: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总是通过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排除异己力量,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时,就成为社会的推动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这一原理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

15、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因此,在当代中国,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促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快上层建筑的改革。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以更好地使人们群众获得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i。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6、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一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但是,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历程而言,有可能跨越某一个或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这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特殊形式,体现了其多样性的一面。例如,中国,就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制度。“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 列宁选集第 1 卷,第 8 页。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

17、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但是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括三层意思: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的空间。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一个和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人是实践的主体)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们群众的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

18、一。历史车轮前进的总趋势是不可改变的,总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前进的,但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从历史上看,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领域也不例外。社会矛盾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之分。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

19、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使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作中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17 世纪和 18 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制作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使全世界的社会状态革命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第 384-385 页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

20、尺度。生产力的发展既是物质文明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 ,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当旧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生产力就必然要求改变或变革生产关系而一旦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状况发生了变化,就如同原有的上层建筑发生矛盾,并要求改变旧的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变化、发展又会引起其他社会矛盾的产生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

21、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或冲突。当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阶级斗争甚至是社会革命,进而促进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变迁。可以通过改革或革命两种形式来解决矛盾冲突。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个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和阶级斗争都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将消

22、亡。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就必然通过革命或改革来反对旧的阶级的统治,推翻其统治,建立新的社会形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但应指出的是,只有代表先进利益的阶级进行的阶级斗争才有可能推翻旧的阶级的统治。如奴隶反对奴隶主、农民反对封建地主的斗争,尽管打击和动摇了剥削阶级的统治,但他们不是先进利益的代表,因此这些斗争最终不免失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

23、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在我国,阶级斗争依然存在,但已不是我国主要的矛盾。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

24、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32-33 页。(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表现在: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社会革命能够极大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它在一定程度上是

25、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手段和途径。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改变的不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第 693 页。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马克思把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称为预告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封建社会的贵族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帮助资产阶级打

26、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印刷术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比例;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由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变;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第三产业比重日益提高。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为人们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再次,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起思维变化的基础是实践。科技的发展,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从而促进了思维方式的改变。(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27、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想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爱因斯坦文集第 3 卷,第349 页。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 ”鲍威尔兄弟:“历史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28、英雄的精神,而人们群众是历史中的惰性因素。 ”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占统治地位的是唯心史观。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与唯心史观相反,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现实的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所谓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一观点强调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要求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包括阶级关

29、系中去认识和把握一定群众和个人的本质和作用。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如下原则:首先,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就每一个人而言,他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自己的“历史” ,但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群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演进过程。其次,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在一定的历史主体的活动之中。在各种纵横交错的力量中,只有符合经济社会运行规律、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力量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最后,从人与

30、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人与历史的关系具有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三层关系。如果把历史主体当作类来看待,无疑肯定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提出了“人们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 。但是唯物史观并没有停留在一般地承认“人”创造历史这点上,而是更深刻地考察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的关系。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指社会人口中的巨大多数。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生产人们生活必需的产品。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事精神活动

31、的主体。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要求改进生产关系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精神文化条件等的制约,经济条件起着决定作用。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因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的群众史观,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邓小平在新时期,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路线,

32、把“人民拥护不拥护” 、 “人民赞成不赞成” 、 “人民高兴不高兴” 、 “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光辉典范。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不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有的人作用大些,有的人作用小些;有的人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有的人对历史起阻碍作用,因此,是无数人合力作用的结果。(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历史人物可分为: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人物的主要倡导

33、者、发起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对历史事件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 。总之,对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必须明确,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三)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但是谁能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成为杰出人物则具有偶然性。因此,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应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

34、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评价历史人物要尊重历史事实,依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如实地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在历史上,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代表人物的局限性,离开了一定的阶级背景,就很难理解历史人物的产生、作用及其性质。总之,评价历史人物应把他放在特定的阶级和历史时期进行考察。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观点、现代社会的条件来看待历史人物。评价无产阶级历史人物也一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要尊敬领袖,发挥领袖的作用,但

35、不能夸大领袖的作用,搞个人崇拜,神化领袖,否则将使领袖脱离群众,只能损害领袖的形象,破坏群众和领袖道俄联系,不利于领袖作用的发挥,不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阅读文献: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 1 卷第一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列宁:国家与革命第一章、第五章, 列宁选集第 3、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 毛泽东选集第 1、3 卷,为人民服务 ,人们出版社 1991 年版。思考题: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

36、大发明。火药把封建社会的贵族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帮助资产阶级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这段话蕴含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国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死刑、观念却丰富多采,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 以人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