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效的学习方法前言本文不同于平常见到学习方法方面的论述的最大特点有三个:第一,本文在说理的过程中所借助的实例都来自于一般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过切身感受的经历。第二,它不但给出了应该怎么做,而且解释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我坚信,只有明白了理由,方法才能得到尊重和贯彻!第三,实用性。学习方法不再“看得见,摸不着” 。王伟江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篇:对“知识”的定义以及一个重要的模型第二篇:几项基本的学习相关能力即:理解力记忆力创造力思维第三篇:几条基本原则的概述即:根本原则-效率原则基本原则主动性被动性的比例原则(又名均衡原则)基本原则清晰原则基本原则-岔路口原则辅助原则-功率有限原则第四篇:基础运
2、用主要包括四大块: 1, “书”与“题”的区别2,如何看书 如何记忆零碎的知识点如何记忆易混淆的知识点看书时发现两处说法不一致甚至矛盾时如何处理(P7)如何记忆例外情形如何使用“口诀”帮助记忆如何利用“画图”如何利用表格如何做笔记书,需要看几遍?看书,快与慢之间。 (未解决,依据功率有限原则)如何处理关涉主体众多的规则3,如何做题清晰原则严密的思路 P94,看书与做题如何配合第一遍看书与第 n 遍看书的配合第一遍做题与第 n 遍做题的配合看书与做题的配合此书与彼书的配合,此题与彼题的配合第五篇:综合运用该部分内容主要是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升华对前面所描述的各种学习技巧的理解。综合各种学习技巧,
3、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同一学习现象,说明众多学习技巧看似繁杂分散,实则相互呼应,呈一体系;二是,使众多技巧真正走向实用。技巧再好,实战中用不上也是白搭。既然众多技巧呈一体系,何不再次浓缩当中的精髓,学以致用呢?第六篇:附录包括以下内容:教与学的冲突解开理解之谜(一)声音解开理解之谜(二)节奏解开理解之谜(三)融合解开理解之谜(四)突破解开记忆之谜(一)死记硬背也是一种创造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前置法艾宾浩斯曲线的另一侧对于如何听录音的总结自身学习能力的测试办法第四种能力-让脑细胞“不动”的能力(关于学习中的情绪)因为、所以、逻辑“解题”的素质与方法从均衡原则的立场看向英语单词的背诵城市概念、乡村概念、郊区
4、概念联结的物质基础(大猜想)其中,第一二三篇为总论。必须先看完了总论,才能理解后面章节的内容,因为很多分论中常用的概念、原理都是在总论中进行定义的。不过,只要看完了总论,那么后面的章节就可以随意翻看了,没有前后顺序。第一篇:对“知识”的定义以及一个重要的模型本章的重要性总论是全文的基础,本章是总论的基础。撰写本文的目的在于找到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如果要研究学习方法首先就得明确什么是学习,如果想知道什么是学习首先就得知道我们学习的对象(知识)是个什么东西。知识的产生本文只研究某个个人的知识的产生,并不考虑全人类的知识产生,后者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本章所要解决的是一个生理问题。首先,当一个婴儿初生的时
5、候,是不具备知识的(但有学习的本能) ,此时,他如何开始学习知识呢?无论具体过程如何,其接受外界信息逃不出以下途径:眼,耳,口,鼻,皮肤。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请看 TA1(图 A1) ,当母亲喂了平生一口糖水给我的时候,我的味觉器官感受到了一种刺激,这种刺激通过神经传输到我的大脑,大脑的某块区域 a 的细胞接收到这一刺激并进入一种被激活的状态。此时,妈妈问我,甜不甜?甜不甜?这句话中“tian”这一发音被我的耳朵所接收到,耳朵同样把这种刺激传输到我的大脑,激活了大脑的另一块区域 b 的细胞。上述的过程经过许多次的重复以后,最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当我品尝到糖水的味道时,首先 a 区域细胞得到激
6、活,然后 a 区域细胞的激活状态就会牵动 b 区域细胞的反应,我便回忆起了“tian”这一发音。同样的,当我听到“tian”这一发音的时候,首先 b 区域的细胞被激活,然后 a 区域的细胞也会跟着被激活,我便想起了糖水的味道。a、b 间的这种相互之间的“牵动” ,本文称之为联结,在 TA1 中用类似铁轨的那一段曲线表示。TA1 中,a 联结 b,这一个结构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知识(点) ”,它让我知道了什么是“tian” 。该联结的构建和强化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随着年纪的长大,我又渐渐学会了酸甜苦辣、红黄蓝绿等等具体的知识点。那么我又如何学会了诸如“长短,优秀,好坏,心情”等等抽象的知识点的呢
7、?有一天,妈妈拿着两根筷子,跟我说“看,这根长一点,这根短一点” 。我看着两根筷子,眼睛接收到这幅图片,传入大脑,在大脑中便模拟出同样的一幅影像。经过多次重复之后,这一幅影像便开始与“chang ,duan”这两个发音相互牵动,产生联结。再往后,诸如优秀,好坏,心情等更抽象的概念也会渐渐生成。这个过程,势必以一些具体性的概念为基础(比如“好”这一概念在刚刚形成时可能就是“爸爸给糖”这一行为, “坏”这一概念可能就是“哥哥抢我的糖”这一行为。 )总之,所有的知识归根结底都是外界信息通过五官进入大脑后,再经由大脑处理而形成的。知识的存在形态现实中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当然比“长短” “甜”这些知识要复杂
8、的多。下面就以知识点“苹果”为例来说人脑中的知识最终是如何存储于大脑之中的。请看 TA3(图 A3) ,一想到苹果,我们就会联想到以下这些内容:甜的,红色的,苹果的外形,pingguo 二字的发音,苹果二字的字形,咬下去的口感,抓在手里的触感,温度,当然也许还会想到苹果的价钱,生长环境等等。假设某人 L 对于苹果的知识仅仅停留在甜味,红色的,pingguo 的发音,字形,苹果的外形这几点上。那么,在大脑中,其对“苹果”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就如 TA3 所示。注:1、在“苹果的外形”与“苹果的字形”之间的牵动关系,既有直接的互相牵动,也有通过“pingguo 的发音”而形成的间接地牵动。或者说,两者
9、之间既存在直接的联结也存在间接的联结。2、概念“红色”不但与苹果的外形相联结,同时也与一面红旗的外形相联结,因为他最早是在看到红旗的时候学到“红色”这一概念的。总结以上图为基础,特进行以下定义:本文所谓概念,即构成知识点的元素。如图 A3 中的“甜” 、 “糖” 、“苹果的外形” 、 “pingguo 的发音” 、 “苹果二字的字形” 、 “红旗的外形”等。本文所谓联结,就是指概念间的相互牵动的关系。一个概念得到激活后,便可通过联结激活与其相联结的概念。联结有强有弱,联结越强,牵动的能力越强。知识(或者知识点、知识点体系)就是指概念和联结的组合。 (注,知识与概念的区别是相对的,当一个复杂的知
10、识点建立在另一个相对简单的知识点之上时,后者便可称为“概念” 。比如,我通过喝糖水学会的知识点“tian”后来就成为了我学习“苹果”这一知识点时候的概念。 )知识有个形成过程,也就是联结强化的过程。本文所谓路径,就是指两个概念间存在的概念和联结。这些彼此延续的联结和途径的概念加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的一条 “路” 。比如在图 A3 中,在概念 B 和 D 之间,就存在两条路径:B-M-A-S-D,B-M-A-N-C-W-D。知识点的概念图就是指像 TA3 这样用来描述一个知识点的构成的图。概念图由概念和联结组成。一个模型人的大脑便是如此,如 TA6:随着我们的学习,在我们的大脑中不同的区域逐渐形
11、成了无数不同的概念,这些概念间通过联结彼此联系。这些联结有强有弱,当联结很强的时候,一旦激活其中一个概念,这种激活状态便会通过联结传导到另一个概念,并使之激活。这个被激活的概念紧接着又会通过联结激活其他与之存在联结的概念。联结比较弱的时候,这种概念间的互相联系就比较弱。我们进行思考的过程,就是大脑中的这些概念和联结依照一定的规律纷纷活动起来(被激活)的过程。理解、记忆和创造都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完成的。大脑中这些概念和联结就是 “知识”的载体。本文所要做的,就是以各种学习中发现的现象作为突破口来分析思维过程中的规律,尤其是学习的规律。注:关于知识、联结的更深入的问题,请参考附录部分。为了使总论尽
12、量简洁,此处不述。第二篇:几种基本的相关能力几种能力的初步分析上一篇已经定义了什么是知识,那么和学习知识相关的能力又有哪些呢?一般,与学习相关的能力包括理解力、记忆力和创造力。所谓理解力,就是:利用已有联结,完成期待联结的能力。所谓记忆力,就是:使构建起来的联结得以维持的能力。所谓创造力,就是:通过创建联结来完成期待联结的能力。以图 B2 为例。假设某本杂志上写着:在收获的季节,收获的苹果不能堆在地上,否则会惹得公牛兴奋。 (注:此知识点乃属虚构)我读完这句话后一想:为什么苹果堆在地上会让公牛兴奋呢?哦,原来,一堆苹果呈现出的是红色,而红色能够令公牛兴奋,因此公牛看到苹果堆之后就感到兴奋。这个
13、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其中包含了记忆力、理解力的作用。具体来说。在我读完这句话之后,我的学习目标就是“知道苹果堆在地上会引起公牛兴奋” ,也就是在 A(苹果堆在地上)与 B(公牛兴奋)间建立起联结(本文将这种被期待建立的联结称为期待联结,将 A 和 B 称为期待联结的两端) 。要完成期待联结,既可以直接在A、B 间新建一个联结,也可以利用已有的联结来完成,前者就是“死记硬背” ,后者就是“理解” 。比如在我学习的过程中,我就找到了 P、W 这两个早已经建立的联结来完成 AB 间的期待联结。这就是理解力一种体现。P、M、N、W 本身的存在则是记忆力的一种体现。学完两天后有人问我,公牛看到苹果堆会
14、怎么样?我能够回答上来也是依靠记忆力。因为我需要维持学习当天完成的路径 A-P-R-W-B。而假如学习这段文字当天我特别想吃苹果,于是我认为公牛肯定是因为爱吃苹果,所以才会看到苹果堆就兴奋。那么,我完成期待联结的路径就是 A-Q-G-S-B。这个回答正好体现了创造力。因为我把自己爱吃苹果也适用到了公牛的身上,也就是说我是通过创建联结(Q、S)来完成期待联结(A 联结 B) 。几种能力的展开理解力:1、 理解力之强弱理解是个利用已有的联结完成期待联结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用已知消化未知的过程。理解力的强弱体现在对已有联结的利用能力,或者说是体现在已有知识的“消化能力”上。2、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双
15、向寻找”的过程。在理解开始的时候,大脑同时激活了期待联结两端的两个概念,寻找路径是从两端同时开始的。3、 理解是记忆的捷径。通过理解而完成的路径,可以省去创建联结并强化的时间。90%的记忆都可以且应当以一定程度的理解为基础,只能依靠死记硬背去记的东西是很少的。4、 不同的理解甚至会形成不同的知识点的构成。因为同样的期待联结可能找到不同的路径来完成。路径不同,那么知识点的构成就不同了。记忆力:1、 全面地说,记忆包括两个过程,即:记与忘。有“记” ,自然就有“忘” ,记和忘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记忆的全过程。要想记得更“好” ,不光设法记得更快,更准,更全,还要设法使自己忘地慢,忘得少。2、 对于同
16、样的一个知识点,若理解不同,则需记忆的内容不同。不同的理解,不但可能造成记忆任务的“量”的差别,还会造成记忆结果的“质”的差别,形成不同的遗忘率。这当中,是有技巧可循的。比方说,对易混淆知识点的记忆就需要提高记忆的“质” ,对复杂体系的记忆往往就需要减少记忆的“量” 。创造力:1、 本文所用的“创造力”一词和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创造力”一词是有区别的。在本文中,创造力是指通过创建联结来完成期待联结的能力,比平时用到的含义更广一点。2、 人人都有创造力,一切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归根结底都是创造的结果。记忆以联结为对象,理解也需要依靠已有联结,知识也以联结和概念的形式存在,它们都需要以联结的存在为前
17、提。但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大脑几乎是一张白纸,是没有联结存在的,所以,所有现在大脑中存在的联结归根结底都是创造出来的。3、 创造力是一把“双刃刀” 。人人都有创造力,但创造力运用的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是迥异的。有的人用创造力来死记硬背,也有的人将创造力和理解力融合极大地减少记忆的量。4、说到创造力就不得不提到“思维惯性” 。所谓思维惯性,就是指当思考对象包括了某概念 A 时,大脑总习惯于从某一个常用的联结出发去寻找路径,因为这条路往往都是能走通的。思维惯性有利有弊:利在于它往往能够减少寻找路径的时间(正是因为这条路往往能走通,才会“习惯走这条路”的) ;弊在于,它很可能导致思考的不全面。对思维
18、惯性需要正确的对待。首先,实思维惯性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常说的解题思路不就是一种思维惯性么?其次,它并不可怕,没必要对之谈虎色变。对思维惯性需要做的事是完善而不是排除。比如自己的解题思路:假如顺着自己的思路做题却做错了,那么,这意味着原来的思路需要完善,而不是需要抛弃。三者的关系1、三者都与联结有关。创造力创造了联结,记忆力保持了联结,理解力利用了联结。2、三者相辅相成记忆的对象是联结或者路径,但记忆力本身没有创造联结或者路径的能力,所以,记忆力离不开理解力和创造力的作用。创造力一般都是通过创造联结来完成期待联结,往往效率低下,需要理解力的配合。而理解力一方面必须以记忆力为依托,否则就没有已有联
19、结可以利用,另一方面,理解力若要发挥奇效,在关键时刻也需要创造力的辅助。三种能力与学习1、 学习的过程是三种能力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大到学一门课程,小到背一个单词,都不会仅仅是某一种能力单独发挥作用。2、 不同的人,学习能力的确是有差距的,但差距一般都很小。3、 学习成果的差异往往都不是由学习能力的差距导致的,而是学习的技巧。了解自己的能力特点,因才而学,方为上策。第三篇:几条基本原则第三篇的主要任务在于说明几条原则的含义是什么,至于他们的具体运用则交由后面的基础运用和综合运用具体说明。毕竟在具体的运用中才能真正掌握这些原则。根本原则-效率原则1、效率是一切学习技巧的出发点。效率的重要性是不言
20、而喻的,效率越高,那么同样的时间内的学习效果越好。所以,本文把效率原则称为根本原则。注意,效率不等于速度,效率高不高不仅要看速度快不快,还要看学得质量好不好。2、效率的提高靠的是学习方法(技巧) 。3、在学习方法上,一分耕耘带来的收获不止是一分。举一个例子:假设甲乙两人学习能力相同,学习方法技巧等其他方面也没有差别,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甲每天学习 5 个小时,乙每天学习 10 个小时。那么,甲和乙相比,一个月下来学习效果相差多少呢?答案并不是乙比甲高 100%,而是大于 100%。首先,乙每天看书的时间多了 100%,所以乙学习的“量”比甲高出 100%;其次,乙的优势还体现在看书的“质”上。理
21、由如下:大脑产生遗忘是必然的,然而,学习一门课程却往往需要前后联系,融会贯通。简单的说,后面的知识往往以前面的只是为基础,反之,前面的知识有时也需后面的知识的辅助才能理解。对甲而言,由于每天看的书比较少,往往看到后面时已经忘了前面看过的内容,这样一来对前面、后面内容的理解都会受到影响。而乙在这方面则有优势,乙队所学的东西能够比甲有更好的理解。每天多花一点时间学习,这已经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技巧了,但即使如此,一分投入仍然能够带来不止一分的收获,更何况其他更高明的学习技巧了。总之,在学习技巧上的投入所带来的效率产出往往是高到超乎想象的。要重视效率、重视学习方法(技巧) 。基本原则-主动性被动性的比
22、例原则(又名均衡原则)1、什么是主动和被动甲想花一个礼拜时间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看风景,有两种选择,一个是跟团旅游,一个是自助行。若跟团,则食、住、行、路线都由旅行团决定,自己只要交了钱,带上相机就行。若选择自助,则是自己骑上车,带上一张地图,一切自己作主。这两种方式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1、在这一个礼拜的时间里,跟团游肯定能比自助能看到更多的风景。2、跟团游的人,假如一个月后再独自一人来到这个城市,既不认识路,也找不到景点;而自助游的人,一个月后再来到这个城市观光,则如数急诊,甚至不需要地图就能找到景点。跟团游这种方式就是一种“被动”的旅行,而自助游则是一种“主动”的旅行。被动就是别人带路
23、,我跟着走。主动就是我自己找路,自己走。旅行有主动被动之分,学习也是如此。学习也可以分为主动状态下的学习,和被动状态下的学习。2、主动性学习和被动性学习:主动性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完成期待联结所需要的路径由自己寻找。好比前文的自助游。被动性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完成期待联结所需要的路径由外界告知(一般是由教材告知) 。好比前文的跟团游。纯粹的主动性学习和纯粹的被动性学习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不存在的,我们的学习一般都是主动性成分和被动性成分并存的。一般来说,书得越详细,那么学的时候被动性成分就越高。特别说明:主动性的学习并不是不看书。主动性的学习也要看书,只不过主动性学习的过程中看到的内容
24、不仅仅是书中写明的内容,还包括书中遗漏的,没有写明的内容。被动性学习和“不肯学习”完全是两个概念。3、两者的差异与配合:主动性学习和被动性学习两者各有所长,应当配合使用。任何一次学习都不可能也不应该在纯粹的主动性或者纯粹的被动性中完成。总体而言,一方面,主动性的学习中,完成期待联结的难度比较大,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另一方面,其完成后得到的效果也比较好。学习材料不同,两者的比例就应当不同。比如说,学习理科性质的知识对主动性的需求就往往比学习文科性的知识要高一些;第二次看同一本书往往比第一次看时对主动性的要求要少一些。总之,主动性学习的状态与被动性学习的状态应当配合。而具体如何配合则应视学习材料
25、而定,主动性的成分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这就是均衡原则。如果忽略这一点,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若主动性成分太低,那么此时看书基本上就是一种“只看不想”的状态, “纯粹的眼力劳动” ,如此这般看完一段话之后,假如旁边突然有个人问他,刚刚那段讲了啥?恐怕他会一个字都答不上来。我自己就曾有过这样的状态,我称之为“刚刚是在看字,却不是在看书” 。若主动性成分太高呢?有的人很喜欢自己琢磨,于是乎,当他看到总论中的“某某法中的某某基本原则”时,有一句话看不懂,他就不停地想,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可惜他怎么想都想不出个所以然来。而他的同桌是个懒虫,不喜欢自己琢磨。虽然也没看懂这句话,但是该同桌在做下标记之后
26、就继续攻读后面的分论部分了。很快,同桌读到分论中某一节的内容时,便恍然大悟,疑惑顿消。这个爱琢磨的同学就是太推崇“自己想” ,没有利用好外界可用的指引。可见,过分地提高主动性学习的成分也不是一件好事。那么,究竟如何找到这个合适的比例呢?那是基础运用部分所要解决的问题。注:关于主动性被动性学习效果的差异在附录“物质基础”一节中有更深入的分析。基本原则岔路口原则在进入考场之前,需要记住的东西绝对要记住,不需要记住的东西绝对不去记。尽量将需要记忆的联结转化为不需要记忆的联结,从而减少记忆量,这就是岔路口原则。岔路口原则最典型的应用就体现在下图中,它正是该原则名字的由来。?利用理解帮助记忆也是岔路口原
27、则的应用之一。?基本原则清晰原则1、问题的引入:曾经,我每天都听一首叫做我们的小世界的歌,一首感人的歌。当时,我不看歌词,只是听,反复地听,边听边跟着哼哼,但结果是几乎听了上百次(不夸张) ,却依然不能脱离 MP3 自己把歌唱下来。于是我很好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虽然记性不好,但也不至于这么差吧!后来,我终于找到的原因。此处给出歌词:我们的小世界彭坦&春晓没有流星的花园我们坐在街道边只要有浪漫的誓言我们笑的一样甜唱着情歌的感觉好像风儿抚过肩明明分开一转眼却又开始了想念在这下雨的夜在这浪漫的夜多想跟着你一起去冒险在这浪漫的夜在这下雨的夜让雨水代替我亲吻你的脸你对我很特别很奇妙的感觉你的微笑能映
28、红我的脸我对你很特别不一样的感觉这是个只属于我们两的爱的世界.多少美丽的诗篇就像为我们谱写让我感动的画面就藏在你心间在这下雨的夜在这浪漫的夜多想跟着你一起去冒险在这浪漫的夜在这下雨的夜让雨水代替我亲吻你的脸你对我很特别很奇妙的感觉你的微笑能映红我的脸我对你很特别不一样的感觉这是个只属于我们两的爱的世界.在这下雨的夜在这浪漫的夜多想跟着你一起去冒险在这浪漫的夜在这下雨的夜让雨水代替我亲吻你的脸你对我很特别很奇妙的感觉你的微笑能映红我的脸我对你很特别不一样的感觉这是个只属于我们两的爱的世界.这首歌总共可以分为 15 个小节,而这 15 个小节只用了两个旋律。在上附歌词中,用斜体字标出的 3 段歌词
29、用的是同一旋律【旋律 A】 ,其他未用斜体字标出的 12 段歌词共用一个旋律【旋律 B】 。(其实这 12 段歌词所用旋律有细微差异。这是后话。不在总论细述。)适用旋律 A 的有三段歌词,而适用旋律 B 的有 4 段歌词(重复 3次)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在跟着哼哼了上百次之后,仍然不能将这总共 7 段简单的歌词和 2 段旋律背下来呢?我把第一、二、三段斜体字歌词分别用“甲歌词” “乙歌词”“丙歌词”表示,而适用旋律 B 的 4 段不同歌词依次用 WXYZ 表示。那么整首歌就可以用下图表示:旋律 A甲旋律 A乙旋律 BW旋律 BX旋律 BY 旋律 BZ 旋律 A丙 旋律 BW旋律 BX旋
30、律 BY 旋律 BZ旋律 BW旋律 BX旋律 BY 旋律 BZ记忆的结果就是在各个概念间建立起联结。请看 TC2:当我跟着哼完这首歌的第 3 段的时候,大脑中便初步创建了概念 B、歌词 W 以及两者间的联结。紧接着当我哼第 4 段的时候,大脑在强化了旋律 B 与歌词 X 之间的联结的同时便会弱化刚刚初步建立的旋律 B 与歌词 W 之间的联结(注一:请看歌词,歌词 W、X 彼此相似,特别容易混淆,特别容易互相削弱对方与旋律之间的联结;注二:在图中,以联结的粗细来表示联结的强弱) 。当哼完第 5 段歌词的时候,脑海中在强化旋律 B 与歌词 Y 之间的联结的同时弱化了旋律 B 与歌词 W、X 之间的
31、联结。当哼完第 6 段歌词的时候,脑海中又强化了旋律 B 与歌词 Z 之间的联结而同时弱化了旋律 B 与歌词 W、X、Y 之间的联结。当我第二次听这首歌,听完第三段时,就会再次强化旋律 B 与歌词W 之间的联结同时弱化旋律 B 与歌词 X、Y、Z 之间的联结。如此周而复始地下来,每个联结被削弱的次数是被强化的次数的 3倍!到最后,就落了个旋律 B 与歌词 WXYZ 之中任何一个的联结都得不到强化的下场。 (这就像是一个 5 岁的小孩第一天见到一个漂亮的姐姐的时候被告知“叫姐姐” ,第二天见到同一个姐姐的时候被告知“叫婶婶”第三天又见到同一个姐姐的时候被告知“叫姑姑” ,当第四天见到时他很乖的叫
32、了姑姑却被告知叫姐姐。可以想象,当他第五天再次见到这位姐姐的时候,肯定已经不知道该叫什么了,长此以往,这个可怜的孩子将永远都学不会这个姐姐的正确称呼了) 。而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对旋律 A、歌词甲乙丙的记忆过程当中。上述就是我在听了不下百次之后依然记不住歌词的原因。那么最后我又是怎么记住这歌词的呢?照上述的描述来看,岂不是永远都不可能记住这首歌的歌词了?因为旋律 B 对应歌词WXYZWXYZWXYZ 如此这般周而复始,一边强化一边削弱。这一点是不可避免的啊。答案是:我看了一遍歌词,数了一数。此时,我记忆该歌曲的过程就可以用下图表示第一个旋律 A甲第二个旋律 A乙第一个旋律 BW第二个旋律 BX第
33、三个旋律 BY 第四个旋律 BZ 第三个旋律 A丙 第一个旋律 BW第二个旋律 BX第三个旋律 BY 第四个旋律 BZ第一个旋律 BW第二个旋律 BX第三个旋律 BY 第四个旋律 BZ如此一来,当我听完第四段的时候,如 TC3 所示,既强化了“第二次旋律 B”与“歌词 X”之间的联结,又不至于弱化“第一次旋律B”与“歌词 W”之间的联结,因为我已经把“第二次旋律 B”与“第一次旋律 B”区别开来了,不再产生混淆了!依此方法一次次地听下来,各次旋律 B 与对应的歌词 WXYZ 之间的联结不断得到强化而不产生削弱。 (这就像是一个 5 岁的小孩第一天见到一个漂亮的姐姐甲的时候被告知“叫姐姐” ,第
34、二天见到另一个漂亮姐姐乙的时候被告知“叫婶婶” ,第三天又见到又一个漂亮姐姐丙的时候被告知“叫姑姑” ,当第四天见到姐姐甲时他很乖的叫了姐姐并得到奖励。可以预见,在长辈们正确的教导下,一段时间以后,这个小孩一定能把三个漂亮姐姐的称呼都记住)结果,我只是再跟着哼了几次就记住了全部歌词和旋律。再回首当初没看过歌词却跟着哼的日子里,虽然听了那么多遍,但是根本没有精力去数某段旋律总共出现几次,也没有精力去数自己正在听的是第几节。结果就造成我强化某一期待联结的同时势必弱化另一期待联结的尴尬境地,可谓是进一步退三步,恐怕一年半载都没有办法完成所有联结,记住这首歌。2、定义:从上述事例中,可以引申出一个重要
35、的原则清晰原则。所谓清晰原则,就是指: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该知识点所包含的各个概念本身已经清楚。因为,概念是新知识点的基础。在我看过歌词之前的学习过程中,之所以一直记不住,就是因为在建立期待联结的过程中,没有先把包含的概念弄清楚(我把“第一次旋律 B”、 “第二次旋律 B”“第三次旋律 B”、 “第四次旋律 B”这 4 个不同的概念都笼统地作为“旋律 B”这 1 个概念来记忆) 。要想记住,首先得先清晰自己记的是什么。比方说在记忆公示公信原则的内容时,就必须强调正在记忆的是物权变动的原则,而不是债权变动的原则。在记忆了“法律规定风险自货交承运人时转移”后,又看到“法律规定风
36、险自货交买主时转移” ,就必须弄清楚为什么两个地方的表述不同,否则就会什么都记不住。3、引申若考虑得更长远一点,可以发现:在建立新知识点时,不但必须先明晰所包含的各个概念的含义,也要力求保证该新建立的知识点本身的清晰明确,因为总有一天,今天建立的这个新“知识点”将成为另外一个期待联结所包含的“概念” 。比如在记忆“行政诉讼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包括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两类”这一知识点时,要清晰以下几点:第一, 首先要清晰该知识点所包含的概念。即:什么叫涉及国家秘密、什么叫涉及个人隐私。第二, 还要清晰该知识点本身。即:现在记忆的是行政诉讼中不公开审理的情形,而不是刑事诉讼,也不是民事诉讼。现
37、在记忆的是行政诉讼中不公开审理的情形,而不是不公开审判。否则,不如不记。4、清晰原则的精髓清晰加清晰等于更清晰,模糊加模糊只能等于更模糊。辅助原则功率有限原则1、定义功率有限原则,是指: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或者说,大脑的功率是有限的。就好比一台计算机,其运算速度有一个上限,人脑也是如此。2、一个小测试 :这里给出两道数列题目。先做第一题,5 分钟内完成,5 分钟过后不论是否解出答案,都请进入第二题。整个过程中请勿使用笔或草稿纸。第一题:有一数列,第五个数字是 58,第二个数字是 8,它的第一个数字是 3,第七个数字是 234,第三个数字是 14,请回答,该数列的第六个数字是_,第四个数
38、字是_。你有 5 分钟时间。第二题:有一数列如下:5,12,22,_,90_,362。请在 5 分钟内补充完整。两道题都做出来了么?其实,这两串数列所适用的规律是完全相同的,但结果是能解出第二题的人远远多于能解出第一题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解答第一题的过程中,大脑需要做三件事:1、在脑海里想象出一串对应题目的数字来。2、维持这串想象出来的数字。3、分析这串想象出来的数字,找出规律,进而找到答案。也就是说大脑必须时刻分出一部分精力来维持这个想象出来的数字串,剩余的精力才能用于寻找规律。而在解答第二题的过程中,不需要想想一串数字出来,从而能够把全部精力放在寻找规律上,自然能够更容易的找出答案。这
39、就是功率有限原则的一个效应。3、启示从功率有限原则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即:学习时要专心,但仅仅专心是不够的。我们不但应该将所有精力(大脑的处理能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要把已经投入到学习中去的处理能力进行再分配,把主要部分分配到最难的地方,或者最需要的地方。就像本文前面给出的第一道数列题,如果背景是真正的考试,那么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应该是在草稿纸上记下这个数列,再去寻找规律,因为在解这道题时,最需要大脑去分析的部分是寻找规律。应当把尽量多的处理能力分配到寻找规律上去,而不是浪费在“在脑海中模拟一串数字出来”上面。不但在做题中如此,在看书中也是如此。特别是在碰到实在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实在难以
40、记忆的内容的时候。 (具体可参考“如何利用画图” , “如何记忆零碎知识点” , “英语阅读中的前置法” )上述五大原则的关系效率原则是根本原则。三个基本原则是围绕效率原则展开的,相互之间是平行的关系。而功率有限原则是一个辅助工具,它可以与前面三个基本原则的任意一种同时运用。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应试的角度来说,在考前,我们对知识点要做的无非就是两件事“记好,会用” 。记得好,自然就会用,所以要做的事情最终可以简化为一件“记好” 。效率就体现在“记好”二字上。细分之,又可分为提高记忆的速度,减少需记忆的量,提高记忆成果的质量并降低遗忘率。主动性与被动性的比例原则解决的是提高记忆的速度的问题,岔路口原则解决的主要是减少记忆的量的问题,而清晰原则主要解决的是提高记忆成果的质量并降低遗忘率的问题。功率有限原则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提升上述三个基本原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