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意图判断题的含蓄(二).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6360752 上传时间:2019-04-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意图判断题的含蓄(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意图判断题的含蓄(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意图判断题的含蓄(二)广州分校 孙 进内容上的含蓄是指话未说完或未说透,需要猜说话人的意图。比如:一对恋人在逛街,女孩在一家商店里把一件衣服试穿了好多次,然后温柔地对其男友说:“亲爱的,这件衣服好漂亮啊!”此时,说话人的意图大家都能猜到,就是想买那件衣服。即作者在文段中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就要往下推断作者意图。公考意图题考察这种含蓄时,往往文段会揭示一个问题,一个社会不良现象,比如:由于不重视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规范,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作者揭示这个问题的意图是什么?很明显是为了解决这件事,请相关部门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或者呼吁社会重视这一现象的严重影响。因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我们正

2、常的思维逻辑。【例题】 面对具有威胁性的突发事件,恐慌心理是人们进行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但是,过度的恐慌反应,常常会导致比事件危害本身更为严重的消极后果。经验显示,在突发事性公共事件中,许多损失可能不是事件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的过度恐慌导致的。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产生恐慌心理是人们在突发事件中的正常反应B. 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人们的损失往往是自己造成的C. 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其实不必慌张D. 面对突发事件,人们应尽量保持稳定的心态文段为总分结构,第一句是引子,引出恐慌心理;第二句是论点,指出过度恐慌会导致更严重后果;第三句为论据,通过实际公共事件中的很多损失是由过度恐慌造成来解

3、释说明第二句的论点。所以文段的主要意思就是过度恐慌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按照我们所说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套路,因为过度恐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何解决?即别过度恐慌,即 D。A 是文段引子的内容,引子的作用是引出文段讨论的主题,其本身不重要;B 来源于文段论点,但未谈到文段的主题“过度恐慌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C 仿佛是在解决问题,但解决错了,如果文段揭示的是“恐慌导致严更重的后果” ,其解决措施为别恐慌,这中情况下才选择 C。【孙老师点拨】1. 当文段提出问题时,选项基本为解决问题,但有两个选项都在解决问题的措施时,就要比对,看哪个才是能真正的解决措施。2.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找出文段到底揭示了什

4、么问题,揭示的问题是我们选择选项的逻辑起点,很重要。 【例题】 近年来,社会热点事件频频占据了我们的视线,从毒奶粉事件到染色馒头事件,无疑给广大民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困惑;曾经轰动全国的抢盐事件,更是对社会正常秩序的一种冲击。很明显,这些社会热点事件,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但是最为严重的影响,莫过于这些社会热点事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的不断扩散,并由此引发的公众的困惑和不安。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A. 呼吁对社会热点事件负面效应的扩散进行有效抑制B. 批判社会热点事件的负面效应混淆了公众的视听C. 揭示社会热点事件的负面效应不断扩散的实质D. 提

5、醒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甄别社会热点事件的能力文段前两句交代社会热点事件给社会生活带来很坏的影响,最后一句用 “但是”进行转折,转折后是重点,它揭示了一个社会问题:热点事件的负面效应的扩散导致公众困惑和不安。如何解决?扩散导致公众不安,遏制扩散即可解决,即 A。B、C 错在揭示的问题未找准,文段的问题是“热点事件的负面效应的扩散导致公众困惑和不安” ,其可缩句为“扩散导致公众困惑和不安”而非“负面效应导致公众困惑和不安”;D“提高甄别社会热点事件的能力”也是问题未找准。【孙老师点拨】1.找准作者揭示的问题,这样才能准确的选出解决问题的选项;2.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公式:A 导致了 B,解决措施是改正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公务员考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