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江汉 1)第卷(选择题 共 30 分)一(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 繁琐 狡黠 xi 慰藉 ji 相辅相承 B. 见地 揣 chui 摩 穿凿 zo 因地制宜C. 晦暗 蓦 m 然 拮 ji 据 郑重其事D. 糟蹋 惶 hung 恐 禁锢 g 无精打采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国学经典”中蕴藏着 的语言、古雅的文采、古朴的 、古奥的思想, 我们可以潜入这些经典文章中,寻觅到汉语的 ,哪怕只取一瓢饮,也足以让我们拥有不同凡响的语文 。A 古典 情怀 源头 功力
2、B 典雅 情操 魅力 功夫C 古典 情怀 源头 功力D 典雅 情操 魅力 功夫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 44 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B、 5 月 19 日是中国旅游日。大众网记者从武汉市旅游局获悉,武汉市多家景区将通过打折、免费等优惠措施,迎接旅游日的到来。C、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D、中国本土的国际教育不应该是丢弃了中文、丢弃了中国文化的国际教育,而应该是中国化的国际教育。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 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
3、唱,无韵之离骚”。B. 王大力喜欢运动吗?是喜欢踢足球呢?还是喜欢打篮球?C. 大师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鹰雕塑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有人问他:“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大师?”D.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诸葛亮的一生。二(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 5-7 题中华文化的最大特质刘梦溪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无论哪一个民族,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就拥有一些共同的、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生活方式。文化还有精神价值的层面,比如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艺术和美学等。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单一的,现代文化是多元的、杂陈的、共生的。而中华文化自古
4、以来就是如此。过去经常说中华文化是黄河文化、黄土地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但近二三十年来,考古新发现让大家逐渐认同,中华文化并非仅有黄河文化一源,长江文化同样是重要一源。二者在兴起的时间上是相同的,但有不同的特征。如果说黄河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那么长江自古以来航运便利,它的文化已带有了海洋文化的特征。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风格特征不同。诗经作为写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产生于黄河流域;而浪漫文学的鼻祖离骚,则产生于长江流域。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和孟子,诞生在黄河之滨;而道家思想的代表老子和庄子,则诞生在长江之畔。自古以来,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就相互交融而又各自存在。中华文化除了发生是多元的,学术思想
5、也是多元的。儒家在汉代地位隆起,其后一直占据主流;佛教、道家思想同样对中国文化有重要影响。“三教合一”,唐以后就有了。这是说儒释道三家不是水火不容的,而是互补共生的关系。如果不是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佛道两家不可能获得充分发展的空间。儒释道历来是互补的。儒家主张一个人通过读书,积累学问,然后做官,再来治国。若此路不通,道教和佛教思想可以给人以安慰。所以古代的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经常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不致走上绝路。要了解今天的中国,必须了解历史上的中国。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所谓“一体”,不是单指汉族,而是指整个中华民族南北朝时期多民族竞争并立;唐朝之所以出现盛世局面,主要
6、就在于它的开放与包容,胡人都可以到长安为官。因此,“中华文化”的最大特点正在于它的包容性。因此中华文化还滋生出了另一个特点,就是不排外,对异风异俗,能够采取一种尊重和欣赏的态度。还有一点,就是中华文化不具有侵略性。在最强大的时候,也用和亲的方式与邻居建立敦睦友好的关系。今天的世界同样是多元存在的世界,我们需要做的是,承认文化的差别,保护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5、下列对“中华文化的最大特质”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A.单一的B.多元的C.不排外D.包容性6、对“中华文化”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文化自古就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的风格。B.儒释道思想在中华文化中是互补共生的关系,地位同等重要
7、。C.中华文化同时具有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征。D.中国文人的选择和思想,和中国文化的特点有着很大的共通性。7、本文的写作意图是( )A.认识中国文化的特质,增进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B.从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处事做人,看待国内外的关系。C.了解中国文化是多元一体的,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保护不同的文化。D.热爱中国文化,用尊重和欣赏的姿态与邻居建立睦邻友好关系。三(共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8-10 题。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
8、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9、。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闻强志 志:记住,记忆 B、平伐其功 伐:自夸C、因谗之曰 谗:谗言 D、以事其君 事:侍奉9、为文中划横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B、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C、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10、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上官大夫与屈原同朝为官,但上官大夫因想争得楚王的宠幸而嫉妒屈原的才能。B屈原草拟宪令之后,上官大夫想夺
10、取过来(邀功),但屈原不给。于是上官大夫就发怒并从此疏远了屈原。C屈原对楚王的昏庸痛心疾首,于忧愁苦闷之中写下了离骚。D屈原作离骚,用简约精微的言辞表达自己高洁的志趣和廉正的行为。 第卷(非选择题 共 90 分)四(14 分)11、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12、填空。(10 分,每空 2 分)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 ,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 。(秋瑾满江红)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有云:“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其中“了却”的意思是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 的想法。 五、
11、(1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6 题。节 气许俊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二十四节气越来越在意了。春夏的几个节气感觉还好些,秋天就不同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像坐滑梯似的,止都止不住;况且它们的手一个比一个凉,表情也一个比一个冷漠、生硬,但又不得不跟着它们一步步地往岁月深处走,哪怕后退半步也是不可能的。走着走着,一场铺天盖地的白霜便突然降临了。其实,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突然的。比如风,它来的时候也是有路数的。如果站在田野的高处,就不难发现远处的那些亭亭玉立的玉米、高粱,开始悠悠地摇曳起来,一起一伏的,形似一个水波的巨孤,慢慢地推过来,推过来,经过身边时,“嗖”的一声,
12、就蹿过去了。节气也是如此。就说惊蛰吧,也不是陡然的一声响雷这么简单。据我多年的观察,惊蛰也有着怀柔的一面。在它到来之前,常常会有几个暄透的好日头,笑容可掬的样子,把藏匿于瓦砾、枯草里星星点点的残雪悄悄消融掉,再把僵硬的泥土弄得酥软了,然后才是一记重雷。乡村就有这么个好处,它使你觉得这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根有脉、有因有果的,不是一味地胡来。不像我们人,只要心血来潮,就会轻举妄动,结果做出许多蠢事,然后再慢慢地反思、修正。比如霜降,它的威严是由立秋、处暑、白露、秋分一点一点铺垫起来的。节气就是这样有规矩,也守规矩,该冷的时候冷,该热的时候热。该立的立,该废的废。然而冷与热,立与废,都使你心服口
13、服。对于草木、庄稼和一些小生灵,惊蛰是一道关,霜降也是一道关。这两道关,一个主兴,一个主衰,可谓一阳一阴,一道一魔,它们配合得多么默契!在我看来,惊蛰的那一记霹雳,无疑是春天提炼出的一颗灵丹,那些沉睡的草木、庄稼和小生灵们,就着甜丝丝的雨水服下去,嘴巴咂呀咂的,一个个如灵魂附体,仿佛刹那间,一切该醒的都醒了,就连落在房顶瓦沟里的小小草籽也不肯错过机会。此时沉寂已久的村庄和田野,到处眨动着惺忪的小眼睛,到处弥漫着慵懒的呵欠声。至于霜降,我想它更像是秋天念出的一句黑色的咒语。一语既出,该谢的,得谢,该落的,得落,没有什么好通融和商量的,即使心怀不满与怨恨,也不得不委曲求全,姑且抱着“留得青山在”的
14、态度,暂时蛰伏下来,或者远走他乡吧。不知你留意过没有,霜降之夜总是出奇地静,一切生灵都缄默不语,就连絮絮叨叨的风婆子也闭上了嘴巴。是的,草木、庄稼和一切生灵也该静一静了。伫立在霜降之夜无涯的寂静里,呼吸着清冽的空气,我们不难从这大静大美之中,隐隐感悟到天道的伟大。这使我想起一桩往事。那是政治闹猛的年代,我和祖父在豆青河畔看管生产队里窖藏的红薯。霜降那天晚上,我半夜起来解手时吓了一跳,乖乖,满地的银霜!当我咝咝呵呵重新回到窝棚时,祖父自言自语地说,落霜了。然后诡秘地笑笑,说,豆子,爷爷考考你,你说这世上谁最伟大?我想了想,说道:“是哪个伟人吧?”祖父摇摇头,小声说出“时令”二字。我一时没听明白,
15、感到祖父的话有些不可思议。他说睡吧,到了我这把岁数你就会明白的。祖父对时令是敬若神明的,他常常因为播种的时间问题与生产队长发生争执,每次他总会说,二十四节气虽然不会张口说话,但它心里比什么都清楚。人是糊弄不了它的。祖父后来是不是霜降时走的,我已经记不清了,但他跟所有的人一样,的确是在该走的时候走的,连一声叹息也没有留下。如今他的坟茔就匍匐在豆青山的荒草丛中,好安静啊。取材于许俊文节气13第一段说“一场铺天盖地的白霜便突然降临了”,而第二段又说“其实,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突然的”,作者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4 分)14请简要分析第四段中“此时沉寂已久的村庄和田野,到处眨动着惺忪的小眼睛,到
16、处弥漫着慵懒的呵欠声”这句话的表达效果。(4 分) 15.文章以“节气”为题,为什么在六、七两段集中写了对祖父言行的回忆?(4 分)16文章以“如今他的坟茔就匍匐在豆青山的荒草丛中,好安静啊”一句结尾,请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作用。(6 分)六、根据要求完成 17 18 题。(共 8 分)古典诗词作为中国文化长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总是让人为她的韵律和内涵所折服,她不仅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理念,更重要的是她蕴涵着我们的民族精神,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为此学校将举办“中华古典诗词大赛”活动。17、请你为本次活动的参赛选手设置两个报名基本要求。(4 分)18、请拟写一则关于
17、本次活动的宣传稿,要求说明此次活动对于中学生的意义,字数在 100120。七、作文(50 分)19. 材料作文题。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两组,前去 10 公里外的村庄。一组同学不知道有多远,只是跟着导游走,未到一半就有人开始抱怨叫苦,随后便开始散乱,直至溃不成军。另一组同学则知道目的地的距离,一路精神饱满,越走越起劲,最后全部顺利到达目的地。可见,是否知道你的目标距离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行为状态。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 600 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参考答案】11、A (狡黠 xi
18、相辅相成) 2. C3. A (A 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将“在中”删去)4. B (B 项中“是还是”是选择问,为了完整的表达语意,选择项之间一般用逗号不用问号,全句末尾才用问号,因此“是喜欢踢足球呢”后的问号应为逗号)答案:5、D (AC 很容易排除,唯 B 答案容易造成干扰:多元强调组成部分的多样性,不是唯一的;包容性强调整体对部分的包含,中华文化的最大特质从全文来看不是强调多样而是强调包容)6、B(儒释道地位同等重要不对,儒家自汉代一直占主导地位。) 7、C(通读全文,结合文末可做判断)8、C (词性翻译错误:应是进谗言) 9、A 10、B(不是上官大夫疏远屈原,而是楚王疏远屈原。)
19、11、(屈原)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见译文。评分标准:主语补足、句式、见、谤各 1 分)12完成 一生的不懈追求和远大抱负,以及壮志难酬的无限感伤13“突然”是在强调节气转换的迅捷,岁月流逝的快速(2 分);说“没有什么事情是突然的”是说节气转换是有规律和有征兆的。(2 分)14、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万物在惊蛰到来后从冬天的休眠中苏醒,又恢复勃勃生机的情景,(2 分)赞美了他们的灵性。 (2 分)15说明普通劳动者对时令节气(自然规律)是充满敬畏之心的;同时点明自然规律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6、表明自然规律不可抗拒这一主旨;(2 分)表达对祖父的敬爱与怀念之情(2
20、分);营造一种幽远的氛围,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氛围。(2 分)17、能提出合理并且有针对的要求示例:有良好的诵读能力示例:较强的记忆能力示例:热爱古典诗词示例:有较丰富的诗词积累18、在宣传稿中能提到本次活动对于中学生的意义。例如1、通过比赛活动,加深学生对已学古诗词的记忆和理解,形成相对完整的诗词知识体系。 2、通过比赛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古诗词的积极性。3、通过比赛活动,使学生感悟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4、通过比赛活动,使学生体会学习所带来的快乐,从而自觉地进行学习,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19. 参考 4 月调考作文评价标准核心语意提示:你
21、对目标的了解影响着你的行为方式。文言文译文: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想邀功),屈原不赞同,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
22、,邪恶的小人妨碍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到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屈原)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其原因大概是从怨愤引起的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因为关系到国家的治乱),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可以推断,屈原的志向
23、,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2016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答题卡 1题号 一三(110)四(1112)五(1316)六(1718)七(19)总分满分 30 14 18 8 50 120得 分请将答案写在相应的空格或横线上,注意答案和题号的对应,答错题号则该题不得分。第卷(选择题 30 分)一三(110 小题 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第卷(非选择题 90 分)四、(14 分)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_12、古诗文默写(每空 2 分,共 10 分)(1) (2) (3) (4) (每空 2 分)五、(18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16 题。13、_ (4 分)14、_ _ (4 分)15、_ _(4 分)16、 (6 分)六、(8 分)17 (4 分) (1) (2) 18.(4 分)七、作文(50 分) 文题: 最 低 字 数 分 隔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