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分子材料,课程简介,时间安排:绪论2学时;热固性塑料6学时;热塑性塑料12学时;橡胶与弹性体材料10学时;复习2学时;总计32学时。 考核方法:(1) 平时30(出勤作业期中考试); (2)期末考试70。 参考书目:,黄丽主编高分子材料,化工出版社; 张留成主编高分子材料基础,化工出版社; 橡胶工业手册(第一分册),化工出版社; 杨清芝主编现代橡胶工艺学,化工出版社; 李祖德主编塑料加工技术应有手册,中国物质出版社。,第1章 绪论,前言 塑料概论(重点) 橡胶概论(重点)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前 言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的物质基础。材料、能源和信息并列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材料是工
2、业发展的基础。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程度。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水泥、玻璃)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粘 合剂、油墨、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等)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是当代新材料的后起之秀,但其发展速度与应用范围超过了传统的金属材料和无机材料,已成为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和日常生活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世界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总产量已达3亿吨,其体积产量超过金属材料。 我国是高分子材料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合成高分子材料产量达3000万吨左右,在全球排名第二,年消费量5000万吨左右。,1. 高分子材料与人类生活,高分子材
3、料越来越普及和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衣: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皮革; 食:天然高分子食品:淀粉、蛋白质等;食品包装:现代农业:农用薄膜与温室技术使北方人民冬天可以 吃到新鲜蔬菜;滴灌技术:显著提高缺水地区农作物产量, 改造沙漠。,住:高分子建材:塑料管材、塑料门窗、塑料板材、建筑粘合剂、建筑防水材料、家具、涂料、装修材料(人造板、电线、开关等)、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等。用高分子建材代替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符合节能减排和低碳原则。,行: 汽车:含有轮胎和数以千计的高分子材料零部件,一辆小轿车要使用一百多公斤各种高分子材料,是汽车轻量化的关键 。高速列车:减震降
4、噪依赖于橡胶减震 制品。大型客机:需要上万个高分子材料零件。机身使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如A380占50%以上)。,用:各种家用电器、办公用品都离不开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电脑、复印机、各种小家电),2. 高分子材料与当代高新技术 电子信息: 印刷电路板(PCB,覆铜板);光敏树脂;按键(导电硅橡胶)复印机、打印机(导电胶辊及墨水) . 光盘;生物技术: 人工脏器(人工肾,人工心脏瓣膜、人工关节、人造眼角膜,等等);医用导管与介入疗法;高分子药物:长效、缓释、靶向;目前高分子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有90 多个品种、1800余种制品。,航空航天:卫星与飞船外壳(碳纤
5、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火箭密封圈失效)新能源:新型电池(锂离子电池隔膜、燃料电池隔膜)LED灯(封装材料)风力发电(风翼),高分子材料的分类,高分子材料,不同种类的高分子材料(塑料和橡胶)其微观的结构特征有什么不同?,学习高分子材料的主线,一、塑料概论, 定义塑料是以合成(或天然)树脂为基础,再加入塑料助剂(如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交联剂及其它添加剂),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经过模塑而成型的产物。, 分类, 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的发展历程,天然树脂改性阶段(1900年以前) 纤维素用硝酸硝化后制成硝化纤维素,替代象牙制造台球,但很脆,击打时有爆裂声。加入樟脑作为增塑
6、剂,做成了俗称成为“赛璐珞”的塑料(1868)世界上第一个塑料。可制作兵乓球、眼镜框、胶片等。,2. 人工第一次合成树脂阶段(19001930) 1907年,人工第一次合成树脂。应用苯酚和甲醛的缩合反应制备成功了酚醛树脂(PF),由于电绝缘性好,被称为“电木”。PF也是第一个工业化生产的合成树脂(1909),1944年的产量为18万吨/年(当时塑料总产量才30万吨/年)。,3. 20世纪3040年代,高分子科学促进高分子工业发展1920年,Staudinger首先提出了高分子的概念。20年代末Carothers系统研究了缩聚反应。30年代4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工业化的塑料品种:聚氯乙烯(192
7、71931)、聚醋酸乙烯酯(1936)、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9271931)、聚苯乙烯(19341937)、尼龙-66(1938)、高压聚乙烯(1939)、ABS树脂(1948)、氟塑料(1943)、不饱和聚酯树脂(1942)等。,19501960,Zieglar-Natta催化剂的发现利用Zieglar-Natta催化剂合成出了低压高密度聚乙烯(HDPE, 19531955)和聚丙烯(PP, 19551957)。,1960年之后,很多品种的工程塑料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如聚砜、聚苯醚、聚酰亚胺等。现代合成树脂产业基本形成。,在新中国建立前,我国只有赛璐珞和酚醛塑料的代料加工。而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
8、原料、加工、检验、模具、机械的完整工业体系。2000年我国塑料消耗量突破了2000万吨。, 塑料的特性, 塑料的成型加工,合成树脂与其它助剂混合,1. 塑料加工成型的基本流程,2. 几种常用的塑料成型加工方法,(a)挤出成型又称挤压模塑和挤塑。其过程为热塑性聚合物与各种助剂混合均匀后,在挤出机料筒内受到机械剪切、摩擦热和外加热的作用塑化熔融,在螺杆的推送下,通过滤板进入成型的模具(通常被成为“口模”)被挤塑成制品。,挤出成型是最常用的塑料加工方法,生产约50塑料制品。制品为连续的、等截面的管材、板材、薄膜、电线电缆包覆等。 利用挤出机还可以进行塑料的共混、塑化造粒等。,(b)注射成型又称注射模
9、塑或注塑。其过程是将塑料在注射成型机料筒内加热熔化,当呈流动状态时,在柱塞或螺杆加压下熔融塑料被压缩并向前移动,通过料筒前端的喷嘴以很快的速度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具内,经一定时间的冷却定型,开模获得制品。,注射成型可以一次成型外形复杂、尺寸精确的制件。目前20以上的塑料制品用该方法成型。,(c)压延成型将已塑化的塑料通过一组热辊之间使其厚度减薄,从而制得均匀片状制品的方法。,压延成型目前主要用于生产聚氯乙稀片、薄膜和人造革。,二、橡胶概论, 定义橡胶(rubber)是一类线形柔性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链柔顺性好,在外力作用下可产生较大的变形,除去外力后能迅速恢复原状。由于橡胶在宽温度范围内(50
10、150oC)具有高弹性,所以也被称为弹性体(elastomer)。,橡胶的高弹性,金属可变形约15,塑料可变形约100150,弹性体材料的高弹性,使其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一类材料。, 橡胶的分类,按来源,天然胶按化学结构,合成胶按用途,顺-1,4-聚异戊二烯:巴西橡胶树(天然橡胶,NR)、银胶菊(银菊胶,guayule rubber)。,反-1,4-聚异戊二烯:杜仲胶、古塔波胶、巴拉塔胶。,通用橡胶:顺丁胶(BR)、丁苯胶(SBR),小品种:硅橡胶、氢化丁腈橡胶、氟橡胶、丙烯酸酯橡胶等。,特种橡胶:,大品种:乙丙橡胶、丁基胶、氯丁橡胶、丁腈橡胶。,受热行为和是否具
11、备反复成型加工性, 橡胶工业的发展历程,1. 天然橡胶的发现、利用与研究(1900年之前),11世纪 西印度群岛的海地土著用巴西橡胶树上 流出的乳汁,通过干燥固化,获得有弹性的材料,做成各种球类和祭品。,14931496 西班牙探险家Columbus赴南美洲探险发 现这种可伸张的材料。之后取名为Rubber.,17361743 法国科学家Condamin带领科学考察团, 赴南美洲实地考察,详细向欧洲介绍了印第安人种植、采集、制备和应用 Rubber的情况,并将橡胶树的种子带 回欧洲。,南美洲印第安人早在1000年前就知道使用天然胶乳制造器具橡胶球。,巴西三叶橡胶树,南美洲有一种树割破树皮就会流
12、出浆液,用此浆液可以制造器具,因而当地人叫这种树为“流泪之树”,即“卡乌-丘克(Cahuchu)”。, 橡胶工业的发展历程,1493-1496年,哥伦布第二次到达美洲,看到海地人玩的用橡胶树浆液制成的球能从地上弹跳起来,将其当作“奇珍异宝”带回了欧洲,使欧洲人第一次认识了橡胶这种物质。人们后来发现这种弹性球能够擦掉铅笔的痕迹,因此给它起了一个很普通的名字“擦子(Rubber)”。,173519世纪中叶早期的橡胶工业,17351743年,法国科学家康达敏从秘鲁带回有关橡胶树的详细资料,出版了南美洲内地旅行记略,书中详述了橡胶树的产地、采集乳胶的方法和橡胶的利用情况,使欧洲人进一步思考橡胶的利用问
13、题。 1823年,英国人马金托什,像印第安人一样把白色浓稠的橡胶液体涂抹在布上,制成防雨布,并缝制了“马金托什”防水斗蓬,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雨衣,也是橡胶工业的起点。,T.汉考克,1826年,英国人汉考克发明了双辊开炼机,用此设备可以将各种助剂混入橡胶中。,双辊开放式炼炼胶机,C.固特异尔,1839年,美国化学家固特异尔偶然中发明了橡胶的硫化,解决了橡胶遇热变软发粘的缺点,制造出了世界第一双橡胶防水鞋。,硫化前,硫化后,橡胶在硫化中微观结构发生的变化,世界第一条充气轮胎,J.B. 邓禄普,1888年,苏格兰兽医邓禄普发明了世界第一条充气轮胎,他的儿子使用装备这种轮胎的自行车赢得了自行车赛的冠军。
14、,充气轮胎的发明不仅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也使橡胶的应用得到了起飞。,19世纪末,橡胶工业的起飞,随着橡胶工业的发展,野生橡胶产量不能满足需求。1876年,英国人魏克汉从巴西引种橡胶树,开始了橡胶人工种植的时代。,天然橡胶在全球的种植分布,橡胶是现代工业国家的战略性原材料,但天然橡胶的种植区域十分有限。 两次世界大战大大促进了人工合成橡胶工业的发展。,2. 合成橡胶的发展与应用时期,1900年左右 在了解NR分子结构后,开始了人工合成橡胶的研究。 19141917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开始小规模生产甲基橡胶,开启了合成橡胶工业化的序幕。 1916年 发明了橡胶的补强改性技
15、术,炭黑开始大量应用于橡胶工业。 1932年 前苏联实现了丁钠橡胶的工业化。 二战中 美国开始工业化生产丁苯(SBR)和氯丁(CR)橡胶。 19501969 Zieglar-Natta催化剂的发现和阴离子活性聚合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合成橡胶的发展。BR、EPR、IIR等橡胶品种出现。,19651973 多种热塑性弹性体开始工业化生产,TPE也被称为第三代橡胶。 1970年后 出现了多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弹性体材料(特种橡胶),如:硅橡胶、氯醚橡胶和氟橡胶等。 1984年 德国的Nordsiek提出了集成橡胶的概念。以苯乙烯,异戊二烯和丁二烯单体合成SIBR。1990年Goodyear公司将SIB
16、R应用于轮胎。,到2004年,全世界年橡胶用量达到1900万吨,其中天然橡胶有约670万吨。,我国1904年就引种了巴西橡胶树,但直到1949年年产量才199吨。1915年在广州建立第一家橡胶厂。1927年和1928年,上海正泰和大中华橡胶厂成立。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橡胶工业快速发展。年橡胶消耗量在2002年超过了300万吨,居世界首位。到2010年全国橡胶消耗量将达到480万吨。,橡胶的加工工艺,1. 橡胶配方的五大体系,(1)生胶体系各种天然或合成橡胶 (2)填充补强体系能增加容积作用的称为填充剂;能提高橡胶力学性能的称为补强剂或增强剂,也称为活性填充剂。 (3)硫化促进体系在一定条件下使橡
17、胶发生硫化反应的物质统称为硫化剂;加快硫化速度、缩短硫化时间的物质统称为促进剂。 (4)防老体系防止或延缓橡胶老化、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物质。 (5)软化增塑体系小分子有机物或低聚物,提高橡胶加工性能,降低制品的硬度。,2. 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流程,第三、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高分子材料向高性能化发展。 高分子材料向功能化、精细化、智能化发展。 高分子材料向绿色化发展。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化。高效回收再利用技术。 高分子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不依赖石油资源来获得高分子材料的新途径。,高分子材料生产和使用过程的环保问题:粉尘污染;溶剂污染;某些橡胶促进剂(TMTD,NOBS)和防老剂(防老剂A、D)具
18、有致癌作用,必须用其它品种代替。取缔或限制使用有毒重金属助剂和部分含溴阻燃剂(欧盟ROHS指令)。开发无卤阻燃剂(无机阻燃剂、含磷氮阻燃剂、含硅阻燃剂等)。,由非石油资源制造高分子材料(1)由煤制造液体燃料和烯烃: 如南非是世界第一个利用煤大规模生产乙烯和化工产品的国家。(2)由C1(甲烷、甲醇)原料制造烯烃;(3)由CO2制造高分子材料;(4) 由植物资源制造高分子材料: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壳聚糖、聚乳酸等。美国已建有13.6万吨聚乳酸工厂,其成本可与石油化工产品竞争。,作业,总结高分子材料(塑料和橡胶)在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1)最早被应用的塑料(2)第一种人工合成树脂(3)是谁最早提出了高分子的概念(4)HDPE和PP的合成方法是谁发明的;(5)是什么发现导致了现代意义橡胶工业的诞生? 树脂、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的定义。 弹性体、天然橡胶、合成橡胶,通用橡胶、特种橡胶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