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任务解读与工作框架,3,1,三个关键性问题总体概念性规划一期建设区规划起步区城市设计,规划研究与新城发展目标,2,生态岛:生态宜居的理想空间,3,智力谷:科技创新的空间载体,4,魅力湾:塑造多彩的滨水空间,汇报结构,4,1,三个关键性问题科技创新营城之道 生态宜居筑城之本 路径选择新城功能构成、发展时序、空间模式,规划研究与新城发展目标,2,3,4,5,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正在经历战略转型和竞争力重构。 京津冀不仅是带动北方地区整体发展的引擎,也承担着创新发展的历史重任。 伴随区域功能体系的建立和加强,唐山由省域中心城市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成为区域核心功能区
2、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迎来城市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以曹妃甸为核心的南部地区将在国家新一轮的重工业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构筑中大展宏图。,营城之道宏观背景与新城定位,1,规划研究与新城发展目标,唐山城市转型 首钢搬迁正式启动、曹妃甸工业区迅速成长、科学发展示范区的设立,正在推动唐山城市功能和空间调整,南北双核并进的城市发展格局已成必然。,6,曹妃甸的历史使命:港城共筑国家增长空间 曹妃甸港(工业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建港条件,成为国家新一轮重工业战略的支点。 滨海新城:唐山国际交往与技术进步的前沿。,1,规划研究与新城发展目标,新城定位与职能要点: 环渤海科技创新城市、唐山南部滨海门户城市。 承担
3、区域、市域、地区发展的综合服务职能,重点实现科技创新、生产服务、国际交往三大职能,而重中之重则是构筑创新体系。 由于与曹妃甸工业区共同承担国家增长空间和科学发展示范的重任,应着重在两大领域进行研发创新,即新材料领域和循环经济领域。,营城之道宏观背景与新城定位,以科技创新启动新城的战略选择: 跨国企业继生产基地全球布局后,研发以及总部分支机构向生产地迁移成为国际趋势。 以北京为智力核心的环渤海地区长期以来研发与生产基地的疏离造成了基础研究能力强而研发转化能力弱。 本地区工业生产是由大型国企,跨国企业联盟主导的大型重工业生产,正处在快速扩张期,有极强的创新需求以及宝贵的创新实践机会。 放眼环渤海地
4、区,各城市工业生产正处于高速发展状态,高端区域职能尚未明确,竞合关系尚不明朗。新城先期启动科技创新职能,占领区域职能制高点,将使城市在地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7,曹妃甸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必然性唐山南部地区具有完整的湿地演替系统,该地区具有较高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新城所在区域内水质性缺水,可用水资源不足,土壤盐碱化严重,地基承载力较弱,也迫使这里必须采取一系列高新技术,节约水土资源,改善人居环境。,筑城之本生态城市理念与建设原则,1,规划研究与新城发展目标,国内外案例及要点: 花园城市(1962,奥地利) 可持续发展、低成本、高密度 第三太阳村(1978,希腊) 节能材料、节能工
5、艺与节能设计 西雅图总规(1993,美国) 城市乡村、绿色交通 共生住宅发展区(1994,日本)、生物气候型住宅(1995,西班牙) 产业、住宅、社会全循环体系 住宅不应超过建筑总面积的40 国际上生态城市发展的前沿实践案例有美国伯克利、上海东滩等,什么是“生态城”? 生态城是可持续的、符合自身生态特点并与区域生态系统相协调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人类聚居地。 内涵:可持续性、生态和谐、经济高效、社会公平 应具备的特征:1强调符合自身生态特点,符合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2结合经济发展要求和当前经济能力,应用具有生态特征的技术手段;3城市发展具有开放性和动态发展性。,可行性新能源、新技术
6、的实践。该地区具有应用各类节能环保技术的广阔空间。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技术在全国领先;拥有成熟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条件;具备成熟的围海造陆技术;形成了完善的盐碱地绿化技术;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利用技术、地热资源利用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8,如何建设生态城? 一般性原则:区域协调、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节能高效、集约安全;低炭减排、循环经济;技术进步、卫生环保;和谐宜居、公正公平;文化传承、特色突出;网络畅通、机制协调;及时监控、动态调整。,1,规划研究与新城发展目标,筑城之本生态城市理念与建设原则,9,循环经济与城市建设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
7、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 原则:从3R到5R。3R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新的理解救助物种(Rescue)、环保选购(Re-evaluate) 滨海新城作为生态城来建设的产业设置和空间布局要求。技术实现 从废物处理向静脉产业的进化 社区循环体系的建立 绿色交通的支撑 新能源的利用(地热、风能、太阳能),1,规划研究与新城发展目标,1 符合3R的循环经济原则;并且标准更高更严,技术应用要更广泛,才能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2 产业选择和功能定位要立足区域(京津冀),在开放系统中寻求成为大
8、循环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3 致力于解决就业平衡,减少通勤 4 考虑滨海休闲旅游功能和区域生态保护的整体融合。,筑城之本生态城市理念与建设原则,10,筑城之本基于本土特征的技术探索,循环经济的社区模式要点 物质资源的I/O(输入输出)具有明确的指向,构成完整的链/网结构 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资源充分再生,1,规划研究与新城发展目标,复合水网构想 复合水网:淡水网+海水网+工程水网(防洪排涝)。 绿地系统:以本土化植被生长的生态绿地为主体,辅以少量景观种植。,设计理念: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破坏与污染、实现零化石能源使用,能源需求与废物处理实现基本循环利用。 主要做法: 节能建筑物南向、
9、节能电器、太阳能发电、垃圾焚烧发电、风力发电、复合保温墙体、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街灯、燃料电池、地区供给热水系统。 水循环和过滤使用节水型洗衣机和马桶、雨水利用、防火用雨水储存、中水利用、真空下水系统、通透式排水路面。 交通办公与住宅共存设计、电动汽车公用、自行车出借系统 垃圾垃圾厨房分类、先进生活垃圾焚烧、垃圾气化溶融、沼气发酵 绿色建材木制建材、非烧制粘土空心砖、金属外墙皮不刷油漆、禁止采用铝板和板。 绿化屋面植被化与自然的绿化、林荫道、斜面绿地、可以看见海和山的广场、浅滩、凉亭。,11,关于城市防洪排涝问题 中国传统经验:高水高排、低水低排 西方沿海城市案例:荷兰、意大利、德、法 亚洲案
10、例:日本、韩国、新加坡 规划建议:唐山南部地区的高程差以及防浪堤的存在,决定了直接利用重力流排涝有诸多不便,同时也具备进行“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条件。 城市建设中按5面积设置集水区,暴雨条件下,可以消解50以上的降水;所收纳暴雨则平行于总体等高线,汇入主要排涝河流后集中强排入海,暴雨停止后,仍有部分雨水存蓄在集蓄空间内,平缓流入河道以及用作绿化、景观用水。以此进行雨水收集,可部分解决淡水资源缺乏问题。,1,规划研究与新城发展目标,筑城之本基于本土特征的技术探索,12,功能构成,发展时序,功能构成与发展时序:多层次、多功能、多时序,1,规划研究与新城发展目标,新城将由依港而生&港城互动,最终实
11、现双城(主城)联动,以共同完成国家战略和区域振兴的历史使命!,13,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新城、生态新城,新城发展目标,1,规划研究与新城发展目标,14,1,2,生态岛:生态宜居的理想空间,3,4,总体概念性规划,营城区域视角下的创新体系构筑和国际门户的建立 筑城生态背景下的宜居城市建设,15,区域统筹重点,生态保护 多条生态廊道 唐海湿地、东南部三岛等保护区岸线利用 生产岸线生活岸线生态岸线唐山南部交通走廊 城际高铁、高速公路、国道、滨海大道 滨海大道(新城段)重点突出景观和防潮功能,未来根据交通需求,局部增设海上通道。防洪防潮 沙岛、泻湖 滨海大道将以堤路结合方式,满足防潮要求,标高需达到5
12、.16米。,2,生态岛:生态宜居的理想空间,16,场地要素特征,2,生态岛:生态宜居的理想空间,17,生态格局,2,生态岛:生态宜居的理想空间,生态特征:海陆交错生境 流域特征:属滦河平原及冀东沿海诸河流域的“冀东沿海诸河”部分;河流面积较少,流程短,水资源短缺;河床以细砂土为主,形态相对稳定。 海岸特征:明显区别于南堡和乐亭的岸线特征,滩涂湿地分布较广,属于典型生态交错带,生态保护要求高。 生态格局:以廊道建设为重点 在区域生态格局体系中,重点以河流廊道方式保持从海到陆逐步过渡的生态完整性。 场地外部建设大清河生态廊道以及沿海公路沿线的隔离廊道; 中部和东部保留一定规模的生态斑块; 沿海岸线
13、潮间带及潮上带保留生态廊道。 由此构筑以廊道为主、斑块为辅的生态网络,应与城市布局形成契合关系,保障城市片区均充分享受生态服务功能。 在廊道区域和大面积绿化区域,应采取乡土物种、盐地适生植物,如白剌、碱蓬、柽柳、杨柳、灌柳等。,唐山南部海岸带中属淤涨速度较快的区域,场地东南侧的三岛(月坨、金沙、菩提)保护区较长时期自然生长速度最为迅速,生态服务高,也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区。,18,建设适宜性与开发容量控制,2,生态岛:生态宜居的理想空间,建设适宜性分析方法 利用RS手段,基于ArcInfo/GIS平台;按3030平方米为单元;通过多因子叠加手段。其中:覆被条件、地质状况和岸线特征是决定评价结果
14、的主要因素。 开发容量控制 逾渗透理论和经济生态规模最佳的“中位理论”。 我们认为,为保障生态功能的反渗透性,开发规模以平方公里左右为宜。在此规模下,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达到最佳的配比关系,保障生态功能不受损失且使人们能够享受到足够的生态服务。超量用地需充分考虑生态功能补偿。,结论 规模综合以上因素,新城总体建设规模宜控制在120130平方公里。与用地规模和水资源供给能力相适应,人口规模宜控制在150万人左右。 结构为最大限度地保护河流的生态功能,选择避让溯河和小青河,采取组团式布局。 大疏大密的建设方针,确保城市的高效与生态系统的完善。 生态廊道建设与新能源利用相结合。 考虑周边工业影响与
15、隔离防护要求。,19,概念性布局与建设控制要点,2,生态岛:生态宜居的理想空间,生态结构与组团式空间布局 向海开放的生态廊道:青龙河、溯河、小青河、大清河。 以三岛保护区为重点,保护小青河以东的生态岸线。 城市片区之间和片区内部的绿色空间与生态廊道相互渗透。 设置土壤改良试验区,可作为远景备用空间。 设置湿地公园试验区,与区域性风能利用通廊相结合。,20,概念性布局与建设控制要点,2,生态岛:生态宜居的理想空间,功能结构 主要功能区:科技研发区(研发、培训)、公共服务区(办公、商务、文化、金融、会展、信息)、城市生活区(居住、社区服务)、滨海旅游区(生态、休闲度假)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科技研
16、发和生产服务驱动下的快速起步。起步期 第二阶段:行政中心带动下的城市功能完善。完善期 第三阶段:国际商务和特色旅游推动下多元化发展。提升期,小青河两侧的近海与退海开发,形成两个相互呼应的湾区,是城市功能和魅力的焦点。,21,概念性布局与建设控制要点,2,生态岛:生态宜居的理想空间,总体布局方案 用地规模120平方公里,备用地(土壤改良试验区)1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150万人,人均建设用地约80平方米/人。 近中期(小青河以西)突出了教育科研用地的比重;远景规划国际商务、会展和海岛型生态旅游用地。 现有村庄考虑在远期改建为科技服务岛,结合生态廊道来布局和迁移渔港。 重大基础设施(供电、供水、垃
17、圾处理等)需要区域统筹,应在实施性规划中落实。,22,概念性布局与建设控制要点,2,生态岛:生态宜居的理想空间,交通系统 高效的外部交通与人性化的内部交通有效衔接,实现通达和舒适的双重目标。 城际铁路、公路和结构性主干道:重点承担对外交通及片区之间的联系功能。 城市轻轨和主、次干道:承担片区内部联系。,主要通道和设施 城际高速铁路位于新城中北部,拟设两个站点,可分别带动小青河东西两侧的发展。 双港快速路(北线)结合高速铁路廊道布置,重点连通曹妃甸港和京唐港。 双港快速路(南线)结合城市轻轨布置,作为新城中部的公共服务轴。 沿海公路现有国道,新城北部边界,建议升级改造。 滨海大道新城滨海景观路,
18、与防浪堤结合,预留跨海 交通线,根据未来需求建设。 城市轻轨新城内形成环线连通各片区,并延伸至曹妃甸工业区、海港片区,远期对接主城区和滦南。 公交枢纽主要枢纽与铁路站场和轻轨换乘点结合布局。,23,1,一期建设区规划,2,3,智力谷:科技创新的空间载体,4,营城在弹性空间结构下的科技新区建设 筑城循环经济和绿色交通下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24,愿景与策略,3,智力谷:科技创新的空间载体,愿景 以混合开发,创造具有丰富多彩活动的城市空间,提升地区活力。 以高效便捷的通达系统和信息系统,建立广泛的对外联系实现与地区和国际智力资源的及时链接;产学研的高效转化。 以舒适的环境,和富于吸引力的交往空间,激
19、发创新的火花。,策略 主导功能与弹性开发模式 交通引导下的双向启动 以交往空间为核心构建循环经济社区网络,25,功能构成,科技,区域性科技支持 重工业企业研发机构 静脉产业试验区 科技咨询与人才培训,生活,工业区生活配套 企业职工生活社区 基本生活服务和职业培训,服务,现代生产服务 信息咨询 商务、金融、保险业 区域性交通枢纽 港口虚拟物流平台,1,规划研究与新城发展目标,三大主导功能:综合服务+科技研发+生产配套 科技研发区:企业研发机构和重点院校的发展空间。 生产者社区:主要承担曹妃甸工业区的生活配套功能。 综合服务区:以生产生活服务,作为以上两大功能的支撑和纽带。,发展策略主导功能,科技
20、研发区,综合服务区,生产者社区,26,发展策略双向启动和弹性的空间结构,3,智力谷:科技创新的空间载体,双向启动下的弹性空间结构 以城市公共服务为纽带的平行组团空间格局。有利于满足高度不确定的城市发展需求,同时能确保与各生态廊道之间的联系。,高效、弹性、舒适,在平行组团结构下,划定一定数量的弹性地块,根据需求选择性发展生活或者研发功能,但应控制居住和研发比例的上限和下限,以保证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和城市活力。,27,3,智力谷:科技创新的空间载体,以交往空间为核心构建循环经济社区网络 交往空间吸引力与社区中心设计:通过有针对性的人群需求分析,分别引导研发和居住社区的公共空间设计。 在总体上突
21、出混合功能带来的场所活力。 公共交通和步行系统是联系社区交往空间的纽带。 深入社区内部的水网,既延续了场地的盐田肌理,又增添了公共空间的趣味。,引导研发社区 公共空间设计,引导生活社区 公共空间设计,发展策略循环经济社区,28,发展策略循环经济社区,3,智力谷:科技创新的空间载体,29,结构与用地布局,3,智力谷:科技创新的空间载体,用地和人口规模 规划总用地35.3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26.5平方公里。 为满足高效集约和生态宜居的双重要求,规划人口规模约为40万人(包含部分流动人口) 常住人口承接曹妃甸工业区人口约18万人,研发科技人员和服务人员约15万人。 流动人口主要是工作在科技城
22、,居住在主城的人口。 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均按40万人需求配置。,空间结构 以公共服务为纽带,串联各组团 与油田作业区相结合,控制组团之间的生态廊道 在滨海和高铁站周边形成两个功能核心,30,3,用地构成 一期城市建设用地合计26.5平方公里,参考日本筑波科学城的科研核心区的用地结构,并结合曹妃甸的实际。,智力谷:科技创新的空间载体,结构与用地布局,31,综合交通,3,要点 突出对结构性主干道(新城的交通骨架,一期建设区的外部性交通)和主要枢纽的控制。 提倡公交优先为主的绿色交通,预留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智力谷:科技创新的空间载体,32,绿地系统、复合水网,3,要点 落实新城生态格局基础,结
23、合本土的生态机理和集中采油区预留生态廊道 应用复合水网理念,引海、筑河。,智力谷:科技创新的空间载体,33,总体城市设计空间营造,3,设计要素与总体空间意向 核心与地标城市核心节点魅力湾:市民公园、商贸中心 生态与活力活力轴滨海景观带、滨河功能带 风貌与特色城市特色节点研发转化基地、信息中心、概念公园、创意产业中心 生活与休闲邻里中心生产者社区服务中心 门户与亮点高铁站 骨架与脉络景观通廊和景观大道,智力谷:科技创新的空间载体,34,3,智力谷:科技创新的空间载体,开发强度 公共服务区采取中高强度的开发,研发、居住社区采取中等密度开发,并增加绿地率。 建筑高度的选择兼顾了地基承载力特点、工程技
24、术经济性、和城市空间序列等因素。,总体城市设计开发控制,35,综合交通,3,根据道路等级和功能,采取不同断面形式,并突出街道的尺度感和景观效果。,智力谷:科技创新的空间载体,总体城市设计街道空间,a-a,b-b,d-d,e-e,c-c,36,3,要点 以“水”作为组织开放空间的灵魂,展现城市滨水特质。 主要通廊:向海开放,统领公共活动空间。 次要通廊:连通主轴呈“鱼骨状”,生态空间与生活空间交错布置。,智力谷:科技创新的空间载体,设置不同主题的公园和广场,增添开放空间的趣味和识别性。 将开放空间与生态廊道、采油密集区结合布局。,总体城市设计开放空间与视线分析,37,3,分组团指引 重点控制建筑
25、的风格、体量,和街道的尺度及空间意向。,智力谷:科技创新的空间载体,总体城市设计城市空间分区建设指引,38,1,起步区城市设计,2,3,4,魅力湾:塑造多彩的滨水空间,营城为科技研发创造一个多样的交往空间 筑城特定生态肌理下的城市空间塑造和景观环境再生,39,设计主题,4,魅力湾:塑造多彩的滨水空间,海岸 塑造多彩的海滨环境文化 打造丰富的文化氛围生活 多样和谐的生活空间,区位起步区位于一期建设区的南端滨海处,规划设计总面积约7.4平方公里。在总体概念规划中,这里是滨海生活岸线和景观岸线的核心地带,溯河在该区东部汇入渤海,河口处将形成“城中观海”和“海上观城”的魅力湾。,40,功能结构,4,魅
26、力湾:塑造多彩的滨水空间,以水为轴形成四个功能延伸带和两个功能核心 楔形商务文化区嵌入海边,统领公共空间 滨水功能区 商务金融、会议 海滨休闲、度假 概念公园文化功能区 创意产业岛 科研创新区 文化、艺术展示区生活功能区 创意SOHO社区 舒适生活社区 商业中心、社区服务岛,41,4,魅力湾:塑造多彩的滨水空间,用地规划 总用地规模约7.4平方公里。 拟居住人口6-8万人。 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兼容性用地,以利于弹性开发。,土地利用规划,42,开发控制,4,魅力湾:塑造多彩的滨水空间,地块开发强度控制,建筑高度 楔形的商务金融区和半环状的滨海度假区,以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烘托、围合出魅力湾 起步区制
27、高点(地标建筑)位于魅力湾北侧,与湾心处的文化艺术中心彼此呼应。,43,交通组织,4,魅力湾:塑造多彩的滨水空间,道路系统 城市主、次干道:一期建设区干道网络中的组成部分。 城市支路:联系滨水景观和社区生活。 在公共活动密集的区域设社会停车场库;居住社区内停车位按有关规定配置。,公共交通 以便捷的公共交通,降低小汽车的使用,使人们回归绿色生活,并为节能环保做出贡献。,交通组织,4,魅力湾:塑造多彩的滨水空间,慢速交通,增添城市舒适感 滨水型公共步行区(景观、商业、休闲)。 以深入每个街坊的水系为纽带、以交往空间为节点的步行系统。 自行车运动专用道(滨海、滨河),丰富休闲健身方式。,45,城市设
28、计控制要点,4,魅力湾:塑造多彩的滨水空间,社区空间模式示意 商业社区(左上) 居住社区(右上) 科研社区(左下) 商务社区(右下),46,F,D,城市设计控制要点,4,魅力湾:塑造多彩的滨水空间,街道及水岸空间示意,A,B,C,E,47,城市设计控制要点,4,魅力湾:塑造多彩的滨水空间,交相呼应的生态活动区 蓝色活动区滨水空间:起步区水系以海水为主,根据防洪防潮需要,设置水闸;结合潮水涨落特点,内河水岸采取2-3层跌落式护坡,增加亲水空间。 根据滨水空间特征(海岸、河畔等)提供丰富多彩的水上活动,局部形成水上交通。,绿色活动区 绿地系统:包括公共休闲绿地、生态绿地、概念公园等,为人们提供充足
29、的漫步、健身场地。 城市绿化以本地耐盐植物(如柽柳)为主体,辅以景观种植。蓝色/绿色活动区融为一体,让人们享受健康的、充满活力的生活,并产生归属感,深深热爱这座新兴的城市。,48,城市设计控制要点,4,魅力湾:塑造多彩的滨水空间,景观系统 水:是景观和开放空间的母题,创造不同特质的滨水环境,丰富空间体验,塑造城市形象。 海岸:自然、壮阔。 河畔:宜人、活力。 社区水道:温馨、和谐。,公共空间 将海景引入城市内部,并成为组织公共空间的核心。 深入社区的水网是盐田肌理的完美再现,局部放大水面作为社区服务和交往活动的中心。 追求滨水空间和街道景观的韵律感,时而开敞、时而围合,富于趣味。 溯河畔为概念
30、公园(油田作业和生态观光等),49,总平面设计,4,魅力湾:塑造多彩的滨水空间,建筑布局 根据分区功能和开发强度要求,进行建筑布局,并充分考虑建筑朝向和防风。 住宅建筑整体上简洁、舒适,并突出环境的均好性;商务、金融建筑以点式高层为主,塑造高品质办公环境;商业、文化、娱乐、休闲酒店等建筑可采用个性化造型,增添海滨地区的活跃氛围和标志性;海风公寓设计融入了自然要素;研发培训建筑追求严谨、简约的形式。 建筑在追求个性的同时,需符合城市设计要求。,50,总平面设计,4,魅力湾:塑造多彩的滨水空间,魅力湾(节点)设计指引 魅力湾分区控制商务办公区、海风公寓区、观海SOHO区、海滨休闲娱乐区、海上度假区、海心艺术区(文化艺术中心) 建筑设计要点功能、体量、色彩、风格,51,52,谨以我们的工作献给“国宝之地”曹妃甸!,汇报完毕,感谢各位专家、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