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三 章 和 解 剂 (Prescriptions for Mediation),和 解 剂一、概念: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调和寒热等作用,用以治疗少阳病、肝脾不和、肠胃不和、寒热错杂等病证的一类方剂,统称为和解剂。属于“八法”中的“和法”。,二、分类与适应证: 1.和解少阳 用于少阳病(半表半里证); 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 2.调和肝脾 用于肝脾不和之证。 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3.调和肠胃 用于邪犯肠胃,肠胃不和,寒热错杂,升降失调之心下痞证。 半夏泻心汤。,三、使用注意: 1.和解少阳剂,主治邪在半表半里之证。故 凡邪仍在肌表,或邪已入里,阳明热盛者,均 不宜使用;
2、邪在表而误用和解,则易引邪深 入,邪已入里而误用和解,则会延误病情。2.劳倦内伤,或气血虚损所致之寒热往来, 均不宜使用和解剂。3.情志所伤的肝脾不和,宜配合思想开导。,第一节 和解少阳,适应证,伤寒少阳证,伤寒少阳病的特点: 病位:半表半里 病势:太阳传少阳正气受损 病变特点: 正邪相争 胆火上炎 气机阻滞 津液壅滞,用药特点: 半表半里 透邪外出 柴胡 青蒿 黄芩 正气不足 益气扶正 人参 大枣 甘草 胆火上炎 清泄胆热 黄芩 青黛 气机郁滞 疏畅气机 柴胡 陈皮 枳壳 津液壅滞 祛除水湿 半夏 茯苓,小 柴 胡 汤 (Minor Decoction of Bupleurum),(伤寒论)
3、,1.小柴胡汤证的病机、治法、组方原理及用法. 2.小柴胡汤配伍生姜、半夏的意义,【组成】,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洗,半升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甘草炙,三两* 原方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去渣再煎,可使药性更为醇和,汤量更少,减少对胃的刺激,避免停饮致呕。,用法,方歌 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少阳病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伤寒少阳证,正邪分争往来寒热,气机郁滞胸胁苦满,神情默默,胆热,循经上炎咽干、
4、目眩、心烦,胆胃失和口苦喜呕不欲饮食,苔薄白,脉弦,其他证: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内伤杂病见少阳证者。,1、,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证。 * 指妇人月经期间,外受风寒,化热内传,热与血相互搏结,故见经水不当断而断,又见少阳寒热往来等证候者。 3.疟疾、黄疸及内科杂病见少阳证。 【病机】邪聚少阳,胆胃不和。 【治法】和解少阳。,* 君:柴胡 透解少阳半表之邪,消除病因; 疏畅少阳经气之郁滞,消除主证。 * 臣:黄芩 清泄少阳(半里)之热; 清胆火柴胡之升散配黄芩之降泄,为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佐:半夏、生姜 和胃降逆止呕、疏通水道; 人参、大枣 使(兼) 炙甘草*
5、配伍特点: 本方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和解少阳为主兼和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脾胃调和,诸证自愈。,益气扶正,助正驱邪 防邪内传,用量特点: 柴胡为人参、甘草的一倍以上。,【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伤寒少阳证的基础方、和解少阳的代表方。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所以伤寒论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说明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小柴胡汤,1、若胸中烦而不呕,为热聚于胸,去半夏、人参,加瓜蒌以清热理气宽胸; 2、渴者,是热伤津液,去半夏,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 3、腹中痛,是肝气乘脾,宜去黄芩,加芍药以柔肝缓急止痛;
6、4、胁下痞鞭,是气滞痰郁,去大枣,加牡蛎以软坚散结; 5、心下悸,小便不利,是水气凌心,宜去黄芩,加茯苓以淡渗利水;,加减变化,6、不渴,外有微热,是表邪仍在,宜去人参,加桂枝以解表 7、咳者,是素有肺寒留饮,宜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止咳; 8、热入血室证兼气滞者,加香附、苏梗、枳壳; 9、兼血瘀者,加归尾、桃仁、元胡; 10、兼热伤阴血者,加生地、丹皮; 11、黄疸者 加茵陈、山栀子。,3.现代运用: 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淋巴腺炎、中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属少阳证者。对
7、于感冒寒热不解或低烧不退、功能性低热等效果较好。,药理研究,本方对细菌、病毒及钩端螺旋体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缓解机体对入侵病原体产生的反应,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作用并能调整肝胆和胃肠功能。因而对上述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典型病案 张某某,男,45岁。主诉:反复高热不退。病史:2年前始发热,反复高烧近2年。每于发热前先发冷,继则发热,体温39以 上。西医查找不出病因、病灶,抗生素治疗23天热退,过一周余仍发作如前 。查患者饮食、二便、心肺均正常,只是脉象稍弦细。,诊断:中医:少阳证。 西医:不明原因高热。 治则:和解少阳 方药:小柴胡汤加减。柴胡22克,黄芩12克,半夏9克,党参12克,青
8、蒿12克,白薇 12克,生地9克。按语:本病例为典型的少阳证寒热往来,故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因病程过久,多次 发热而伤阴,故加青蒿以清深入骨间阴分之邪;白薇凉血清热,治发热定时 ;生地甘寒益阴,清热降火。6剂后病愈,未再发作。,大 柴 胡 汤,(金匮要略),1.大柴胡汤主治、用药与小柴胡汤的区别 2.大柴胡汤不用人参、甘草之理,【组成】,原方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再煎, 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去渣再煎,分2次温服。,【用法】,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枳实炙四枚 大黄二两 半夏洗半升 大枣擘十二枚 生姜五两,方歌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
9、外攘。,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苔正黄,脉弦数有力。,【病机】 少阳未解,邪入阳明化热成实。 【治法】和解少阳,内泻热结。,大柴胡汤处方分析,君:柴胡、黄芩 和解少阳 臣:大黄、枳实 内泄热结 佐: 半夏生姜白芍 益阴柔肝缓急止痛。 使(兼):大枣 和中、调药。,和胃降逆止呕。,1.辨证要点: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心下满痛,便秘,苔正黄,脉弦数有力。,【运用】,大 柴 胡 汤,2、常用于治疗胆道疾患 (1)胆道疾患的常见病理特征胆热(上炎、犯胃)肝胆气郁胆阻(结石、黄疸等),(2)常用方法: 清利胆热 疏肝理气 利胆 归纳为“清、疏、通、
10、利” 大黄通腑、利胆退黄 柴胡疏肝利胆 黄芩清泄胆热 芍药缓急止痛,临床分型:,胆热型,热甚 板蓝根 银 翘,湿热 茵陈 栀子,气滞型 木香 厚朴 或金铃子散,胆阻型 结石 金钱草 鸡内金,若痛甚,重用芍药,加玄胡索、郁金,蒿芩清胆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1、蒿芩清胆汤的主治、功效及主要配伍意义 2、蒿芩清胆汤主治、用药与小柴胡汤的区别,【组成】 青蒿脑钱半至二钱 淡竹茹三钱 仙半夏钱半 赤茯苓三钱 青子芩钱半至三钱 生枳壳钱半 陈广皮钱半 碧玉散、 (滑石、甘草、青黛)包,三钱【用法】 水煎服。,方歌 蒿芩清胆碧玉需,陈夏茯苓枳竹茹, 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病证】少阳湿热痰浊证。,
11、蒿芩清胆汤,特点: 偏里热 兼痰热湿热,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主证比较,小柴胡汤证,往来寒热 寒热 如疟,寒轻热重,胸胁苦满 胸胁胀痛,胸闷,咽干目眩心烦,口苦喜呕 口苦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苔薄白,脉弦 舌红苔黄腻,脉滑,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汤 【病机】 胆热犯胃; 湿热痰浊中阻。 【治法】清胆和胃,利湿化痰。,【方解】 君:青蒿 清透少阳邪热, 芳香“辟秽宣络” 黄芩 清泄少阳邪热; 清热燥湿。 蒿、芩相配,透邪泄热,引邪外出,和解少阳。 温胆汤(竹茹、半夏、茯苓、枳壳、陈皮、甘草)清化热痰,蒿芩清胆汤,碧玉散 (滑石、甘草、青黛)清利湿热 的基础方,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主证比
12、较,【运用】 1.辨证要点:寒热往来,寒轻热重,胸胁胀痛,吐酸苦水,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2.临证加减: 若呕甚者 左金丸、代赭石; 湿重者 白豆蔻、草果、藿香; 小便不利,加车前子、泽泻、通草;痰热眩晕,加石决明、白芍、泽泻、川贝;合并耳鸣耳聋,加菖蒲、菊花、泽泻以清胆利窍。,3.现代运用:肠伤寒、急性胆囊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肾孟肾炎、疟疾、盆腔炎、耳源性眩晕、钩端螺旋体病等属少阳湿热痰浊内阻者,均可用之。4.使用注意:本方清胆利湿,对气血不足之时寒时热,阴虚阳亢之眩晕头痛等不宜使用。,蒿芩清胆汤,本方组成中含有的方剂:a.滑石、甘草(六一散)b.滑石、甘草、青黛(碧玉散)
13、c.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二陈汤)d.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竹茹、枳壳(温胆汤),第二节调和肝脾,肝脾不和的病机特点:常互相影响,恶性循环,肝木,脾土,木疏土,土荣木,木乘土,土侮木,肝木,脾土,四 逆 散 (伤寒论),四逆散的组成、主治、功效及主要配伍意义,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各十分,四逆散,组成,* 原方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古代多用散剂,每日2次,每次9g,分上下午半空腹温开水送服;现代多用汤剂,水煎,分2次上下午半空腹温服。 本方药物用量,原书四药均等,以求各药势均力敌,升降敛散,相反相成。但现代运用并非一定拘泥于此,对腹胀较重的病人,甘草用
14、量可适当减少。,四逆散,用 法,四逆散主治证候分析 1、阳郁厥逆证 外邪传经入里 阻遏气机 阳气内郁,不得温养四末,四逆散,四逆,脉弦,影响诸脏功能,腹痛、泻利下重、咳逆、心悸、小便不利,主治,2、肝脾气郁证: 胸胁胀闷,脘腹疼痛,脉弦。,四逆散,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四逆散,功用,* 君:柴胡 透邪外达,疏肝解郁。 臣:白芍 敛阴养血柔肝,缓急止痛;防止柴胡的耗伤阴血之弊。 * 柴、芍相配,疏肝气以调肝之用,养阴血以补肝之体,体用并治,为调肝的常用组合。,四逆散,方解,* 佐:枳实 理气解郁,泄热破结。 * 合柴胡一升一降,舒畅调达肝脾气机;合白芍则调畅气血而止腹痛。 * 使:炙甘草 合芍药
15、酸甘化阴,增强养阴柔肝,缓急止痛之力。 调和诸药。,四逆散,基本结构:柴胡 枳实;柴胡 白芍;白芍 甘草。,手足不温或胁肋、脘腹疼痛,脉弦。,辨证要点,四逆散,运 用,气郁化火甚者 + 金铃子散或郁金、青皮; 兼血瘀者 + 失笑散或丹参、赤芍、川芎。,四逆散,加减变化,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附件炎等病证属肝脾(肝胃)不和者。,四逆散,现代运用,附方 1.柴胡疏肝散 组成:四逆散去枳实,加枳壳、陈皮、香附、川芎 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典型病案 龚某某,女,83岁。主诉
16、:发热5天,加重1天。 病史:5天前开始发热,头昏痛,口干苦,渴欲冷饮,大便3天未行,小便色红而 短。昨夜起昏眩不能起,四肢冰冷。查体温38.3,苔白厚,脉弦有力。,诊断:阳郁厥逆 治则:透邪解郁 方药:四逆散加减。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各6克,菊花12克,黄芩9克。按语:本证虽见四肢厥冷,但口苦而渴,溲赤脉弦,与阳虚之厥显然有别,系邪 热深入,郁结已甚。年事虽高,仍需解郁泄热,使邪去正复,厥逆自愈。 故以四逆散为主治疗,2剂后大便2次,一夜安睡,精神舒畅,继服上方1剂 而愈。,逍 遥 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说文与消摇通,庄子逍遥游注云:如阳动冰消,虽耗不竭其本;舟行水摇,虽动不伤其内
17、。譬之于医,消散其气郁,摇动其血郁,皆无伤乎正气也。”,1.逍遥散配伍意义、配伍特点2.逍遥散配伍煨生姜、薄荷的意义,当归 芍药 茯苓 白术 柴胡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逍遥散,组成, 原方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 1.散剂,煮散,每服6-9g,煨姜、薄荷少 许煎汤温服; 2.丸剂,每服6-9g,日服2次; 3.汤剂,水煎服。,逍遥散,用 法,逍遥散病机及证候分析 病机:肝郁血虚脾弱,逍遥散,胁痛 头痛 目眩 月经不调 乳房胀痛 脉弦,肝郁,血虚,脾虚,口燥咽干,神疲食少 脉虚,疏肝解郁,健脾养血。,逍遥散,* 君:柴胡
18、疏肝理气而解郁。 * 臣:当归 养血补肝,活血行滞; 白芍 养血敛阴,柔肝缓急。 * 柴、归、芍同用,疏肝气而调肝之用,养阴血而补肝体,体用并治。,逍遥散,方解,佐: 白术、茯苓 健脾益气,并资营血生化, 烧生姜 和中温胃散寒,以助脾之健运 上三味又能除湿散水 薄荷 疏达肝气,助柴胡以解肝郁清肝 (防止肝郁化热) * 使:炙甘草 配白术、茯苓增强健脾益气; 调和诸药,逍遥散,1.体用结合:方以白芍、当归滋阴养血以补肝体,柴胡、薄荷疏肝行气以调肝用,合则肝体肝用并治。 2.肝脾同治:柴胡、薄荷、白芍、当归疏肝柔肝养肝;茯苓、白术、甘草、煨姜益气健脾温胃,合而用之,则调肝补脾。3.气血津液兼治:柴
19、胡行气,当归和血,茯苓、白术除湿,四药相配,可使气畅、血行、津布,以利于肝脾功能的调和。全方肝脾同调,气血兼顾,立法周全,组方严谨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实为调肝养血之名方。,逍遥散,配伍特点,胁痛,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舌淡红,脉弦而虚。本方为调和肝脾的常用方,代表方。,逍遥散,辨证要点,运 用,临床运用: 本方为中医妇科之常用方剂 月经不调:滞:鸡血藤、香附、泽兰、川芎虚:生地、熟地、女贞子、旱莲 痛经:鸡血藤、川芎、香附、金铃子散 乳房胀痛、包块:橘络、青皮、夏枯草、牡蛎 更年期综合征(喜怒无常):合补肾药,逍遥散,肝郁甚者 + 香附、川芎; 血虚甚者 + 熟地黄、何首乌; 脾虚
20、甚者 + 黄芪、党参。,逍遥散,加减变化,慢性肝炎、肝硬化、肋间神经痛、胃十二指肠溃疡、 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乳房小叶增生、精神分裂症、黄褐斑等 。病证属于肝郁血虚脾弱者。,逍遥散,现代运用,a.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 组成:逍遥散加丹皮、栀子。 功用:疏肝清热,活血调经 病机:肝郁血虚,化火生热 主治:肝郁血虚有热之月经不调 治肝郁血虚发热或潮热,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怔忡不宁,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肚腹作痛,或小腹重坠,小便涩痛。,b.黑逍遥散(医略六书): 组成:逍遥散加生地或熟地。 功效: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主治:治肝脾血虚,经前腹痛,脉弦虚者。
21、,5.类方比较:四逆散逍遥散,逍 遥 散, 重在疏肝理脾,调畅气机,兼能透邪解郁, 四逆散 原治阳郁证,临证尤多用治肝脾不和所致 之胸胁、脘腹疼痛,脉弦等证候。 均可疏肝理脾,用治肝脾不和之胸胁、脘 腹胀痛,脉弦之证。 重在疏肝解郁,兼能养血健脾,为调经的 逍遥散 常用方;临证用治肝气郁结,血虚脾弱之 月经不调证,见经行腹痛,头痛目眩,乳 房胀痛,脉弦等证候。,典型病案 黄某某,男,28岁。 主诉:阳痿4年。 病史:婚后不久,夫妻吵架,互不言语3个月,经邻居调解,方才说话。但相互感 情冰冷,同房时,欲而难举,举而不坚,伴阴囊坠胀,胸胁满闷,烦躁易怒 ,食少,咽干口苦。查:舌淡红苔薄,脉弦细数。
22、,诊断:中医:阳痿(肝气不舒)。 西医:性机能障碍。治则:疏肝解郁,健脾强筋。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9克、白芍12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茯苓12克、川 楝子9克、香附12克、郁金9克、延胡索9克、淫羊藿15克、橘核9克、薄荷6克、 甘草6克、生姜3片。 按语:按语:夫妻吵架,肝气郁结,血行不畅,宗筋失养而阳痿。肝之经脉络阴器, 布胸胁,气滞肝经则阴囊坠胀。肝郁情志失于调畅,则烦躁易怒。气郁引动 肝胆相火,故见咽干,口苦之症。脉弦细数,乃肝郁血虚,相火内动之象。 在治疗上,舒肝健脾强筋同时,通过调畅肝气,使气行血行。宗筋得养,诸证 自愈。,痛 泻 要 方,(丹溪心法),1、痛泻要方的主治、
23、功效 2、痛泻要方配伍防风、白芍的意义, 水煎服。亦可作散剂或丸剂。,防风一两,白术炒,三两,【组成】,白芍炒,二两,陈皮炒,二两半,【用法】,痛泻要方,主治,【病证】:土虚木乘之痛泻,肝脾不和,肝旺,乘脾,腹痛,脾虚,生湿,泄泻,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痛泻要方,功用,君:白术 益气补中以治脾虚; 健脾燥湿以促脾运。 臣:白芍 养肝柔肝以泻肝之实; 缓急止痛。 * 术、芍相配健脾柔肝,培土抑木,调和肝脾。,痛泻要方,方解,佐: 陈皮 芳香化湿以醒脾和胃; 理气燥湿。 防风 香舒脾气,助白术理脾。辛散肝郁,与白芍相配,一散一敛以疏肝祛风胜湿,升阳止泻。脾经引经药,痛泻要方,痛泻要方,肠鸣腹痛,大便
24、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脉左弦而右缓。,辨证要点,运 用, 久泻者 + 炒升麻; 苔黄腻+黄连、木香,痛泻要方,加减变化,慢性结肠炎、急慢性肠炎、神经性腹泻、肠道易激综合征等属于脾虚肝旺者。,痛泻要方,现代运用,适用于肠胃不和之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升降失常证候。,第三节 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1、半夏泻心汤治证的病机特点 2、方中以黄芩、黄连配伍干姜、半夏的意义,半夏洗,半升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 甘草炙,三两,半夏泻心汤,组成,原方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用2000ml水煮取1200ml,去渣,再上火
25、煎取600ml,每日三次,每次200ml,温服。因其寒温并用,去渣再煎能使药性和合柔顺,更宜于胃气不得和降的寒热错杂痞证。,半夏泻心汤,用法,半夏泻心汤,主治,【病证】肠胃不和,寒热互结之心下痞证。 少阳证误下,损伤中阳 邪热乘虚内犯(肠胃)(寒) + (热) 寒热互结 心下痞满而不痛; 脾胃升降失司 呕吐,肠鸣,下利; 邪郁化热 苔腻而微黄,脉弦数。 病位:心下 肠胃; “泻心”者,泻肠胃也。,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辛开苦降法),半夏泻心汤,功用,君:半夏散结除痞,降逆止呕 辛温开结以散寒 辛开臣:干姜温中散寒 寒热平调黄芩、黄连苦寒泄热开痞 苦寒降泄以清热 苦降佐:人参大枣 甘温益气,以补
26、脾虚;防温燥、苦寒药伤及虚土使:甘草 调和诸药。,半夏泻心汤,全方寒热并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使寒热得解,升降复常,则痞满吐利自愈。,半夏泻心汤,配伍特点,以心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黄。,半夏泻心汤,辨证要点,痞满甚者,去大枣枳实、厚朴; 湿浊甚者 + 藿香、佩兰、蔻仁、滑石; 兼食积者 + 山楂、神曲、莱菔子。,半夏泻心汤,加减变化,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症见痞、呕、下利者,均可应用。,半夏泻心汤,现代运用,附方本方减干姜之量,再加生姜 生姜泻心汤 伤寒论 本方重用炙甘草(四两) 甘草泻心汤伤寒论,病案分析:1
27、.罗XX,男,36岁,工人。感冒5天,呕而发热,间发恶寒,大便三日未解,以为热结,于是予调胃承气汤,药后发热未退,心下痞满难受,呕吐加剧,大便稀溏,一日3次,舌淡苔黄腻,脉滑数。,辨 证:寒热互结,气机阻滞,脾胃不和。 治 法:和胃降逆,开结消痞。处 方:半夏泻心汤。半夏12g 干姜9g 黄连6g 黄芩9g 人参6g 大枣4枚 炙甘草6g,1.小柴胡汤中柴、芩相配与蒿芩清胆汤中蒿、芩相伍,其作用有何异同? 2.蒿芩清胆汤的主治证、病机有何特点? 3.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如何通过药物配伍达到调和肝脾的?,复习思考题,4.薄荷在逍遥散、银翘散、桑菊饮中的作用有何不同? 5.试述痛泻要方主治证的病机特点;方中应用白芍、防风有何意义? 6.结合半夏泻心汤治证的病机特点,试分析方中以黄芩、黄连配伍干姜的意义。 7.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败毒散中均用人参,其作用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