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历史上的小冰期气候.doc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6333804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上的小冰期气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历史上的小冰期气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历史上的小冰期气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历史上的小冰期气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历史上的小冰期气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历史上的小冰期气候影响历史的决定因素陈钰萍 林雅真一、前言中国历史上有经历了四个冰期,其中包括有六个小冰河期。这六个冰河期的出现对中国历史上政治的变动有相当的影响。一般对历史上政治,社会的变动都以人文的角度去探讨,事实上,除了自然环境的变动常常会造成人文环境变化。本文即要探讨这六个小冰河其对中国历史政治的影响。二、绪论中国历史上共历经了六个小冰期,在气候,物产,政治上都有相当大的影响,这六个冰期分别是:第一个冷期自周穆王二年(公元前 1000 年)至东周平王东迁时(公元前 770 年)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小冰河期。第二个冷期自西汉成帝建使四年(公元前 29 年)起,经东汉,三国,晋,南北

2、朝至随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 1000 年) ,是第二个小冰河期。第三个冷期自北宋初叶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 985 年)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小冰河期。第四个冷期自明太组洪武元年(公元 1368 年)至清德宗光绪六年(公元 1880 年) ,在长达五百馀年之中包括有三个小冰河期:()自明代中叶之英宗天顺二年(公元 1458 年)至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 年) ,是第四个小冰河期。()自明代末叶后半期之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公元 1600 年)至清代前叶之圣祖康熙五十九年(公元 1720 年) ,为中国史上第五个小冰河期。()自清代末叶之宣宗道光二十年(公元 1840 年)至清德宗光绪六年

3、(公元 1880年) ,是第六个小冰河期。三、第一个冰河期周代中期以后有短暂的冰期入侵中国,是中国史上的第一个小冰河期,周代中叶以后有一个延时约 330 年的小冰河期,可由竹书纪年所记载当时长江和汉水曾结冰的事实来证实。竹书纪年卷有云:“周孝王七年(公元前 903 年)冬大雨雹,江汉冰,牛马冻死。 ”又云:“周孝王十三年(公元前 897 年)冬,大雨雹,江汉冰,牛马冻死。 ”如果从今日来看,长江和汉水冬天并不会结冰,只有在气候非常寒冷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可见周代中叶已后的后半期正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小冰河期,又根据科学家对长江和汉水结冰的纪录和花粉化石的研究,推算当年的气温可能比今天来的低摄氏

4、 0.51.0 度。又根据物候及气候的证据,竹书纪年:“幽王九年(公元 773 年)秋九月,桃杏实。 ”现代中原桃杏结实的季节是在夏季,而周幽王时竟迟至秋季九月(约已经是国历的十月了) ,可见周幽王时气候较严寒。直至平王元年(公元前 770 年)以后,气候才逐渐转暖,进入暖期。而当时的气候纪录可从竹书纪年上证实:“周幽王四年(公元 778 年) ,六月陨霜” ;隋巢子:“厉,宣之世,天旱地坼” ;通鉴外纪曰:“二相立宣王,大旱” 。气候的严寒导致戎狄时时入侵,周室被迫东迁,也是造成纷乱春秋局面的原因之一,周代的寒冷气候实乃改变西周历史的重要因素。自周厉王二十一年开始,经宣王,幽王,平王四朝凡一

5、百馀年,皆连年旱灾,庶民趁机叛乱,泽笢南徙,戎狄内侵,终导致西周亡。四、第二个小冰河期西汉末叶至隋初,气候转寒旱,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小冰河期。西汉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 29 年)以后,中原的气候逐渐变成寒冷干旱,进入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小冰河期,在此六百馀年的小冰河期中,寒冷干旱的气候曾导致西汉和王莽的覆亡,东汉皇室的倾覆,五胡乱华和中华民族的向南大迁徙等等,可见历史因这个长期的干冷气后改变不少,因为延时过长,将分为四个阶段来说明。1、西汉末叶至东汉(西汉成帝建始四年到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前 29 年至公元 219 年) ,气候较寒而干旱,这两百五十年间,史书上只有大寒大雪及大旱的纪录,

6、没有冬无雪,冬暖无冰的记载,可见当时气候寒旱之甚。根据当时气候纪录及花粉研究,西汉末叶以后冬大寒大雪及夏雪夏寒的纪录有:汉成帝建使四年(公元前 29 年)夏四月雨雪,秋桃李实。汉成帝阳朔四年(公元前 21 年)夏四月雪,燕雀死。东汉章帝建初年间(公元 7683 年)夏寒。东汉顺帝阳熙二年(公元 133 年)春寒。东汉桓帝延熙七年(公元 164 年)冬,大寒,杀鸟兽,害鱼鳖。东汉灵帝光和六年(公元 183 年)冬大寒,北海东莱,琅琊井中冰厚尺馀。东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 193 年)夏六月,寒风如冬时。可见自西汉末叶以后,气候的确非常寒冷,科学家推算年平均约比今低摄氏 0.51.0 度,当时也有大

7、旱的纪录,汉书:“汉成帝永始三年(公元 18 年)夏大旱。 ”由於西汉末叶时,长年旱灾,所以汉平帝时天下纷争,人民开始南徙,使王莽得以篡汉自立,然而王莽时天下亦旱霜连年,故新朝只算是昙花一现,例如汉书有云:“连年久旱,百姓饥穷,故为盗贼。 ”王莽时,流民入关者数十万,饿死者十之八九。 ”东汉以后干旱情形更严重,民生亦窘,招致天下各州郡流民相继蜂起,自安帝永初三年(公元 109 年)以后百年间,叛乱不断,东汉末叶,黄巾贼又起,才会导致东汉社稷灭亡。图书集成庶徵典有载:“汉成帝建始四年(公元 29 年)夏四月,雪;秋,桃李实。 ”按现世中原和黄河流域桃李结果的季节是农历五,六月,而西汉末年却到秋季

8、才结果,可见气候比较寒冷。2、三国时代(魏文帝黄初元年至陈留王咸熙元年,公元 220264 年)旱霜连年。三国时代不但气候非常寒冷,而且旱灾也相当严重,酷寒的记载:三国志魏志文帝本纪:“黄初六年(公元 225 年)冬十月,帝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馀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不江,乃还。 ”又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赤乌四年(公元 241 年)一月襄阳大雪,平地雪深三尺,鸟兽死者大半。 ”由以上可知三国时代冬季长江,淮河和汉水曾结冰,正是小冰期气候的徵兆,由当时长江,淮河及汉水曾结冰的纪录,知道三国时代气候和东汉时代相差不远,年均温也差不多,比现在低个摄氏 0.51.0 度左右。

9、大旱的记载: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嘉禾五年(公元 236 年) ,十月起不雨,至次夏,接频年枯旱,亢阳之应也。 ”吴凤二年(公元 255 年) ,大旱竟年。 ”;晋书五行志曰:“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 231 年)五月,大旱。 ”魏明帝太和五年(公元 234 年)三月记:自去冬十月至此月皆不雨。 ”高贵乡公甘露三年(公元 258 年) ,夏旱。 ”;三国志魏志毛玠传锺繇诘玠曰:“亢旱以来积三十年”可见三国时代短短四十馀年抗和竟达三十年之久,是相当严重的旱灾 3,晋代(晋武帝秦始元年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 256 年公元420 年)再东晋和西晋的一百五十馀年中,也是旱霜连年,其中夏霜夏雪的年数竟达六次

10、,春秋霜年数竟达十多次,冬季大雪奇寒的年数也有二十六次之多,而没有”冬无雪”和”夏燠”的记载,而从晋成帝咸康二年(公元 336 年)迄东晋亡(公元 420 年)的八十馀年间,也没有雨灾的纪录,而旱灾的次数却有三十多次,只中国历史上旱灾最严重的一个时期。夏霜,夏雪以及连年冰冻的记载:晋书武帝本纪:“武帝秦始七年(公元 271 年)五月雪” 。 “武帝咸宁二年(公元 277 年)八月暴寒且冰,河间暴风雪,寒冰,五郡国陨雪伤榖” 。武帝太康八年(公元 287 年)夏四月陨霜,冬十二月大雪” 。 “武帝太康九年(公元288 年)夏四月,陇西陨霜伤麦” 。 “武帝太康十年(公元 289 年)夏四月,八郡

11、国陨霜” ;晋书惠帝本纪:“惠帝元康元年(公元 291 年)六月,雝州大旱陨霜。六年三月东海陨霜伤桑麦” 。 “惠帝元康七年(公元 297 年)夏六月,秦州雍州陨霜伤稼” ;晋书成帝本纪:“成帝咸和六年(公元 331 年)八月成都大雪” ;晋书康帝本纪:“康帝建元元年(公元343 年)八月大雪” ;晋书安帝本纪:“安帝元兴二年(公元 403 年)冬十二月酷寒” 。由晋书的记载,可见近代气候非常寒冷。大旱的记载:晋代的旱灾次数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不是最多的,但却是最严重的,晋书五行志曾记载自晋太康二年(公元 281 年)到惠帝时的十年间,每年都有旱灾的发生,其他的大旱还有:“晋惠帝元康七年(公元 2

12、97 年)七月,秦雍二州大旱,关中饥,米斛万钱” 。 “惠帝永宁元年(公元 301 年) ,自夏及秋,并州大旱” 。 “离石大饥” 。 “人民流移日散,十不有二” 。 “惠帝时,天下连年干旱寒冷,饥荒频频,百姓很多都饿死了,惠帝曰:百姓何不吃糜 ”。天灾不断,加上皇帝的昏庸,让国计民生更加恶化,最后终於招致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中原的汉人大量迁徙到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中原沦陷於五胡长达一百数十年。4,南北朝及隋初(刘宋武帝永初元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 420 年公元 600 年)这一百八十年的气候和晋时相去不远,都是旱霜连年的情况,故气候较今日为寒,而且有小冰期气候的特徵,以当时的气候纪录和节

13、气物候来说明:当时的气候纪录:南北朝至隋初的气候纪录包括下雪奇寒,夏霜夏雪,冬无雪无冰,大旱等的记载极多,其中夏霜夏雪的年数达十五次之多,春秋霜年数也有二十多次冬无雪无冰的年数只有两次 ,大旱年数也有七十五次,所以南北朝和晋一样,都是属於旱霜连年的气候,而夏霜夏雪,冬春下雪及大寒的记载有:隋书五行志梁武帝本纪:“大同三年(公元 537 年)六月,青州山境陨霜” ;图书集成庶徵典:“世祖元光三年(公元426 年)冬十月暴寒,数日冰合” ;“世祖太平真君八年(公元 447 年)五月雪寒,北镇人畜多冻死,是时为政严急” ;“高宗和平六年(公元 465 年)四月乙丑陨霜” ;“高祖太和四年(公元 48

14、0 年)九月甲子,朔京师大风雪,雪深三尺”南北朝下霜下雪的次数比晋代还多,由於旱霜连年,所以为太宗坤瑞二年,帝乃下诏赈恤霜旱,谓“顷者以来,频遇旱霜。早榖不登,百姓饥寒,不能自存者甚众” 。大旱的记载:南北朝的旱灾虽然没有晋代那麼严重,但次数却比晋代来的更多,算是历史上旱灾第二严重的时期了。北魏魏书高祖本纪曰:“北魏高祖延兴三年(公元 473 年) ,州镇十一大旱,相州民饿死者二千八百四十五人” ;北魏孝文帝王肃传曰:“二十年七月,高祖久旱不雨,辍膳已三旦” ;北史东魏孝静帝本纪:“天秤二年(公元 538 年)三月辛未,已久旱故诏示京邑及诸州郡县,收骸骨” ;隋书五行志:“东魏天平四年,并,肆

15、,汾,建晋,绛州,秦,陜等州大旱,人多流散” 。当时的物候情况和稻米的分布情形,由魏书上的记载,南北朝的清明三候迟於礼记月令之物候,但已桃花开花的时间来看,逸周书和礼记月令都以惊蛰为初候,魏书则为次候,可测得南北朝的气候可能较为严寒。 齐民要术卷一种榖第三篇叙述当时农时和耕稼的关系,文中写到“三月上询及清明节桃始花” ;“四月上旬枣生叶,桑花落” ,若跟今天相比,西安桃花开始的时间及枣生叶,桑花落的时间迟 1530 天之久,因是由於气候较寒冷所导致的。又齐民要术水稻第十一中曾经述及中国南方六,七月间早熟稻的种植情形,可见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种稻的情形不普遍,这有可能是因为气候严寒,气温低,积温不

16、足维持稻作的生长。四,第三个小冰河期北宋太宗雍熙二年至南宋光宗绍熙三年是第三个冷期,从北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 年)以后,气候又急遽转寒,江淮一带漫天冰雪的奇寒景象再度出现,五千年来的第三个小冰期入侵中国,长安,洛阳一带再唐朝以后可以种植的柑橘等果树全部都冻死了,而淮河流域,江南,长江下游和太湖皆曾经完全结冰,车马可以在结冰的河面上通过,见以下的气候纪录,动植物分布情况,地理景观即可知道北宋太宗中期以后,中国的气候寒冷的程度。气候纪录和花粉化石研究:太宗雍熙二年冬,南康军言:“大雨雪,大江冰合,车马可度,可胜重载” 。 “北宋淳化元年(公元 990 年)九月,京诏府大雪伤苗稼” 。 “太宗

17、至道三年(公元 997 年)冬,江南大雨雪,长江冰” 。 研北杂志卷上:“洞庭湖以种橘为业者,其利与农亩等,宋政和元年(公元 1111 年)冬大雪,积雪尺馀,河水尽冰,凡橘皆冻死。明代伐而为薪取给焉。 ”“钦宗靖康元年(公元 1126 年)四月,京师大雨,天气清寒。五月至六月暴雨伤麦,夏行秋令” 。 “靖康二年正月,大雪,天甚寒,冰如镜,行者不能立定,人多冻死,四月辛酉北风大起大寒” 。当时记载长江流域之洞庭湖和鄱阳湖,淮河流域,江南等地曾经冰封的地方志共六百馀种,可谓是漫天冰雪的奇景,而长江和淮河就我们所知道的今天是不会冰封的,加上科学家对花粉化石的研究,估计当时的温度比现在还要低约摄氏 1

18、.01.5 度。竺藕舫在中国历史气候之变迁一文中从经统计宋朝史中关於南宋高宗绍兴元年到理宗景定五年(公元 11311264 年)的一百三十三年中,杭州晚春降雪的纪录共有四十五次,如果跟现世杭州最后一次下雪时间相比,南宋前期结冰的时间早了约两个星期。而对於南宋旱灾最少,降水却最多的情形,竺氏认为可能是因为温带气旋风暴南行以及太阳黑子数目增多有关。动植物的分布:北宋初原本在河南开封以及华中一带活动的热带动物象,由於气候转寒的关系逐渐向南移,至北宋末叶以后,中原和长江流域不再有象的存在,而仅限於华南一带。稻米需要温热而多雨的环境才能生长,汉代以前,中国华北旱中原黄河流域一带皆温暖多雨,均有稻米的生产

19、,但东汉以后,天气渐冷,黄河流域稻米渐少,到了宋代,北方产米更少,除了旱稻尚可种植外,水稻已经很少见了,可见古代气候转寒使稻米不再适于生长,南宋朱熹在注解诗经唐风鸨羽中有云:“稻,南方所食稻米,水生而色白也” 。如果当时北方还有稻米的种植,朱熹就不会做这样的注解了。竹类跟稻米一样也要高温多雨的环境,汉代以前北方多竹,分布相当广阔,但气温日低,竹类生产渐少,到北宋末期以后,产量更少,梦溪笔谈中曾提到:“延郡素无竹” , “又非本土所有产物” ,可见当时中国北方已经很少有竹类了,这也应该是气候改变的关系。地理景观改变:根据文献记载,南宋时代,新疆沙埃拉姆诺尔(SairamNor )地方的山岭,长年

20、皆为冰雪所覆盖,而今日则是碧绿的草原,可知道南宋的气候比今天还要寒冷。五、第四个小冰河期明代承宋元的气候,继续为寒冷的气候,但是明朝比元代更干旱。在竺藕舫在中国历史上的旱灾曾说过:“除晋和南北朝以外,雨量特别少者为明代,当时旱灾之总数各世纪之冠” 。整个明代的气候都是相当寒冷的,尤其在明代中叶(明英宗天顺三年到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公元 1458 年1552 年)进入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小冰期。明代中叶以后,漫天冰雪的奇景再度在降临江南,华中,华南各地,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汉水,淮河都曾经结冰, “夏寒” , “夏霜雪”的天气纪录不绝如缕,而明代中叶期间冬无雪的纪录只有两次一次是再明英宗天顺二年

21、(公元 1458 年) ,一次是在明宪宗成化五年(公元1469 年) ,旱灾情况转趋严重,是中国历史上的小冰河时期。当时文献的纪录:广东通志:武宗正德元年(公元一五 O 六年)冬,广东琼州府万州雨雪。广东通志:明武宗正得四年(公元一五 O 九年)冬,广东潮州陨雪,厚尺许。广东琼州府万州是今天的海南岛万宁县;潮州即是今天的潮安,潮阳等县,都位居亚热带,现在冬季未曾听过下雪的情形,而明代中叶竟“雨雪” , “陨雪,厚尺许” ,可见当时天气甚寒。云南通志:孝宗弘治十一年(公元 1498 年)夏六月,云南临安大风寒甚,民多有冻死者,鸟雀亦多冻死。云南临安是今天的云南省建水,通海,河西,嶍峨,蒙自,石屏

22、等县,夏六月竟然寒冷到民有冻死者,可见当时气候之酷寒。江南通志:孝宗弘治十二年(公元 1499 年)及十五年(公元 1502 年)冬天寒,祁阳江水冻合,馀姚江水冰合。祁阳在湖南衡阳西南方,有潇水(湘江支流)流经其境,馀姚在浙东,有曹姚江和甬江流经其境,在弘治年间竟然冰封江面,足见当时气候相当酷寒。八、结论综观中国历史六个小冰期的概况,可以发现,寒冷的天气通常伴随而来的是干旱。寒冷和干旱对农作物而言是两大杀手,积温不足作物无法发芽,生长期不足作物也不能成熟。任何的农作物都需要水了灌溉,一但发生干旱,当年作物一定会又欠收的情况,尤其在中国古代水利建设技术并未发达的情况下,欠收的情形会更严重。中国政

23、权的稳定与否一向维系在“民足食”与否。人民吃的饱,政权的稳定度会提高;一但人民吃不饱,民乱将会随之而来。从这一个层面来看,中国政局的变化跟中国的气候有相当的关联。在第一个小冰河期,正当周代中叶以后的后半期,当时气候不但寒冷,且干旱连年,位在北方的戎狄受灾的情况比中国境内更为严重,所以导致戎狄南侵,周室东迁,造成混乱的春秋战国时代。西汉末到隋初,是中国的第二个小冰期。西汉末年常年旱灾,在汉平帝时天下纷争,人民开始南迁,使王莽有机会的以篡汉自立,然王莽时天下仍然汉双连年,不久后,新莽也告亡覆。东汉以后旱灾更为严重,各州郡流民四起,叛乱未已,东汉末年,黄巾贼又起,东汉社稷因此而倾覆。此后魏晋南北朝也

24、都拢罩在干旱之中,晋朝甚至是中国史上干旱最严重的朝代,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中原的汉族被迫大量南徙。第三个冰河期正值北宋时期,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积若不振的朝代,北方的民族时常南侵,南侵的原因无非为了更充足的食物,北方的气候比定比中原更加恶劣,为了生存,侵略的行动在北宋时,常常发生,宋室疲於应付,终告覆亡。整个明朝都笼罩在酷寒与干旱中。除了外患的威胁以外,明朝内部最严重的问题乃是流民问题,常年干旱,民不聊生,流民四窜,盗贼四起,国力耗费在流民上甚多,甚至到后来白莲教之乱,明思宗时张献忠和李自成之乱,以至满清南下叩关,明朝即告倾覆。清朝前叶继续第五个小冰河期,这一段期间旱灾水灾严重,根据推测这可能是清

25、初三籓之乱的远因之一,第六个冰河期开始时,正值清代末叶,从历史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一阶段清朝的政局已经由盛转衰,捻乱,太平天国之乱,回乱等民乱四起,不久后清朝便告亡。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动乱多和长期性干寒气候和连带出的严重饥荒有关,而各朝代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和物质文明的演变和发展也必定和当时气候的寒旱或暖湿有相当的关系。气候与国家的兴衰刘昭民五个暖期和四个冷期自殷商以还,中国历史上的气温有一周期性的升降波动,其升降范围为 12,吾人可根据其升降波动情形大致分成五个暖期和四个冷期(包括六个小冰河期,见图四) 。(一)暖期1第一个暖期自黄帝以前 300 年(公元前 3000 年)至西周前

26、半期(周穆王二年,公元前 1000 年)2第二个暖期自春秋时代开始(公元前 770 年)至西汉末叶(公元开始时) 。3第三个暖期自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 600 年)经唐、五代而至北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 985 年)4第四个暖期为南宋后半叶(自宋光宗绍熙三年至宋端宗景炎二年,即公元 1192年1277 年) 。5第五个暖期自清光绪六年(公元 1880 年)迄今。(二)冷期1第一个冷期在西周时代之后半期(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小冰河期) 。2第二个冷期自西汉末叶至隋初(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小冰河期) 。3第三个冷期自北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 985 年)至南宋前半叶(为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小冰河期) 。4第

27、四个冷期自明代(公元 1368 年起)至清德宗光绪六年(公元 1880 年) ,其中又包括下列三个小冰河期:(1)明代中叶(明英宗天顺二年至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公元 1458 年1552 年)为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小冰河期。(2)明代末叶的后半期(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以后)至清代前叶(清圣祖康熙五十八年)为中国历史上最寒冷干旱的第五个小冰河期。(3)清代末叶(清宣宗道光二十年至清德宗光绪六年,公元 1840 年1880 年)为中国历史上次冷的第六个小冰河期。在第四个冷期中有下列两段时期有较暖和的冬天:甲、明代末叶前半期(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至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公元 1557年1599 年)的四十二年

28、中,呈夏寒冬暖的情况。乙、清代中叶(清康熙五十九年至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公元 1720 年1820 年)的100 年中。周朝到西汉时代的气候在西周前半期,气候还是相当的暖和,由地下出土之物如当时布料、帽子、家庭用具、使用工具以及刻在铜器上的竹类符号等(见图五)看来,当时这种竹类曾经在黄河流域生长地非常繁茂。但是西周前半期(大约在周穆王时代)以后,开始有冷期侵入中国,此可由竹书纪年所载:“周孝王七年(公元前 903 年) ,江汉冰” 。 “周孝王十三年(公元前897 年) ,江汉冰,牛马多冻死” 。以及周厉王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公元前 847 年851 年)连年皆大寒大旱之事实得到证明。从春秋时

29、代到秦、西汉时代,除秦代气候略寒(秦代夏雪夏寒的纪录有两次)以外,皆是温暖多雨的情况。据许多当时的文献记载,当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尚多老虎、象、犀牛等热带和副热带的动物栖息其间,中原亦多竹类、稻米、桑分布其间,而属于副热带作物的苎麻曾经延伸到中国北方,如诗经中七见麻字,汉书地理志也说:“鲁地地狭民众,颇有桑麻之业” 。汉书东方朔传载:“汉兴,去三河(中原)之地,止霸产以西,都泾渭之南,有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 。 史记货殖传有曰:“齐鲁千亩桑麻” 。可见当时气候比现在暖湿。新朝到南北朝时代的气候新朝和东汉以后,气候转寒且旱。从新朝到南北朝,不但旱霜连年,而且夏霜夏雪的记载也非常多。 魏书

30、有载:“惊蛰三候: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黄莺)鸣。春分三候:鹰化为鸠,玄鸟(燕子)至,雷乃发声” 。其中所记载的物候都比春秋战国时代的夏小正 、 吕氏春秋以及西汉时代的礼记月令 、 淮南子 、 逸周书等所记载的物候迟一候以上,可见南北朝时气候比较寒旱。又贾思勰在所著的齐民要术中也曾经述及:“三月上旬及清明节桃始花” 。 “四月上旬及枣叶生,桑花落”当时中原桃始花、枣叶生、桑花落的时间比现代要迟 15 天至 30 天之久,可知当时气候较寒,其年平均气温应比现时低 0.51(由物候之同时线分布图和现时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的比较而推算之) 。又齐民要术水稻第十一中仅述及中国南方六、七月间早熟稻种的情形,

31、可见当时中原已不再普遍种植稻米,此乃因当时中原和北方气候已转寒所致。隋唐以后至宋代的气候隋唐以后,气候又转入暖湿时期,当时“冬无雪”的年数居各朝代之冠。又唐书有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春正月,两京路(长安和洛阳)城中苑内种柑橘等果树” 。而今中原仅能种植苹果和柿子等温带果树,不再种植副热带园艺作物之柑橘了。可见当时气候较今日暖湿。北宋太宗以后,气候又急遽转寒,江淮一带漫天冰雪的奇寒景象再度出现,长安和洛阳一带的果树也冻死不少,当时寒冷气候向南影响到华南一带,太湖流域、长江、汉水、淮河以及湖南、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境内的河川都曾经结冰,马车可以在河面上行驶而过。而在南宋的 133 年中,晚春降

32、雪的记载竟达 45 年之多,将这些晚春下雪的时间与近世杭州最后一次下雪的时间相比较,可以发现南宋时代比现在的平均时间要晚两个星期,而与近世上海的情况相若(上海纬度比杭州高 1 度 1 分) 。根据南宋时,杭州之最晚终雪日期与近世上海、南京最晚终雪日期的平均温度相比较,再以现世杭州和南京、上海的年平均气温相比较(杭州为 16.7,南京为 15.3,上海为 15.6) ,可推算出当时杭州年平均气温要比现世低 11.5,冬季则低 23。迨南宋后半期以后,气候又转入暖期,这是由南宋冬无雪及冬燠热的纪录绝大部分都集中在这一段时期而得知。元代以后的气候元代气候又转为旱霜连年的情况。明代以后的气候比元代更加

33、寒冷干旱,尤其明代中叶以后,广西的梧州和云南的昆明更是“漫天大雪不殊北方” ,连广东海南岛冬季也下雪,是为显着的小冰河期时代。而明末前半期有较暖和的冬天,那一段时期多冬无雪的气候纪录(占明代总数的七分之五) 。而明末后半期到清代前叶是中国历史上最寒冷的时期,当时四川和云南夏秋竟下大雪,而冬季广东也下大雪,可见当时气候之寒冷。清代中叶以后,中国境内开始有现代气象里雨量和气温观测数值的纪录,研究并统计这些雨量和气温的数值纪录,以及北平古柏、古银杏树木年轮的变化,可看出清代中叶有较暖和的冬天。而清代末叶以后,气候又转寒,再度进入小冰河期时代,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次冷的时期。一直到清末光绪六年(公元 18

34、80 年)后,才渐渐转变进入暖期,而于民国三十年达到最高峰当时年平均气温比现在要高出 0.60.8。而民国三十年以后,平均气温又慢慢下降,民国三十四年三十九年,为较冷气候时期。民国四十年以后的气候又转暖,呈升降波动现象。但就整个变化趋势而言,自清末迄今,仍然属于暖期(见图六) 。结语综合上述的研究,吾人可以得到下列五点结论。1.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最初两千年大部分属于暖期,暖期中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 2左右,一月份平均温度比现在高 35。2。四个冷期的平均气温波动幅度为 12。3。每一个冷期和暖期的大周期时间是 400800 年,大周期中又可分出 50100 年的小循环周期,其平均气温变动范围为

35、 0.51。4。由中国和西方的平均气温变化曲线来看,可见冷期有由东向西推移的情况,即由中国向西推移到欧洲及非洲大西洋沿岸。暖期的变迁则刚好相反,由西向东推移(即欧洲先转暖) ,也有从北向南变化的趋势。5。根据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可看出历代政治动乱大多与长期性干寒气候和连带出现的严重饥荒有关。而历代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和物质文明的演进和发展,也都和当时气候的寒旱或暖湿有某种程度上的相关。参考资料:1.竺可桢 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 东方杂志第二十二卷第三号 民国十四年。2.刘昭民译 中国有史以来气候之变迁 文艺复兴月刊第七十四期 民国六十五年。3.戚启勋 大气科学 大中国图书公司印行 民国六十六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