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报道称,26 岁的高俊从河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后考入南京大学读研究生,本科加硕士 7 年时间都在学习“社会工作”专业。去年毕业后,她在郑州某事业单位担任“院长助理”一职,并在 4 个月后辞职离开,理由是“虽然收入稳定工作清闲,但实在不适应那么复杂的人际关系。 ”换工作不稀奇,但高俊歌的“下家”是火锅店服务员。研究生跑去端盘子?高俊歌解释说,她应聘的是管培生,虽然现在干的是服务员的活儿,但可以升领班、店长,一步步走下去不乏机会,而店长的年薪可达 20 万元,并不像外界想的那么委屈。她还说了另外一点理由, “我也喜欢这种服务行业,人际关系简单。 ”【模拟题】一知名大学的女硕士因不
2、太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从事业单位跳槽到火锅店当服务生,对此,你怎么看?【中公解析】这样一道小角度切入的智能型问题,可以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求职动机,可以说题目出的非常巧妙。如何来解答呢?我们逐一破解。读到这样的一则材料,我们很容易想到前几年北大学子陆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步轩卖猪肉的事例。面对大学生多元化的择业趋势,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应该看到这是大学生理性的择业观的体现,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一者,人各有志,不同的活法有不同的魅力,用公众认可的生活方式或社会价值衡量、评价高俊歌,恰恰会扼杀一个人的个性需求,也显示不出多元化社会的特点;二者,职业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部分人瞧
3、不起生活在基层的劳动者,其实是对社会职业的偏见。还有人觉得,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从事基础性工作是资源浪费。我觉得,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现在的高校毕业生,跨行业、跨专业任职和流动的很多,高校教育仍是基础性教育,个人发展需要更多的在社会上的学习,同时说明若干职业存在太多的互通性。现象上,一个硕士生端盘子,做了一般人也能做的事情,但从长远看,有文化的人充实到基础性行业里,却能改变整个行业的气氛与面貌,可以影响和激励更多的人愿意认真地对待和做好这份本来并不起眼并不让人看好的工作。这样的蝴蝶效应,却是人们不易觉察到的。因此,作为一名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我们在择业的时候应该是立足自身条件,分析岗位要求,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的,这个时候可以简单谈谈自己报考的动机,就能够更加锦上添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