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卞良君,课外参考书,隋唐五代的历史起迄:隋:581618年。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唐:618907年。618年李渊称帝,国号唐。907年朱温灭唐,进入五代十国,至 979 年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为大宋。其间共 327 年。,唐曾经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国力强盛,思想兼容并包,文化上中外融合,士人充满进取精神,胸怀开阔,气度恢宏。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创造力,也给文学带来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同时,唐代也经历了安史之乱这一空前战祸。大繁荣与大破坏,然后是力图中兴而始终未能的振作。这样多彩的生活,为文学的发展准备了丰厚的土壤,为文学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题材,扩大了
2、他们的视野,给了他们激情,让他们不得不发为歌咏。,唐文学繁荣的客观条件,唐文学的繁荣是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诗歌、散文、小说等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艺术特质得到了充分认识,逐步与学术分离,淡化了政治教化的功利目的,自觉追求审美,追求内容、辞采、声律之美和表现技巧的创新。表现领域的扩大和表现技巧的丰富,也促进了文章体裁的变化与扩展,从而为我国文学发展到全新的阶段做好了一切准备。正是在此基础上,唐人成就了一个诗的辉煌的时代。,唐文学繁荣的自身原因,表现在诗、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上。诗的发展最早,在唐文学中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当诗发展到高峰时,散
3、文开始了文体文风改革。小说也开始走向繁荣。当散文、小说、诗相继进入低潮时,词又登上文坛,焕发光彩。终有唐一代,几乎找不到文学沉寂的时期。唐文学的繁荣,还表现在作者众多、大师辈出上。全唐文收作者3 035人,全唐诗收作者2 200余人,唐人小说尚存二百二三十种。唐代出现的杰出诗人数量之多,为我国诗歌史上所仅见。,唐文学繁荣的表现,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习惯上唐诗分四个时期:初唐( 618 712 )高祖李渊、太宗世民、高宗治、中宗显、睿宗旦、武周 盛唐( 713 755 )玄宗隆基 中唐( 756 824 )肃宗亨、代宗豫、德宗适、顺宗肃、宪宗纯、穆宗恒 晚唐( 825
4、907 ) 敬宗湛、文宗昂、武宗瀍、 宣宗忱、懿宗漼、僖宗儇、 昭宗晔、昭宣帝柷,初唐:沈宋、 “四杰” 、陈子昂盛唐:王孟山水田园派、高岑边塞派、李白、杜甫(安史乱前) 中唐:杜甫(安史乱后)、元白派、韩孟派、刘柳、李贺晚唐:温李、杜牧、杜荀鹤,唐诗四个时期中的主要诗人、流派,一、初唐四杰与陈子昂,初唐四杰:王勃(650676?)、杨炯(650693?)、卢照邻(632?695?)和骆宾王(627?684?)。大都生于贞观年间(627649),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诗风与宫廷不同。代表作卢照邻有长安古意,骆宾王有在狱咏蝉,王勃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有从军行。,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
5、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高步瀛 唐宋诗举要:,“以蝉自喻,语意沉至。”,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胡应麟:“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婉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 (诗薮),陈子昂与唐诗风骨,陈子昂(661-702)倡导风雅兴寄、“汉魏风骨”,反对齐梁浮华诗风。在感遇诗及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里,他直接建安诗人的梗概多气,将匡时济世的人生抱负化为慷慨悲歌的情思,表现出昂扬壮大的气势,展示出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这种“伟
6、大的孤独感”在盛唐诗歌行将到来之前独“得风气之先”,被称作“唐诗风骨”。,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感遇其二王尧衢古唐诗合解:“此感志之无成也。” “人之淹留迟暮,负才不遇,亦犹 芳兰之摇落于空谷也。”,杨升庵:其辞简质,有汉魏之风。 唐诗快: 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 ,在天地无穷而人生有限的悲歌中, 回荡着目空一切的孤傲之气,形成 反差强烈的情感跌宕。在一己的悲 哀里,蕴含着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 独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抚 剑四顾茫茫而慷慨悲歌的豪狭气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
7、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孤篇盖全唐”
8、的春江花月夜,诗薮:流畅婉转。 唐诗归: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感伤,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 而庵说唐诗:起用出生法,将春、 江、花、月逐字吐 出;结用消归法,又将春、江、花、月逐字收拾。唐诗别裁:前半见人有变易,月明常在,江月不必待人,惟江流与月同无尽也。后半写思妇怅望之情,曲折三致。,这是盛唐前期的一首七言歌行体古诗,享有“孤篇盖全唐”的美誉。它采用的是乐府诗旧题,但作者已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容和境界。它借助于传统的游子思妇离别之情的铺叙和渲染,抒写了诗人对宇宙奥秘、人生哲理的深邃、睿智而富于情味的思索。它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兴象,诗情、画意与哲理相结合。那浓烈的情思氛围,纯美的空
9、明诗境,都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开始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这是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世界”(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开篇8句就题生发,将“春”、“江”、“花”、“月”逐字吐出(“夜”字暗含其中),描绘了春江月夜的绚丽景色,创造出一派寥廓明净、惝恍迷离的纯美境界,使人沉醉在生命之美的感受里。接着,面对如此动人而又神秘的大自然,诗人陷入了有关宇宙人生的遐思冥想之中:人有生死,虽则代代不已;月无今古,故而年年相似。江月待人,果然是情真意笃;江水流波,也未免来去匆匆!既然在永恒的宇宙面前,生命是美好的,却又是短暂的,那么,生活里总该多几分团圆的欢愉;然而,此时诗人的眼前却闪现出一幅幅离人月下相思的画面:
10、闺中,月光如水,泼洒在妆镜台边、玉户帘中、捣衣砧上,“卷不去”,“拂还来”,撩起思妇对游子的无尽的思念;江边,闲潭夜梦,花落、水流、春已去,斜月西沉夜将归,更激起游子难以排遣的思乡念家的情感。这离情,如泣如诉,如痴如梦,虽说是生活带给人们的缺憾,可又似乎少它不得。因为它不是悲观厌世者的哀叹,相反,恰恰是出于对生命的珍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这摇曳动人的离情本身,不正蕴含着人生的某种意义和价值吗?它毕竟是美的!正因为如此,诗的结句“落月摇情满江树”才显得更加余味无穷,令人心醉神迷。,全诗以明丽纯美的语言、轻快流畅的旋律,将自然的美景(“春江花月夜”之景)、诗人的遐想(宇宙无限而人生短暂之思)与人
11、间的情思(游子思妇之情)交织在一起,将蓬勃的诗情、浓郁的画意与睿智的哲理交织在一起,将无限与有限、永恒与短暂、惆怅与希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色调淡雅、意境幽美、完整和谐的画卷,诱使一代一代的读者去探寻其中无尽的美的意蕴。此外,这首诗虽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在章法上却次第井然。起头用“出生法”,将题面的几个字逐个吐出;结末用“消归法”,又将其逐字收拾;它以月出、月升、月斜、月落为序,描绘了不同月色映照下呈现出的不同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所触发的不同情思,由景物而情理,由宇宙而人生,由思妇而游子,“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感伤,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钟惺、谭元春唐诗归),【整理笔记】初唐四杰 陈子昂与唐诗风骨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简析【阅读笔记】1.文学史(中)第一章第四节韩柳散文部分 2.文学史(中)第二章第四节唐代传奇部分 3.第四章全部【建议背诵】骆宾王在狱咏蝉,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川,宋之问渡汉江,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