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11讲 水循环与洋流.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6324350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讲  水循环与洋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11讲  水循环与洋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11讲  水循环与洋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11讲  水循环与洋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11讲  水循环与洋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理一轮总复习 必修一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上梅中学 冯忠文40第 11 讲 水循环和洋流【考纲导学】考试说明 命题规律 趋势预测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题型示例:选择题和综合题都有,2013 安徽第 26题,重庆 12(1) (2) (3)题。能力要求:考查以获取和解读信息把握和阐释事物规律。热点预测:2015 年高考仍将以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体相互转化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主。趋势分析:以人类和水体为线索,联系生产实际,考查水体、洋流与实际生活的关系。【知识梳理】一、陆地水1、陆地水体的类型空间: 状态:

2、 更新: 性质: 2、 水循环1 概念: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其动力是太阳辐射和地球重力。2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陆地水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 陆地 海洋、陆地 海洋循环环节 蒸发和蒸腾、降水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蒸发、降水作用 补充陆地水的数量 使陆地水得以补充和更新, 循环水量最大水圈大 气 水 (0.001)海 洋 水 (96.5)陆 地 水(3.5)地 表 水(69.9)地 下 水(30.1)冰 川 (68.7)河 流 水湖 泊 水沼 泽 水生 物 水土 壤 水永 冻 土 底 冰小 结 : 水 体 类 型人 类

3、容 易 利 用 的 淡 水 ( 河 流 水 、 淡 水 湖 泊 水 , 浅 层 地 下 水 )潜 水承 压 水地理一轮总复习 必修一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上梅中学 冯忠文41很少 最重要3 水循环的意义:水循环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并在各个圈层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再生,并能持续利用。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4 掌握水循环的要领:、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填数字含义) 。三类水循环的判断A 空间判断 B 径流判断 C 循环量大小判断 D 水平衡判断 【例题 1】读全球水循环模式图,箭 头分别代表降水、蒸发、径流和水汽输送。 若水循环总量为

4、100,则 M、N 分别为( )A7 16 B6 7 C7 23 D 7 77 与长江参与海陆间循环有关的环节是 AP、M、T、S BP、M、N、S CM、T、S、N DS、P、Q、N 人类在有可能在局部地区施加某些影响的环节是 海 洋 地理一轮总复习 必修一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上梅中学 冯忠文42A M, B Q, CN, DS 4地下水(1) 类型: (2) 对比:、埋藏条件不同。 补给不同。潜水: 承压水: 运动动力不同 。 潜水 影响,从 向 流; 承压水 影响,从 向 流;量与质不同。 排泄方式不同。 特点不同。潜水 承压水有一个潜水面;分布区与补给区基本一致;

5、埋藏较浅,受气候影响大流量不稳定;易受污染承受一定的压力;分布区与补给区常不一致;埋藏较深,受气候影响小,流量稳定;不易受污染,水质较好。 环境问题潜水 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盐渍化;过量开采造成潜水水位下降而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地面下沉,沿海地区可能引起海水入侵 承压水 污染或过量开采后不容易恢复。 三种井:读前图潜水井 承压井 自流井 半自流井 地下水与地质构造 地下水与泉水 地下水与积盐(3) 我国地下水的主要问题A、华北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西北、东北地区城市地下水较普遍超采;B、地下水不合理开采和超采在许多地区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C、地下水污染严重,危及供水安全;D、西北地区许多地区地下水

6、盐失衡;E、全国有 1 亿多人饮用不符合标准的地下水, 4300 多万人受地方病困扰。5潜水问题 (1)潜水等水位线图及其绘制 在地形图上往往用潜水等水位线来表示潜水面的形状。所谓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的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高度绘制的,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类似,但要注意:A在绘制潜水等水位线图时,必须利用同一时期的水位资料,因为潜水面是随时间而变化的。B在绘制潜水等水位线图时,等水位线只能与地形起伏保持一致,在一般情况下决不能与地形等高线垂直。地理一轮总复习 必修一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上梅中学 冯忠文43C在沼泽地区,若地下水出露地表,则等水位

7、线应与地形等高线重合。D等水位线不应直接穿过河床,只能连到两岸为止。(2)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应用A潜水的流向:最大坡度方向B潜水的流速:受坡度的影响(正相关)C潜水的埋藏深度。 D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关系。E利用潜水等水位线合理布置水井和排水沟。要求:水井排水沟与等潜位水线平行。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如上图 135.【探究】写出 ABCD 潜河补给关系A B C D 甲 乙 丙 【例题 2】读右图,实线是地形等高 线,虚 线是潜水面等高线 ,等高距均为 5(单位:米),甲处为 一口水井。读图回答。(1)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 为:A15 米 B25 米 C75 米 D85(2)

8、从图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倾向 D有荒漠化倾向(3)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A4 月 B6 月 C10 月 D12 月(4)近年来,苏南地区封闭了大量的机井,其原因主要是:双项( )A减缓地面沉降 B保护地下水资源 C地下水开采成本高 D苏南地表水丰富,不需要开采地下水【例题 3】读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过程线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最深的时候出 现在 夏季 (季节),原因是: 夏季气温高,生产用水量大增 (2)1980 年的埋深过程线出现 A、B 两个波谷,而 1999 年和 2000 年只出现

9、一个波谷,这说明北京市平原地区的用水结构出现了什么变化?理由。 用水结 构:农业用水比重下降,工 业和生活用水量比重增加;理由:春季小麦返青耗水多,同时工业与生活用水也持续增多,导致地下水位春夏持续下降。地理一轮总复习 必修一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上梅中学 冯忠文446河水的补给(上右图) (1)雨水补给A 补给时间 ;B 补给特点: C 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的地区差异。(2)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A 变化因素: B 主要地区: C 补给特点: 。(3) 、永久积雪(冰川)融水补给A 变化因素: B 地区: C 补给特点: D 断流问题冰川、永久积雪贮量的大小、太阳辐射、气温

10、的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的特点。有一定的滞后性 , 即流量的变化比气温的变化有推后现象。比如图中所示,11 月下半月到 12 月;气温已基本处在 0以下,但河流并未马上断流。由于气温的年际变化比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小,因此,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水量的年变化幅度比雨水补给的河流小。在我国西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冰雪融水是河流补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沙漠边缘的绿洲地区,甚至成为河流水量的唯一源泉。而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多为内流河。(4) 湖泊水补给A 不同湖泊作用不同。上游湖 ,中下游湖B 退耕还湖的重大意义 (5) 、地下水补给A 特点 B 互补关系。丰水期 枯水期 C 什么条件有利于

11、地下水的形成 降水 植被 坡度 土质 7径流图的分析 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A流量的大小。B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C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D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A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B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则刚好相反。C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系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D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地理一轮总复习 必修一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上梅中学 冯忠文45E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

12、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F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填表】河流的补给类型补给类型 主要影响因素 汛 期 我国主要分布区雨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补给湖泊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例题 4】读“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水源补给和流量变化曲线图”,、说出 A、B、C 分别代表的河流补给形式。说明理由。A B C 、据图分析,该河位于我国的什么地区? 热雨气候区、温海气候区与地下水补给的区别量的区别而不是形的区别。 根据径流图判断我国河流冬季断流-西北;春汛明显-东北;雨水河流的南北差异:雨季长短、春旱、梅雨、伏旱。

13、A东部季风区 降水集中在 7、8 月,故汛期为 7、8 月及稍晚一些时间;由于冬、春降水少,枯水期出现在 12、1、2 月份。本区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B东北地区 由于纬度较高,冬季严寒,积雪深厚,春季积雪消融,4、5 月出现第一次汛期(春汛);7、8 月夏季风带来降雨,河流又出现第二次汛期;冬季气温低,河流封冻,河川断流。 地理一轮总复习 必修一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上梅中学 冯忠文46C西北内陆地区 降水稀少,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冰川消融量随气温的增高而增加,故该地区河流汛期为 7、8 月水量最大;冬季,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河川断流

14、;由于冰川融化量有限,加之蒸发强烈和下渗量大,故该地区河流一般不超过 250m3 秒。D南部沿海地区 每年 5 月因夏季风带来降雨,出现第一次汛期;该地区 8、9 月份多台风雨,故出现第二次汛期;本地区纬度低,又濒临海洋,是我国降水最丰富的地区,所以流量大,汛期长,无冰期,水位差较小。E西南喀斯特地区溶洞、暗河等发育,河流与地下水关系较密切,补给量稳定可靠,径流量一般变化比较小。多数河流是由多种形式补给的,如黄河夏秋时以雨水补给为主,冬季时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春季时又有融雪水补给,因此,要注意综合分析。 【例题 5】右图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68 月) 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

15、,根据图示资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甲乙两图,我国河川夏季(68 月) 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 总量百分比较大的是哪个图示地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较大是甲图所在的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夏季风的影响雨季来得晚,去得早,雨季短,降水集中 (2)分析甲图上相距较近的 A、B 两地数值差异较大的原因: B 地位于太行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A 地位于太行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3)分析乙图中阴影地区河川夏季(6-8 月) 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 总量百分比较小的原因。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 7-8 月受副高影响,形成伏旱天气,降水少 (4)依据甲图信息,推断该地区水资源存

16、在的问题 A时间 分配不均 B空间分布不均 C污染严重 D浪费严重(5)根据甲图判断,解决该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合理措施。 8城市对径流的影响分析城市化前后的径流特点【例题 6】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 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地理一轮总复习 必修一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上梅中学 冯忠文47C降水量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二、海洋环境1、 海洋水体(1) 数字海洋 面积 、水量 、大气水汽的主要来源。(2

17、) 海气的相互作用A水交换 海水是大气水、陆地水的主要来源。90%降水返回海洋海水年蒸发量 450000KM310%输送到陆地降水径流返回海洋B热交换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海水是大气的主要热源。 (地球表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而海洋占地球表面的 71%)2海水的温度(1) 收入 支出 收支的纬度差异规律(第 2 图) (2) 海水温度的纬度变化规律(第 1 图)【例题 1】沿 180 线画出温度曲线图(第 3 图)、纬度规律 原因 、深度规律 原因 A、三地表层水温各是多少? B、纬度较高的是哪一地? 、在什么深度范围水温变化明显? (3)海水温度季变规律 (4)洋流规律:【例题 2】读“大

18、西洋热量平衡值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1) 大西洋在 附近吸收热量最多,吸收热量多的主要原因是 (2) 大西洋在 附近放出热量多,从洋流对地理一轮总复习 必修一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上梅中学 冯忠文48热量平衡的影响看,放出热量最多的主要原因是:(3) 大西洋在 40S 到 50S 附近海区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 (4)为什么与 40N 到 50N 附近海区的热量收支不同?2、 海水的盐度(1) 影响因素因素 影 响降水与蒸发径流洋流 【探究】从蒸发与降水关系分析 ABC 三点的盐度大小的原因A ;B ;C 由些总结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画出温度盐度的纬度变化曲线最高海

19、区红海原因: 最低海区波罗的海原因: (2) 怎么样对比两点的盐度:不同纬度看纬度 相同纬度看两流 【例题 3】右图为沿北纬 30所做的八月份海水盐度和温度分布示意图,读图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以下问题。(l)图中反映出此时 130E (填经度)附近海洋上的水温最高,这里可能是 日本暖流 洋流。温度最低的海区是 120W (填经度)附近,这里可能是 加利福尼亚寒流 洋流。(2)图上海域中的 120E (填经度)附近盐度最低,最可能的原因是径流的大量注入 ;西经 120130 之间盐度也较低,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寒流经过 (3) 盐度图的读法读走向 基本上与纬线平行。 平面区域图 读弯曲 坐标曲线

20、图、等盐度线变形方向和变形程度讨论 地理一轮总复习 必修一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上梅中学 冯忠文49A、变形因素 径流与洋流 ;B、变形方向 洋流引起的弯曲一定是南北弯曲;河流引越的向流 向方向弯曲。 C、径流与变形变形方向 变形程度 【探究】读右图:Q 点距大陆最近的 时间段并说明理由 同一河流看季节,不同河流看径流。D、洋流与等盐度线变形规律变形方向 大洋盐度分布规律是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递减的。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比同纬度地区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比同纬度地区低。【例题 4】读右图:1、6 号海区洋流性质 暖流 ,盐度 升高 ,等盐度线向 低盐区 弯曲;4、5 号海区洋流

21、性质 寒流 ,盐度 降低 ,等盐度线向 高盐区 弯曲;观察等盐度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吗?不一定 在中低纬海区向低纬弯,暖流 等盐度线向低盐度海区弯在中高纬海区向高纬弯。在中低纬海区向高纬弯,寒流 等盐度线向高盐度海区弯在中高纬海区向低纬弯。中低纬海区,洋流的流向与等盐度线弯曲方向 不一致 ;洋流方向与等盐度线变形中高纬海区,洋流的流向与等盐度线弯曲方向 一致 ;洋流与等温线的关系:大洋表层海水的温度分布规律是从低纬海区向高纬海区递减。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要高,等温线向高纬弯。寒流相反。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变形形方向一致。【例题 5】读北半球某海区同一经度不同纬度海水盐度变化曲线(局部) 图,

22、(1)e-f 海区可能位于 地区:A暖流经过 B寒流经过 C是 红海 D河流入海口(2)一艘货轮沿该经线自该海区航行,轮船吃水深度变化 为:A浅 深 浅 B浅 浅深 C深 深浅 D深浅深【例题 6】读海域等温线与等盐度线图(甲有洋流经过)实线为等温线,虚线为等盐度线地理一轮总复习 必修一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上梅中学 冯忠文50(1)所示海域可能是A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海区 B 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西岸海区C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东岸海区 D 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 东岸海区(2)若此海域位于南太平洋,则甲A 乙处的水温低于甲处 B 丙处的盐度高于甲处C 甲处有东澳暖流经过 D

23、 甲处有秘鲁寒流经过【知识拓展】中国近海的盐度、洋流、水温分布图:表示 2 月和 8 月中国近海表层盐度分布的分别是 A 图和 B 图。判断理由:夏季降水多,径流大,对近海的的稀释作用明显。特别是珠江口、长江口、渤海、黄河口等盐度明显降低,说明径流影响明显,等盐度线向外弯曲。冬季相反。中国近海表层盐度等值线的分布特点: 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离大陆越近盐度越低。夏季稀冬季密。从自然条件分析,中国近海海洋生物生产力较高的原因大陆架广,径流量大,温带海域广,寒暖流交汇 从可持续发展方面分析应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合理捕捞 发展近海养殖 保护海洋环境 甲乙图为中国近海的洋流图。表示冬季和夏季的分

24、别 是 甲、乙 。理由是: 夏季:台湾暖流 东西两侧北上,然后折向东北,势力大。加上东南季风的影响,整个中国沿海都受暖流影响,并深入渤海;冬季:强大的冬季风把台湾暖流吹离中国海岸,其中心位置明 显东移。中国沿岸南下寒流盛行。在冬季风影响下寒流直抵南海。 读中国近海 2 月和 8 月表层水温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在中国的四大近海海域中,水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南海 ,主要原因是: 纬度低,冬夏水温变 化小 2 月,黄海的等温线呈舌状自南向北凸出,原因可能是A寒流流经 B暖流流 经 C大陆的影响 D径流的影响8 月长江口外有一高温水舌伸向东北,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径流影响 。2 月的水温与 8 月的水

25、温相比较,水温梯度最大的是 2 月,请简 述你的判断依据及主要的形成原因。2 月的等温线远比 8 月的密集(用水温差数据表示)。2 月为 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近海地理一轮总复习 必修一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上梅中学 冯忠文51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白昼长度也随纬度增加而变短;而冬季风对北方近海海域的影响大于对南方近海海域的影响,更加 剧了南北温差。3、 海水的运动(1) 三种形式形 式 波 浪 潮 汐 洋 流因 素 风力、海底地震、海底火山、强风暴月球、太阳的引力 盛行风、海水密度差异、海水的连续性、偏向力、陆地形状等时 间 无周期性 周期性 常年分 布

26、普遍 普遍 有规律的分布方 向 随风向而变化 方向稳定规 模 较小 最大 大(2) 潮汐 、周期:半太阴日,即 12 时 25 分,半朔望月,即 1477 日,每天,每月有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初一月半看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作用 、重点潮汐分析钱塘潮的形成及特点A、天文因素 B、地形因素。 与钱塘江入海处的巨大喇叭状的杭州湾海岸形状有密切关系。喇叭状的杭州湾东画是东海,东宽西窄,出海口处宽达 100 千米左右,往西到了澉浦附近缩狭到 20 千米左右,再往西到海宁县的盐官镇附近,宽只有 3 千米左右。 C、杭州湾的北面紧靠长江口,由于海潮不断把长江冲积到海中的大量泥沙带到杭州湾口,在

27、海宁县河段的江底形成了象门槛一样的沙坎,当涌潮向钱塘江内推进时,受到江底地形的摩擦和江底沙坎的阻挡,又助长了浪潮的高涨,形成了后浪推前浪、一浪高一浪的景象。D、径流因素。 夏秋季节,钱塘江的水量比较大,当涌潮不断向钱塘江内推进时,江水与海潮不断互相顶托对立冲击,更进一步抬升了浪头的高涨。E 气象因素。 盛行的夏季风加剧了潮势,此时台风经常出现,若遇台风形成的风暴潮,相互迭加则形成特大潮,如 1969 年 9 月 27 日(农历 8 月 16 日) 钱塘江出现了海潮水位达808 米的特大海潮,就是这样形成的。推理分析:孟加拉湾,亚马逊河口等。(3) 洋流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中低纬度海区:

28、A、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B、北顺逆;东岸寒西暖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A、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B、北逆南无;东暖西寒。、40S 附近形成自西向东环球的西风漂流,其成因为风海流,其性质为寒流。地理一轮总复习 必修一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上梅中学 冯忠文52、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南极大陆的外围,形成南极环流,逆时针流动,属于寒流。【洋流的三种类型】、风海流 A主要动力:盛行风及季风B、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甲:赤道逆流; 丙:南赤道暖流冬季 乙:索马里暖流; 夏季 丁:索马里寒流戊:季风洋流 戊:季风洋流 夏季顺时

29、针冬季逆时针 、密度流如上图中的 2、8表层流向 底层流向 注意直布罗陀海峡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 卡特加特海峡、补偿流由于海水具有连续性和不可压缩性,一个地方的海水流走了,相邻海区的海水会流采补充。这样就产生了补偿流。补偿流的形成跟风海流、密度流紧密联系,按其成因可分为两种:A由离岸风吹送而形成的补偿流 在低纬信风带大陆西岸,大洋东岸。强劲的信风在此成为离岸风,表层的海水离岸而去,形成离岸流,邻近海区的海水就会流来补偿海水的缺失,形成沿岸补偿流(水平) ;同时,下层海水也上升到海面,来补偿离岸而去的海水,形成上升流。上升流海域是海洋生产力极高的区域,世界上大陆沿岸上升流区域的总面积仅

30、占海洋总面积的 1,而其渔获量却占世界渔获总量的一半。位置:大陆西岸,大洋东岸。 如上图中的 4、10性质:寒流举例: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加那利寒流、本格拉寒流、西澳寒流;B为补充因密度流流走的海水而形成水平补偿流上面海峡底层的洋流也是补偿流。【探究】南北半球的西风漂流地理一轮总复习 必修一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上梅中学 冯忠文53成因相同,性质不同。 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环绕冰雪大陆,水温下降冰山融化吸收大量的热量强劲干冷的极地东风影【例题 1】读右图 (1)、读图判断, 该海域位于 南 半球,理由 温度从北向南降低 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

31、: 高 。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 暖 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 增温 增湿 的作用。(2)、图 1 虚线所示的洋流朝 南 (方向) 流动。在 图 2 所示的 、四海区中,图1 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 海区。(3)、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 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造成印度洋与亚洲大陆之间的气压差异,形成西南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加强了西南风。 顺时针流动 (4)、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在图 2 所示、 、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哪一海区?有些沿岸海区劲吹从陆地向海洋的风,导致沿海表层海水随 风流走, 海平面降低,此时附近的海区海水就会从深层流过来补充,在沿岸形成涌升流;有时密度差异也会造成某一海区与邻近海区海面高度的差异,从而造成涌升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 举例气候海洋生物海洋航行海洋污染【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