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1、 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甬台温铁路清江特大桥施工图。(2)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有关客运专线工程的设计暂规、施工指南、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安全技术规程。(3)甬台温铁路站前工程招投标文件以及相关的答疑文件。(4)针对该单位工程进行的施工调查资料。(5)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1.2、编制原则(1)优先考虑安全、质量的原则。精心 组织施工,统 筹安排工作量和工期,确保无安全、质 量事故发生。(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施工组织设计中, 坚持施工技术先进、施工方案可行、重信誉守合同、
2、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3)坚持按项目法管理的原则。通过与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协作, 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 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在保证安全和工期前提下的最佳组合。(4)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5)坚持动态管理的原则。根据施工需要和施工变化情况,合理配备施工资源;根据施工需要和施工现场的变化情况,实行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比选和完善,实现按期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的目标。(6)按照 ISO9000(2000 版)的要求编制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按照投标文件上我们对安全、 质量目标的承诺进 行严格的管理和有
3、效的实施。(7)确保建设单位要求的总工期和质量目标,根据工程特点部署施工组织机构和优选技术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按照控制工期的重点工程部位和技术难点,合理安排各单项工程施工和工序的衔接,注意冬季、雨季汛期对施工的不利影响, 统筹兼顾,均衡有序生产,确保工期和质 量目标实现。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8)充分考虑并做好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工作。2 、工程概况桥址位于浙江省乐清市清江镇上埠头村与建新村之间的清江上,桥位河宽 1.6m。桥址上游约 0.6km 处为方江屿围垦大坝,下游约 3.1km 为 G104 国道跨清江特大桥。2.1、孔跨布置61-32
4、m 整孔简支箱梁,中心里程 DK204+049.395,全桥长 2008.55m。桥位地形情况及施工情况见表 21。表 2.11 桥墩分布情况表项 目位 置地形情况 拟定施工方法 备注17 号墩 水稻田、池塘 施工便道、移动模架 主要受台风影响843 号墩 清 江 栈桥、移动模架 主要受台风、海潮影响4460 号墩 水稻田、池塘 施工便道、移动模架 主要受台风影响2.2、下部结构2.2.1、清江范围内的下部结构清江范围内下部结构基础采用钻孔灌注灌注桩群灌注桩基础。承台厚度为 4m,平面尺寸为 14.30m9.5m。灌注桩基础为 10 根直径 1.5m 灌注桩基,采用行列式布置,灌注桩中心最小净
5、距 3.9m,灌注桩长在 27m60m 之间变化。承台顶面基本与既有河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床面持平。承台顶面顶面高程在-4.257m-2.243m。2.2.1、清江范围外的下部结构清江范围外下部结构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1#、2#60#墩承台厚度为2m,平面尺寸为 6.5m10.2m,灌注桩基础为 8 根直径 1.25m 灌注桩基,其它承台厚度于 2.5m,平面尺寸为 7.2m11.2m。灌注桩基础为 8 根直径 1.25m 灌注桩基,采用行列式布置。 2.2、上部结构清江范围内下部结构:61-32m 整孔箱梁, 桥梁全长 2008.5
6、5m。桥台采用双线矩形空心桥台, 桥墩双线圆端形墩,钻孔灌注桩基础。2.3、陆地水文 据乐清市气象站记载,本流域地处著名的雁荡山暴雨中心,雨量充沛。据 资料分析,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 1874.1mm。且年雨量在时 空上分布极不均匀, 59 月份雨量占全年的 70左右,最大日雨量 580.8mm(1981 年 9 月 21 日),多年平均雨日 177 天。2.4、海洋水文 位于乐清湾内东北部,海区属正规半日潮,每月 农历初一至初三和农历十五至十八分别有一次高潮期,流向自 东南西北,落潮自西北东南,呈漫流状。工程附近无长系列潮位站,但位于桥位下游南糖镇的东山站,曾在 1975 年1979年进行短期
7、潮位观测。东山站潮位特征值见下表 2.41。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表 2.41 潮位特征表(吴淞) (单位:米)潮汐特征 东山统计实测资料年限 19751979最高 6.30(75 年.10.7/9.3)历年平均最高 6.15最低 3.0(78 年.3.15/2.10)历年平均最低 3.04高潮位平均 4.52低潮位 最高 1.45(77 年.9.14/8.2)历年平均最高 1.32最低 2.23(76 年.4.16/3.17)历年平均最低 2.04平均 0.44平均潮位 2.05最大 8.09(79 年)最小 1.84(78 年)涨潮平均 5
8、.0潮差 落潮 最大 7.84(79 年)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5最小 2.09(78 年)平均 5.09涨潮平均 6:26历时 落潮平均 5:592.5、工程水文设计潮位分析依据浙江省海塘技术规定,结果采用东山站潮位基础上插值 11cm,东山站设计高潮位计算成果见表 2.51。表 2.51 东山站设计高潮位计算成果表(吴淞) (单位:米)重现期(年)站名200 100 50 20 10 5年平均潮位东山 7.49 7.28 7.07 6.79 6.57 6.35 2.0510 年一遇年平均潮位潮位为 6.571.880.114.80m 。20
9、年一遇年平均潮位潮位为 6.791.880.115.02m 。50 年一遇年平均潮位潮位为 7.071.880.115.30m 。100 年一遇年平均潮位潮位为 7.281.880.115.51m 。清江涨、落潮时间见表 2.52。表 2.52 清江涨、落潮时间统计表时间 第一次 第一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二次 第二次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6涨潮时间平潮时间落潮时间涨潮时间平潮时间落潮时间初一、十六 6:05 10:30初二、十七 6:30 11:00初三、十八 7:25 11:40初四、十九 7:50 12:20初五、二十 8:30 13:00
10、初六、二十一 9:00 13:40初七、二十二 9:40 14:30初八、二十三 10:20 15:20初九、二十四 11:30 16:20初十、二十五 12:20 17:20十一、二十六 13:50 18:40十二、二十七 15:00 19:30十三、二十八 16:10 20:20十四、二十九 17:10 20:50十五、三十 17:50 21:50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7海区属正规半日潮,第一次涨潮与第二次涨潮间隔时间基本上在 12 小时。涨潮平均历时 6 小时 26 分,落潮平均历时 5 小时 59 分。2.6、 水文地质资料桥址区地下水对
11、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河流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海潮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硫酸盐侵蚀型和盐类结晶型侵蚀,为弱侵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中等腐蚀。2.7 、立交情况于 DK204+480 处跨越石清公路(老 104 国道),双向 2 车道,与线路夹角为 7150。2.8、通航情况最高通航水位 5.5m,净高 8.5m,净宽 30m。2.9、地质资料粉质黏土:褐黄色,软塑, 0=120kPa。淤泥:灰色、深灰、流塑、饱和, 0=45kPa。-1 粉 质黏土: 褐灰色,软 塑, 0=80kPa。粗圆砾土:灰色,稍密,
12、饱和, 0=350kPa。-1 黏土:灰兰黄色,硬塑, 0=180kPa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8-2 细圆砾 土:浅灰色、褐灰色,稍密, 饱和, 0=300kPa。-3 砾 砂:浅灰色、褐灰色,稍密, 饱和, 0=250kPa。-4 中砂:浅灰色,松散,饱和, 0=180kPa。-5 黏土:灰黄色, 软塑, 0=120kPa。黏土:灰黄色灰兰色,硬塑, 0=180kPa。-1 粗 圆砾土:灰黄色,中密,饱和, 0=350kPa。-2 黏土:灰色、灰 兰色, 软塑, 0=120kPa。粗圆砾土:灰黄色,中密,饱和, 0=350kPa。-1 粉 质黏
13、土:褐黄色,软塑,局部硬塑, 0=150kPa。-2 细圆砾 土:灰黄色,稍密,饱和, 0=300kPa。-3 含粗 圆砾粉质黏土:褐黄色,硬塑, 0=200kPa。粉质黏土:灰黄色、紫黄色,硬塑, 0=200kPa。含砾粉质黏土:褐黄色,硬塑, 0=200kPa。-1 凝灰岩:全风化,灰黄色、棕红色、灰白色,密 实,风化破碎成土状、砂状,0=250kPa。-2 凝灰岩:强风化,褐灰、灰白色、紫 红色,成碎块状, 0=400kPa。-3 凝灰岩:弱风化,青灰色、肉红色、浅红色间黑色,岩芯成柱状,0=1000kPa。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92.10
14、 清江范围内基础冲刷情况位于清江范围内共有 36 个墩,其冲刷情况见。表 2.10-1 清江范围内基础冲刷情况统计表(1%频率)项 目墩 位一般冲刷线 局部冲刷线 (标高) 差值810 10.409 18.357 7.9481015 14.614 18.757 4.1431518 10.409 19.320 8.9111823 14.614 21.057 6.4432331 10.409 22.457 12.0383138 14.614 22.157 7.5433843 10.409 19.457 9.0483 施工条件(1)、本桥宁波侧陆地施工段进场道路较困难,建新村位于清江北侧防潮堤与九龙
15、山之间,建新村中间有一条村道通往清江特大 桥宁波台,但既有村道路面太窄,大部分为 2.83.0m 宽,拐弯多,通行施工车辆困难。在建新村旁的清江弯道内修筑 100m多长、宽 6m 施工栈桥,与石清公路顺接,满足此段道路的进场要求。(2)本桥温州侧陆地施工段进场道路较好,清江南侧石清公路(老 104 国道)及上埠头村道路贯穿桥位。(3)在陆地施工段,顺桥向修筑宽 6m,厚 30cm 的碎石道路,作为施工临时便道。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0清江感潮河段内顺桥向修建 1100m 多长、宽 6m 栈桥,可以满足清江范围内的桥梁施工需要,栈桥采用钢管 桩基
16、础、 贝雷片梁部。(4)当地水、电、地材等料源丰富,可 满足工程施工需要。4 工程和施工特点(1)全桥采用 61-32m 双线整孔简支箱梁,双 线矩形空心桥台,双线圆端型桥墩,钻孔灌注桩、群灌注桩基础 ;桥墩高度 5.017.5m ;钻孔灌注桩深度 9.560m,灌注桩径有 1.25m 和 1.50m 两种,其中位于清江中的 8#墩43#墩钻孔灌注桩灌注桩径为1.50m,每墩 10 根灌注桩 ;其余均为 1.25m,每台 9 根灌注桩,每墩 8 根灌注桩;主要为摩擦灌注桩,部分为嵌岩灌注 桩。全 桥钻孔灌注桩共 570 根。(2)综合考虑本桥工期、工程量等特点,受水位影响的 8#43#墩灌注桩
17、基础利用栈桥解决施工期间水上施工问题施工。(3)施工期间,要注重环保,采用措施,防止施工 污 染河道,减少施工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工地地处章江流域,水量丰富,降水量大。受太平洋台风影响平均每年 3次,施工中要采取强有力的防范措施,把不利气候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4)桥位上层软土厚度达到 2030m,承载力为 3040kpa,在孔桩施工阶段,要注意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孔径发生颈缩和塌孔现象发生。(5)桥址位于山体坡积和沉积地带,地层下可能有沉积孤石,采用循环钻施工时,有可能发生卡钻现象。(6)清江范围内的桩基础施工时,栈桥安全、 护筒的埋设深度、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的耐久性等都要受
18、到潮汐等影向和侵蚀。5、总体施工组织布置5.1.1 总体施工安排施工准备期 2 个月,栈桥计划从 43#墩往宁波侧推进,8#墩往温州侧推进。开二个工作面,投入二套资源施工 栈桥。采用以 43#墩为中心,分别向两端推进的施工总体安排,配合移动模架施工的施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1工布局安排。移动模架施工在允许的工期内,计划生产能力为 42 片,对清江范围内的 61 片工程量施工任务,拟投入 2 套移 动模架, 1 套模架完成 42 片生产任务,另 1 套完成 19 生产任务,剩余生产能力投入到其它桥梁施工中。成立“中铁四局集 团甬台温 铁路项目经理
19、部” ,组织机构设置见表 5.1.2-1 “组织机构设置图”。表 5.1.2-1 组织机构设置图5.1.3 项目主要人员及部门职责见表 5.1.3-1表 5.1.3-1 项目主要人员及部门管理职责划分表部门名称 主要职责范围、 、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2项目经理作为本工程项目安全、质量保证的责任人, 负责建立安全、质量保证体系,确定安全、质量目标,确保各项安全、质量活动的正常开展。负责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和环境保护。负责工程的组织指挥,进行资源配置,保 证本项目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及所需人、财、物、机资源的需要。对项目成本负责。项目副经理配合项
20、目经理对本项目进行管理。按分工对现场施工的安全、质量、 进度、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成本控制等实施管理, 处理施工中出 现的具体问题和项目经理部的日常工作。项目总工对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施工计量、 测量试验负直接技术责任,指导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有效的技术管理工作。负责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质量计划和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组织编制竣工资料和技术总结, 组织竣工交验。对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及其预防和纠正措施进行审核,组织工程施工中技术难题的科研攻关。工程技术部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技术交底、 实施施工过程控制。负责征、租地拆迁工作,解决施工技术难题, 负责生产调度、
21、测量、试验、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工作。负责安全质量综合管理;编制安全质量工作计划、安全质量技术方案、措施,并在施工 过程中监督、检查和落实。负责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的管理,按时报送有关报表和资料;负责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负责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工程项目的 QC 小组活动。进行成本控制的实施。财经部协助开展成本核算、控制、考核工作。负责项目资金计划制定、实施管理,根据施工 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提出资金计划修正意见报项目经理批准执行。设备物资部负责工程项目设备、物资采购和管理,制定 设备、物资管理办法并监督落实。负责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负责设备的安装、检验、 验证、标识、使用、维护和记录;
22、使用费用及材料消耗情况进行评价和管理。办公室负责本项目接待、后勤事务及公共关系协调等工作。负责本项目施工中的治安和综合治理工作。负责人事、劳资、教育工作,组织职工的学习和培训 。项目施工队在项目部的领导下,全面负责组织本项目内工程的施工。按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组织实施施工方案、施工计划,以及安全、 质量、进度、管理等指标的实现。5.1.4 施工准备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35.1.4.1.技术准备设计图纸复核接到设计图纸后,组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图纸复核,认真阅读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内容,结合前期施工调查,准确掌握设计要求,并形成
23、纪要,对设计图纸有疑问时主动与设计部门联系,求得明确答复,据此制订工作计划和工作标准,为编 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奠定基础。导线控制网复核根据业主及设计院提供的工程定位资料和测量标志资料会同设计单位赴现场进行线路控制灌注桩点交接,形成交接记录;对整个线路进行复测;将完整的测量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据此完成施工放样定位工作,并进行测量资料交底。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清江特大桥进行深入细致的施工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全面了解线路位置, 调查水文、气象、地形、地质、当地资源、建材、交通、水源、地面拆迁、临时工程条件等;根据调查结果和施工图纸的复核、会审情况
24、, 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通过审查后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审批;业主审批后,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图纸和有关的施工 规范进行技术交底,以便工程施工能顺利开展。办理征、借地及拆迁手续进场后安排精干、熟练的地亩人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尽快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根据有关的国家土地政策,协商解决此事,争取在开工前 对主要的永、临用地项目达成一致意见并签定协议。生产、生活 设施全部布置在设计规划的场地内。5.1.4.2 安全生产方针及目标贯彻“预防为 主,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方针,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施工、 违章操作,加强预防,加强检查,按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组织施工, 创安全文明
25、标准工地。安全目标:无人身重伤 以上事故,轻伤事故控制在 0.1以内。无等级火警事故。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4无汽车行驶责 任交通事故,无机械责任事故,保证车辆、设备状态良好。无施工区域内地上、地下管线损坏事故。无锅炉、压力容器事故。无因施工造成的章江航运事故。创建安全文明 标准工地,创建安全文明工程。5.1.4.3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维护施工区域周 边环境,无人为破坏环境情况的发生。减少噪音、粉尘、污水、废气、生活垃圾等施工污染,做好防排水工作,避免水土流失的情况发生。场地规划,布局合理,宣 传统一规划。尊重民风民俗,尊重当地利益,合理利
26、用地方 资源,共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5.1.4.4.环保与水保生产污水和生活区污水集中进行处理排放,进出口各修建 1 个污水处理池,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生产、生活垃圾定点、定期运至垃圾场。洞外采用洒水降尘措施,洞内采用水幕降尘器降尘和干式除尘机除尘。5.1.4.5.医疗保健工地设卫生所,能够满足日常的医疗服务和紧急疾病的现场处理;并与乐清市医院联系,作 为施工后方医院。5.1.4.6.防洪、防火(1)防洪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确立“强化基础、加强检查、消除隐患、以防为主、积极抢险”的防洪原 则。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防洪领导小组;施工场地布置考虑防洪、防雨要求,避开滑坡及堆积层等不
27、良地质条件,做好截、排水沟 ;防洪期间加强与地方政府、水利部门、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汛期气象预报和防洪 动态。(2)防火防火遵循“预 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5开工前对全部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演习,制定消防专项措施,定期进行消防检查和宣传教育,积极采取消防措施,防患于未然。每年进行至少两次高标准的安全防火大检查。临时设施修建时,按消防部门的规定配足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并由当地消防部门检查认可后投入使用。施工期间的生产、生活营地及靠近山林草木的地方均配备足够的灭火器及其它消防工具,设置醒目标牌,生产、生活区周
28、边靠近林区 侧设满足要求的防火隔离带,特别对油库、炸 药库、材料库、 变电站等重地设置专人负责 ,同时积极与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联系,争取技术支持,共同做好消防工作。5.1.4.7 施工现场准备施工现场准备本着“ 两短一快 ”的原则进行,即前期人员、设备进场时间短、准备工作时间短、形成正常生产 能力快。 现场准备的主要 项目是:导线网复测、 临时租地、办公生活生产场地及设施、 临时供水、 临时供电、临时 通讯、临时便道等,试验室的建立及试验设备安装调试,栈桥 施工等。5.2 施工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项目经理部下辖三个项目队,分别为:主桥施工项目队、 栈桥施工项目队、材料加工生
29、产供应项目队。其任 务划分 见表 5.2-1。5.3 人员动员周期及劳力安排先头部队先期到达现场,开展各项临时工程设施的修建、工程复测、建点、材料采购及试验等前期准备工作。 陆续安排充足的技术工人和劳动工人进场施工见表 5.3-1(拟定)。本工程计划劳动力工天 151200 个,平均每天约 140 人,施施工高峰期每天需劳力约 310 人左右。施 工 队 伍 任 务 划 分 表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6表 5.2-1序号项目队名称 驻扎位置 主要施工任务1 主桥施工项目队 上埠头村灌注桩基、承台、墩身悬浇梁、主桥桥面系施工。2 栈桥施工项目队 上
30、埠头村 主栈桥施工及承台的施工平台3 材料加工生产供应项目队 建新村 钢材加工供应5.4 设备动员周期、运到现场方法和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根据工程项目和特点,采用火车和汽车联合运输方式,按照施工计划组织工程机械设备进场施工。项目经理部物资设备部对进场机械建立施工档案,确保机械合理配置和投入使用。首批机械设备 提前到达现场,按 计划展开施工,其他设备根据工程计划陆续进场。5.5 工地试验体系及主要工程试验设备为提高检测手段,保证工程质量, 项目经理部设工地试验室,配 试验室主任 1 人,试验工程师 4 人,试验工 8 人,并按相 应职责配备足 够的试验设备, 组成试验检测体系,为工程 实施和控制工程
31、 质量提供试验保证。试验体系见图 5.5-1。工地试验室工作职责范围:负责本标段工程的试验、检测工作,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主 要 技 术 工 种 配 备 表表 5.3-1人数2006 年和 2007 年 2008 年序号工种名称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一季度 二季度1 架子工 10 14 26 20 16 8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72 木工 6 6 6 6 6 43 钢筋工 12 16 2020 20 104 混凝土工 16 24 30 30 30 205 砌石工 2 4 4 2 4 46 测量工 8 8 8 8 8 87 试验工 8
32、8 8 8 8 88 电工 4 6 6 6 6 49 机修工 8 12 14 14 12 1010 起重工 6 8 8 8 8 411 电焊工 8 8 12 12 8 812 汽车司机 6 8 10 10 10 613 其它各类司机 12 16 20 20 14 10合计 112 144 172 170 156 110作业标准、试验方法和规则,解决 试验检测工作中的问题。负责对进场的水泥、钢筋、钢绞线、砂、石、外加剂等建筑材料的试验和检测,并出具试验报告。负责各类混凝土的理论配合比设计、选定和发放,负责混凝土、砂 浆试件的试验。配合业主及省市质检有关部门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并负责提供竣工文件中
33、所需要的试验资料,随时提供 驻地监理工程师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表 5.4-1数量(台)其中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额定功率(KW)或容量(m3)或吨位(t)小计 拥有新购租赁拟运至工地日期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8挖掘机 EX300-2 1.38m3 1 1 2005.11.1推土机 SH120A 88kw 1 1 2005.11.1装载机 ZL40 2m3 1 1 2005.11.1钻机 ZL2000 30 kw 10 4 6 2005.12.2006.5千斤顶及配套设备 YCW400 400t 10 10 2007.4.20千斤顶及配套设备
34、 YCW250 250t 10 10 2007.4.20千斤顶及配套设备 YCW100 100t 10 10 2007.4.20千斤顶及配套设备 YG-70 70t 10 10 2007.4.20压浆泵 HB6-3 10 10 2007.4.20砼搅拌站 HZ50 50m3/h 1 1 2005.12.10砼搅拌站 HZ25 25m3/h 1 1 2005.12.10卧轴强制式搅拌机 JS750 750L 1 1 2003.1.1电子计量磅 PL1600 1 1 2005.12.20砂浆搅拌机 JQ250 250L 2 2 2005.1.1砼搅拌运输车 TZ5160GJB 5m3 3 3 20
35、05.12.10砼输送泵 HBT60E 60m3/h 6 6 2005.12.10汽车起重机 QY32 32t 2 2 2005.10.29履带吊 50t 2 2 2005.11.1卷扬机 JM1-5 1-5t 10 10 2005.12.30抽水泵 IS150 12 12 2005.11.20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9钢筋加工机械 GQ/GW 640mm 2 2 2005.11.10木工机械 MB106 2 2 2005.11.10发电机 GF120 120kw 3 3 2005.11.1变压器 L7-315 315KVA 1 1 2003.1
36、.1变压器 L7-260 260KVA 1 1 2003.1.1自卸汽车 EQ3092 4.5t 4 4 2003.1.1载重汽车 EQ144 8t 2 2 2005.11.11机修设备 1 1 2005.11.11震动打灌注桩机 C-2 型 震动力 8t 2 2 2005.10.29图 5.5-1 工 地 试 验 体 系 框 图公 司 中 心 试 验 室 地 方 监 控 部 门工 地 试 验 室试 验 室 主 任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0试验标准的采用和制定原材料检测混凝土理论配合比设计砼施工配合比发放砼强度检测施工过程监控灌注桩基质量检测试验
37、资料记录收集推广新工艺 、新材料试 验 工 程 师 、试 验 工施工试验日常管理施工过程监控砼试件制作养生控制原材料取样试验资料的初步整理所需要的试验检测资料。认真测定砂、石料的含水率,认真换算施工配合比,填写施工配料 单。认真检查、监督现场施工。结合设计和施工要求,进行必要的试验研究,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工地试验工工作职责:配合现场施工进行日常试验管理工作。严格按工地试验室提供的施工配料单进行旁站、监督现场砼生产。负责试件制作、养生及送到工地试验室进行检测。完成工地试验室交办的其它任务。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1拟投入本工程的
38、主要工程试验设备见表 5.5-1。5.6 工程材料供应方法和计划经理部下设物资设备部,主材由局指统一调配,其余物资有物资部负责所需物资计划、采 购、 调 拔、运 输、贮 藏、使用等管理工作,所需材料必 须符合设计要求。按计划进入工地,杜绝不合格材料 进入工地,确保工程 质量。表 5.5-1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一 测量仪器1 全站仪 DTM530 台 13 水准仪 DSZ2 台 2二 检测试验仪器设备1 建材类(1) 砂子标准筛 1.00.16mm 套 3(2) 石子标准筛 1002.5mm 套 3(3) 压碎值仪 台 1(4) 针片状规准仪 套 1(5) 泥浆测试仪
39、NY-1 套 3(6)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机 GWJ-8 套 12 混凝土圬工类(1) 坍落度筒 200*100*300 套 4(2) 维勃稠度仪 HYC-AS 型数 显 台 1(3) 标准贯入度仪 HC-80 台 1(4) 含气量测定仪 GOC-型 台 1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2(5) 回弹模量测定仪 BS-11 型 台 1(6) 砂浆稠度仪 SC145 台 1(7) 砼振动台 0.5m2 台 3(8) 试模 砼 抗 压 、抗 折 、砂 浆 套 40(9) 砼恒温恒湿养生箱 WMSZ-04 型 台 13 土工类(1) 土标准筛 10-0.074
40、mm 套 2(2) 标准击实仪 轻重两用 套 1(3) 环刀仪 100mL 台 44 通用类(1) 电子天平 1000g/0.01g 台 1(2) 电热恒温干燥箱 400450450 台 1(3) 压力试验机 YE-2000KN 台 1(4) 万能试验机 WE-600KN 台 1(5) 台秤 100kg/50kg 台 1(6) 天平 1000g/5g 台 1(7) 天平 5000g/2g 台 1(8) 电子温控仪 台 2以上设备由汽车运至工地。6、 施工总平面图布置6.1.1、基础施工方案6.1.1.1 灌注桩基施工清江特大桥设置 2 个移动模架进行施工。明挖基础采用挖掘机开挖施工时注意做好防
41、水、排水工作,避免基坑浸水。基础开挖完成检验合格后快速组织基础施工,并按设计要求对基坑分层进行回填。 ,钻孔灌注桩采用回旋 钻和冲击钻机成孔,其中清江特大桥甬台方向约 100m 和温台方向约 400m 为水稻田,地表高程在 1.815.0m 之间;中间 1200m 为感潮河段,表覆淤泥厚度在 817m,地面高程在4.32.5m 之间。5#、6#、51#、52#墩位于鱼塘和菱角塘中, 8#墩 43#墩位于清江感潮河段中。水中墩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3台根据各桥址处水深、河流特征及地质情况,分 别选用草袋围堰、 钢管灌注桩作业平台施工方案。6.1.
42、2 钢栈桥施工6.1.2.1 栈桥与钻孔平台栈桥分为两段。一段设置在 DK203+296.00DK204+136.00,即宁波侧围垦大坝至 33 号墩,全长 840.00m;另一段设置在 DK204+196.40DK204+468.00 ,即 34 号墩至温州侧围垦大坝,全长 228.00m;33 号墩34 号墩之 间形成通航道。根据大桥施工的总体部署,栈桥设置于桥位上游, 栈桥中心与大桥中心线距离11.65m,栈桥按单向单车 道设计, 桥面总宽 6.0m。在温州侧栈桥,设置汇车道一处,汇车道长 36m,在外侧加宽 2m,宽达到了 8m。主栈桥横断面见下图:、 、10cm48X3.56.1.2
43、.2 栈桥与钻孔平台面板标高栈桥桥面标高同钻孔平台面板标高一致,便于材料及机械设备运输和交通便利。桥顶面高程设为 7.00m(20 年一遇施工水位 5.02m浪高 0.25m+梁高 1.72m)。既有公路道路标高在 5.24m 左右,通 过二跨栈桥顺 接。6.1.2.3 栈桥结构主栈桥分为三部分:通车区、汇车区、管 线区。管线 区布置在护栏外侧,坐落于管桩端头的 232a 工字钢上。平台分为四部分:通车区、钢筋加工及存放区、人行通道及小料堆放区。 贝雷梁坐落于管桩端头的 232a 工字钢上。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4主栈桥采用通长布置形式,形成多
44、跨一联的形式。主栈桥采用装配式上部结构,纵梁均采用 4 排一组的贝雷桁架,横向联结采用加工的横向联结系,顺桥向 3m 一道,上铺 8mm 花纹钢板形成平台;基础采用6008mm 的打入式钢管桩。6.1.2.4 钻孔平台结构承台平面尺寸为 11.2m7.2cm,钻孔平台平面尺寸 设置为 24.0m21.2m。钻孔平台采用可拆卸式上部结构,平台纵均采用贝雷桁架,上铺 8mm 花纹钢板桥面板形成平台;基础采用 60010mm 的打入式钢管桩。钻孔桩施工完成后,保留施工通道区及材料堆放区,钻 孔区平台拆除,周 转到其余墩位。6.1.2.5 栈桥和钻孔平台基础钢管桩栈桥和钻孔平台基础统一采用 60010
45、mm 钢管桩。根据河床高程划分为两种桩长钢管桩。承台顶面高程在 -4.257m-1.000 m。主栈桥基础钢管桩设置单排,每排 3 根, 间距 2.5m。6.1.2.6 栈桥和钻孔平台贝雷桁片主栈桥纵梁采用单层贝雷桁片,设置 4 排, 纵梁放在桩顶横系梁上。钻孔平台采用单层贝雷桁片,通车区和钢筋加工区设置 4 排,人行通道区设置 3排。6.1.2.7 栈桥和钻孔平台面板面板分为栈桥面板和钻孔平台面板两种。主栈桥面板统一采用 8mm 的 Q235 花纹钢板。联结法兰采用10 槽钢;面板横桥向方向采用 10 号工字钢, 间距 75cm;顺桥向方向采用10 槽钢,间距 40cm。钻孔平台四周区域面板
46、的构造与主栈桥一致,钻孔区面板横向方向采用 12.6 号工字钢, 间距 75cm;顺桥向方向采用12.6 槽钢, 间 距 40cm6.1.2.8 栈桥面板栈桥面板宽度取为 6m、12m 两种, 长度取为 3m,与单节 3m 贝雷片成模数关系。6.1.2.9 钻孔平台面板平台面板尺寸为 24.0m21.2m,根据平台的不同功能分区,加工成不同的面板模块。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 III 标段清江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5桥面板由 50t 履带吊吊装,人工配合安装。桥面板在护筒位置预留方形缺口,缺口处加盖 =8mm 铁盖板,铁 盖板下面支撑 I14 工字钢插在两侧附近的贝雷横梁上。6.1.3
47、、灌注灌注桩基础施工6.1.3.1 钻孔灌注灌注桩施工清江特大桥钻孔灌注桩深度 9.560m,灌注桩径有 1.25m 和 1.50m 两种,其中位于清江中的 8#墩43#墩钻孔灌注桩灌注桩径为 1.50m,每墩 10 根灌注桩;其余均为1.25m,每台 9 根灌注桩,每墩 8 根灌注桩;主要为摩擦灌注桩,部分为嵌岩灌注桩。全桥钻孔灌注桩共 570 根。根据工程总工期要求:拟用 10 台钻机,分两个作业面进行施工。灌注桩机就位后,为减少来回倒运,同一承台的灌注桩逐个完成,便于承台等下道工序连续作业,本标段工程地质条件较较为负杂,为慎重起见在正式钻孔前试钻一根,在钻进过程中详细对照设计提供资料并做好记录,以确定钻机类型的选择及护筒埋置深度。施工工序: 埋设护 筒制备泥浆地钻孔清底钢 筋加工及钢筋笼制作安装下导管水下砼浇注废渣浆外运。护筒埋设:制作 145、170 的钢护筒,灌注 桩位测设 后,陆地采用人工开挖视具体地质确定开挖深度,孔径比灌注桩径大 40cm,安放钢护筒内模,塞填黏土或浇注砼作为护筒之用。水中灌注桩采用钢护筒,震 动锤震动下沉一定深度。旱地护筒顶标高应高出地面 0.3m,水中应高处高潮水位 1.0m,护筒平面偏差不大于 5cm,倾斜度不大于 1%。钻孔泥浆:浆顶标高应始终高于地下水位或水库水位至少 1m,泥浆比重控制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