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德阳市蔬菜产销情况.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6322281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阳市蔬菜产销情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德阳市蔬菜产销情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德阳市蔬菜产销情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德阳市蔬菜产销情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德阳市蔬菜产销情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德阳市蔬菜产销情况2013 年 5 月 6 日德阳市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距成都 50 公里,幅员面积 5911 平方公里,人口 389 万,其中主城区人口 31 万,其地形地貌是:西北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东南部为丘陵,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雨量 1000 毫米左右,平均气温 15.716.7,年日照时数 10001300 小时,农业区无霜期长达270 天以上。属都江堰灌区,是四川省粮、油、猪、菜、菌的主要生产基地,素有“天府粮仓”的美称,境内辖绵竹市、广汉市、什邡市、中江县、罗江县、旌阳区 6 县(市、区) ,总耕地面积 283 万亩。近年来,我市“

2、菜篮子”工程主要目标任务由过去保障城市新鲜蔬菜供应转变为以“发展生产、调控市场、质量安全、应急保供、稳定价格”为指导思想,以加强农业基地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以完善流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市场对接能力为依托,以强化生产和市场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关键,把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有机结合,能力建设和机制创新有机统一,维护农民利益与保障居民需求有机协调,以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保障市民生活供给有序,现将我市蔬菜产销情况介绍如下。2一、我市蔬菜产销总体情况2012 年全市蔬菜(含食用菌)种植面积 116.848 万亩,总产量达到 315.737 万吨,较上年增加 14.558 万吨,总产值

3、52.6238 亿元。在蔬菜上农民人均获得 1754 元收入。我市现已建成了广汉、什邡 2 个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 42 万亩,1 个标准化蔬菜基地,面积 22 万亩。德阳蔬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四川省位居第二。全市蔬菜商品化率达到 80以上,每年三分之二以上的蔬菜产品外销东北、西北、华北和重庆、成都等市场,部分产品还远销到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二、我市近年开展的主要工作(一)以抓无公害蔬菜为重点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1、以万亩亿元工程为抓手,按照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良种化、组织化和品牌化“六化”要求,大力建设优势特色蔬菜万亩亿元示范基地。按照省万亩

4、亿元示范区建设有关要求,一是制定基地创建标准。二是按照标准进行层层申报创建,达到标准的报省厅命名。三是对命名的基地进行政策扶持,鼓励其做大做强,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辐射带动大面积标准化生产。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已基本形成了一区域一产业的专业化布局。2、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为契机,巩固国家和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一是进行划片示范。在每个示范片(区)3由县级农业部门和乡镇农业科技人员具体负责指导,统一建立田间档案,统一管理分析,将分析结果反馈应用于农业生产;二是严格生产技术规程。按照农业部、四川省已经颁布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结合各县(市、区)实际,组织编写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2

5、1 项。三是净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我们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要求,制定了 8 个有关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文件,在农资销售环节,建立了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备案审查制度。四是完善检测体系,开展农残速测。3、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根据农业部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要求,我市 2012 年共有 5 个蔬菜专合社的蔬菜标准园建成并通过验收,促进了我市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二)以蔬菜深度化加工为抓手,延长菜篮子工程产业链围绕发挥我市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适合工厂化生产对蔬菜品质要求的订单生产,拓展蔬菜深度加工水平和规模,把我市蔬菜生产优势转化

6、成商品优势和市场优势,延长蔬菜产业链,增大附加值,推进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三)以抓品牌建设和营销体系为重点实现菜篮子工程升级1、树品牌,扩大德阳蔬菜知名度42010 年市蔬菜联合会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了德阳牌莴笋、西芹、蒜薹等十大经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蜀道牌农产品商标。通过开展德阳“十大”农产品地理商标和蜀道牌农产品商标宣传、推广使用和监督管理工作。目前申请使用及已经使用德阳地理标志商标和蜀道牌农产品商标的单位已近 40 家。德阳牌和蜀道牌商标已在西北、重庆等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区域化大品牌的推广使用,大大提高了我市蔬菜产业知名度,增加了农民收入。2、 、练内力,努力提高农民

7、组织化程度。2009年我们率先在全省成立了市级蔬菜行业联合会,并开通了德阳市优质农产品信息网。联合会加强指导帮助蔬菜协会和专合社规范内部管理,加强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的指导服务,充分发挥蔬菜协会和专合社在组织农民开展生产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联合会还带领各县(市、区)协会、专合组织参加各项展销活动,闯市场,把德阳市的蔬菜产品销售到全国大多数地方,一些优质产品还远销到加拿大、欧洲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坚持产地蔬菜批发和零售市场价格调查发布,并通过网络发布产品技术信息,开展农产品投入品直销配送服务,降低农民生产成本。由于成绩突出,我市不少基层协会、专合社获得了国家级和省级表彰

8、。3、强合作,德阳西宁农业优势互补气候特点决定了两市农业的优势互补:西宁市属高原高山寒温性气候,2011年西宁市蔬菜总产72万吨,蔬菜年5平均生产自给率仅48%,省外蔬菜调入率占52%。青海蔬菜生产淡季为头年 11月至次年4月,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而德阳大面积种植的秋冬蔬菜上市时间正好是在11月至次年4月,如莴笋、大白菜、蒜薹、西芹、芥菜等。同时,青海省的蔬菜供应旺季为810月,这恰恰又是德阳蔬菜供应的秋淡期间,此外,西宁当地的畜牧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海拔3000米以上,牲畜生长的自然环境无污染,肉质细腻,口感爽滑,具有天然的野味,是包括德阳在内的西部其他地区无法具备的优越条件,因此两地蔬菜供求的互

9、补性非常强。首届四川德阳-青海西宁农产品产销合作洽谈会拉开了两地合作的序幕:2007年,我们针对德阳和西宁蔬菜产业可以优势互补的特点,组织全市果蔬生产管理干部、生产基地、协会、企业负责人和经销大户近50人的代表团,与青海省西宁市农业局共同举办了首届四川德阳-青海西宁农产品产销合作洽谈会,开创了两地合作的新模式,德阳市农业局和西宁市农牧局就加强合作,互通有无,保障市场供应等问题签订了合作协议,两地客商共签订产品购销合同及意向性协议34份,购销果蔬产品57.75万吨,购销金额5.78亿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连续五届四川德阳-青海西宁农产品产销合作洽谈会成果丰硕:在已经举办四届洽谈会的基础上,

10、2012年9月24日,我市组织了由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农业局局长或分管局长、经作站站长、蔬菜办主任、农产品生产基地、6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负责人和购销经纪人代表组成的110多人的大型代表团,在市政府副市长何明俊率领下,参加了由西宁市政府、德阳市政府主办,西宁市农牧局、德阳市农业局承办的第五届青海西宁-四川德阳农畜产品产销合作洽谈会,参会人数达到250多人,其中近百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名优农畜产品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参会展示展板达到40个,参会样品达到95个大类,213个品种,其中我市参展样品多达50个大类110多个品种。通过洽淡,两地双方共签订水果、蔬菜、食用菌、油菜籽等购销协议47

11、份,数量达37.7万吨,协议金额9.417亿元。至此,德阳市和青海省西宁市已经轮流举办了五届青海西宁-四川德阳农畜产品产销合作洽谈会,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共签订单169个,金额32.517亿元,且80以上得到了执行,达到了优势互补、发展共赢的目的。例如,在第五届四川德阳-青海西宁农产品产销合作洽谈会上,什邡市恒源油脂公司与西宁方面签订了600吨油菜籽购销合同,不仅解决了西宁油菜籽的销路问题,也为德阳企业提供了优质原料。西宁市建设大棚蔬菜基地过程中,由于技术及劳动力缺乏,致使建成后的大棚无法按时正常投产,应西宁基地方面的要求,我市组织了近300人的业主、技术人员和劳务人员前往西宁开展合作种植,取得

12、了较好的效果。两地部门间的合作提升到两地政府间的战略合作:由于连续四届的洽谈会成绩斐然,极大地促进两地农业产业优势互补,为两地的交流合作,现代农业的发展,打开了7广阔的市场,引起了两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进一步深化青海西宁和四川德阳两地农业合作发展,促进农业产业优势互补,推动建设农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1年12月,德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新有,市委常委、副市长陈行祝率团到西宁就两地农业合作、优势互补进行了考察,并于12月2日举行了西宁市政府与德阳市政府举行了农业合作发展洽谈会暨签约仪式,双方签署了“十二五”农业合作发展框架协议。时任西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小兵,市委副书记苏荣,副市长金九辰,等

13、参加签约仪式。在所签署“十二五”农业合作发展框架协议中双方达成协议,两地将从人员和技术交流、农业科技研讨、农产品市场开发、招商引资等多个领域全面开展合作与交流。四、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对蔬菜新的供求形势认识不够;保城市供应的城郊型蔬菜基地严重萎缩;菜价波动大;中间环节过多,农民进城直销困难。五、下步工作及设想菜篮子工程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因此,我市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 ,一方面必须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依靠科技,增加投入,紧紧围绕市场,因地制宜引导农民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无公害蔬菜产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实现增量提质与增效并重,把蔬菜产业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另

14、一方面,要以保障长期稳定供给为目标,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水平,8加快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由阶段性供求平衡向建立长期稳定供给机制转变,让城乡居民真正吃上“放心菜” 。(一)坚持并完善“菜篮子工程”市长负责制近几年蔬菜供应均衡性的矛盾日渐突出,现在不下大力气狠抓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今后的矛盾势必更加尖锐。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 (2010 年 18 号文件)精神,始终不渝地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技术指导服务、品牌战略实施、营销体系建设等工作。建议将菜篮子工程纳入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国务院有关菜篮子工程市长负责制促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二)加强

15、技术指导、培训,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强我市蔬菜技术体系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强化对生产者的技术指导,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三)加大对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建议各级都要加大对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试验示范及推广以及采后处理、品牌建设、可追溯体系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对于蔬菜设施、小型农业机械、肥水一体化设施建议纳入农机补贴。鉴于蔬菜生产供应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建议建立蔬菜风险基金,在蔬菜生产受到损害时,可使用该基金补助生产,迅速恢复市9场菜源,在蔬菜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时,可使用该基金平抑菜

16、价,保证市场周年均衡供应。对蔬菜主管部门要增加常年财政预算,并从农业切块资金中安排蔬菜发展专项资金,(四)继续加强和扩大与青海省西宁市的农业合作充分利用德阳市与西宁市两地优势互补的有利条件,继续加强和扩大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加快在德阳建立西宁市直供蔬菜基地建设步伐,条件成熟时启动直供蔬菜基地的冷库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两地市场信息采集、互通和发布工作。(五)加强市场监测工作,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价格监测网络,进一步扩大监测的品种范围,重点加强化肥、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粮食、猪肉、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监测。对价格运行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进行重点分析,科学预测,及时准确地为政府和上级部门提供市场价格动态,形成发现问题早、报告情况快、分析原因透彻、判断形势准确的预测预警机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确保菜农利益。要继续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销售,建立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机制,从源头上堵住污染源。并开展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要进一步规范蔬菜市场经营秩序,依靠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菜价、短斤缺两、垄断经营、强买强卖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10进一步开展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直销配送等工作,降低销售成本,拓展销售渠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