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5 页2011 年2012 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水文学一、填空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计 30 分)1、“地理水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 ()A 中国 B 英国 C 美国 D 苏联2、大洋水温的垂直分布有何特点 ()A 从海面到洋底呈均匀递减的趋势B 从海面到洋底呈均匀递增的趋势C 从海面到洋底呈不均匀递减的趋势D 从海面到洋底呈不均匀递增的趋势3、下列哪种天然水的矿化度属于咸水 ()A20 B30 C40 D504、珠江流域属于几级水循环 ()A 三 B 四 C 五 D六5、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太阳辐射强烈,蒸发面的温度就升高, 饱和水汽压
2、减小,饱和差减小,蒸发速度就大。第 2 页 共 15 页B 太阳辐射强烈,蒸发面的温度就升高,饱和水汽压增大,饱和差减小,蒸发速度就大。C 太阳辐射强烈,蒸发面的温度就升高, 饱和水汽压减小,饱和差增大,蒸发速度就大。D 太阳辐射强烈,蒸发面的温度就升高, 饱和水汽压增大,饱和差增大,蒸发速度就大。6、下渗水的垂向分布中哪个带的水分下渗率接近于一个常值 ()A 饱和带 B 过渡带 C 水分传递带 D 湿润带7、当中国的上海等地是黄梅时节时,澳大利亚的地中海气候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A 炎热干燥 B 温和多雨 C 高温多雨 D 高温少雨8、水循环过程的最基本环节是 ()A 蒸发 B 水汽输送
3、C 降水 D 地表径流9、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最容易被人类控制 ()A 降水 B 地表径流 C 下渗 D 蒸发10、下列哪个地区是我国年径流量最丰富地区 ()A 西藏部分地区 B 广西部分地区 C 福建部分地区 D 云南部分地区第 3 页 共 15 页11、海水的电导率取决于什么 ()A 盐度 B 透明度 C 温度 D 压力12、贵州都匀的斗篷山的黄河属于哪个水系 ()A 红水河水系 B 柳江水系 C 沅水水系 D 海河水系13、人均径流量最多的国家是 ()A 巴西 B 印度尼西亚 C 加拿大 D 美国14、在影响径流的因素中下列哪个不属于流域下垫面因素 ()A 纬度 B 下垫面温度 C 水理性
4、质 D 坡度15、下列哪种面降水的计算对雨量站的数量和代表性有较高的要求 ()A 算术平均法 B 太森多边形法 C 等雨量 线法 D 客观运行法二、填空题(20 个空,每个空 1 分)1、水资源的 和 对水环境的反馈效应的研究已成为现代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2、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 , 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3、水循环的整个过程可分为 、水汽输送、 、 第 4 页 共 15 页、以及地表径流。4、地表水沿着岩土的空隙下渗可分为 、渗漏、 三 个阶段。 5、大洋表面水体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 ,等密度线大致与纬线 。 6、影响水温年变的的因素是 、洋流性质、季风和
5、。7、地球表层系由大气圈 、生物圈以及 组合而成。8、水汽输运主要有 和 两种方式。9、按照全球水循环系统的层次结构分级,我国长江流域为 级水循环系统。10、降水过程线以一定时间段(时、日、月或年)为单位所表示的降水量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它是分析流域产流、汇流与洪水的最基本资料,用曲线图表示,其优点是能反映 、 ,而不包含降面积。三、判断题(10 个小题,每个小题 1 分)第 5 页 共 15 页四、简答题(4 个小题,每个小题 5 分)1、水文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第 6 页 共 15 页2、试述水循环的基本过程。3、世界大洋表面水温分布的趋势是怎样的?并说明这些
6、分布特点是由什么所决定的?4、简述我国河流补给分为哪三个区?并分布说明它们各自径流量的特征?第 7 页 共 15 页五、材料题1、读图,完成下列 问题。( 8 分)第 8 页 共 15 页第 9 页 共 15 页(1)从 污染程度上看,严重污染海域面积最大的是 ,为什么?(4 分)(2)珠江三角洲不仅海洋污染严重,而且“赤潮”“咸潮”等海洋生态问题也十分突出。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仅从气候因素考虑,珠江三角洲地区“咸潮”多发的原因是什么?(4 分)2、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问题。(12)分第 10 页 共 15 页(1)读图 1 判断,该海域位于 半球
7、;该洋流 (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 。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 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 、 的作用。(5 分)(2)图 1 虚线 所示的洋流朝 (方向)流动。在图 2 所示的、四海区中,图 1 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 海区。(2 分)(3)解释 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5 分)试卷答案第 11 页 共 15 页一、选择题1D 2C 3B 4B 5D 6C 7B 8B 9B 10A 11C 12C 13C 14B 15C二、填空题(1)开发利用、人类活动(2)地理环境、人类社会(3)水汽蒸发、凝结降水、水分入渗(4)渗
8、润、渗透(5)增大、平行(6)太阳 辐射、海陆位置(7)岩石圈、水圈(8) 大气 环 流输送、涡动输运(9) 四(10)降水强度、降水时间三、判断题(1)(2)(3)(4)(5)(6)第 12 页 共 15 页(7)(8)(9)(10)四、简答题1、第一阶段是水文现象定性描述阶段,其特点是开始了原始观测,水文现象的定性描述及经验积累。第二阶段是水文体系形成阶段,其特点是水文现象由概念性描述进入定量的表达,水文理论逐渐形成。第三阶段是应用水文学兴起阶段,其特点是水文观测理论体系进一步成熟,应用水文学进一步发展。第四阶段是现代水文学阶段,其特点是引进遥感、电算等新技术、新方法,重点开展小资源及人类
9、活动水文效应的研究,分支学科不断派生,研究方法趋向综合。2、水循环的过程是:从海洋的蒸发开始,蒸发的水汽升入空中,并被气流输送至各地,大部分留在海洋上空,少部分深入内陆,在适当条件下,这些水汽凝结降水,其中海面上的降水直接回归海洋,降落到陆地表面的雨雪,将重新蒸发升入空中的水汽外,一部分成为地面径流补给江河、湖泊,另一部分渗入岩土层中,转化为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地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径流最后也流入海洋,构成全球性的、统第 13 页 共 15 页一的、连续有序的动态系统。3、世界大洋表面水温分布的趋势是怎样的?并说明这些分布特点是由什么所决定的?答、 (1)趋势:水温从低纬向高纬递 减;1在南北回
10、归线之间的热带海区水温最高,大洋东西两侧,水温分布2有明显差异;在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特别密集,水温水平梯度很大;3夏季大洋表面水温普遍高于冬季,而水温的水平梯度则冬季大于夏4季。(2)决定分布特点因素:由太阳辐射和洋流性质所决定的4、(1)我国河流补给分三个区秦岭以南主要为雨水补给区;1东北地区、华北部分地区、黄河上游和西北一些河流为雨水和冰雪2融水补给区;西北内陆地区的祁连山、天山、阿 尔泰山、昆 仑山以及青藏高原部分3河流,主要由高山的冰雪融水补给。(2)河流径流量的变化特征:雨水补给区受季节分配影响,夏汛比 较突出;1雨水和冰雪补给区有春、夏两汛期,年径流过程呈双峰型;2高山冰雪补给区径
11、流变化与气温有密切关系,年内分配比较均匀。3第 14 页 共 15 页五、材料题1、解析:第(1)题 ,海洋污染源主要来自陆地生产过程,在保护监管措施不利的情况下,生产越发达,排污量越大,污染越重。第(2)题 ,咸潮是海水沿河道上溯形成的,当河道水位偏低时,易发生咸潮。答案:(1)长江三角洲(或长江口及杭州湾) 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稠密,大量污染物排放随河流进入海洋。(2)冬季珠江流域降水少,河流水位低,导致海水倒灌;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也会加剧“咸潮的蔓延”。 2、解析:(1)图 1 中等温 线分布特点是越向南温度越低,因此位于南半球。虚线的等温线向高纬方向突出,因此水温较高。(2)从流向上看,暖流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在南半球为向南流。四个地点,只有 地位于南半球且洋流向南流动。因此图 1 海域只能位于海区。(3)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在西南季风的作用下,海水大规模向东流动,形成顺时针洋流。(4)图 2 中地盛行以陆地吹向海洋的风,即离岸风,表层海水偏离,下层海水上涌。第 15 页 共 15 页答案:(1)南 高 暖 增温 增湿 (2)南 (3)由于海 陆热 力性质差异,夏季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造成印度洋与亚欧大陆之间的气压差异,形成西南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加强了西南风。顺时针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