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称为膜蛋白。不同的膜蛋白具有各自的特殊作用和功能,下图体现了膜蛋白的部分功能。下列选项中有关膜蛋白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 1 表明膜蛋白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图 2 说明膜蛋白能够催化膜表面的代谢反应C图 3 表明膜蛋白有利于细胞接收膜表面的化学信息D三个图能够说明膜蛋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答案 D 解析 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来,但题中三个图并未体现。2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ATP 为 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 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答案 C3单纯的磷脂分
2、子在水中可以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 ,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 a 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动性将药物送入细胞B在 b 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动性将药物送入细胞C在 a 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D在 b 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答案 C 解析 球形脂质体的双层脂分子的亲水端朝外,疏水端朝内,所以图中 a 处可嵌入水溶性物质,b 处可嵌入脂溶性物质,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4下列与右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甲反映了
3、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C图中 a 表示信号分子 (如激素)D图中 b 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答案 D 解析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形式有三种类型,一是通过化学物质,二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三是通过胞间连丝,所以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故 D 项错误。5下列过程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无关的是( ) 。A抗体的分泌过程 B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C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 D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答案 B 解析 抗体为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通过核孔,没有经过膜结构;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实验,
4、细胞膜的伸缩性大是由于细胞膜的流动性造成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一个细胞缢裂为两个细胞是依据细胞膜的流动性。6下列各种生理现象中,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B肝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胰岛素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答案 D 解析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才能进行融合完成受精作用。胰岛素由胰岛 B 细胞分泌,因此肝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和胰岛素结合属于胰岛 B 细胞和肝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之间信息交流的通道。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神经纤维上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道开放和关闭的结果,与其他细胞无关。7如图表示
5、某生物膜结构,图中 A、B、C、D、E、F 表示某些物质,a、b、c、d 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少的物质是 _。(2)若是线粒体膜,b 和 c 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_。(3)若是肝细胞膜,进食 34 小时,c 代表的激素_将会增多,促进物质 E 转化为物质 F,F 最可能是_。(4)若是神经元细胞膜,则在静息状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该状态的维持有赖于图中 a 和 d 过程,则 a 和 d 过程分别运输的物质是_。(5)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_做材料,先让其在蒸馏水中吸水涨破,然后经过 _处理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动
6、物细胞吸水膨胀时 B 的厚度变小,这说明 B 具有_。答案 (1)D 糖蛋白 (2)O 2、CO 2 (3)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 葡萄糖 (4)内负外正 K 、Na (5)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离心 一定的流动性1下图是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中 A 侧表示红细胞外侧,B 侧表示红细胞内侧。按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的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细胞外的葡萄糖分子先与开口朝外的载体蛋白结合,然后载体蛋白开口向内,将葡萄糖分子释放出来。2苏丹 IV 是一种致癌的有机染料,某地区的一些养殖户用掺入苏丹 IV 的饲料喂养蛋鸭,结果产出了有毒的“红心”鸭蛋。
7、由此推断,苏丹 IV 能进入卵黄,说明它可能是 ( )A脂溶性物质,进入方式是 “主动运输” B脂溶性物质,进入方式是“被动运输”C水溶性物质,进入方式是“ 主动运输” D水溶性物质,进入方式是“被动运输”答案 B 解析 卵黄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脂质为疏水性物质,苏丹 IV 能进入说明其为脂溶性物质;脂溶性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即被动运输。3下列关于物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线粒体受损伤,会影响人的红细胞吸收 K B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胰岛素的分泌需要耗能答案 A 解析 人的红细胞内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
8、氧呼吸产生能量,故 A 项错误;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外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变大,故 B 项正确;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离子,海藻细胞能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离子,使细胞液浓度增大,防止质壁分离,故 C 项正确;胰岛素分泌是通过胞吐作用,需要消耗能量,故 D 项正确。4下列不属于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原因的是( ) 。A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B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C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有选择透过性 D水分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扩散答案 C 解析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会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原生质层与细胞壁脱离;
9、细胞壁为全透性,而原生质层有选择透过性;溶液的浓度低水分子数量多,浓度高水分子数量少,水分子从数量多的一侧向数量少的一侧扩散。5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所示:实验组 5 min 的现象 再过 5 min 滴加清水5 min 0.3/(gmL1 )蔗糖溶液 x 无变化 质壁分离复原 0.5/(gmL1 )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y 无变化 1/(molL1 )KNO3 溶液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z 1/(molL1 )醋酸溶液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x 为质壁分离,因为细
10、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Bz 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Cy 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D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答案 D 解析 放在 0.3 g/mL 蔗糖溶液中的植物细胞 5 min 后发生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植物细胞放在 0.5 g/mL 蔗糖溶液中,由于外界溶液浓度过大,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放在 KNO3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可自动复原,滴加清水后细胞因吸水体积增大、细胞液颜色变浅;组无变化可能是因为细胞已死亡。6如图甲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乙所示为出入方式与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1)A 代表_ 分子
11、;B 代表_;D 代表_。(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膜。(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 B 的厚度变小,这说明 B 具有_。(4)在 ae 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它们可用图乙中的表示的是_,可用图乙中表示的为ae 中的_。(5)维生素 D 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应是图中编号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6)物质通过细胞膜与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 37 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 min 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的荧光均匀相间分布。有人认为该实验不
12、够严密,其原因是缺少_实验。本实验可以通过在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培养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来判断实验结果,还可以通过比较_来判断实验结果。该实验最可能得出的结论是_。答案 (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多糖 (2)选择透过性 (3)流动性 (4)b、c 、d b a、e (5)b a (6)对照红色和绿色荧光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所需时间的长短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加快解析 (1)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细胞膜表面还有链状的多糖分子,能与蛋白质结合成为糖蛋白,也可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糖脂。(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最重要的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3
1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厚度变小,说明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种现象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4)ae 五个过程中,b、c、d 穿膜无需细胞供能,故是被动运输,它们的运输动力完全依赖于膜内外该物质的浓度梯度,但协助扩散还受细胞膜上载体数量的限制,而 ae 中的 a、e 两种方式需载体且需消耗能量,其运输方式应属主动运输,即已摆脱浓度制约,甚至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但由于载体的饱和,在达一定程度后,也将不再继续转运。(5)维生素 D为脂溶性物质,穿膜运输应为自由扩散,所以选 b,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所以选 a。(6)实验缺乏对照,应增设不同温度处理,通过观察红色和绿色的荧光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所需时间长短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