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盛顿会议,1921.11.121922.2.6,材料一: 大战结束前,带着“十四点原则”打破美国总统不离开本国的一贯做法,亲自到巴黎参加和会,俨然以世界领袖自居。当美妙幻想遇上“老虎”讲求实际的强硬主张和“狐狸”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变成“一个十足的傻瓜”、“又聋又哑的唐吉诃德”。美国乘兴而去,最终败兴而归。,材料三:美日英三国海军军备竞赛 美国国会批准,扩充海军计划,1924年将拥有38艘主力舰。 日本每8年内增加8艘主力舰和8艘新式巡洋舰。八八舰队计划 英国将花掉最后一个金币,使海军优于美国或任何国家 劳合乔治,材料二:一战中,日本以对德宣战为名,夺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全部权益,占领了
2、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巴黎和会上将这些权益合法化。日本势力的扩张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发生严重冲突,引起美国的强烈反对;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材料四: “五四”运动,1.美国巴黎和会失利,外交注意力转向亚太地区 2.美英日在亚太地区利益发生冲突(主要原因) 3.美英日希望限制三国海军军备竞赛 4.平息中国反帝怒潮,维护列强在中国利益,目的:缓和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矛盾,限制海军军备,重新划分在亚太的势力范围,建立在亚太地区的新秩序。,背景:,一、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与目的,问题1:一战期间日本在亚太扩张的表现及影响?,扩张:一战中,以对德宣战为名,夺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攫取的全部权益,占领了
3、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了“二十一条”。影响:日本势力的扩张与美国对华“门户开放”政策尖锐对立,同美国在亚太地区利益发生严重冲突,引起美国的强烈反对;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使英国在远东地区受到排挤。,问题2:一战后,亚太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列强争夺的主要对象是谁?,格局变化:由六强争夺到三家争霸。主要矛盾:日美矛盾。争夺对象:中国。,会议开始,美国哈定总统致了开幕词,这次会议的目的在于“减少战争,增进和平,减轻负担,改善现状”。,美国国务卿 休斯,币原喜重郎,华盛顿会议会场,议题一:关于亚太问题 议题二:关于限制海军军备问题 议题三:关于中
4、国问题,二、华盛顿会议的主要内容,议题一: 协调亚太地区矛盾四国条约,问题:华盛顿会议首先讨论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在该问题上,会议首先签订了什么条约?其内容是什么?对美、日各产生了什么影响?,英日同盟问题。原因:英日结盟意图是在远东牵制俄国。英日同盟有利于日本在远东扩张,对美、英在远东利益构成威胁,美国决定拆散英日同盟,得到英国的支持。,四国条约签字,缔约方:美、英、法、日内 容: 相互承认既得利益; 协商解决矛盾冲突; 英日同盟协定中止。,四国条约,1921.12.13,影响:,对美国而言:,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对日本来说:,扩张野心受到
5、了遏制, 太平洋地区权益得到承认, 失去了英国保护。,对英国来说:,在亚太地区实力相对下降; 暂时表面维护了与美日的关系,日本挖苦英国人说: “无论如何你们已经给英日同盟安排了一个盛大的葬礼。”,议题二:关于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五国条约,内容:规定的五国海军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限额,性质: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1914年三国舰艇总吨位,1922年限制海军军备条约,5 : 5 : 3 : 1.75 : 1.75,据英国记者沙利文报道:当休斯提到英国应停止建造“乔治五世号”主力舰时,英国代表、海军上将比蒂勋爵在靠椅上向前一趴,活像一只躺在门口太阳下打盹的猛犬被一个粗鲁的过路人
6、踢了一脚的,按照休斯的建议,英美日三国要拆毁已建成或正在建造的舰只共66艘,合计187万吨。这在各国代表中引起很大震动 。泰晤士报记者写道:“休斯先生在35分钟内击沉的军舰,要比全世界的海军将领几个世纪中所击沉的军舰还要多。,影响:,五国条约,对美国:,使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是美国外交又一个胜利。,对日本:,海军扩张受到限制;相对优势,对英国:,标志着英国海军优势的丧失。,议题三:中国问题,施肇基 顾维钧 王宠惠,他们为山东而来 华盛顿会议上的中国外交官,1921年,华会召开,中国对此十分重视,迫切希望得到英美的支持,在会议上解决山东问题,反对与日本直接交涉该问题。但形势并不有利于中
7、国,日本要求直接与中国谈判,抵制将山东问题列入华盛顿会议。美国的态度是希望山东问题得到解决,但又不希望这一问题在会议上提出而影响其主要战略的实施。,U形桌外的谈判“边缘” 谈判,1922年2月4日,迫于美英压力,中日签署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 ,山东问题得到基本解决。,1.日军撤出山东省,胶州湾德国租借地和青岛海关的主权归还中国。2.胶济铁路由中国以5300万马克(合3200万银元)的代价赎回,前德属煤矿由中日合办。,顾维钧说,“中国所获已超过(预设目标的)百分之五十,并第一次收回所丧失的部分国权。”,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件核心内容,九国公约1922.2.6,(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
8、,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二)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取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九国公约节选,也被称为“鲁特四原则” 鲁特为美国代表,日本代表问:行政完整是什么意思? 鲁特回答说,并不影响合法的特别权益。这表明,所谓的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行政完整是受不平等条约约束的。 对此,日本代表表示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一个时期内给日本帝国主义以独霸中国的机会1922年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
9、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九国公约实质: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侵略原则,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 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条约签订之后,美国国务卿休斯掩不住得意之色,说:“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丧失海军优势。,受到帝国主义的宰割。,美国是最大的赢家: 、拆散英日同盟; 、美国海军力量与英国并驾齐驱; 、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在中国实现了“门户开放”政策。,探究,谁是最大的赢家?谁的利益受到损害?有何表现?,英日同盟被拆散;海军力量受遏制;独占中国局面被打破;,(最大受害国),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2
10、.含义:,一战后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格局,1.构成:,3.与凡尔赛体系的关系:,是凡尔赛体系的补充与完善,构建了战后整个世界的国际关系新格局,被统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三、华盛顿体系,4.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在宰割中国、抑制英日的基础上,确立了美国主导的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材料一: 19241931年,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在华盛顿体系的框架内提出了 对英美的协调外交方针和“对华不干涉”原则,以免 引起与英美矛盾加剧。,材料二:美国19231929年,整个工业生产率提高40%;法国1924年工业生产总量超过战前水平;英国1929年的工业常量也达到1913年水平。,材料三:
11、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通过了对华政策纲要明确指出:凡对日本在“满蒙”的特殊地位权益有侵害之虞时,则不论来自何方,都要决心为“防卫”而采取断然措施。,5.对华盛顿体系评价(影响) 积极:调整了主要大国在亚太地区的关系,使亚太地区保持了暂时的稳定,军备也得到一定的控制,有利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消极:该体系下隐含着许多矛盾(美日矛盾、英日矛盾、中国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等) ,埋下了战争祸根。,列宁曾评论到: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巴黎和会,巴 黎 和 约,华盛顿 会议,凡尔赛和约,奥匈保土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协定,九国公约,“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
12、,建立“国联”,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重分世界殖民地,建立新的国 际秩序“凡-华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和 亚太的关系构成了20-30年代帝国主义新的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不稳定性 暂时缓和列强矛盾,并没有消除各大国间矛盾,相反埋下更大冲突的种子。,1.实质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际关系体系。,2.作用 构成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使资本主义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战败国特别是德国对和约滋生了强烈的复仇情绪。 引起中东欧新兴国家间的矛盾。 帝国主义被削弱,民
13、族解放运动高涨。 战胜国之间分赃不均产生新的矛盾。,打开缺口- 20世纪20年代凯末尔革命:土耳其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粉碎了构成凡尔赛体系的色佛尔条约,签订了洛桑条约。名存实亡- 20世纪30年代初:在欧洲,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恢复普遍义务兵役制、扩充军队; 1936年,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在东亚,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英法控制下的国联不能制止德、意、日的侵略。彻底瓦解-二战爆发后:1939年9月,德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瓦解。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凡华体系的瓦解,异:1)对象:巴:直接处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关系; 华:直接处理战胜国之间关系;2)范围:巴:主要确立在欧洲、西亚、非洲的新秩序;华:主要确立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3)内容:巴:共同策划反苏;华:共同支配中国;,比较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