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1 郑人有且买履者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304908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19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1 郑人有且买履者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1 郑人有且买履者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1 郑人有且买履者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1 郑人有且买履者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1 郑人有且买履者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郑人有且买履者,寓言特征,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寄寓较深的道理,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释 题,友情提醒: 一类人/一种现象,韩非子,战国末期著名的哲学家、 散文家、思想家。师从荀子,但他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却“喜刑名法术之学” “归本于黄老”,他创立法家学说,成为战国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法家思想: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历史总是

2、发展变化的,韩非子认为,与其用渺茫广远的先王之道来治理当今社会,不如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韩非子是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实际,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他的法家思想远远不同于当时的儒、道、墨思想,他认为在战乱纷争的战国末期,这些形而上的思想不能满足社会实际。故极力推崇法家思想才是最合适的思想。,卡片:,果蓏蚌蛤,Lu bng g,腥臊恶臭, xi( “臭”,词义缩小)气味,决渎,d (课文下的注释du是错误的),钻燧取火,zun su,鲧禹,gn,耒,li,重要字词句。 (1)、实词: 1、而民悦之 (意动) 而民说之(通假,通 “悦”,意动) 2、使王天下 (名作动) 3、民多疾病 (名作动) 4、今

3、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 (假设) 5、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 (意动) 6、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效法 陈规旧例) 7、因释其耒而守株 (于是),(2)、虚词 1、必为鲧禹笑矣 (被) 2、因为之备 (替),(3)、古今异义词 1、桀、纣暴乱 (暴力混乱) 2、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 (措施治理),(4)、句式 有购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 (状语后置),三、解读文章结构。问:找出文中共有几处“为笑”?分别是什么?,答:四个“为笑”分别是:比为鲧禹笑矣必为汤武笑矣必为新圣笑矣身为宋国笑,自主探讨:大家互相交换一下意见,讨论他们为什么会被耻笑呢?

4、,四、深入解读。 文章如何证明中心论点的?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假设论证法。要说明正面的中心,假设反面事例的结果,反推出中心的论证方法叫“假设法”。 假设法(本文论点之前的文段):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还有寓言论证。比如守株待兔的故事。,守株待兔就是本体,它比喻了什么呢?是开头所说的比喻不劳而获的人吗?,比喻残暴的统治者?,在先秦诸子中,儒家、墨家以及老庄之徒都主张效法先王;荀子嘴里说的虽然是“法后王”,跟孟子的“法先王”对立,其实却是完全一致的。韩非子反对这种法先王的思潮,因为先王们治理天下的措施太渺茫广远了。,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或者不宜今乎!

5、,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如是不能更也,卜子妻写弊裤也, 先王之言, 有其所为小而世意之大者,有其所为大而世意之小者,未可必知也”。 故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 夫不适国事而谋先王,皆归取度者也。,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其妻问曰:“今裤何如?”夫曰:“象吾故裤。”妻子因毁新,令如故裤。,拿先王治理天下的制度、方法来裁制当下的社会是荒唐的。但是他没有径直这样说出来了事,而是用卜子的妻子硬把新裤子弄破这一被放大的愚昧,生动、形象地暗示死守古代帝王那渺远的道术而不知变通,是何等迂腐,何等可笑!,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

6、,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先王之言未必可知可信,对先王之言的理解往往是穿凿附会,曲解原意,甚至牛头不对马嘴的误会也在所难免。所以韩非子认为,治理天下要高度重视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夸张的寓言表达,让人既忍俊不禁,又发人深省。,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讥讽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

7、,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本本上写得有的,他就相信,本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本本上写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韩非子认为,古代帝王的话,有针对的事情很小,而现在社会上却把它猜测得很重大的;有针对的事情很大,而现在社会上却把它猜测得很小的。所以,古代帝王的话现在不一定可以明白。这样瞎子摸象似的猜测,当然不可靠。卜妻为裤 郢人写信 郑人买履,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堵

8、师赞曰:“乐羊以我故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升华主题 结合韩非子生平、课文注释介绍,了解为什么他要创作这样的寓言。 韩非子其人:韩非是战国末期(前475-前221)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法家思想: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韩非子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反对“法先王”,其精神

9、实质应该是与时俱进,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寻找新的措施。,孟孙猎,得麑(n) ,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适至而求麑。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曰:“曩(nng )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巧诈”,是指心怀鬼胎,有目的有意图地故意表现出默写能够吸引人迷惑人的假象,是自以为聪明的奸诈之举。让人识破,鬼把戏被人戳穿之后,反而损失更大,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拙诚”则是指心中不存恶念,诚心诚意地做事,或许有时行为聚酯略显愚直拙笨,但

10、从不期满别人。这种做法的缺点在于不能当即抓住别人的心,但交朋友是最适合运用此道。人们常说“路遥知马力,日久知人心。”,人与人之间往往相处,拙诚的人貌似愚拙,却因其诚而赢得别人对他的信赖,从长远角度来说,拙诚的眼前利益不大,但长远利益却很丰厚。古人云:“百心不可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卫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常也;其成居,幸也。”其子因私积聚,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这个寓言恰恰能说明吸引定律思想创造处境的道理。因为 你的信念决定着你会如何思考,你如何思考则决定了你会有什么样的情绪,而你的情

11、绪会影响你的行动,你的行动自然会决定了这件事情的结果。,信念思考情绪行动结果,其实我们无时无刻都已经是心想事成的,只是我们旧有的一些不适当信念阻碍了我们得到我们希望的东西,这些不好的信念就是“人生模式”,换言之,就是命运;当我们没有觉察到它的时候,我们就会为环境左右,随波逐流,不能自已;一旦我们开始觉醒,就完全可以破除这些不好的信念,并以新的、积极正面的信念来代替。然后,我们就可以拥有自己渴望的人生。,4.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 “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

12、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韩非子说难,韩非子讲关其思,讲宋国富人,究竟是要说什么意思呢?是要说郑武公阴险狡诈、宋国富人心理阴暗吗?不是,他赋予这两则故事的寓意,是警示关其思、邻人之父这样的聪明人,关其思、邻人之父说的都是恰当的,然而重的被杀了,轻的遭受了怀疑。韩非子借此提出:并不是明白事理困难,明白事理后正确处置才是困难的。,说难是韩非子的名篇,是分析臣子向国君游说或进言的种种困难情况的,主旨是说明君主的心思不易捉摸,弄不好就会招来灾祸。“智子疑邻”形象地说明“亲近不疑,薄者见疑”的社会现象,通过它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一是不能凭亲疏关系判断是非曲直,二是坚持真理、讲真话有时要付出代价,需要勇气。,2003年高考作文题(全国卷)即要求联系韩非子中的“智子疑邻”这一个寓言,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柏拉图“背叛”先师,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布鲁塔斯在刺入凯撒最后一剑时说:“不是我爱凯撒少,而是我爱罗马多。”当感情的亲疏与事物真理冲突时,他们是多可敬的言传身教!,比较作业:从内容、思想、写作手法等方面 比较孟子、庄子、韩非子的寓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