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臭虫与蚤叮咬的防治.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6301373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臭虫与蚤叮咬的防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臭虫与蚤叮咬的防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臭虫与蚤叮咬的防治一、臭虫与蚤的危害1、臭虫的危害:臭虫即人们常说的“床板虫”。我国仅有温带臭虫和热带臭虫两种,雌雄臭虫和若虫均可吸血,活动范围一般在人居处,主要栖息于床架、床板、帐顶四角、墙壁、桌、椅、书架等缝隙处。 臭虫分布广泛、嗜吸人血,在室内栖息、繁殖与人关系密切,可能会传播某些疾病,如回归热、麻风、鼠疫、结核病等,但在流行病学上未得到证实,由于臭虫叮咬人,妨碍睡眠、休息和工作,且由于叮咬时将涎液注入人体,被叮咬的部分常出现荨麻疹样肿块,奇痒,也可以引起神经过敏、失眠及虚弱等症状,故臭虫对人体危害很大。2、蚤的危害:蚤是哺乳动物和鸟禽等动物的体外寄生虫,常见的蚤类有人蚤、猫栉首蚤、鸡蚤

2、、犬蚤、不等单蚤、印度客蚤、具带病蚤、缓慢细蚤等,另外与鼠疫有关的尚有长须山蚤、斧形盖蚤、方形黄鼠松江亚种等。雌雄跳蚤均可吸血,且吸血频数高、吸血量大。吸血时,分泌的毒素注人宿主皮下,可引起局部组织变态反应,局部可引起丘疹、丘疙疹,搔抓后可引起风团,多发生在腰部、腹部和小腿等处,皮损多呈线状或成群排列,奇痒,抓破后可致感染等。由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是烈性传染病,往往以蚤类为媒介,在鼠间传播,而人类或家栖鼠类进入疫源地会感染发病,从而传人乡村、城市,造成鼠疫流行,危害极其严重。二、虫咬性皮炎的临床特征虫咬性皮炎又称“丘疹性荨麻疹”,主要与节肢动物的叮咬有关,以春、夏、秋季多见。由于昆虫种类的不

3、同和机体反应性的差异,可引起叮咬处不同的皮肤反应。一般为红色水肿性丘疹、风团或淤点,表面可出现水疱及大疱,皮损中心可见叮咬痕迹,好发于暴露部位和腰周。自觉刺痛、灼疼、奇痒。三、治疗1、抗组胺药物:扑尔敏 4mg 口服 3 次/日或西替利嗪 10 mg 口服 1 次/晚;2、钙剂: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片口服有一定疗效。常常与抗组胺类药伍用。3、维生素类:往往使用维生素 C 或 B12 与抗组胺类药联合治疗,可望获得较好效果。4、外用疗法:根据皮损表现可选择具有止痒、消炎作用的洗剂或乳剂外搽,但如有继发感染, 应先控制感染为宜。5、中医治疗:本病治以祛风清热为主。四、健康教育1、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

4、勤换衣被。2、消灭臭虫、蚤、虱及其他昆虫。3、一有前驱症状或出现风团样损害就应及时用药,可减轻发作。4、不喝酒及食刺激性食物。发病季节少去郊外或公园活动。5、草席应洗清晒干后再用,可以减少隐藏在草席中的螨虫而减少虫咬皮炎的发生。五、臭虫的防治1、环境防治:在有臭虫活动的居室,对行李家具等物品的迁移,务必严格检查,并作处理,以防止臭虫的带出、带入而造成播散。改造居室环境,破坏臭虫孳生、栖息场所是根除臭虫的关键。2、物理防治:(1)人工捕杀:敲击床架、床板、炕席、草垫等,将臭虫震下、处死,或用针、铁丝挑出缝隙中的臭虫,予以杀灭。(2)沸水浇烫:臭虫不耐高温,可用开水将虫卵和成虫全部烫死,对有臭虫孳

5、生的床架、床板等用具可搬至室外,用装有沸水的水壶口对准缝隙,缓慢移动浇烫,务必使缝隙处达到高温,以烫死臭虫及其卵,对孳生有臭虫的衣服、蚊帐,可用开水浸泡。(3)太阳曝晒:对不能用开水烫泡的衣物,可放到强烈的太阳光下曝晒 14 小时,并给予翻动,使臭虫因高温晒死或爬出而被杀死。3、化学防治:用 12倍硫磷或 13凯素灵乳剂喷洒或涂擦于缝隙处,或以 13溴氰菊酯膏剂等涂塞缝隙处,可获良好防制效果。六、蚤的防治1、应积极开展灭鼠,加强猫、狗等家养动物管理和个人防护,是防治蚤类的根本措施。2、也可用杀虫剂进行喷洒,主要喷洒地面、床铺下、墙脚、柜下和鼠洞附近以及家养动物栖息处,施药后闭门 1 一 2 小时,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在蚤类较多的地方,可嘱患者在睡前于全身涂抹 20 樟脑油或樟脑配,有驱蚤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医学现状与发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