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果园透翅蛾的发生与防治果园里常发生的透翅蛾主要有海棠透翅蛾 Synanthedon haitangvora Yang 和苹果透翅蛾 Synanthedon hector Butler,异名:Conopia hector Butler 两种,俗称串皮虫,其中以前者发生为主。两种透翅蛾均属鳞翅目透翅蛾科,以幼虫为害果树树皮。为害寄主亦相似,主要有苹果、桃、沙果、海棠、梨、李、樱桃、梅、杏、山楂等。幼虫多于主干和主枝及分叉处或伤口附近皮层中蛀食,被害处有蛀孔,从孔中流出褐色粘液,蛀孔周围有红褐色虫粪。幼虫仅在树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为害,不蛀入木质部。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处,蛀成不规则的隧道,轻者削弱树
2、势,易引发其它病害,重者枝条或全株死亡。苹果透翅蛾成虫海棠透翅蛾成虫一、形态特征与识别要点海棠透翅蛾成虫:体长 1014 毫米,翅展 1926 毫米,体型似蜂类,白天活动,全体蓝黑色有光泽。头顶被厚鳞,复眼内侧有银白色鳞毛,头基部具黄色鳞毛,下唇须腹面被黄毛,复眼紫褐色,触角丝状,雄触角上密生栉毛。胸部两侧有黄鳞斑,翅透明,翅缘和脉黑色。第 2、4 腹节面后缘各具 1 黄带,有时第 1、3、5 腹节也有很细的黄带多不明显;雌尾部有两簇黄白色毛丛,雄尾部有扇状黄毛。卵:扁椭圆形,长 0.5 毫米,表面生六角形白色刻纹,初乳白后黄褐色。幼虫:体长 2225 毫米,头褐色,胴部乳白至淡黄色,背面微红
3、,各节背侧疏生细毛,头及尾部毛较长,腹足趾钩单序双横带,臀足趾钩单序横带。蛹:长约 15 毫米,黄褐色,腹背 37 节前、后缘各具 1 排刺,腹末环生8 个臀棘。苹果透翅蛾成虫:体长约 1014 毫米,蓝黑色,有光泽,头后缘环生黄白色短毛。翅透明,翅脉黑色。胸部两侧各有一个黄色斑点,腹部第四节,第五节背面后缘各有 1 条黄色横带,腹部末端具毛丛。雄虫毛丛呈扇状,边缘黄色;雌虫腹部末端的毛丛分为两簇,亦为黄色。卵:长 08 毫米,扁椭圆形,黄褐色。幼虫:初孵幼虫乳白色,老熟幼虫污白色,体表着生淡黄色细毛。体长 20-25 毫米,头黄褐色,胸腹部乳白色中线淡红色,胸足发达,腹足略退化。蛹:体长约
4、1214 毫米,黄褐色,近羽化时黑褐色,腹部 37 节背面各有 2 排刺突,刺突上各生一根短毛。腹部末端有 6 个小刺突。苹果透翅蛾与海棠透翅蛾形态相似,易混淆。主要区别为:海棠透翅蛾腹部背面第 2、4 节后缘有黄色的横带,有时第 1、3、5 腹节也有很细的黄带,但多不明显;苹果透翅蛾腹部背面第 4、5 节后缘有黄色的横带。受害处有红褐色粪屑二、发生规律海棠透翅蛾和苹果透翅蛾发生规律基本相似,均 1 年发生 1 代,以幼虫在被害树主干和侧枝皮层下做薄茧越冬;第二年 4 月上旬果树萌动后开始活动为害,5 月初7 月中旬化蛹,6 月上旬至 7 月上旬是化蛹高峰;成虫羽化期 5 月上旬7 月下旬 ,
5、高峰:6 月中旬和 7 月中旬。成虫羽化时将蛹壳带出孔外1/31/2。成虫白天活动,取食花蜜;成虫喜于生长衰弱的枝干粗皮缝,伤疤边缘,分叉等粗糙处产卵,卵散产。卵期约 10 余天, 6 月上旬开始孵化,幼虫孵化后即蛀入皮层内为害,至 11 月份结茧进入越冬状态。三、防治方法1农业及人工防治 幼虫为害枝干部位有明显的有红褐色粪屑或粘液溢出。发现被害处后,及时用刀刮除其中的幼虫。冬季早春刮除枝干老翘粗皮,即可消灭树皮内越冬幼虫,亦可减少产卵几率。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性。2药剂防治 春季在被害果树枝干部位涂抹 80%敌敌畏乳剂 100150 倍液,可杀死树皮内幼虫,有较好效果。常发果园在 57 月份成虫发生期,喷洒毒死蜱 45%乳油或 25%高氯 辛硫磷乳油 10001500 倍液喷雾,注意喷好枝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