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把握学科本质,设计好教学方案.ppt

上传人:涵涵文库 文档编号:6294008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学科本质,设计好教学方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把握学科本质,设计好教学方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把握学科本质,设计好教学方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把握学科本质,设计好教学方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把握学科本质,设计好教学方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习设计能力的提升一般我们该从哪几方面去思考?,把握学科本质 掌握一定的条件性知识 学习者研究 校内外生活的研究 教材研究,1、学生目前的状况与理想常模之间存在的共性差异怎样?并据此提出一般的学习起点; 2、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蕴含着哪些课程资源,并按教学需要进行筛选; 3、怎样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生活情景中蕴含的课程资源,并确定体验性目标的要素构成与逻辑关联; 4、怎样引导学生将学习成果运用于生活实践,并实现体验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的统一。,确定学习设计策略过程中必须考虑: 1、如何选择能与学生已有经验相耦合的信息材料和创设信息呈现的情景? 2、在耦合信息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 3、如何展开学生自主处理信息、形成结论的过程? 4、以什么为生长点,用什么方式对学生的认识进行结构化提升? 5、如何设定将知识结果应用于实际的基础性、综合性、延展性层次?,怎样研究小学科学教材 提高学习设计能力,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 钱金明,一、为什么要研究教材?,1、较好把握编者的意图,体现课标要求,达成三维目标。 2、分析教材中学问逻辑,有利于用好教材,帮助我们找到教学的主线索,使知识、能力、情感形成结构化,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研究教材,并非仅仅是明确地提出需要达到的结果性目标。更重要的是,应当通过对文本含蕴的充分开掘,把握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切入点,并由此形成有助于学生发

3、展的体验性目标。,平时你是如何研究教材的?,只看到学生能看到的东西,只不过比学生早一点看到吧了 能钻研教材,了解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的主要特点。(有怎样的特点?),能站在学科本质的高度看到其每个活动内涵的价值和活动之间所隐含着的结构(学问逻辑) 一般有哪几种结构?,二、怎样研究教材?,从确定学习目标角度而言,教材的价值及其研究重点在于: (1)提供学习内容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联系; (2)确定教材所反映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联系同学生认识特点的结合点; (3)确定教材所反映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联系同学生现实生活情景的结合点。,(一)理解、把握课标要求,课程性质是什么?,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基

4、本理念有哪些?,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具有开放性 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课程目标有哪些? 教学建议有哪些?,理解、把握课标就能从学科的本质上去解读教材,也使教学设计有思想,(二)要了解单元结构,六年级第三单元能量的结构是怎样的?,1、科学概念结构(1),1、科学概念结构(2),五年级第三单元光教材内容结构,传播特点,光和热,光的合成和分解,光的“大家庭”,海洋、陆地-高山、河谷、平原、峡谷、沙漠、冰川,地 球 的 表 面,地形不 断 变 化,小石子、 沙、 黏土、 腐殖质、 空气、水,加剧或减轻,风化,侵蚀,岩

5、石 土壤,隆起和沉降,岩浆活动和 板块运动,太阳、水、风、生物、冰川、重力等,地球表面地形多种多样 地球表面崎岖不平,内力,人类活动,外力,沉积,凸起的地 方被削掉,低洼的地 方被填平,地球表面以及变化 单元结构图,溶洞、石林、海蚀柱;切沟、冲沟、河谷、峡谷等,平原、沙滩、沙漠等,有时会发生,自然灾害,科学课是由一个个活动组成的,一个个的活动是有结构的。它有丰富的科学教学内涵,是为了满足主体发展要求、促进学习主体有效发展而设计的活动。 1活动是结构三个领域教学目标的有效形式。 2活动能结构各个领域内部各个水平层次。 3活动产生经历。 4活动更逼近科学。 其活动间结构是怎样的?,(三)研究课文中

6、活动间结构,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考虑提供的材料,如果提供的材料不恰当,就会把孩子们的活动搞混乱,这是因为每个活动是有结构的。结构指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联系、活动与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教材是精心设计的,起到1+12的作用,使参与度+活动价值/活动的投入的值达到尽可能的大。,例如:三年级上动物单元中蚂蚁一课中活动结构是怎样的?,重演科学史,短路电路,通电线圈,电流检测器,组装点亮小灯泡的电路,分析观察到现象,有什么新发现?,线圈怎么放,偏转角度大,电和磁一课中活动的结构是怎样的?,电和磁一课的主线索是什么?,制作铁钉电磁铁,在铁钉上绕线圈,测试铁钉电磁铁,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铁钉电磁铁也有南北

7、极吗?,电磁铁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电磁铁中活动间结构是怎样的?,电磁铁一课的主线索是什么?,电磁铁的磁力(一)中活动结构?,电磁起重机工作情景,电磁铁的磁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假设、交流、汇总,制订研究计划,交流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计划,分析、发现,电磁铁的磁力(二)中活动结构?,选择一个假设,制订研究计划,交流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计划,分工、实验、记录,准备交流发言,交流,设计制作一个强磁力电磁铁,电磁铁的磁力一课的主线索是什么?,神奇的小电动机中活动结构,情景,小电动机里有什么,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电能和能量中活动结构?,电能从哪里来中活动结构?,能量与太阳中活动结构?,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

8、地交替呢?,解释1,解释2,解释3,解释4,解释,我们怎样知道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呢?,模拟实验,修正解释,形成新问题,如:昼夜交替的解释,昼夜交替的解释一课的主线索是什么?,岩石与矿物单元中5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活动一 寻找岩石变化的痕迹 活动二 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冷和热的作用 风或地表变动的作用 植物根的作用 活动三 解释山上的岩石为什么布满了裂缝,山脚下为什么堆满了碎石?,大自然中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会,是什么力量使它发生变化?,猜想3,猜想2,猜想1,猜想4,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归纳解释,?,岩石 碎石 卵石,三上我的手 活动:1、观察手能做什么 2、观察手的构造 3、

9、体验手指关节处的皮肤皱褶的用处 4、体验大拇指的特点及功能 5、想想手的灵巧还与什么有关 6、用手感觉物体的轻重、软硬、形状等 7、用手辨别人民币上的盲文数字 8、用手分辨衣服和袜子的正反,手能做什么及观察手,手的灵巧性和什么有关?,猜想1,猜想2,猜想3,猜想4,猜想,只有在充分的感知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活动中体会手的感知功能,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寻找淀粉的踪迹 活动:1、观察比较淀粉和滑石粉 2、把一些淀粉和滑石粉混杂在一起,再滴一滴碘酒,会变颜色吗 3、减少混合粉中的淀粉数量,滴碘酒后的颜色会怎能样 4、米粉老虎的脚印 5、哪些食物含有淀粉,哪些不含淀粉 6、淀粉消失了,观察比较淀粉和滑

10、石粉,把一些淀粉和滑石粉混杂在一起,再滴一滴碘酒,会变颜色吗,实验中发现现象,得出结论,哪些食物含有淀粉,哪些不含淀粉,淀粉消失了,一般来说活动间结构有两种最基本的方式轮型结构和线型结构。,活动1,活动2,活动3,活动4,主线,活动1,活动,活动3,活动2,活动5,学习主题,轮型结构较适用于逻辑关联不明显的学习内容组织,线性结构则比较适用于具有较强逻辑关联的学习内容的组织。,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的前概念,认识逻辑),学习内容分析 (学问逻辑,科学概念),确定和描述学习目标,学习策略设计,评价反馈设计,形成结构化学习内容,确定教学模式与撰写方案,形成性评价,学习效果评价,寻找到主

11、线索,(1)教师要钻研教材,把握其学问逻辑。科学概念,即活动结构、价值。 (2)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识逻辑。熟知学生的原有前概念(经验),并基于此而展开教学。 (3)要让学生乐于学习,保持学生的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4)科学课上帮助学生发展的概念,要和学生原有的真实想法相互作用并建立起联系,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经验世界。 (5)要监控学生概念的转变。,基于前面考虑,学习主题构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导入,展开,反馈应用,创设情景,把教学内容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内在需求 激活与本课有关的休眠状态的知识与经验 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找准教学起点,信息呈现的形态(学习内容的组合与呈现),对学习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与作用定位。需要考虑的是:学问逻辑(科学概念之间的相关性)和认识逻辑(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有机统一。 学习程序,即学习目标的操作化体现。按照信息感受 信息处理 形成认识 结构提升 意义建构 外化应用,联系生活,回归生活。,“学习主题”设计的一般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