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房宫赋,唐 杜牧,阿旁宫图,根据历史记载,阿房宫东西宽三里,南北长五里,可容纳十五万人居住。里面道路纵横交错,宫殿屋宇林立。其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高达十数丈,可以容纳万人。而这,只是阿房宫的主体建筑。以此为中心与咸阳相连接,周围三百里内星罗棋布修建了二百七十余座离宫别馆祠堂庙宇。各个建筑之间有宽阔平整的道路或阁道相连接,直通到终南山下。,修阿房宫用的全是珍贵木料和质地优良的石料,参加修建的工役有七十万人之多。这些材料从千里之外的蜀地(四川)和荆地(湖北)远道运来。那时交通落后,全靠人拉马驮,其艰巨非同一般。当时有运石工人编的歌唱道:“千男呼哟万男喊, 巨石大如山。 渭水河啊甘泉口
2、, 石落水断流。”,某一日,秦始皇忽然觉得咸阳的人多,先王的宫殿太小,于是就要再造一个宫殿。大臣问造在哪里,秦始皇操陕西方言说:“阿房”。阿房并不是一个实际地名,它的意思是“近旁”、“旁边”。听了秦始皇的话,大臣们就命工匠在咸阳宫旁边的上林苑建了一个“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庞大宫殿,取名“阿房宫”。,阿房宫早在秦始皇曾祖父惠文王时就开始修建了,原名阿城。阿的意思是高大的丘陵,言其宫殿很高。惠文王死,工程就停下了。直至几十年后的秦始皇,才又接着修。因为在高大的丘陵上修房,故名阿房宫。,传说中秦王赢政爱上过一个美丽的民间女子,芳名阿房,但这段美丽的爱情终究没有换来美丽的结局,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
3、的女子,秦始皇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极度奢华的阿房宫。,复原 阿房宫前殿,复原 阿房宫前殿,复原 阿房宫前殿,【作者介绍】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历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勋元外郎,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杜牧诗文兼擅,是晚唐著名作家。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论列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后人因称他为“小杜“,以继杜甫;又因和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杜牧
4、生活在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关心国事,忧国忧民,希望恢复昔日唐帝国的繁荣和昌盛的局面。他在文学上有比较进步的见解,认为文章应为事而作,不应无病呻吟。因此他的不少诗文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耻。 杜牧创作中诗歌最著名,他与同时代的另一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诗歌豪爽清丽,自成风格。七言绝句尤为后人传诵。,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歌欣赏: 1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2 江 南 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
5、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3 泊 秦 淮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4 山 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几首诗歌的作者是晚唐 时期的诗人杜牧。从这几 首诗歌中我们约略可以知 道: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 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 于诗情画意之中。他的诗 歌作品与晚唐气象紧密结 合,同样也体现了诗歌的 现实主义传统精神。,简介“赋”:“赋”作为文学体制,起源于楚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关于赋的特点,刘勰的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铺采 摛文”指在语言上要使用
6、华美的词藻。“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美。赋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纠 字 正 音,兀w 缦回mn 囷qn 不霁j 妃嫔pn媵yng嫱qing 鬟hun 焚椒jio兰 辘辘l 杳yo 极妍yn 剽pio掠 鼎铛chng 逦l迤y 锱z铢zh 参cn差c 架梁之椽chun 在庾y之粟s粒 横槛jin 呕u哑y 檐牙高啄zhu,第一段分析,原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六王:借指战国时的楚,齐,燕,韩,赵,魏六国. 四海: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故四海指全中国. 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兀(w) 本指高而
7、上平,比喻山秃,译:六国覆灭(了)。天下统一(了)。蜀地的山林伐光(了)。阿房宫建成(了)。,分析:写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概括了无限深广的内容,简洁而雄健,涵盖全文,叙事中寓褒贬。,第一段分析,原文: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覆:盖. 隔离天日:极言其高. “骊山”“北”“西”都是名词作了状语。 “而”为承接关系的连词。 构:动词建筑.溶溶:水流缓缓的样子,分析: 写阿房宫的雄伟的外观。,翻译:覆盖重压着三百多里的土地,完全遮蔽了天空和太阳。从骊山向北构筑,(再)向西弯折,一直延伸到咸阳。(渭水和樊川)两条河
8、流,缓缓地流进宫墙。,原文: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廊腰缦回”:廊腰连接建筑物之间的走廊象人的腰部. “缦”的本义是没有花纹的帛,指丝绸 .注释为“索绕”,活用为动词,“像腰带一样曲折 . “回”,注释为曲折 . 檐牙:屋顶伸出的边沿部分. 啄:屋檐伸展. 抱:据有. 钩心斗角:心:宫室的中心, 角:檐角. 钩:连. 斗:相连. 这成语的意思本意是:宫室建筑的结构错综精密. 后比喻各有心机,互相倾轧. 盘盘: 弯弯曲曲。盘: 通”蟠”. 囷囷: 回旋,本义是圆式仓廪. 落:座. “焉”:助词。“的样子”,翻译:
9、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像腰带一样曲折迂回,屋檐像鸟喙一样向高空飞啄;(亭台楼阁)各自依凭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都向中心汇聚(密密匝匝)屋檐对峙交叠。盘旋婉转,屈曲回环,像蜂房,如水涡(精致套连),挺拔矗立,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檐牙高啄,分析:“五步”“十步”极写楼阁众多,“廊腰”“檐牙”极写姿态生动,“各抱”“钩心”极写布局精巧,“盘盘”“囷囷”“蜂房水涡”极写其姿态各异。句式整齐,语言亦与内容相一致,整齐而又富于变化,充满了想象和灵动之气, 巧夺天工。,原文: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长桥:阿房宫横跨谓水,建有长桥. 云:作动词,飘来云彩. 霁
10、: 雨止初晴. 龙、虹:作动词 有龙,有虹. 复道: 楼阁上下的通道, 这里指空中通道. 冥迷:模糊不清的样子,翻译:长桥横卧在水面上没有一点云彩,哪里来的蛟龙(飞腾)?双层的楼间通道架在半空并非雨过天晴,哪里来的(七彩)霓虹?高低参差、幽冥迷离的楼阁,(使人)辨不清南北西东。,分析:虚写长桥复道。用这样跌宕的疑问句写出的比喻句,让人惊叹!惊叹于景物之美,更惊叹于作者笔法之妙.,原文: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响: 名词, 歌声 . 袖:舞女的袖子,翻译:歌台上乐音温柔,呈现出和乐的春光;舞殿里彩袖飘拂,引动出凄冷的风雨。在同一天之内,在同一座宫
11、里,气氛却截然不同!,分析: 用夸张、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来陪衬它的宏大宽广。,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总结第一段:,第二段分析,原文: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辇: 帝王坐的人力车, 名词作状语; 用辇 。 “于”为介词,引出动作的目标。 “朝”“夜”亦为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时间,“在白天”“在夜里”。 “歌”“弦”为名作动词,“唱歌”“弹琴”。,译:(六国的)妃子嫔妇、诸侯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宫殿楼阁,乘坐辇车来到秦国。(她们)早上唱歌,晚上弹琴,成为秦国的宫人,析:“辞楼下殿”用了互文修辞,翻译时要调整语序。上承“六王毕”,极写阿房宫中
12、的宫女出身的高贵,冥冥中也暗示了秦统治者的命运。只是平平叙来,更有事实的不可逆转.,原文: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荧荧:明亮的样子。 绿云:浓墨而有光彩的云. 扰扰:纷乱蓬松的样子 晓鬟:指“晨妆”,“鬟”是一种环状发髻 腻:油脂. 椒兰:香草名,翻译:明亮的星光闪闪烁烁,(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乌黑的云彩纷纷扰扰,(是她们)梳理着清晨的发髻;渭水泛起一层油腻,(是她们)泼下的脂粉水;烟雾缭绕弥漫,(是她们)焚燃了熏香椒兰。,分析:紧承上句,四组句子使用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分别从妆镜、头发、化妆品、香料四个方面,渲染美女之多,生
13、活之侈。而写美女之多,生活之侈,实则极写秦始皇骄奢淫逸,所选美人及美人所用之器具都是当时的极品。,原文: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惊”为大的呼声,译为“震响”。 “也”表示肯定陈述的结束,与前一组句子中一样,形成了判断。“远听”为“听远”,译为“越听越远”或“渐听渐远”。 “所之”为“所动词”的固定短语,“之”为动词“去”或“到”。 一:全部. “尽”“极”都是动词,“修饰到尽头”“修饰到极点”。妍:美丽. 缦立:久立 通:“曼”. 望: 动词“期望”。“幸”为动词活用为名词,“宠幸”。,翻译:雷霆忽然震响,(是
14、)宫车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远远的,不知道它所去的地方。(宫女们)把自己的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容貌,都修饰到最为美好,最为妩媚,(然后)久久伫立着,期望始皇的宠幸光临;(可)有的人三十六年没有能够见到始皇。,析:在上句紧逼之下,此句不得不出,直接写出秦始皇的宠幸.“雷霆”句写出宫车之伟,行车之速,兼及阿房宫之规模巨大。“一肌一容”极写宫女为求宠幸而积极努力,然而,那么多的宫女怎么宠幸得过来呢?不论宫女如何为求君王宠幸而都有不可得者。“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一语道尽宫女之辛酸,道尽秦始皇之淫逸。,第三段,原文: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
15、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收藏、经营:作名词。与精英同。即是金玉古玩 剽掠:抢劫.掠夺. 人:即民. 倚叠:堆积. 有:保有. 铛:平底的浅锅 . 砾:碎块。 逦迤:连接不断的样子. 惜:爱惜.,翻译:燕国赵国收藏的珍宝,韩国魏国聚敛的金玉,齐国楚国保存的瑰奇,(都是)多少代、多少年,(从)他们的人民手中掠夺来,堆积得像山一样。(可是国家破亡,所有这一切)一天都不能再占有,被运送(到)阿房宫中。宝鼎被当作铁锅,宝玉被当作石头,黄金被当成土块,珍珠被当作砂砾,丢得到处都是,秦国人看待它们,也不怎么爱惜。,原文: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
16、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讲解: 纷奢:繁华奢侈. 锱铢;.(z zh);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锱是六铢.一铢是24分之一两. 连用比喻微小的数量. :“其”人称代词“自己的”。“尽 ”为动词“达到顶点”。,翻译:唉!一个人的心思,(也是)千万人的心思。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百姓也眷念自己的家庭。为什么搜刮钱财时达到一锱一铢也不放过的极点,挥霍它们时却像泥沙一样呢?,鉴赏:一叹一问,从最普通的人性角度出发,对秦统治者的残民自肥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控诉。“秦”“人”并提,说明并无高低贵贱的区别;“奈何”一问,却问出了多少的无奈和辛酸?,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瓦缝参差,多于
17、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栋:房屋的脊梁. 南亩: 泛指田野. “于”介词“比”,与其宾语形成的介宾短语作了状语,后置了。架梁之椽(chun): 指在屋梁上的承瓦木条 . “瓦缝参差”“钉头磷磷”“管弦呕哑”都是定语后置的特殊句式。 磷磷:水中石头突起的样子. “直栏横槛”为互文修辞,翻译时要调整为“纵横交错的栏杆门槛”。 庾(y)露天的谷仓. 周:全. 帛缕:丝线 槛(jin):栏杆. 九土:九州. 城郭:泛指城池.郭指外城墙,城指内城墙. “管弦呕哑”: “管弦”,管乐器和弦乐器的合称,古诗文中常用来代指音乐。“呕哑”形容乐
18、声嘈杂聒耳,翻译:使得支承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要)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织女(还要)多;参差不齐的瓦缝,比人们身上穿的丝缕(还要)多;纵纵横横的栏杆门槛,比九州的城郭(还要)多;裸露的钉头,比粮仓里的谷粒(还要)多;呕哑的琴声笛声,比闹市里的人声(还要)多。,鉴赏:六个夸张铺排在一起,好像飞瀑一般直泻而下,虽是同一意思却不重复,虽是议论却极形象。阿房宫中的事物与民间的事物一一对比,尽情夸张,把秦始皇奢侈享乐造成人民生活痛苦的社会现象揭露的一览无遗。,原文: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独夫:失去民心的帝王. 举:被攻取.
19、可怜:可惜. “函谷举”为被动句式,“函谷关被攻占”。“一炬”为名词动用,“放一把火”。,翻译:使天下的百姓不敢说话,却敢于(在心中)愤怒。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戍守边疆的士卒(陈胜、吴广)一声大叫,函谷关就被(刘邦)攻占了,楚国人(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那阿房宫)就变成了一片焦土!,鉴赏:飞瀑之下,必有深潭。繁笔铺排之下,又是简笔陈述,情感的积聚将在刹那间爆发。十四个字,三件史实,“可怜焦土”四个字总结了前文所有的铺排渲染,无穷感慨充溢其间: 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土崩瓦解,美轮美奂的阿房宫灰飞烟灭。再想想唐朝的统治者:无视史鉴,沉溺声色,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楚人一炬,
20、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总结第三段:议论抒情逐渐显示文章旨意。,第四段分析,原文: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族:名词作使动词,使.灭族. 使:假使. 递:传位”。“足以”为固定的短语,与现代汉语中的相同。“而”转折连词,在这里可不翻译。,翻译: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如果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惜自己的百姓,那么(依靠他们)就足以抵抗秦国了;如果秦(统一后)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么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
21、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消灭呢?,鉴赏: 深沉而又犀利地指出六国和秦朝亡国的根本原因都在自身. 开头先是两个假设,两个假设之后又是一陈述,一反问,极尽跌宕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深深遗憾。在作者的遗憾中,岂不深深地蕴含着他对唐朝统治者的建议?,原文: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不暇:来不及. “哀” :“为哀叹”。 “鉴”本义是镜。翻译为:“以为鉴”。 第一个“而”为顺承关系的连词,翻译为“那么”。第二个“而”为转折关系的连词,翻译为:“却”。第三个“而”为主谓之间的连词,这里不翻译。,翻译:秦人没有时间亲自(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那么后代人为它哀叹;后代人为它哀叹
22、但是却不以它为鉴,又要让(他们的)后人再为他们哀叹了。,鉴赏:以“哀”“鉴”两字向后人提出劝戒,揭示全文主旨,此为卒章显志,水到渠成。读至此,再回头看前面的铺排叙写,作者的深意可见也。,主题: 不爱人民的统治者必将导致灭亡,总结第四段:分析秦灭国的原因,抒发作者的感慨.,唐敬宗(李湛) 敬宗,名李湛(公元810827年),唐穆宗长子,为宦官谋杀,始封鄂王,徙封景王,长庆二年(822年)立为皇太子,长庆四年(824年)穆宗死,继皇帝位,时年16岁,在位3年(公元825827年)。为宦官谋杀,葬庄陵,年号宝历。 唐敬宗庄陵,位于陕西省三原县东北十五公里陵前乡柴家窑村东250米,附近地面海拔515-
23、520米。 唐敬宗李湛,初封为鄂王,后徒封为景王,穆宗在位时,于公元723年被立为太子。穆宗于公元824年正月病死后,他于同月丙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宝历”。,敬宗继位时,年仅16岁,内有王守澄、梁守廉等宦官揽权,外有李逢吉、牛僧孺专政,他只是宦官和朝臣的一个驯服工具。他满足于奢侈放纵的享乐,根本不关心朝政,连每天形式上的上朝也不顾,常常迟上朝几个时辰,害得大臣们三天两头在朝堂久等。有一天,一个臣子劝谏他要勤于政事,别让宦官掌大权,这臣子才说了几句话,敬宗就双手乱挥,不住地吆喝那臣子快滚出去。朝政昏暗,河北的成德,幽州,魏博等三个藩镇相继背叛,脱离朝廷,割据一方,人民反抗也时有发生。长安城
24、内的染坊工张韶和另一个名叫苏玄明的人,曾秘密团结了一百多个染工发动起义,这一天,张韶和苏玄明扮作送柴草进宫的送车人,一百多人藏在许多辆柴车中。混进银台门。,守门的卫兵风柴草异常沉重,顿生疑心,便走近上前去检查,张韶就拔刀将他们杀死。众人跳下柴车,拔出兵器,呐喊着杀进了朝堂。 敬宗平时最爱玩球和徒手格斗,左右小太监因体力不支,往往被摔得头破臂断,但敬宗不满意,还出高价招入力士。他喜欢在深更半夜亲自去捕捉狐狸。这叫作夜打猎。力士有不卖力的,就被发配边远地区,家属连坐,小太监稍有过失,敬宗也要动手把他们打得出血才罢休,左右宦官和力士无不怨恨。 公元827年12月,敬宗“夜打猎”回宫,与宦官刘克明,田
25、务澄,许文端和击球将军苏佐明,王喜宪,石从宽,王惟直等28人饮酒,饮至一半,敬宗入内室更衣,刘克明等便把灯烛吹熄,苏佐明在黑暗中闯入内室将敬宗杀死,对外则谎称敬宗是暴病而亡。,今天的遗址,阿房宫赋“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阿房宫赋是一篇“赋”,可议论的成分占了一半,是用赋体形式来发宏论。议论展开,一斥秦皇纵欲骄奢,滥用民力;二责秦皇寡恩无道,众叛亲离;三劝唐王治国爱民,勿蹈覆辙。神奇瑰丽之如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可惜;显赫一时之如秦王朝,毁于一旦令人可悲。指出治国不恤民力必致灭亡,规劝本朝勿蹈秦之覆辙,用心良苦。,全段逐层深
26、入,谴责秦始皇摧残妇女、粪土珍宝的罪行,讽刺有力 充满愤慨,意在讽刺秦皇的荒淫,同情宫女命运的悲惨,1.主题:2.写作特色: (1)想象、比喻与夸张相结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描写、铺排与议论抒情相结合。 (3)骈散结合,错落有致。,借古讽今,通过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的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总结回顾古汉语知识点,词类活用,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缦”原为一种帛, 名词作状语,像缦一样。,辇来于秦,“辇“古代一种人拉的车,名词作动词:乘辇。,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骊山“作状语,分别表示动作行为“构“折“的方向:向北,向西。),蜂房水涡,
27、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名词“蜂房“水涡“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矗“的状态:像蜂房,像水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使动用法,为哀。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古今异义,直走咸阳,走:跑、奔。今常用义为:行,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钩心:指廊腰;斗角,指檐牙。即走廊如钩向心,屋檐如角相对。今常用来比喻用尽心计,明争暗斗。,几千万落,落:座。今常用义为:下降、衰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经营精英,古义是互文指金玉古玩,与今义不同,一词多义,六王毕,四海一,统一,五步一楼,一座,黄鹤一去不返,一旦,而或长烟一空,全部,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一体,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一把,一,使天各爱其人,爱护,秦爱纷奢,喜爱,不爱珍器,吝惜,爱,族秦者秦也,谁得而族灭也,士大夫之族,使灭族,家族,类,族,盘盘焉,或师焉,或不焉,且焉置土石,焉用亡郑以陪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样子,语气词,不译,疑问代词,哪里,疑问代词,为何,兼词,于此,焉,廊腰缦回,缦立远视,萦绕,久,缦,不要忘了默写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