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古谁识李杜情,李白 我是李白(701762)。 杜甫 我是杜甫(712770)。 李白 我 61 (享年)。 杜甫 我 59(享年)。 李白 我 生于701年,见证了大唐的盛世辉煌。 杜甫 我 生于712年,洞悉大唐的繁荣和衰败的原因。 李白 我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杜甫 我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李白 我是诗仙, 当朝揖高义,举世钦英风。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贺知章呼我为“天上谪仙人”。 杜甫 我是诗圣,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后人尊我为“人民的诗人”。,李白,杜甫,PK,李白 我的诗歌,豪放飘逸:如春烟,如秋岚,如天外之鹏飞,如海上之
2、浪翻,豪情奔放,舒卷自如。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 杜甫 我的诗歌,沉郁顿挫:如深潭,如老松,如涧底之虎啸,如峡中之雷鸣 ,地负海涵, 博大雄深,进退伸缩,皆合法度。反复吟诵,日愈久而味愈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昔年有狂客,号称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赠李白)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戏赠杜甫),杜甫眼中的李白(15首),李白眼
3、中的杜甫(4首),李杜优劣论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韩愈调张籍 李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李白和杜甫是象兄弟一样的好朋友。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跟天上的双子星座一样,永远并列着发出不灭的光辉。 郭沫若,余光中评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高双评杜甫:行吟万里,八方布满了荆棘,瘦弱的两肩披挂风雨,赤脚踩过,便是一部史记。,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4、),我有个感觉,杜甫的诗歌是深红色,或黑白分明中的黑色,李白则要么是唐三彩,要么是月光下的银白色,极真纯皎洁。-胡晓明教授,杜甫是青铜器,李白是唐三彩。(前者厚重,后者瑰丽。),思想内容,一、把个人的遭际与国家命运、民生疾苦结合起来,抒发了悯时伤乱、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和爱国精神。如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矛盾,揭露和批判统治者的政策,及其骄奢淫逸、专横暴虐的行为,还反映了战争、兵役、徭役给人民造成的种种灾难和痛苦,表现了深刻的现实批判精神。如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三、还有登临抒怀、写景咏物、思亲怀友、咏史、题画的内容。如登岳阳楼、望岳、春夜喜雨
5、、蜀相、等。,一、表现个人 的理想抱负与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理想和愿望难以实现的失意与愤懑的情绪。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二、热情讴歌大自然,寄托自己的情怀。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都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寄托。,杜甫,李白,艺术成就,一、风格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二、诗歌偏重于内心感受的抒写,充分地表现诗人的喜怒哀乐、好恶爱憎的感情。三、常将想象与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相结合,把现实与理想、人间与幻境、自然与人事,巧妙地熔铸成篇,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并寄托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李白,一、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慷慨悲凉。杜甫坎坷困顿的人生遭际和时代由盛而衰的历史
6、背景,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和个体的人格精神,决定了其诗歌风格的主体格调。二、将叙述、描写和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善于在客观现实生活的描写中透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与思想倾向。杜甫的叙事诗还常常运用真实细腻、精确传神的细节描写手段来细致地表现现实生活。三、语言精工凝练而又丰富多彩。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尤其七律在他手中已运用得相当纯熟。,杜甫,“诗佛”王维:作品空灵清寂,呈现出佛释境界; “诗仙”李白:作品豪迈飘逸、自然清丽,流溢着丰厚的老庄精神; “诗圣”杜甫:作品沉郁顿挫、稳健典雅,包蕴着深沉的儒家情怀。,一曲大合唱,说不完的诗仙 道不尽的诗圣,李白是仙,杜
7、甫是圣。仙是超凡脱俗的,圣是超凡入俗的。仙出世,李白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飞行;圣入世,杜甫一生都在现实的荆棘与泥水中行走跋涉。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侧,头是仰着的,看到的是无尽的蓝天、悠悠的白云和翱翔的雄鹰,因而心胸开阔,歌声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侧,头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深沟的阴暗,因而忧心忡忡,歌声凄苦。李白是侠,愤世嫉俗,快意恩仇,醉眠酒家,笑傲王侯,飞扬跋扈,挥金如土,一付豪客形象;杜甫是儒,书生意气,匡济情怀,仁民爱物,悲天悯人,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一片菩萨心肠。 李白近道,故有仙灵气,得天人之妙相;杜甫近佛,故有慈悲心,生般若之智慧。,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与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陨石,杜甫是人间的火种。李白诗秀在神,杜甫诗美在骨。李白诗以气氛拟虚景;杜甫诗以实景画气氛。李白说:“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虚晃一枪;杜甫说:“关塞萧条行路难”,是大实话。 李白写幻想,杜甫写现实;李白写过往未来,杜甫写当今时事;李白写梦中世界,杜甫写梦醒时分;李白多好梦,杜甫多恶梦;李白多开心事,杜甫多失意事;李白写复杂为单纯,杜甫写单纯为复杂;李白是传奇,杜甫是编年史;李白是天之骄子,杜甫是国之人杰;李白是喜剧演员,杜甫是悲剧演员;李白是如来,杜甫是观音。“在无尽的豪放飘逸与悲天悯人之中,后人永远记住了两个名字诗仙与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