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十——曹操.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6290903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十——曹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十——曹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十——曹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十——曹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十——曹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十曹操.txt 其实全世界最幸福的童话,不过是一起度过柴米油盐的岁月。一个人愿意等待,另一个人才愿意出现。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和任何人无关。爱,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十曹操课堂经典诗歌精编一、曹操简介曹操(155220) ,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市)人。(一)人物事略疑杀华佗 晚年的曹操患了头脑痛风症,僚臣华歆向他推荐了神医华伦。遗憾的是,当华伦指出其症因风而起,病根入脑,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须利斧开脑取风涎方可根除时,曹操竟疑心华佗是想乘机害他性命,遂将华佗杀了,一

2、代神医命绝于世。废除寒食节 “寒食节”相传起于春秋时严明文公悼念介之推之事。以介之推抱木焚死,人们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一百余天。曹操有一年视察并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民情时,发现民间百姓每年度过“寒食节”的方式,己经非常严重地影响和危害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于是下令废除。提倡薄葬 218 年,曹操颁布了一道终令 ,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树。一年后,他为自己准备了送终的四季衣服,并留下遗嘱说:我如果死了,请按当时季节所穿衣服入殓,金玉珠宝铜器等物,一概不要随葬。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割发代首 有一次,曹操大军经过农田

3、,看见田里庄稼丰收在望,于是下令凡践踏麦田的,就斩首示众。不料自己的马受惊而一下子蹿入麦田中,践踏坏了一块麦田。为了实践自己的命令,取信于民,于是就割了自己的头发来代替。望梅止渴 曹操征张绣时,路上缺水,将士皆渴,于是他以鞭虚指着前面说有梅林,军士听说后均感到口中生津,不那么渴了,最终走出了困境。煮酒论英雄 一日,曹操与刘备边喝酒边评论天下英雄,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于是从容俯首拾箸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操笑:“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意即连圣人对迅雷烈风都会失

4、态,我怎能不怕呢?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曹操于是不疑刘备。裸足迎才 许攸来投曹操,曹操正在睡觉,一听旧友许攸来投,连忙从床上跳下来,鞋袜不穿,跑出恭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许攸一见,感慨万千。东临碣石公元 207 年,统一北方的大局已定。仲秋八月,秋高气爽,曹操亲率威武之师,满怀胜利豪情,长驱东进。渤海西南岸有一山突兀,灵秀独钟,曹操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沧海,歌以咏志。于是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观沧海 。滥杀无辜董卓败乱朝纲,曹操带领儿个人逃回乡里,经过友人成皋吕伯奢的家。伯奢出去了,只有他的五个儿子。夜晚听到他们食器碰撞的声音,误以为是想谋害自己,于是在夜里杀

5、了他们。而且还凄怆地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由此可见曹操阴险冷酷的权谋。曹操焚稿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张松出许都求见曹操,曹操见张松矮小,相貌又丑,便有意冷落他,边洗足边接见,使张松憋了一肚子气。次日,曹操掌库主簿杨修拿出曹操新著兵书孟德新书给张松看,意欲示曹操的大才。张松看了一遍即记了下来,故意笑曰:“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为己能。 ”杨修不信,张松说:“如不信我试诵之。 ”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就去告知曹操,曹操奇怪地说:“莫非古人和我想的都一样?”认为自己的书没有新意,就让人把那

6、本书烧了。生性多疑 曹操死后采取了“疑冢”的措施。布置疑冢,一方面为了防止盗墓,另一方面,也和他生性多疑有关。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邮城所有的城门全部打开,七十二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城门抬出。从此,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谜随之悬设。(二)名家点评(晋)陈寿: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梁)钟峡: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诗品卷下)(宋)苏轼:魏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是故有所重发而丧其功,有所轻为而至于败。 (魏武帝论 )曹操阴贼险艰,特鬼蜮之雄者耳。 (孔北海赞 )(清)刘熙载: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艺概?诗概 )章太炎:信智计之绝人,故虽谲而近正。

7、 (魏武帝颂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魏昔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毛泽东:殷纣王(通常称之为“暴君” )精通文学和军事,秦始皇和曹操全都被看作坏人,这是不正确的。郭沫若:他是一千七八百年前的人,据史书所载,他能够不信天命,不信鬼神,毁灭邪祠,破除迷信,禁止厚葬,禁止复私仇,讳不避权贵,举能扬侧陋,敢于公开下令要选用被人称为“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范文澜: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沈伯俊:文学形象曹操不是历史人物曹操的真实复制品,但他却是历史人物曹操基本特征的演绎,既有雄才大略、志在统一的杰出政治家的一面,又有极端利己、残民

8、以逞的封建统治者的一面:既有精通韬略、长于用兵的一面:又有忌贤妒能的一面。二、素材运用话题 1: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材料加工:记得历史上常有这回事。比如说某政权到了不得不更替之际,某些人便兴兵起义,等到江山到手,便口口声声称他的“起义”是顺天应命,大势所趋,而当其治下的百姓因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起来反抗了,则为大逆不道,是造反,当诛九族!明明同是起事,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何也?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也!事且如此,况于人乎?我不得不怀疑史书上记的某某欺师灭祖,某某体恤万民的真实性。鲁迅曾就关于曹操的记载而说因为曹魏运短,歌功颂德的少了,而作史的又大半是后朝之人,口诛笔伐的多了,所以我们看到的戏台

9、上那面目可憎的曹操并不是真正的曹操。 (2003 年安徽高考优秀作文偏心节选)话题 2:规则材料加工:死守成规也难成方圆。恰当的规则使世界更加有序,然而随着不断的发展、变化,也要有突破才能发展。昔日汉人宽袍大袖,看上去风度翩翩,却被夷狄之人打得落花流水,于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成就霸业。魏武曹操提于禁于亡卒之间,识许褚于荒野之际,得到了大批有才干而身份低下的下级军官,才破袁绍,败吕布,建立强魏,但这种制度使大批士族支持汉帝,曹操一生不得称帝。其子以九品中正制收尽天下官宦,完成了朝代更替的使命。前面说过秦以严以定民,却因苛律失天下,汉高祖约法三章以定民心,以老庄之道休养生息,儒家之道得天下人才。可

10、见,突破了陈旧的束缚,才有长足的发展。 (2002 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何成方圆节选)话题 3:宽容材料加工:袁绍出兵讨伐曹操时,曾命陈琳草檄,陈琳才气横溢,义正词严。曹操看到后,大为震惊,出了一身冷汗。连头痛病也好了,他笑着说:“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袁氏亡后,陈琳被捕,曹操部下有建议杀陈琳的。曹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袁绍军队大败的时候,曹操的部队在袁的图书中,捡出书信一束,都是曹的下属与袁绍私通、图谋反叛的信。这时有人提议按信中人名一一核对,把这些人全杀掉。但曹操否定了这个意见,并且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即命人把这个“黑名

11、单”付之一炬,不再追问。张郃天荡山失守,曹洪告诉曹操,认为张有罪,但曹操却说:“非郃之罪,胜负乃兵家常事耳。 ”曹操退守阳平关,派许褚接应粮草。许褚饮酒大醉,粮草被张飞夺去,自己兵败负伤逃回。曹操没有责怪他,白己承担了失败的责任,并令医生为许褚治伤。曹操曾派人招安张绣,张因过去与曹操有仇,杀了曹操的儿子,怕曹操不会容忍他。贾谢告诉他,曹操是个英雄,为了延揽人才,一定不会记私怨的。张绣遂即见操,拜于阶下。曹操把他扶起来,握着他的手说有小过失,勿记于心,并封张绣为将军。(论曹操的用人政策节选)话题 4:人才材料加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短歌行中的这句诗可以说是曹操人才观最重

12、要的体现。曹操身为一个领导者,对人才更是极端的渴望。首先,曹操是爱才的,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成大事的人才。惟才是举,是曹操既出于他爱才的天性,更出于三分天下形势所逼,三分天下,得人才者居之。其次,曹操尊重人才,不苟求,不求全责备,这是他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一种气度和自信。如果没有这种思想,曹操怎么能从一个逃难京官,从手下不过几个亲随,足下不曾有寸土,臼手起家做到扫灭群雄拥有北方天下?而他手下的谋臣猛将大多是敌人营中的人,或因某种机遇集合到曹操麾下,如程昱、许褚;或冲着他雄才大略,能治乱定天下的名声而来,如郭嘉、荀彧;或神往他轰轰烈烈,言必行战必克的实绩而来,如满宠、董昭;或被曹操击破营垒俘虏而来

13、,如张辽、张郃;或从行伍之中提拨上来,如于禁、乐进。试想曹操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格魁力和博大的胸襟气度,怎么能够做到?因为爱才,才会不顾众人反对,舍得放关羽回去。因为爱才,才会真诚录用曾经发檄文骂曹操祖宗的陈琳。因为爱才,才会在郭嘉病重时期百般照顾,怜惜他。 (由价值观的角度来谈曹操的爱才论节选)话题 5:谋略材料加工: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假谲里说,曹操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带领军队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兵士们很渴。曹操骗他们说:前面有梅树林,到那里摘梅子吃,可以解渴。兵士们听说有梅子可吃,口里都生出了口水,也就不那么渴了。据此故事,后人引申出了一句成语,叫做“望梅止渴” 。曹操说:“欲攻敌,必先谋。

14、”重视谋略是曹操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曹操的军事思想深受历代兵家和学者称道。 三国志作者评价曹操“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 (曹操的军事思想节选)话题 6:进取心材料加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这首诗充满着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东汉末年的战乱,给生产力带来极大破坏,经济萧条,白骨累累,给人带来一种感伤颓废的情绪。曹操的这首诗如一阵春风,吹散了这种伤感的情绪。他的乐观主义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

15、心不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激励人生进取。在闲难时期,曹操能激流勇进,积极向上,敢于向命运挑战,这是一种十分高尚的人生情操。 (论曹操的诗节选)话题 7:英雄材料加工:英雄还是奸雄?你招贤纳杰,知人善用。你聚荀彧、郭嘉、程昱于帐下,收许褚、张辽于阵前,座下文有能臣,武有良将,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你是想海内之士都越陌度仟来归。军帐前,盈樽独饮,举剑问天,汉邦才俊,何不尽归我耶?你行于“蒿里” ,但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于是从心里悲恸, “念断人肠” ;你东临喝石观沧海时,沉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敞开胸怀想把天地包容:你江心横槊,旋即生发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16、的感叹;你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风骚独领:你挥洒笔墨,笑傲文坛。你是那般才华横溢、那般风流满洒!马背上,勒缰援须,豪情满腔,又在酝酿新的诗篇?你以道、义、治、度、谋、备、仁、明、文、武十胜于天下,但仍有人称你为奸雄。是因为你生性多疑,屠吕伯奢全家,还是因为败你诗兴而槊死刘馥,忌才学而杀杨修?抑或是你功高震主,无视汉天子存在?奸雄,时人作下的预言,史学家对你的评判,小说家给你的名号。孟德啊!只有你自己明白, “是非成败转头空,浪花淘尽英雄” ,功与过留与后人评说,我只管把酒临风,歌以咏志! 话题 8:角度材料加工:罗贯中笔下的三同演义中,曹操那阴险的心理令人生畏:在京剧中曹操那白脸奸臣的角色在众人

17、心中早己根深蒂固,声声笑里藏刀,总让人毛骨悚然。也许是因为他违背了传统的中庸思想,所以背上了奸诈、狡猾的恶名,引来千古辱骂论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么曹操到底是好是坏呢?引起了众人争议。周喻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果不是曹操心软怜惜人才,收留了黄盖,怎会一失足成千占恨,上了周喻的当?由此上溯,曹操有着一颗爱惜人才的心被世人公认。他不仅爱惜人才,自己也喜爱文学,足智多谋,文章朴实而不华丽,精湛而不罗嗦,使得千古闻名的观沧海流传至今,成为千古佳话。也许因为他的善于用人,才智博学,使得他成为杰出的军事家、文学家,使魏日益强大。如果光说曹操善于用人,那我将会说 NO,他也有充满人情味的一面,好

18、友去世使得家族破裂,惟一的女儿蔡文姬因父亲亡故被迫远嫁匈奴。为了替好友找到女儿,曹操千方百计,派使臣远抵匈奴,多次交涉,几经战乱,终于接回了蔡文姬,为好友了却了一桩心愿。怎么又不让人感动?古今中外,对于曹操众说纷纭,他也以自己独特一面向众人展现着自已,带上一份沉默,一份赞赏,静静地沉静在历史长河之中。而我们却应多从不同的方面去看待。(提笔论曹操节选)三、精彩美文曹操的本来戏剧上,曹操的形象是鼻子上一块白,一副奸臣样子。人民群众的忠奸喜恶,风格上似乎倾向简约,往往忽略了历史的真实及人性的复杂。就曹操其人,笔者的定位,是成定天下大功的谋略英雄。曹操是三国时代,对当时社会、以后历史做出贡献最大的一位

19、英雄式的人物。无论对百姓,还是对封建君王来说,曹操都可算是功臣。东汉末年,中央集权衰微,地方豪杰并起,诸侯纷争鼎鹿,最大的受害者还是老百姓,曹操诗蒿里描述当时情况“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逢乱世,一生戎马,大刀阔斧地剪除分裂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使北方人民有一个相对安定环境发展生产,安居乐业,是个顺应历史要求,益于人民的英雄。就汉室而言,国都洛阳被董卓一把火烧光,后又经李傕、郭汜、韩暹、杨奉乱政,落到皇帝无居所,百官“出城樵采,多有死于颓墙坏壁之间” (罗贯中三国演义 )的地步, “宗庙乏祀,社稷无位” 。曹操建许都,置百官,修造汉天子宗庙, “自天子西迁,朝廷日乱,至是宗庙社稷

20、制度始立” (三国志?魏书 ) ,对汉室有再造之功;其后,曹操征吕布、灭袁术、袁绍、刘表等,平定三郡乌丸,击退了鲜卑族侵扰, “班叙海内,宣美风俗” 、 “敦崇帝族,表继绝世” (三国志?武帝纪 ) ,对汉室有“定天下”之功。一定程度上讲,曹操还是个忠臣。董卓乱京,逼汉献帝禅让,曹操谋杀董卓不成,逃归老家,首倡义兵,召集十八路诸侯伐董。各诸侯各怀鬼胎,谁都不思进取,是曹操大呼:“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 ”愤而独自率自家兵追打董卓,可见,曹操求的是“定天下”的功业,比起勤王的各诸侯,忠得多了。他灭掉称帝的袁术和有称帝野心的袁绍,就连汉献帝的策命也说:“此君之忠于本朝也。 ”可以说,汉室在群雄

21、逐鹿的环境得以延存,全靠曹操。东汉灭亡而出现三国鼎立,那是曹操死后的事,曹操本人也说过:如果天下没有他,不知道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曹操被舞台戏剧为代表的后人骂为奸臣,是因为他的儿子曹丕篡汉立魏,儿子的罪过株连到老子,不足为论据。曹操的人格其实很高尚,他对关羽守约,由着关羽千里走单骑,有情有义;被刘备一时瞒过(刘备浇园种菜,韬光养晦,煮酒论英雄时大智若痴,后来借口带兵往徐州截袁术,趁机脱身) ,醒悟后不派将追杀,守信。曹操对付的是各怀野心、又有军事后盾的诸侯,在夹缝中求生存、发展,难免在运用谋略时有阴险的一面,但不同于刘备称帝天下的“大志”,曹操的大志是统一天下,他是位真正的英雄,不以帝王位为重

22、,为实现定天下的最高目标,忍担黑名,牺牲小我。反观刘备,口口声声匡扶汉室,却不见他做过一件有利汉室的事,倒是曹操,虽然黑名显著,却真正匡扶了汉室。曹操抛弃小我顾全大局的胸襟很令人感动:张绣降后又哗变,杀了其子曹昂、爱侄曹安民和大将典韦,后来又再次投降,曹操封他为列侯;毕谌、魏种等欺骗曹操,后来兵败遭擒,曹操“唯其才“而仍然重用他们;刘备被吕布所逼来投,明知此人“非池中物” ,为不失天下贤人之心而不杀刘备。曹操的心态是与刘备英雄决战于疆场上,不像周瑜,对待英雄的方法是阴杀。“惟哀民生之多艰,忍把魁首黑名担。不驱兵马屠逆已,几人称帝几人王。 ”曹操的谋略气势上阳刚,操作性很强。曹操很有实干精神,常

23、得策辄行,行动上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兵败赤壁后,一路被东吴军追杀,被刘备军伏杀,却能大笑着评价诸葛亮的用计,充分表现了其人逆境中的乐观精神。青梅煮酒论英雄时,视兵强马壮的袁绍等如草芥,直抒胸臆,豪气干云。曹操的用人谋略非常高明, “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 (三国志?武帝纪 ) ,放权让人才充分发挥,这是他功业取得的根本原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经济上屯田,恢复农业生产,足食以资兵;军事上以法治军,战略上篾视敌人,战术上则重视敌人,知已知彼,因敌变化而致胜,都是同时代的其他人比不上的。曹操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以致文学家,历史已有定论。曹操的谋略比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人高明更大的体现

24、在对教育的重视、对后辈人才的培养上。曹操攻克袁绍后,甚伤“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 , “令郡国各修文学” ,办学校,举教育, “整齐风俗” (引文见三国志?武帝纪 ) ,加之曹操待人、用人以诚,当时曹氏父子周围聚集了大批谋士、文才出众人物。相反,蜀国的刘备,本身谋略阴深、虚伪,他喜欢如赵云这般武艺高强、容易用礼教笼络的人物,而诸葛亮一生唯谨,小家子气重,大事小事一把抓,必然疏于提供机会让人才磨练。蜀国的文武人才似乎最多,其实最缺乏,以致后期“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先锋” 。三国末,蜀、吴后继无人,日渐衰落,而魏却人才辈出,文事武略鼎盛。蜀吴之亡、魏晋之胜,合其势也。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京剧舞台

25、上,白脸曹操冠带辉煌,高唱:世人笑我奸,我笑世人偏。为人少机变,富贵怎双全?世人口中的奸雄,戏剧当中的白脸, 三国演义里的无数典故,把曹操堆砌成奸诈的化身。然而,即便是亲刘贬曹的罗贯中,也不得不为曹的才情与智勇所折服,也不得不承认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出身官宦,十六岁举孝廉任城门典校卫。设十二色杖,不分贵贱,一旦违犯出入城规,皆与杖责。这体现他的“忠信” 。黄巾作乱,曹操任骠骑都尉,奋力破敌,也是忠勇表现。董卓当权,败坏纲纪。操夜带七星宝刀只身前往行刺,其勇不下荆柯。行刺失败,董卓怀疑他时他又临机应变说是来献宝刀的,骗过董卓后星夜飞离京城。这一切不都说明他有勇有谋吗?我相信倘若曹操生在

26、治世必定是个不可多得的能臣。然而当时的乱世注定他必须背负起汉贼的骂名来收拾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汉朝的气数己尽,外戚、宦官争权夺势使它走向衰败。这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出来撑住局面。孙权不行,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历得四世已属侥幸:刘备也不行,靠得前朝皇叔之名,以仁义面具收罗诸葛、关张赵云,占据荆州蜀中富饶之地,却终是生儿不像贤,刘禅宠信宦官,难脱前朝桎梏。事实证明只有曹操建立的魏国具有统一天下的能力。“汉贼” “乱臣”的骂名只是用来套住对前朝愚忠的愚民的绳索。识得时务的人,谁说曹操不是英雄?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切无不表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高唱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现出他广阔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怀。以当今全面发展的观点看,纵观整部三同演义 ,哪个人像曹操这样集军事、政治、勇气、谋略、才气集于一身呢?诸葛亮也比不上,他没有狠辣的手段,所以会有宦官黄皑坏计:没有豪迈的诗情,所以要借吟前人梁父吟抒志:没有严格的惩罚制度,让李严延误的军粮阻断了伐魏的征途。曹操是一个强人,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抑强扶弱的智慧。他的产生既是个人际遇,也是历史的选择。曹公,生而不能与之交游,真人生一大憾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