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杂草学知识概要杂草学知识概要绪论杂草:在人工生境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杂草的三性:适应性(前提和先决条件) 、持续性(核心地位) 、危害性(必然结果) 【考点】杂草的有益性:1. 杂草的生态环境意义:保持水土,光合作用,富集、清除金属离子2. 可利用价值:药用,作物育种材料,食用价值,畜牧业利用价值3. 科学价值:物种起源和进化的好材料,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生理代谢的抑制剂杂草的危害性:1. 降低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如:毒和毒麦2. 防除成本巨额3. 给人类生产活动带来不便4. 是许多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和宿主5. 改变人文景观,破坏自然保护区原生植被6. 威胁人畜安全杂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杂草
2、的生物学特性:指植物物种本身的形态、分布、生长繁殖、栖息等方面的特征。强调:人工干扰环境主要内容:【重点以及考点】1.杂草形态结构的多样性个体大小的变化 根茎叶形态结构 组织结构2.杂草生活史的多样性生活史:物种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繁殖等全部过程。一年生杂草 二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简单和匍匐)3.杂草营养方式的多样性光合营养 寄生性(全寄生和半寄生)寄生性杂草:种子发芽后,经历一段时期的生长,必须依赖于寄主的存在和寄主提供足够有效的养分才能完成生活史全过程的杂草。4.杂草的适应性抗逆性强 可塑性大 生长势强 杂合性 拟态性5.杂草的繁衍滋生的复杂性和强势性惊人的结实性 种子寿命长 种子
3、的成熟度和萌发时期参差不齐【需补充】繁殖方式多样(有性和无性) 子实具有广泛传播的附属结构.杂草个体及种群生态学杂草生态学:研究杂草与其环境之间的学科【非重点】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个体群落: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之和.种子休眠休眠:有活力的子实及地下营养繁殖器官暂时处于停止萌发或生长状态。 (大部分种类的杂草种子和营养器官都具有)杂草学知识概要内因:【重点】种子或腋芽或不定芽中含有生长抑制剂果皮和种皮不透水或不透气或机械强度很高胚未发育成熟原生休眠:由于杂草本身所固有的生理学特性所决定的休眠【考点】外因:极端温度 干旱涝渍 高 CO2 比例 黑暗
4、 除草剂诱导休眠:由于外部不良环境因素诱导,使得已经解除原生休眠可以萌发的子实重新进入休眠。也称诱导休眠或强迫休眠【考点】 意义:杂草子实休眠受环境因素制约,是保证杂草种群延续的重要条件联系:有待补充.种子萌发种子的胚由休眠转变为生理生化活跃、胚胎体积增大并突出子实长出幼苗的过程。分为子叶出土和子叶留土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 充足的氧气(适合的 CO2 和 O2 的比例) 适宜的温度 适宜的水分:种子 14%,田间持水量 40%100% 光或黑暗条件 生长调节物质的比例 埋藏深度、土壤类型、pH.杂草发生1.杂草发生的时间杂草种类 埋藏深度 温度 土壤墒情2.杂草发生深度种子的大小 幼苗类型 土壤
5、墒情 土壤紧实度.杂草的生长与发育1.生长发育阶段按叶片数:三叶期生物节律:出苗期、分枝期、拔节期、开花期、种子形成期、成熟期、枯黄期.杂草群落生态.杂草种子库【重要概念】存在于土壤表层及土壤中具有活力的杂草种子或营养繁殖体的总称1.主要内容:物种组成 分布格局 萌发机制 消长动态2.输入与输出【必考点】输入:成熟杂草结实(主要) 外来传播输出:萌发 传播 动物觅食 死亡.杂草的干扰作用1.干扰种类种间干扰:不同植物之间的干扰种内干扰:同种植物之间的干扰2.干扰方式杂草学知识概要竞争作用:植物间通过争夺环境中有限的资源(水分、养分、光、CO2、O2 等)相互干扰对方生长发育的现象地上竞争:光(
6、地上空间占有力、株高、叶面积、叶片的着生方式)地下竞争:水分与营养(根系的长度、密度、分布、吸水吸肥)存在相互作用重要概念【必考点】A杂草竞争临界期:杂草生长存留对作物产量的损失和无草状态下作物产量增加量相等时的天数,称为杂草竞争的临界期(作物对杂草竞争敏感的时期)B.杂草的危害经济阈值指除草后作物增收效益与防除成本费用相等时的草害情况化感作用:指一株植株向环境中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影响周围其他植株生理生化代谢过程及生长过程的现象。具有化感作用的化合物称为化感化合物同种植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化感抑制作用称为自毒作用进入环境的途径淋溶 挥发 残体分解 根分泌影响其产生的因素强烈的光照 极端温度 昆虫和
7、病菌的侵染 机械损伤 干旱和营养缺乏竞争/化学信号应用利用具有化感化合物的植物作为地表覆盖物在作物行间种植其它化感化合物直接种植对杂草具有化感作用的化合物利用化感化合物作为模板,合成新的除草剂杂草群落生态学杂草群落:特定环境条件下重复出现的杂草种群组合顶级杂草群落:杂草群落的组合处于一种可以适应某种农业措施总和的动态稳定状态。这是杂草群落演替的结果。水稻田中的顶级杂草群落:以稗草为优势种稻茬麦田的:以看麦娘为优势种北方旱茬作物:野燕麦秋熟旱作物田:马唐中国农田杂草群落的发生规律(这个李雪枫喜欢考,需要仔细看)化学除草.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施药方法分喷粉法 喷雾法 撒施法 泼撒法 涂抹法目标部位分【
8、考点】 土壤处理法 影响杂草吸收(幼芽、根系)因素施入部位 土壤特性以及深度 地表覆盖物 杂草学知识概要 茎叶处理法药剂的理化性质 杂草本身 环境条件.除草剂的分类【必考点】按目标部位分:略按使用方法分:茎叶处理法.根据杂草品种选择相应的除草剂【匹配】.土壤中无持效期,只可杀死出苗杂草,控药时间短【短】.药效相对稳定,不可过于干旱【稳定】.对大粒种子和多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好于土壤处理剂【大、多】.短期内易被雨水冲刷【易冲刷】.施药最佳时期:离乳期前土壤处理法.控草期长.盲目性.药效不稳定.水层深度对药效影响大.大粒种子和多年生杂草药效不好.用药后降大雨易在低洼处发生药害.杂草出苗前用药越晚越好
9、茎叶兼土壤处理剂.兼得;具封、杀作用.据气候、土壤、作物条件进行选择(需补充).最佳施药期:杂草出苗后早期按植物体内的输导性能内吸型除草剂代表:草甘膦、2 甲 4 氯被植物根、茎、叶、芽鞘等部位吸收后能传导到植物其他部位破坏植物内部结构和生理平衡特点:必须从吸收部位传导到作用部位,药效发挥速度慢杀草彻底,对多年生杂草防治效果好隐形药害,影响产量茎叶处理剂施药浓度过高影响效果。尤其是激素类喷药质量相对较低触杀型除草剂代表:百草枯、敌稗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或移动性很差,接触药剂部位造成局部坏死特点: 药效发挥速度快 表观药害 杀草不彻底 喷药质量要求高杂草学知识概要 茎叶处理剂施药浓度应尽量低按除草
10、剂的选择性分类选择性除草剂 (2,4-D, 2 甲 4 氯) 灭生性除草剂 (草甘膦和百草枯)选择性原理形态选择 生理选择(吸收、传导的差异) 生化选择 人为选择(位差与时差) 改变使用方法(安全剂和保护剂)影响选择性的因素用药量 用药方法 用药时期 作物发育情况 环境条件 表面活性剂按施药时期分类1.苗前处理除草剂 2.苗后处理除草剂 3.苗前兼苗后处理除草剂按化学结构进行分类【考点】请自己翻笔记.杀草原理除草剂的吸收与传导除草剂的吸收【考点】土壤处理除草剂的吸收:根吸收和芽吸收茎叶处理除草剂的吸收:角质层吸收和质膜吸收(主要) 、气孔吸收剂型对除草剂的吸收有什么影响?提高湿润性、穿透力、稳
11、定性、抗雨水冲刷能力,甚至提高活性使得除草剂在药滴干燥后成为非结晶状态使得沉留在叶面上的除草剂周围保持一定的水分,有利于叶片吸收除草剂的传导短距离传导进入点到作用部位(苗前处理剂和茎叶处理剂)长距离传导木质部传导(内吸型除草剂土壤处理传导过程)和韧皮部传导除草剂的作用原理抑制途径(五类) 【考点】1.抑制光合 2.抑制呼吸 3.抑制微管形成和组织发育 4.抑制生物合成 5.干扰激素的平衡.化学除草剂在环境中的归趋与残留归趋(8 个)挥发、淋溶、径流、吸附与解吸附、光解、化学降解、微生物分解、植物吸收(最主要)杂草的抗药性【必考点】抗药性:长期、大量使用除草剂的选择压或人为的诱导遗传操作,一种植
12、物生物型在对野生型致死量处理下,能够存活并繁殖的可遗传能力耐药性:一种植物天然耐受除草剂处理的可遗传能力,在没有选择或遗传操作条件下,除草剂处理后能存活、繁殖外来杂草及其管理外来杂草和外来作物的区别:能否在人工环境中自然繁衍.外来杂草杂草学知识概要传入途径【考点】 (存在交叉)有用作物有意识的引入后归化逸生为杂草牧草、饲料 观赏植物 纤维植物 药用植物 蔬菜 草坪植物 环境植物(互花米草)从邻国自然传入或随交通工具传入由国际农产品和货物输入或裹挟带入随植物引种“五阶评价法” 【必考点】五个指标:分布情况 D、传入的可能性 I、建立种群及扩散的可能性 E、危害程度 H、危险性管理的难度 M五个层
13、次:一级指标 T1、二级指标 T2、三级指标 T3、赋值以及判断标准检疫方法子实鉴定【考点】外部形态形状、色泽、纹饰、种脐的部位、有无其它附属物解剖结构果皮、种皮的关系以及组织结构特征、种皮的层数,质地、细胞排列方式、胚乳的有无与质地、胚的形态与组成萌芽与种植幼苗和花器官形态理化测定特定物质的释放和显色反应免疫学 分子学杂草的防治方法物理防治:火力除草、电力和微波除草、薄膜覆盖除草农业防治:预防措施:精选种子(风筛、水筛、筛选) ,减少秸秆还田时杂草种子的传播,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清理田边、地头杂草 耕作栽培措施:采用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来控制杂草耕作治草 覆盖治草 轮作治草 间套作治草生态防治
14、/生态治草四个环节【考点】化感作用治草 以草治草 利用作物竞争性治草 以水控草替代控制【考点】:利用有价值的植物通过占位覆盖的方法来排挤控制有害植物的扩张和蔓延,重建和恢复演替的生态系统的杂草控制方法替代控制的优点: 优质绿肥植物,能增加土壤肥力/固氮生物量大,抑草效果好杂草学知识概要与作物争光或者肥较少,可以保持水土,防治土壤反盐营养丰富。可当优质饲料发展畜牧业可当特种蔬菜,增加食谱和口味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概念【必考】利用不利于杂草生长的生物天敌,如某些昆虫、病原菌、细菌、病毒、线虫、食草植物或其他高等植物来控制杂草的发生、生长蔓延和危害杂草的防治方法主要方法:以虫治草、以菌治草、利用生物除
15、草剂进行杂草生防以虫治草利用植食性昆虫进行杂草生防利用某些昆虫能相对于专一地取食某种(类)杂草的特性来防治杂草的方法首选昆虫的特性:具有直接或间接杀死昆虫应当具备的特性具有高度的传播扩散和发现寄主的能力对目标杂草及大部分自然分布区的环境条件有良好的适应性具有高繁殖能力具有相应的防御能力以菌治草利用能使杂草严重感染,显著影响杂草生长发育,繁殖的病原微生物来防除和控制杂草利用生物除草剂进行杂草生防生物除草剂,在人为控制条件下,选用能杀灭杂草的天敌,进行人工培养繁殖后获得的大量生物制剂特点:经过人工大批量生产而获得大量生物接种体淹没式应用,达到迅速感染,并在较短时间内杀死杂草筛选除草剂的两条标准:有
16、效性和专一性(安全性)生物防治用天敌在投放前必须进行什么检测试验?寄主专一性和安全性检测 与目标杂草同属同种的其他代表物种 近缘科代表物种 主要作物和观赏植物 与目标杂草在物候尤其是形态上相似的植物 在当地具有生态意义的植物杂草学知识概要杂草的分类以及主要杂草的种类1.根据形态特征分类禾草类:茎圆,中空,且节间明显;叶鞘开张,常有叶舌;叶片狭长而无柄,叶脉平行,单子叶 莎草类:茎三棱,实心无节间;叶鞘闭合,无叶舌;叶片狭长无柄,叶脉平行,单子叶 阔叶草类:茎圆或方,实心,节不明显;叶的长宽比小;叶脉网状,有柄;双子叶水稻: 稗草:叶片和叶鞘之间有叶舌和叶耳 叶片和叶鞘之间无叶舌和叶耳平行脉,主
17、脉不明显 平行脉,主脉明显叶片相对较宽,叶尖弯曲不明显 叶片相对较窄,叶尖弯曲明显2.根据生物学特性分类一年生杂草 二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3.按危害程度分类恶性杂草【必考点】:又称重要杂草,指发生范围广、群体数量大、相对防除较困难、对作物造成严重损失的杂草区域性恶性杂草【考点】:群体数量巨大,但仅在局限地区发生或仅在一类或少数几种作物上发生,不宜防治,对该区域或该类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杂草主要杂草:指发生频率高,分布范围广,对作物构成一定危害但群体数量不大,一般不会形成优势的杂草一般性杂草农田杂草的主要种类1.莎草科识别要点:单子叶草本植物,多为多年生具有长的根状茎,茎常三棱实心,节、节间不明显
18、叶三列互生,基部具叶鞘,叶鞘两侧边缘封闭坚果或瘦果被一革质囊片包被几乎所有种类均为风煤传粉代表:香附子、小碎米莎草、异型莎草、扁干藨草2.禾本科识别要点:多年生草本(竹为木质茎) ,须根系植物体节,节间明显;茎杆圆形中空单叶 2 列互生,叶片狭长线性或披针形,具有平行脉序,无叶柄,叶鞘多开口花序基本单位为小穗(颖片、小花、小穗轴)颖果、少囊果、坚果、浆果代表:马唐、牛筋草、狗牙根、稗草3.菊科识别要点:多草本杂草学知识概要叶互生、对生或基生,稀轮生头状花序,具 1 到多层苞片,花冠 5 片合生(舌状或管状)聚药雄蕊,瘦果;花萼特化成冠毛或片状代表:飞机草、小飞蓬、胜红蓟 常见科属的代表植物:如大戟科、豆科等等。 (书本第 29 页,李雪枫老师特别喜欢考)去年考了:杂草的传播方式并做简要的阐述(最后的论述题)杂草的分布模型(一道多选题) 、常见科属的代表植物:我印象中是禾本科、菊科写四种;豆科、大戟科等写 2 种。 (8 分,一道简答题)中国杂草的分布规律:它的划分依据(一道填空题) ;这些题,我当年没复习到,所以印象比较深。其它,加上资料中的,应该差不多了。当时,李雪枫说,我资料里差不多包括了很多重点。 (=。=我不晓得,她是不是逗我)看完这些,一定要去看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