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j杭州与重点城市发展规划比较及对策建议.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6286525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杭州与重点城市发展规划比较及对策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j杭州与重点城市发展规划比较及对策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j杭州与重点城市发展规划比较及对策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j杭州与重点城市发展规划比较及对策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j杭州与重点城市发展规划比较及对策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杭州与重点城市发展规划比较及对策建议市计委 卓信宁 程开明 张 维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一体化使国际、国内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如此的竞争环境,城市只有熟悉竞争对手或伙伴的发展状况,认清自身的处境及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保持快速、健康发展。而要认清城市发展中的优、劣势,就必须进行城市对比研究。杭州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逐渐感到来自周边城市(上海、苏州、无锡)和同类城市(广州、深圳、成都、武汉、青岛等)的竞争压力,可谓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形势逼人。把杭州置于全国范围内具有可比性的城市当中,同它们进行比较,从比较中找出杭州的优势与不足,便于在今后的发展中,发挥优势,针对不

2、足,采取具体措施,加快杭州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遵循可比性原则,具体操作上则从城市规模、经济总量、地域差别等方面进行筛选。经济总量排名在全国城市前列,既要有作为“标兵”的城市,又要有作为“追兵”的城市;城市规模基本上都是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地域上则包括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层次的城市。依照上述原则,最终确定上海、北京、天津 3 个直辖市、15 个副省级城市及苏州、无锡 2 个周边城市,共 20 个城市作为与杭州进行比较研究的对象。重庆因与杭州可比性不强,仅在总量排序时加以考虑。对 20 个城市进行对比分析,以实证研究范式为主,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多个层次、从多个侧面对各个

3、城市的具体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突出各个城市在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考虑到城市间竞争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区域总体实力的竞争,故此文中的指标数据皆为大城市区域口径,即全市口径范围;由于比较中涉及数据面广,而各城市的统计数据处理进度各异,故指标统一采用 2001 年数据,适当穿插一些最新数据。城市在过去的发展中,面临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依据不同的区位及功能定位,制定不同的战略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差异。新世纪到来,各城市立足于已形成的基础条件,在国家总体“十五”计划纲要的指导下,纷纷制定城市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作为本地区在下个五年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指

4、导,迎接美好未来。(一)未来发展趋势统观各城市的“十五” 规划,发现各城市在制定计划中更加明确了规划的实施主体,是企业、农户等市场主体,而不再主要是政府。规划的内容不再放在那些由市场配置资源的领域,不再较多地提出竞争性领域中发展或者限制哪些产业、产品,增加多少产量,而是把重点放在总体规划、结构调整、人民生活、制度建设及协调发展等几个方面。各城市根据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身优势及发展潜力等,比较实际地提出了各自的发展目标和规划重点。在发展目标方面,各城市的重点都放在经济问题及发展速度、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和城镇、农村居民收入方面,以下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比较各城市确立的发展目标。1. 各城市十五计划

5、目标比较各城市对国内生产总值指标都提出了“十五”期间的速度目标,一些城市对总量目标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总体上看,各城市规划的发展速度都较乐观,除北京为 9%外,其他城市“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都在 10%以上,其中厦门最高,达 14%。杭州的目标是 10%,处于中下水平,与另外 7 个城市的目标相同。没有确定总量目标的城市,我们按照增长速度推算出它们 2005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表 1 各城市主要指标“ 十五”目标比较国内生产总值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总量(亿元)年均增速人均(万元)一产 二产 三产地方财政收入绝对值 速度 绝对值 速度上海

6、7300 9-11% 5.4 1.2 43.8 55 9-11% 15000 5.0% 7100 4.9%北京 3700 9% 3.2 2.7 37.3 60 10% 13850 6.0% 6270 6.0%天津 2640 10% 2.8 50 10% 13100 10.0% 6620 8.7%深圳 3000 12% 6.3 1 49 50 12% 33000 8.8% 15000 10.0%广州 4880 12% 6.4 2.5 42.5 55 22200 5.5% 9450 5.0%苏州 2500 11-12% 4.2 4.3 55.7 40 12% 15400 10.0% 7310 6.

7、0%杭州 2200 10% 3.3 5.5 48.5 46 14000 7.7% 5600 4.5%宁波 2000 10% 3.5 5.5 53.5 41 10% 13940 5.0% 6470 5.0%成都 2110 10% 2.1 7 45.5 47.5 10% 11240 8.0% 3920 6.0%武汉 2130 12% 50 12% 10400 8-10% 4540 8-10%无锡 2000 10% 4.1 3 52 45 12% 13840 10.0% 7000 6.0%沈阳 1799 10% 2.5 5 44 51 10% 9421 10.0% 5050 10.0%大连 1835

8、 10% 3.3 8 44 48 8% 9620 6 8% 5250 68%青岛 2000 12% 2.7 8 48 44 12.5% 11240 7.0% 5100 7.0%南京 1645 10% 2.9 4 46 50 11% 12000 8.0% 5500 6.0%哈尔滨 1750 11.8% 1.7 12.6 36.2 51.2 9% 8470 8.5% 3390 6.5%长春 1500 12.0% 2.0 13 42 45 11.3% 9000 10.2% 4500 13.2%西安 1170 12.5% 1.5 5 46 49 8846 6.9% 3500 8.4%厦门 1000 1

9、4% 5.7 2.5 52.5 45 14.9% 20000 9.0% 8000 10.0%济南 1600 11% 2.7 8 44 48 13% 11880 7.0% 4150 8.0%注:表中数据系根据各城市的十五规划整理,一些指标由相关指标计算得到;2005 年重庆的 GDP 为 2470,增速为 9%。“十五”期间各城市都很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三次产业的结构提出了规划目标,特别是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到“ 十五”末期大部分城市将形成“ 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格局,仅苏州、无锡、杭州、宁波、青岛和厦门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仍低于第二产业占 GDP 比重,北方城市第一产业占 GDP

10、比重仍然较高。对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大部分城市的规划目标是保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步增长速度或略高,但长春、哈尔滨和大连几个城市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目标低于 GDP的增长速度,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经济效益较低,财政能力不强的状况。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方面,东部沿海城市的收入绝对数远高于中西部城市,但从“十五”期间的规划目标看,中西部城市的增长速度更高。与经济增长目标相对照,这些城市要达到这样的收入增长速度,尚需相当力度的努力。2. 城市位次变化比较假如各城市都顺利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那么到“ 十五 ”末 20 个城市所处位次与2001 年相比是否有所变化?表 2 具体列出了各城市

11、的几个主要指标 2005 和 2001 年的位次对比情况。表 2 2001 年与 2005 年四指标位次比较表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城镇居民人均可收 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入 指标城市2001 年 2005 年 2001 年 2005 年 2001 年 2005 年 2001 年 2005 年上海 1 1 4 4 3 5 3 5北京 2 3 7 10 5 8 7 9广州 3 2 3 1 2 2 2 2深圳 4 4 1 2 1 1 1 1天津 5 5 12 12 11 10 9 7苏州 6 6 6 5 8 4 4 4杭州 7 7 8 8 7 6 8 10成都 8 9 17 17 14

12、13 20 18无锡 9 11 5 6 10 9 5 6武汉 10 8 15 15 16 15 16 15青岛 11 10 16 14 13 14 12 13宁波 12 12 9 7 4 7 6 8沈阳 13 14 14 16 19 17 14 14大连 14 13 10 9 15 16 13 12南京 15 16 11 11 12 11 11 11哈尔滨 16 15 19 19 18 20 18 20济南 17 17 13 13 9 12 15 17长春 18 18 18 18 20 18 17 16西安 19 19 20 20 17 19 19 19厦门 20 20 2 3 6 3 10

13、3注:若包括重庆,2001 年和 2005 年杭州的 GDP 和人均 GDP 都居第 8 位。上表显示,总体来看各城市 2005 年的位次同 2001 年的位次相比变动不是很大,但也有几个城市变化比较明显,其中广州、厦门的位次上升明显,北京、济南等城市有较大下降。“国内生产总值” 的排序变化不是很大,处于中间位次城市之间的排序稍有变动,幅度不大;一个明显的变化是 2005 年广州取代北京,成为仅次于上海的经济总量第二大城市。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的排序中广州由第 3 位跃居第 1 位,北京从第 7 位降到第 10位,其他城市变动不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的排序除前两位城市的位次未变动

14、,其他城市的位次都有所变化。厦门由第 6 位上升到第 3 位,苏州由第 8 位上升为第 4 位;上海从第 3 位跌为第5 位,北京从第 5 位跌为第 8 位,宁波从第 4 位跌为第 7 位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呈现出与“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类似的变化。上海、北京、杭州、哈尔滨等城市的位次下降,厦门、天津、成都、济南等城市的位次上升。2005 年与 2001 年相比,杭州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位次没有变化,包括重庆在内仍都居第 8 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第 7 位上升为第 6 位,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第 8 位下降为第 10 位,可见提高农民收入应作为工作重点来

15、抓。3. 杭州与其他城市差距比较从“十五”计划前两年的执行情况来看,各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高于规划目标速度,杭州在城市中的排名暂时还未发生变化,但其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差距有所变化,下面加以具体分析。表 3 杭州与重点城市差距比较表国内生产总值 位 次与杭州绝对差距与杭州相对差距指标城市 2000 年2002年2000年2002年 2000 年 2002 年绝对差距情况 2000年 2002年相对差距情况上海 4551.15 5409 1 1 3168.59 3627 扩大 2.29 2.04 缩小北京 2478.80 3130 2 2 1096.24 1348 扩大 0.79 0.76 缩小广

16、州 2375.91 3002 3 3 993.35 1220 扩大 0.72 0.68 缩小深圳 1665.24 2239 4 4 282.68 457 扩大 0.20 0.26 扩大天津 1639.36 2022 5 6 256.80 240 缩小 0.19 0.13 缩小重庆 1589.60 1971 6 7 207.04 189 缩小 0.15 0.11 缩小苏州 1540.68 2080 7 5 158.12 298 扩大 0.11 0.17 扩大杭州 1382.56 1782 8 8 0 0 0 0 成都 1310.00 1663 9 9 -72.56 -119 扩大 -0.05 -

17、0.07 扩大武汉 1206.84 1493 10 13 -175.72 -289 扩大 -0.13 -0.16 扩大无锡 1200.20 1601 11 10 -182.36 -181 缩小 -0.13 -0.10 缩小宁波 1175.75 1500 12 12 -206.81 -282 扩大 -0.15 -0.16 扩大青岛 1150.07 1518 13 11 -232.49 -264 扩大 -0.17 -0.15 缩小沈阳 1119.10 1400 14 15 -263.46 -382 扩大 -0.19 -0.21 扩大大连 1110.77 1406 15 14 -271.79 -37

18、6 扩大 -0.20 -0.21 扩大南京 1021.30 1295 16 16 -361.26 -487 扩大 -0.26 -0.27 扩大哈尔滨 1002.70 1232 17 17 -379.86 -550 扩大 -0.27 -0.31 扩大济南 952.20 1200 18 18 -430.36 -582 扩大 -0.31 -0.33 扩大长春 824.00 1150 19 19 -558.56 -632 扩大 -0.40 -0.35 缩小西安 688.51 823 20 20 -694.05 -959 扩大 -0.50 -0.54 不变厦门 501.89 648 21 21 -880

19、.67 -1134 扩大 -0.64 -0.64 不变注:表中城市包括重庆。表 3 显示,2002 年同 2000 年相比,从绝对差距看:杭州与大部分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都有所扩大,仅落后于天津、重庆的差距和领先于无锡的差距有所缩小;从相对差距看:杭州低于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的差距及高于无锡、青岛、长春的差距有所缩小,低于深圳、苏州的差距和高于武汉、宁波等城市的差距有所扩大。进一步重点考察位居杭州前后各 4 位的城市,发现杭州低于深圳与苏州的绝对和相对差距都有所扩大,而低于天津、重庆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都有所缩小,可见照此发展趋势,杭州赶超深圳和苏州是不可能的,但有赶超天津、重庆的可

20、能,只是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杭州高于成都、武汉、宁波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都有所扩大,这几个城市短期内超过杭州的可能性较小;而无锡与杭州的绝对和相对差距均有缩小,短期内虽不可能赶超杭州,但要密切加以关注无锡。(二)杭州发展的优、劣势分析在 20 个城市中,杭州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各个指标所占位次如何?前面的分项比较中都有列出,下面将杭州各项指标的位次汇总为表 4,并按所占位次的由前到后将指标排出,以找出杭州发展中的优、劣势。表 4 杭州各指标所占位次分 类 指 标杭州位次排 序 指 标杭州位次国内生产总值 7 人力资源数量指数 3地方财政收入 8 旅游外汇收入 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2 金融机构存

21、款余额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6 高新开发区人均技工贸收入 5出口总额 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6外商直接投资额 15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6旅游外汇收入 5 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5 人力资源质量指数 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6 制度竞争力指数 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8 国内生产总值 7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12 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7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3 地方财政收入 8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6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8国内生产总值/平方公里 17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8地方财政收入/平方公里 15 信息化水平 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平方公里 18 出口总额

22、10固定资产投资额/平方公里 14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1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15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1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10 科技竞争力指数 10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7 工业化水平 11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8 城市化水平 1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10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2资源优势度指数 12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12人力资源数量指数 3 资源优势度指数 12人力资源质量指数 6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3科技竞争力指数 10 高新技术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 13制度竞争力指数 6 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出口额 13高新技术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 13 固定资产

23、投资额/平方公里 14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总产值 14 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总产值 14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出口额 13 外商直接投资额 15高新开发区人均技工贸收入 5 地方财政收入/平方公里 15工业化水平 11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15城市化水平 11 国内生产总值/平方公里 17信息化水平 9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平方公里 18注:GDP 若包括重庆则居第 8 位。综观各指标的位次,反映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像杭州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皆居第7、8 的位次,基本上代表了杭州在 20 个城市中的总体水平。把各指标

24、的位次与杭州经济总量(国内生产总值)的位次相对照,可看到杭州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因素。优势条件:(1)杭州的人力资源较具优势。 “人力资源数量指数”和“人力资源质量指数”的排名都较靠前, “人力资源数量指数” 居第 3 位, “人力资源质量指数” 居第 6 位。 (2)杭州旅游资源丰富,知名度高。杭州已形成著名风景旅游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的城市功能优势, “旅游外汇收入 ”居第 5 位,好于周边的苏州、无锡、南京、宁波,说明旅游业是杭州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产业。 (3)杭州的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相关指标的名次较好,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居第 5、6 位,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其人均水平都列第 6 位,地方财政

25、收入居第 9位。同南京相比,地方财政收入要低于南京,但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都高于南京,固定资产投资额也比它高。劣势因素:(1) “三化”水平低。杭州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水平在 20 个城市中处于中间位次,分居第 11、11、9 位。杭州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撑,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优势, “工业兴市” 的目标还需长抓不懈;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且滞后于工业化;信息产业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对传统行业的改造有待进一步提升。 (2)高新区建设有待加强。虽说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人均技工贸总收入列第 5 位,但总量水平在 20 城市中处于中下水平,技工贸总收入、出口总额和工业总产值居第 13、13 和 1

26、4 位。 (3)自然资源优势不足,科技竞争力需提高。杭州的自然资源优势度指标居第 12 位,科技竞争力指数居第 10位,自然资源优势属“先天性”,且对经济的影响作用日益降低,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加强,重点应放在大力提高提高科技竞争力上。 (4)单位面积经济产出低。经济密度指标的排名都在 14 名以后。 (5)利用外资水平不高。外商直接投资额在 20 个城市中居第15 位,仅高于长春、成都、西安和哈尔滨等城市。 (6)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居第 15 位。(三)提升杭州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明确了杭州发展中的优、劣势因素,结合内、外部经济环境和近期经济工作重点等,我

27、们对加快杭州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强市”目标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针对杭州工业化水平不高,产业竞争优势不明显的特点,我们提出产业集群的对策;为充分发挥经济区域优势,提出接轨上海的对策;面对利用外资水平低的实际,提出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的建议;结合城市化水平不高,第三产业比重低的情况,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建议;为使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协调发展,以尽快实现现代化,我们认为应建立起“三化”互动机制。1. 推动产业集群,形成区域产业竞争力。集群是指由一群独立自主,在一定地域形成资金、人员、技术及信息等资源交换的企业群体。集群可以分散创新风险,降低创业成本,企业之间互补,减少交易成本,利用知识的外部性,加速

28、学习的过程。产业集群的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推动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浙江模式”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浙江存在明显的产业集群特征。杭州在产业集群方面同样已经形成一些成功的范例,如萧山的网架、桐庐分水镇的制笔等已达到相当的集群规模。但从全市区域看,产业布局与结构尚欠合理,存在产业同构和产业“小而全”等问题,还没有完全形成产业合理布局和产业集群优势,制约和影响了我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进一步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需要政府采取相关政策,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培育自由企业制度,加强市场机制和信用环境建设。给创业者最大的创业自由,并积极为其创业扫平障碍;建立和完善

29、生产资料和资本交易市场,使企业在市场上自由经营、自由交易,减少企业的进入和退出障碍;政府率先垂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公开,引导企业依法纳税、诚信经营。落实产业政策及相关措施,扶持和培育产业集群。尊重市场调节的前提下,采取促进区域相关产业空间群集发展的战略,及时发现和识别正在形成中的区域产业群,积极营造有利于产业专业化发展的投融资和市场环境;为业已形成的产业群提供政府力所能及的公共服务,引导企业提高技术、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升级;对依据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而新兴形成的产业群,给予一定的资金、技术投入支持,培育和发展其为优势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可以大量利用工业园区的形式,与当地的小城镇建设结合

30、起来。坚持不懈地培育本区域具有全国、甚至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促使区域内特殊产业群快速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综合竞争力的不断提升。2. 全面接轨上海,推动区域一体化。长江三角洲是目前我国经济实力最强,产业规模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也是最大的城市连绵带。上海是该地区中经济实力最强、城市功能最强、辐射能力最强的城市,是经济扩散的中心,产业布局的重心。浦东开发以来,上海的各种优势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发挥,其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外商投资的辐射中心作用等日益显示。上海取得 2010 年世界博览会主办权, “世博经济” 所孕育的巨大商机,不仅上海可以从中受益,而且将惠及江浙地区,直接拉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

31、的发展。随着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推进,区域内产业分工的趋势明显加强,注重和上海经济的全面接轨,主动承接上海经济高速增长的强烈辐射,加快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区域经济特色,是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众多城市的战略选择。在这方面,绍兴、嘉兴等城市的做法值得借鉴。绍兴把“接轨上海”当作一个常设课题,明确提出与上海错位发展的思路,利用纺织业是上海经济结构调整扩散和转移对象的特点,绍兴抓住机遇,积极发展,使纺织工业已占据全市工业的半壁江山,成为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嘉兴与上海相距仅 90 公里,嘉兴积极实现与上海的“无缝链接”,把接轨上海作为经济发展的首选战略(该市“十五”规划确定的五大发展战略中,第一战略便是“接

32、轨上海”) 。近年来,他们通过与上海建立稳定的协作配套关系,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配角产业群,这就是被人们称道的 “一二三四五现象 ”,即:一成多农副产品销往上海市场,二成多工业产品为上海支柱产业配套,三成多产品通过上海口岸出口,四成多游客来自上海,五成多外资项目受上海辐射影响。同时,他们还十分重视与上海的要素接轨、信息开放和资源共享,如在实现了农产品绿色通道直达上海的基础上,又实现了与上海的高速公路相通、宽带网互联、票据同城结算。对此,杭州应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与上海经济的全面接轨。一要不遗余力地承接和放大上海的要素辐射。自觉利用和依托上海的金融、信息、技术、服务等要素

33、资源,为杭州经济的振兴和发展服务,加快与上海的有序联动、优势互补,使接轨上海成为杭州经济加速发展并全面崛起的“推进器”;二要加强对上海产业特点、总体规划和发展趋势的研究。要善于捕捉商机,抢占先机,在政策上、行动上进一步加大接轨上海的力度,自觉融入上海的经济循环,主动接受上海部分产业的嫁接和转移,大力开拓上海市场。利用杭州独特旅游资源和人文环境,使杭州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上海的后花园,让上海人在上海挣钱,到杭州来旅游、消费。3.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经济对内、对外开放度。招商引资是加快产业更替和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利用外资的质量高低和规模大小,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能否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近

34、年来,杭州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一直未有重大突破,城市比较资料显示,杭州招商引资力度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总量偏低,差距明显,直接影响了我市的综合竞争力。2001 年杭州实际利用外资额为 5.03亿美元,而上海为 74.1 亿美元,苏州为 30.22 亿美元,无锡为 13.57 亿美元,都远高于杭州。现在吸引外资主要依靠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和强大的协作配套能力,以适应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转变。所以,一方面仔细分析杭州的产业基础和产业特点,找准优势定位和产业定位,有目的、有重点地发展配套企业,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和强大的配套能力,吸引跨国公司、龙头企业来投资兴业;另一方面要注重投资软硬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质

35、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精减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在吸纳投资的规则上与国际接轨。还要拓宽招商引资领域,除农业和工业项目外,引导外资投向城市基础设施、旅游、物流、教育等领域,金融、保险、电信等领域也可考虑一定程度上的引进外资。重点吸引跨国公司、大财团来杭州投资大项目,大力提高杭州实际利用外资水平,力争对外招商引资有一个新突破。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加大对内开放力度,吸引全省、全国的企业来杭州投资、发展,形成“创业在杭州”的优势。加大对非国有经济的开放力度,重视对民间资本的吸收和利用,放开手脚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取消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在产权改革中鼓励“民有”,经营机制上支持“民营”,投入机制

36、上实现“民资”,竞争性领域和一些基础性、公益性领域大力发展民间投资,并向民间资本开放国家鼓励投资的所有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私营企业上市募集资金,加大对私营个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主动帮助协调和解决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4.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整体实力。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中功能和产业门类齐全的基础层次,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也是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动力源泉。综合竞争力既包括区域内中心城市的竞争力,也包括区域内各县(市)的竞争力。杭州市区的竞争力在全国城市中的排名,好于全市在综合竞争

37、力中的排名,说明我市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并不高。杭州的县域经济发展与周边城市宁波、苏州、无锡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杭州五县(市)仅富阳 GDP 超过 100 亿元,最低的淳安仅 37.26 亿元,各县(市)差距较大;而宁波六县(市)中 GDP 超百亿元有三个,苏州六县(市)GDP 都超过 150 亿元,且县(市)间差距较小。这要求我们在积极规划和推进城市(市区)经济在新一轮大发展的同时,利用城市经济的辐射作用,促进市区和各县(市)产业链衔接和专业化协作,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鼓励各县(市)大力培育具有本县域特色的产业群,形成“一镇一业”、 “一村一品”的局面,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县(市)企业

38、改制和产业升级。因地制宜创新发展路子,即从县域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定位,强化特色,努力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培育和发展一批规模化、差别化、集约化的重点乡镇工业园区,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扩大各县(市)的对外开放力度,对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的利用要面向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加入 WTO 后,以开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十分有利,可借鉴江苏吴江和省内嘉善等地以开放促发展的经验。5. 建立起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良性互动机制。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三大主题,在区域发展中,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般来说,区域工业化水平的提

39、高,非农产业人口向城市迁移引起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规模的扩大,吸引工业企业进一步集中,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业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过程,而城市化更是有利于信息化的实施、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对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强烈的带动作用。杭州工业以加工工业为主,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电子通信和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初步具备向现代制造业基地迈进的条件,完全有可能依托沿海通江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中心。将现代制造业作为融入世界经济的链接点,加快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

40、伐,坚持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的联合与合作,大力实施信息技术与产品、产业、管理的结合,全面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和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调整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增强中心城市功能,扩大县(市) 城容量,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增加中等城市数量,加快“一主三副六组团”城市格局的形成。合理布局小城镇,择优培育、促进农村地区向小城镇发展,重点发展一批万人以上的中心城镇。制定科学的城市人口规划和管理体制,逐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行按居住地和就业原则确定身份的户籍登记制度及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体制。实施“交通西进”工程,加快我市西部的城市化进程。改革城市建设的投

41、资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建设融资、建设、经营的法人实体,引导民间资金投向城市建设项目。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创造基础条件。发展信息产业的重点要放在掌握关键装备和产品的核心技术,促进信息产业的结构调整,加大对软件产业、集成电路、网络与通信设备、信息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天堂硲谷”的软硬环境建设,吸引优秀人才来杭创业。以网络化的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为方向,以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为纽带,形成信息时代的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新环境。同时,要努力完善并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互动机制,使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三个关键环节形成良性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