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1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文后各題。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周汝昌晚清有一个姓陈号蜕庵的学者曾指出曹雪芹的红楼梦不是一部小说,而应当归入子部。我觉得这个人实在了不起,归入子部,等于说红楼梦不是传统观念中的野史或“闲书” ,而是一部思想巨著。在晚清能有这样的认识是非常难得的,可惜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与重视。他说的“子部” ,就是指我们中华文化体现于书册形式上的“四部” “四库”:经、史、子、集中的“子”类,皆为古代大思想家的论说,亦即“诸子百家”的“子” 。这就点明了红楼梦的巨大的
2、文化蕴涵。这是敏锐的文化眼力与灼见,十分重要。何谓“文化”?“文” ,大家都懂得,那么这一个“化”字如何理解呢?“化”即感化、教化、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化” ,而且古时以异族学习汉文化为“归化” 。要想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必须先学会“咬文嚼字” 。 “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最高之境界。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记得甄士隐与贾雨村,但有谁记得他们二人的名字?贾雨村,名“化” ,取“春风化雨”之意,表字“雨村” 。甄士隐,名“费” 。 四书中有句曰:“君子之道费而隐” ,故名“费” ,字“士隐” 。在雪芹时代,读书识字之人一看都懂,又有义理又有趣味,而且还谐音,有双关妙语的匠心。这是独特的汉语文之魅力!
3、我认为汉字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中华文化的特征有两大条主脉:一条是“仁义”二字,这是自修待人之道,是孔孟之道的精髓;另一条是才情灵秀之气,正是这才气智慧凝结成为一部中国文学史。懂了这两端,再看红楼梦 ,体现的也主要就是这两大方面。即:人际交往、社会伦理、道德仁义与才情灵秀之气所缔造的精神事业。有人问我研究红学多年的体会是什么,就是两个字“沁芳” 。 “沁芳”二字又有何重大意义,值得研究五六十年始明吗?这是因为:大观园的一条命脉是沁芳溪,而所有轩馆景色都是沿着此溪的曲折而布置的,是故沁芳亭、沁芳桥、沁芳闸,都采此名。来源:学。科。网 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写到宝玉与众清客穿过“曲径通幽
4、处” ,见到园中一带清流泻于石隙之下。贾政欲因水取名为“泻玉” ,但宝玉认为“泻”字不雅,提议名为“沁芳” 。 “沁芳”这个美好的名字的取义当源于王实甫的西厢记 ,莺莺上场时那段唱词:“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芳”即“落花” , “沁”即“浸于水” ,正是西厢 “花落水流红”的“浓缩”和“重铸”它标出了全书的巨大悲剧主题,即“千红一窟(哭) ”、 “万艳同杯(悲) ”字面“香艳” ,内涵沉痛。这就是汉字语文的精髓之表现。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2如果你不懂红楼梦与我们的文化的关系,你又怎能懂得它的价值意义,又怎能领会欣赏它的意境之美妙呢? (有删减) 【来
5、源:ZxxkCom】注:红学,即研究红楼梦的学问,五四运动前后,红学作为一门严肃学问堂而皇之步入学术之林,与甲骨学、敦煌学并称20世纪三大显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蜕庵是一个很有文化眼力的学者,在晚清这个时代就看出了红楼梦是一部思想巨著,可惜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与重视。B红楼梦里有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两个人物,他们的名字有义理又有趣味,而且还利用谐音,有双关妙语的匠心,是中国文化的体现。 C红楼梦是一部伟大而不朽的著作,它是人际交往、社会伦理、道德仁义与才情灵秀之气所缔造的精神事业,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主脉。D红楼梦里“沁芳”这个美好的名字,取义于 西厢记“花落水流红
6、”句,标出了全书的巨大悲剧主题,字面“香艳”,内涵沉痛。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经、史、子、集中的“子部 ”收集的都是古代大思想家的论说,而在传统观念中小说是野史或“闲书”,是不能收在“子部”的。来源:学*科*网Z*X*X*KB作者用举例的方法来解释“文化”的“化”,指出这里的“化”就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化”,意在突出“化”对人的感化和教化作用。 C汉字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要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必须学会“咬文嚼字”,要了解红楼梦里的中国文化,要从研究人名开始。D欣赏红楼梦的意境之美妙,探寻其价值意义,需要先懂得红楼梦与中国文化 的关系,体会红楼梦的文化蕴涵
7、。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在表现形态上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经、史、子、集的分类就是中华文化在书册形式上的体现。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特征有两条主脉:一是仁义,二是才情灵秀之气,正是这才气智慧凝结成一部中国文学史。C红楼梦有巨大的文化底蕴,它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独特的汉语的魅力上,甄士隐等人的名字就表现了汉字语文的精髓。D红学是一门严肃学问,并不是随意解读 红楼梦,而是以其独特的视角探究和考证原著的思想文化内涵。来源:学科网【答案】1A 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32C 3C 【解析】1来源:学科网ZXXK试题分析:本题考
8、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是对文章第一段内容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时候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与重视”理解为“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与重视”,这是曲解文意。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
9、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是对第三段的概括,作者列举人名,意在说明“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最高之境界,而不是说“要了解红楼梦里的中国文化,要从研究人名开始”。曲解文意。学科网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来源:Zxxk.Com3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佑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
10、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4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 ,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
11、,悉储药待 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龙图阁、知福州。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州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无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日:“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
12、,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上疏议经费,帝曰:“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 ”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 ,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节选自宋史曾巩传 )【注】常平:官仓名。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口里而食有馀B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C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D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
13、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中嘉佑二年进士第”中 “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 “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 “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 , “徙明、毫、沧三州”指“调任明州、毫州、沧州知州” 。C “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5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D “六经”是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
14、语 诗经尚书 礼经 乐经 周易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 分)A曾巩机敏强识,年少有才。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就能脱口成诵,十二岁试着写成六论 ,言辞奇伟,由此声名闻于四方。B曾巩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齐州时,以铲除奸盗作为根本任务,既调动百姓参与,又善待自首的盗贼,于是州内安定。C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时,他事先做好供应军队的准备,不扰民,做福州知州时,他不许官府与民争利。D曾巩面对灾情,处理得法。遇荒灾时他估计仓储不足救济,劝富人就近卖粮给灾民,江西大疫,他命县镇备药待需。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 10 分)(1)巩饮食冠裳之,假
15、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 (5 分)(2)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5 分)【答案】4B5D 6A 7 (1)曾巩请他吃饭并让他穿戴齐整,借给他马匹和随从,用车运载奖赏的金银和丝织品跟随着他,在四方夸耀巡行。(2)曾巩则事先(提前)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题,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学科网【解析】4试题分析:文言断句有其规律可循。一是句末语气词,比如“也、耶、乎” ;二是句首发语词,比如“若夫、至若、盖、唯” ;三是名词或代词,一般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顶真的修辞。先浏览选段,了解大意;然后先易后难。 “总十五万石”修饰前面的“粟” ,应
16、该停顿,两个“民”之间停顿。本题主要根据意思进行断句。断后要通读,一检查意思是否讲得通;二是检查内容是否合理。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6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文学常识。D 项论语不是“六经” 。 六经:诗书 礼 易 乐 春秋的合称。这六部经 典著作的全名依次为诗经 书经(即尚书 ) 礼经 易经(即周易 ) 乐经
17、春秋 。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6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根据文本内容“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可知,名闻四方是弱冠之时,A 项强加因果。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7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中固定人名保留“巩” , “饮食”译为吃饭
18、, “冠裳”译为给穿戴齐整, “假”译为借, “辇”译为用车, “徇”译为巡行。第二句中“先期”译为事先, “区处”译为吃住问题, “猝集”译为突然集结, “市里”译为城乡百姓。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文言文翻译】曾巩,字子固,是建昌南丰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读几百字的文章,脱口就能背诵。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 ,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刚到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惊异。嘉祐二年考中进士,出任越州通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他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足以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
19、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任齐州知州,他的管理以根治邪恶、迅速严厉地打击盗贼作为根本。曲堤有个姓周的人家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都没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 ,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调配 31 人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相机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将盗贼擒获
20、。有一个名叫葛友的人,名列被追捕者之中,有一天,他到官府自首。曾巩请他吃饭并让他穿戴齐整,借给他马匹和随从,用车运载奖赏的金银和丝织品跟随着他,在四方夸耀巡行。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曾巩表面上看 来是将此事到处张扬,实际上是想要离间分化那些盗贼,让他们不能再纠合在一起。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7调任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
21、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 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题,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加直龙图阁、任福州知州。南剑州将乐地方的盗匪廖恩被赦免向官府投降,余下的部属溃散以后又纠合在一起,暗地里结成团伙,遍及各个州,一个尤其凶残暴虐的盗匪根本不听招降,当地百姓非常恐惧。曾巩设计谋抓住了他,接着相继出来自首的有二百多人。福州佛寺很多,僧侣认为佛寺的富饶有利可图,争着想做寺院主持,行贿之事公然进行。曾巩让僧徒们共同推选主持,将推选的人记录在册,按次序补缺。在官府公开张贴文告,拒绝私下赠谢,来杜绝身边人未取贿赂的弊端。福州没有职田,官府每年用卖园圃蔬菜来增加薪俸,太守自
22、己收入常常三四十万。曾巩说:“太守与民争利,怎么可以?”就停止了这种做法,后来的官员也不再这样获取收入了。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巩负有才名,长期任地方官,社会上不少 人认为他 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批后辈晚生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他经过京城,神宗召见他,犒劳慰问十分宠幸,于是留下他在三班院当判官。他上疏议论经费问题,神宗说:“曾巩把节约资财作为理财的关键,世上谈论理财的,没有说到这点的。 ”授予他中书舍人一职。几个月以后,因母丧离职。又过了几个月,曾巩也去世了,终年六十五岁。曾巩写文章,引古论今,纵横捭阖,而且越写越好。他的写作以“六经”为本,借鉴司马迁、韩愈,当
23、时善于写文章的人,很少能超过他的。(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少年游蒋捷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注】蒋捷,宜兴竹山人,又号竹山。宋亡后,遁迹不仕。8请说明“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的含意。(5 分)9结合全词,概括“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的原因是什么?请具体分析。(6 分)【答案】8种竹,则表明作者高洁品性。种竹而无家,是因国破家亡。借竹为名,词人号竹山,写出了内心的苦闷与无奈。9国破家亡,漂泊无依,自己只能过隐居生活。“二十年来,无家种竹”说明国破家亡之后
24、,自己多年四处漂泊,“犹借竹为名”表明最终只能无奈隐居。时光飞逝,青春消逝,自己已经垂垂老矣。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8“春风未了秋风到”,以季节的变换,象征了青春消逝,暮年早临。对世俗之事已经淡漠、麻木。“老去万缘轻”,写作者已经把世俗之事看轻看淡,所以沉浸于自己的隐居生活之中。【解析】8试题分析:结合注解,应参考注释中作者身世、名号和“宋亡”的时代背景考虑。“无家”国家已灭,“为名”要结合作者的号名分析。可知蒋捷“号竹山。”经历了“宋亡”后,因此再来看这两句的 含义“无家”应是指国破家亡。种“竹”而不种其它,而且“借竹为名”,则是作者以“竹”自比,表明自己的高洁品行。
25、 “借竹为名”可以联想到作者的号。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无家”,可以引起作者的苦闷和无奈。学科网考点:评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9试题分析:也应参考注释中作者身世和“宋亡”的时代背景考虑。“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以颓唐、闲散、放浪的形态自污,以山水、渔樵为知音,作逍遥游,“闲吟闲咏”,让舟子、渔人,去作“棹歌”歌唱了。“闲淡”是被迫养成的:“无闷”、“无愁”恰是愁闷大到无可收拾的地步。国破家亡,漂泊无依,自己只能过隐居生活。时光飞逝,青春消逝,自己已经垂垂老矣。“春风未了秋风到”,以季节的变换,象征了青春消逝,暮年早临。对世俗之事已经淡漠、麻木
26、。“老去万缘轻”,写作者已经把世俗之事看轻看淡,所以沉浸于自己的隐居生活之中。因此,既要结合全词,又要借助注解,合理想象,自圆其说。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此诗中“ , ”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3) 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 ,_。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答案】(1
2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残” “郎” “卑” “谀”等。每句 1 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一般有“填充补足型”和“理解默写型”两种。本题属于“理解默写型” ,这种题型较之填充补足型,增加了对“名篇名句”内涵的考查,要求考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9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吸收。要答好这类题,就必 须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来填写句子。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乙选考题三
28、、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 分)上班的诀窍【德国】路席波赖特“哈姆森先生,这是新来的同事诺伊鲍尔先生,先让他同您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他需要全面了解这儿各部门的情况,请您多关照他,指点他,对他说明一切情况。”哈姆森见老板信赖地把新同事托付给他,不禁受宠若惊,唯唯诺诺地说道:“我一定照办。”他同新同事离开了老板的办公室。“喂,诺伊鲍尔先生,让我们来参观一下企业吧,这样您就会熟悉企业的情况了。”“参观企业?”新同事不解地问。“是啊。要是我们坐在办公室累了,想放松一下,到处游荡,那就说参观企业。我们离开工作岗位,老板见了当然不高兴,可我们总会找出一个理由的。”
29、“什么理由呢?”诺伊鲍尔饶有兴趣地问。“您来学学吧。譬如,就说要商量和检查一些事情。当然有时确实是真的,有些事也可以检查两三次。不过您别忘了把文件夹啦、帐薄啦、货单啦诸如此类的东西带在身边,做出办公事的样子。这一来,您就可以在仓库里呆上几个小时。我们私下里说说,有几个仓库保管员喜欢打牌,常常需要找个 玩牌的伙伴。如此消磨时间,您觉得怎样?”“真有意思。”诺伊鲍尔说。“喏,这是您的办公桌。”哈姆森说,“这儿有咖啡。喝咖啡嘛,本来只能在休息时间喝,否则顾客来了,看见我们在喝咖啡,就会留下不好的印象,为此我们想出了一个专门的办法。您瞧,很简单:我们把办公桌右下方的抽屉腾出来,放上咖啡杯,人一来,马上
30、关上。抽屉里铺上了吸墨水纸,即使咖啡泼了出来,也没问题。我们私下里说说,我们同样可以喝酒。当然在上班时喝酒是禁止的,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不过有时有人过生日,或者觉得不畅快,需要提提神,那他就把酒杯和酒瓶也放在抽屉里。”“这真实用。”诺伊鲍尔说。“还有一个内部的小秘密。您瞧,这扇门里有一个小房间,那是储藏室,谁也不会闯进去的。呆在里面,倒叫人感到挺舒服的。如果我们之中有谁喝多了感到不舒服,那他就干脆躺到里面的羊毛毯上睡觉。您可知道这句妙言:办公室里睡觉是最舒服的睡觉。当然,这是不能让老板知道的”“这我明白。”新同事说。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10哈姆森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同事,
31、他把一切情况都说明了。“有一点我提出来请您注意:如果您早上睡过了头,就千万别赶来上班。弄得气喘吁吁地跑来,倒可能会迟到几分钟。迟到给人的印象不好。您可以这么办:干脆打个电话来,说您在医生或牙医那儿看病,要来得迟一点。您与其迟来一刻钟,倒不如迟来三小时。您要去理发或者干诸如此类的事,也可照此办理。我们在上班时间理发,这是因为我们的头发是在上班时间长长的。”“这种见解是合乎逻辑的。”“是啊,难道不是这么回事吗?您要是知道了这些上班的诀窍,就能在这儿混得很好。”“嗯,我已尝到了各种诀窍,多谢您的关照。”“嘿,这是我理应做的,我们是同事嘛。不过,您能对我说说,您是怎样搞到这份差事的?为什么要您熟悉各部
32、门的情况呢?通常这儿雇佣的人只做某一件事。”诺伊鲍尔说:“要我熟悉各部门的情况 ,是因为老板一退休,我就要接替他。那位老板是我的岳父。”(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小说主要通过语言描写集中刻画了主人公哈姆森上班吃喝玩乐、工作时间睡觉、迟到撒谎的工作状态。B诺伊鲍尔“不解”“饶有兴趣 ”的反应和他“有意思”“真实用”等等的响应哈姆森“指点”的细节,一步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向前发展。C为了报答老板的“信赖” ,认真完成老板“关照他,指点他”的指示,哈姆森竭尽所能的讲说“上班的诀窍”,帮助新同事尽快融入到新环境。D老板信赖下属员工,老员工满怀关爱地指点新员工,上下同
33、心,同事之间互相信任,这家公司的工作气氛和谐。E哈姆森真诚地想要帮助新同事能在公司“混得很好”,对此,诺伊鲍尔是满怀感激地表示“多谢关照”的。(2)小说开头部分写老板跟哈姆森的对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3)办公室职员哈姆森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4)小说的题目是“上班的诀窍”,但主要内容是围绕哈姆森上班如何偷懒、耍滑展开的,如果以“偷懒的诀窍”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 分)【答案】(1)答 B 给 3 分, 答 A 给 2 分,答 E 给 1 分,答 CD 得 0 分。(2)引领下文故事情节发展,和下文哈姆森的言行形成鲜明对照,为解读哈姆森的形象提供一个角度(或刻画了哈马斯性格中的另一个方面,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暗示了诺伊鲍尔的特殊身份,为故事情节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可能(或为结尾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