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林绿化工程中涉及到的水土问题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园林绿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其中水土问题尤为突出,一些地方为了赶进度,见效果,盲目施工,背离科学,结果造成见效快死得也快,栽了死,死了栽,最终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好多既有主观也有客观,我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作为一名质量监督工程师。我们在日常的监督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园林工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没有对现场环境进行细致的勘察,不了解种植环境的水土情况,闭门造车,结果设计出来的植物配置在实施完成后才发现不符合当地的种植条件。针对这种情况,作为质量监督部门,我们在工程
2、实施之前要求施工单位对计划实施的种植水土采样化验,然后将化验报告交设计人员留存,以便有针对性的对植物配制进行修改完善。我市既是缺水地区又是盐碱重灾区,盐碱地通常土壤含盐量在0 205时就不利于植物生长了而我市不少盐碱地的含盐量更是达到了 06以上,在盐碱地上进行绿化施工时由于土壤通透性差,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差养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苗木成活率一般都不高。因此,在施工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措施以此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便成为了盐碱地绿化的关键。那么如何在盐碱地上进行园林绿化呢?我个人认为首先要进行水土改良,在工程实践中下列措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常用的改良方式有以下几种:1、施改良
3、肥用于土壤的改良。树穴土壤改良工程措施成本低、见效较快、绿化美化效果好,是大规模大面积盐碱地造林绿化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改良肥有好多种,其中“园艺盐碱土改良肥”(以下简称改良肥)配方设计参照国内外资料,采用“钠离子吸附剂” 、土壤酸化剂、化学改良剂、腐植酸、生根素等10种原料制成。并含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有机改良剂与无机改良剂结合,速效与迟效相结合,最佳的NPK含量比例,利用酸碱中的反应原理、离子交换原理、盐类转化原理,使盐碱土壤的理化形状得到改善,降低PH值及含盐量,提高土壤肥力,即能作基肥又能当追肥施用,集改碱与培肥一身。 “钠离子吸附剂”具有很强的交换能力,对盐碱土中的Na+、SO4
4、-2、Cl-等有吸附能力,土壤施入改良肥后可以降低PH值和碱化度,吸附铵离子和钾离子并提高土壤离子的交换量,从而达到改土、脱盐的目的,使土壤向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方向发展,对于盐碱立地条件生长的植物1-2年有效。另外由于“钠离子吸附剂”交换性能好,可用来提高阳离子交换能力,调整PH,交换捕捉土壤中有害金属离子,降低土壤含盐量,效果十分明显,脱盐率可达18.6-29.3%。近几年的工程实践表明:改良肥治理中度以下的盐碱土(含盐0.4%以下)较其他改碱方法相比有快速治理的优势。特别是当树木、花卉、草坪因工期紧,来不及应用其他改碱措施,用改良肥简单易行。只要把改良肥撒于地表松土、浇水,土壤PH值能迅速下
5、降,但含盐量下降要持续几个月才能见效。一般一次施用,1-2年内有效。胸径5cm乔木每株0.5-1kg,特别是对绿地中较重的碱斑可以“少量”间隔数天“多次”施用,才能有效。2、对碱性水、微咸水的快速改良多年来国内外一直在探讨盐碱水质改良途径。北京已有电渗析除盐技术,天津有水处理仪因造价高,至今未大量推广。咸水、碱性水对树木、花卉是很不利的,改水是先导。浇淡水、浇改良水是关键。即使经过改良的土壤,如果仍浇PH值超过7.8以上的微碱性水,数月之后又会变成碱性土。通常以矿化度超过2g/L即为咸水,咸水会对植物产生盐害,不适于灌溉植物。我国北方的土壤和灌溉井用水大多呈盐性、碱性,许多地方是用浅井地下水、
6、深井地下水来浇灌园林绿地。即使是良田地,浇灌盐碱水质,也导致土地次生盐碱化,特别是在盐碱地上浇咸水、碱性水无疑是盐上加盐。碱性水一般矿化度不高,但PH值偏高,会造成土壤碱化。微咸水矿化度为2-3g/L,即使是PH值呈中性也会造成土壤盐化。过去有人用硫酸亚铁改良碱性水质,但理论与实践都表明,这种做法会使土壤中硫及有效铁成分过多,使土壤板结,造成植物中毒死亡。也有人试用草酸改良盐碱水质,结果令人不理想,因草酸会使水中的微量元素沉淀,所以也没有取得成功。农业部“灌溉水质标准”规定“在非盐碱土上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含盐量定为不超过1500ml/L为宜” 。咸水的阳离子中,以钠为最多,过量的钠会引起土壤盐
7、化,危害园林植物。2000年我国在推广盐碱土改良肥的基础上,又推出盐碱改良剂,由8种原料组成。与改良肥比较,NKP(钠,钾,磷)含量有所减少,有机酸、有机质的成分增加。通过离子吸附、酸碱中和、转化盐类改良浇灌水质,成本低、效果快,通过地面撒施作用于浇灌水、改良水质,提高园林植物成活率。3、 “快速改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1适应性种植在各种不同程度的盐碱地上,栽培园林植物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有一定耐盐碱能力的树木花草,也是配合快速改良性盐碱水土的重要手段.3.2改碱适树,科学管理施用改良肥、改良剂,改土治水,快速改良盐碱水土,种植名贵树种、酸性土花木,地下水位高的绿地,应抬高栽培“大
8、水压盐” 、 “间湿间干”浇水要适度,按不同树种的生态习性进行因树管理,才能有较好的绿化效果。3.3快速改良的有效范围利用改良肥、改良剂治理盐碱,仅适用于中、轻度盐碱水土治理(PH7.8-8.8),土壤含盐量不超过0.4%,水质含盐量不超过0.3%或矿化度不超过3g/L.)用于碱化土效果好于盐化土。盐碱较重的水土应采取客土暗管排盐、隔盐层绿化技术。改良肥每平方米用量0.5-1kg,改良剂每平方米1-1.5kg.大树(胸径8-15cm)移植时适当增加用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结束语:总之,水土改良只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园林绿化要想真正达到长期稳定的效果,我们必须要提倡适地适树,大面积发展乡土地
9、树种,慎重少量引进外地树种。 在树种和植物选择上,要充分利用植物的茎、叶、花、果营造色彩斑斓的画面,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强调树种多样化,使乔木和灌木混交并与草本植物搭配,符合自然生长规律,形成长期稳定生态群落。在治理水土流失时,要挖掘和利用原有自然环境下的植被资源,进行封育和保护,水土保持是以恢复植被保护水土维持生态平衡为主,原则上能植树的植树,不能植树的则进行种草,种草也是恢复植被保持水土的一种重要有效措施。在某些土层缺失的地方应靠自然草本植被进行恢复,它符合植物正常的演替,从荒漠-草地-灌木-森林,它必须经过一段逐步改造的过程。 另外我们还要加强植物的选种和育种工作 ,引进草本、木本花卉、观花、观景、观叶、观枝干的园林绿化树种进行选育驯化,以满足绿化、美化以及水土保持的需求;为园艺和生态事业添红加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