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里程表一预设教学设计课程分析:里程表一是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 5 节课。教科书首先呈现的是“北京西安”沿线各大火车里程表,包括行车路线示意图和记录里程数的表格,表格中的数据表示的是从始发站北京到沿途各站的里程。这类问题虽然数量关系很简单,就是加减法,但学生首次接触,理解是有困难的,看懂里程表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教科书在三个问题中都要求“画一画”来理解题意。 学情分析:学生已会解决加减混合的应用题了,计算准确率也提高了一些。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
2、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目标:1、掌握了新的计算方法后,会利用新的计算方法去解决。 2、在情境中掌握独立解答、独立思考、知识的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3、熟悉里程表的概念,知道怎么计算两个地方的里程,即距离。教学流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上面是“北京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思考一:从下表中,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要求:独立思考,举手回答。(设计意图)将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孩子有效掌握算法。【简要实录】二、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思考二:保定到石家庄多少千米?要求:1、观察如何画一画。 2、仔细看如何算一算。(设计意图)通过读表,培养孩子独立获
3、得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简要实录】思考三:保定到郑州多少千米?要求:1、画一画。 2、算一算。(设计意图)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简要实录】思考四:813-689 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要求:1、画一画。 2、说一说。(设计意图)数学学习从本质上说是学生个体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决问题。【简要实录】三、 分层练习,巩固新知四、 下面是“北京南京”沿线的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里程/千米 北京天津 137北京济南 497北京徐州 814北京-蚌埠 979 北京-南京 1160思考一:天津到蚌埠有多少千米? 思考二:济南到蚌埠与天津到徐州两段铁路,哪段长,长了多少?要求:独立思考,在课堂本上完成。(设计意图)及时巩固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巩固验算方法。【简要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