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1路基沉降观测边坡变形监测施工作业指导书为了加强中铁五局武广客专项目经理部第八总队路基工程沉降、位移监测管理, 及时监控路基的沉降量及位移变形,保障路堤安全填筑,检验地基处理效果,并根据监测提供的可靠数据确定铺轨支撑层及其以上结构的施工时间,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为了加强对监测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局经理部和各总队分别成立沉降监测室和沉降监测组。二、监测工作程序根据设计图纸,结合实际地形条件,各监测组制定适宜的监测方案,报经理部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各种准备工作。监测小组在动态跟踪检测
2、时,采集的数据经判别后,及时反馈路基稳定信息;如果出现失稳信号,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加大监测频率。监测工作程序如下: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2修改稳定不同意 不满足监控指标不稳定 满足监控指标短期内不能稳定短期内达 到稳定状态 是否否否是三、监测测试项目和内容1、路基变形监测路基变形监测,包括路基面沉降监测、基底沉降监测、路堤本体沉降监测、深厚层 第四系地层的分层沉降监测,另外软土或松软土地基路堤地段的原位测试制定观测方案经理部审批元件埋设初测值调试第一阶段填土计划填第一层土进行动态跟踪观测数据处理系统取得强度增长规律总结阶段成果下一阶段填土计划填土标高设计标高预压期观测
3、制定卸载标准满足卸载要求卸载停载路基稳定采取措施 调 整 填 土 计 划采取处理措施再处理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3边桩位移监测、复合地基的加筋(土工格栅)应力、应变监测等。当路基基底或下卧层为平坡时,路堤主监测断面为线路中心;当地表横坡或下卧层横坡大于 20%时,应于填方较高 侧或压缩层较厚侧增加监测点;基底沉降监测与路堤本体沉降监测在一般路基(非试验段)地段监测点应尽量布置于同一路基基地和基床底层顶面;同时在软土及松软土路基填筑时,沿线路纵向每隔 3050m 在距坡脚 2m 处设置位移边桩,以控制填土速率。控制标准为: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速率小于 1.0cm/d,坡脚水平位移速
4、率小于 0.5cm/d。2、路堑高边坡的位移变形监测变形检测范围包括:1)、大型滑坡、堆积体等不良地质边坡;2)、白垩系、下第三泥岩、粉砂岩、砂砾岩;元古界泥质板岩、千枚岩等软质岩高边坡;二迭、石炭、泥盆系的炭质页岩、砂 页岩、煤系地 层、泥岩等易浸水软化的软质岩及软硬互层的路堑边坡高度20m 时;3)、第“2 )”条的地层条件,当存在顺层现象或受构造影响结构面发育;不利结构面发育,边坡高度15m 时;4)、土质及全风化层,边坡高度15m 时。边坡变形控制应满足各类支护结构型式的验收标准,边坡稳定性验算应满足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各类监测警戒值,应根据当地工程经验采取类比法和监测资料的分析、归类
5、总结确定,随着监测项目的实践深入,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种条件下的边坡变形评价、边坡稳定性、边坡质量的综合评估办法和控制标准。四、测量仪器配置表及管理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41、主要仪器配置表(按一个总队配置)序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单位 数量 备注1 全站仪 2” 套 12 水准仪 DS1 台 23 经纬仪 2” 台 14 铟瓦合金钢尺 3m 把 25 便携式电脑 PIII 台 16 测斜仪 台 17 振弦频率检测仪 台 18 钢卷尺 50m 把 29 遮阳伞 把 22、测量仪器管理1)监测小组设专人谭显政负责仪器的保管,测量仪器不得外借,使用完后及时清理并点收入库,并不得在外过
6、夜。2)仪器使用要有记录,并有签认。3)测量仪器使用前必须经有资质单位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仪器要进行年检,使用中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校,保证仪器精度。当发现测量仪器异常时,应 及时上报测量主管工程师,分析原因并做检校或维修。4)当一般仪器被损坏时要立即报测量主管工程师,并在 24 小时内由当事人对仪器损坏经过写出书面材料,由测量主管工程师组织测量组工程师对损坏原因进行分析,并形成书面处理的报告留测量组存档,并把处理报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5告上报工程部。5)当重要仪器被损坏时要立即报测量主管工程师,并在 4 小时内由当事人对仪器损坏经过写出书面材料,由测量主管工程师报工程部长
7、,由工程部长组织工程部工程师对损坏原因进行分析,并形成书面的处理报告留工程部存档,并把处理报告上报总工程师。五、路基沉降监测 1、监测剖面的布置1)、路基一般 50 米设置一个沉降监测断面,过渡段范围及地形或地层起伏不大的地段沉降监测断面应加密。2)、当路堤填高小于等于 3 米且基底上层厚小于 5 米时,仅对路基面进行沉降监测,当基底地面或压缩层横坡缓于 1:5 时,采用 A1 型路基沉降监测断面;基底地面或压缩层横坡1:5 时,采用 A2 型路基沉降监测断面。监测剖面按每 50 米一处进行布置,其中路基与桥、隧、涵等构筑物相连处应布置一监测断面。3)、当路堤中心填高小于等于 3 米且基底上层
8、厚5 米时,采用 B 型、A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基底地面或压缩层横坡缓于 1:5 时且基底层厚 5 米H20 米时,采用 A1 型于 B1 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陡于 1:5 时,采用 A2 型于 B2 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相领剖面间距一般不大于 50 米,其中路基与桥、隧、涵等构筑物相连处,地形或地层突变处,过渡段折角处必须布置 B1 型或 B2 型监测断面。基底地面或压缩层横坡缓于 1:5 时且基底层厚20 米时,采用 A1 型于 B3 型 监测断面间隔布置;陡于 1:5 时,采用 A2 型于 B4 型监测断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6面间隔布置。相领剖面间距一般不大于 50
9、米,其中路基与桥、隧、涵等构筑物相连处,地形或地层突变处,过渡段折角处必须布置 B3 型或 B4 型监测断面。4)、路堤中心填高小于大于 3 米时,采用 C 型、A 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基底地面或压缩层横坡缓于 1:5 时且基底层厚20 米时,采用 A1型于 C1 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基底地面或 压缩层横坡1:5 时,采用 A2 型于 C2 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相领剖面 间距一般不大于 50 米,其中路基与桥、隧、涵等构筑物相连处,地形或地 层 突变处,过渡段折角处必须布置 C1 型或 C2 型 监测断面。基底地面或压缩层横坡缓于 1:5 时且基底层厚20 米时,采用 A1 型于 C3 型 监
10、测断面间隔布置;陡于 1:5 时,采用 A2 型于 C4 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相领剖面间距一般不大于 50 米,其中路基与桥、隧、涵等构筑物相连处,地形或地层突变处,过渡段折角处必须布置 C3 型或 C4 型监测断面。5)、预压地段,预压期因基床表层尚未施工,路堤顶面沉降监测应在预压土方底部(基床底层顶面)布置沉降元件进行,即在基床底层顶面临时布置沉降板或沉降监测桩,路堤填筑部分及基底沉降监测布置与无预压段基本一致,预压 土方卸出且基床表层施工后路基面沉降监测照常进行,具体布置型式有 F1 至 F10 型 10 种,适用条件于前述一致。6)、路基本体采用改良土填筑的路堤,填高大于 5 米时,上
11、述第 4 条条件下的监测断面应增加改良土填筑部分的沉降监测,其它元件与第 4 条基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7本一致。7)、路堑地段基底为土质地基(含全风化岩)时,应进行路基沉降监测,主要进行路基面沉降监测。当为一般土质地基及全风化岩时,基底地面或压缩层横坡缓于 1:5 时,采用 E1 型监测断面;基底压缩层横坡陡于 1:5 时采用 E2 型监测断面,按每 50 米布置一个监测断面。当为红黏土,膨胀土等特殊岩土地基时,基底压缩层横坡缓于 1:5 时按每 50 米间距间隔布置 E1 型与 E3 型监测剖面;基底压缩层横坡陡于1:5 时按每 50 米间距间隔布置 E2 型与 E4 型
12、监测剖面。8)过渡段路基沉降监测可根据具体的路基条件,选 A 至 F 类监测类型之一,每处过 渡段同时采用静力水准仪,沿纵向对沉降差进行监测。静力水准仪布置在线路中心线的路基面上,每处 2 个,桥路过渡段布置在桥台顶端中部及路基侧 1 米处,涵路过渡段布置在涵洞与路基交界两侧各一米处,堤堑过渡段布置在过渡段刷坡坡顶两侧各 1 米处,隧路过渡段布置在隧线分界两侧各 1 米处。9)在深度覆盖层松软土地基采用刚性桩网结构及搅拌桩、旋喷桩、CFG桩加固时, 为了测试地基加筋土工格栅应力应变、桩顶及桩间土应力,对不同类型桩加固的典型工点进行监测,设置 H 型断面,每个工点不少于 2 个监测断面。10)在
13、膨胀土、红黏土等路堑,为了测试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基床特别是换填层以下的膨胀土、红黏土地基中动应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孔隙水压力沿深度及横向的变化规律,设置 I 型膨 胀土、红黏土路堑动态稳定性监测断面。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8六、路基位移监测 1、路堑高边坡位移监测断面布置根据地质条件及工程实践经验,主要针对以下地质条件,边坡高度设置边坡位移、 应力状态的监测系统:1)、大型滑坡,堆积体等不良地质边坡;2)、白垩系,下第三系泥岩、粉砂岩、砂砾岩:元古界泥质板岩、千枚状板岩等软质岩高边坡;二迭、泥盆系的炭质页岩,砂页岩、煤系地层、泥岩等易浸水软化的软质岩及软硬互层的路堑边坡
14、高度20m 时;3)、第 2)条的地层条件,当存在顺层现象或受构造影响结构面发育;不利结构面发育,边坡高度15m 时;4)、土质及全风化层,边坡高度15m 时:凡满足上述条件者,各工点根据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代表性断面进行变形监测,每工点应有不少于 2 个边坡位移监测断面。2、位移监测断面类型根据本管段的工程内容,选择以下几种监测方法和类型,根据边坡具体条件可设置组合型。1)、边坡地表位移监测(型)建立射线网法监测网。边坡或滑坡沿线路纵向每隔 3050 米设置监测断面,每个断面分别于路堑的路肩、桩(墙)顶平台、边坡平台、路堑以及堑顶外 5.0m、10m 设置监测桩。各工点分别于边坡可能破坏
15、的范围外 30m 设照准点和置镜点。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量,监测边坡状态指导施工。2)、部位移监测(型)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9大型滑坡、堆积体等不良地质边坡和土质、软质岩路堑边坡高超过 25米(存在顺层、滑面等不利结构面时为 20 米以上)进行深部位移变形监测:边坡成型后在边坡平台钻孔成孔埋置(竖直孔孔深应至稳定地层一定深度内),安装测斜管,采用 测 斜仪精确地测量岩土层内部水平位移。每工点应有不少于 2 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设 12 个监测孔。3)、桩(墙)背土压力监测(型)当滑坡、堆积体等不良地质边坡和土质、软质岩路堑边坡设置桩板(挡)墙或高挡墙(墙高6m)时,根据
16、现场需要, 选择 有代表性地段于桩(墙)后埋设智能弦式数码压力盒,以监测土压力的大小及变化:监测断面设置间距为1520 米,每个桩(墙)背设置 3 个土压力盒。4)、地下水渗流监测(型)当边坡地下水发育或存在渗流影响时,选择代表性工点,采用渗压计进行地下水渗流监测,在监测边坡选取 12 处,埋设渗压计进行地下水渗流监测。七沉降变形观测的操作程序1应按测定沉降或位移的要求,分别选定测量点,埋设相应的标石标志,建立高程网或平面网,亦可建立三维网。高程测量宜采用测区原有高程系统。2应按确定的观测周期与总次数,对监测网进行观测。3对各周期的观测成果应及时处理,并应选取与实际变形情况接近或一致的参考系进
17、行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八变形测量点的分类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10变形点可分为控制点和观测点(变形点)。控制点包括基准点、工作基点以及联系点、 检核点、定向点等工作点。九变形观测变形点的选设及使用要求1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使用时, 应作稳 定性检查或检验,并应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测定变形的参考点。2工作基点应选设在靠近观测目标且便于联测观测点的稳定或相对稳定位置。测 定总体变形的工作基点,当按两个层次布网观测时,使用前应利用基准点或检核点对其进行稳定性检测。测定区段变形的工作基点可直接用作起算点。3当基准点与工作点之间需要进行连接时,应布
18、设联系点,选设其点位时应顾及连接的构形,位置所在处应相对稳定。4对需要独立进行稳定性检查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应布设检核点,其点位应根据使用的检核方法成组地选设在稳定位置位置处。5对需要定向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应布设定向点,并应选择稳定且符合照准要求的点位作为定向点。6观测点应选设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可从工作基点或邻近的基准点和其他工作点对其进行观测。十路基沉降观测方法1、沉降观测板1)基本原理在地基表层埋设由钢筋混凝土板(或钢板)、测杆、保护套组成的沉降观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11测板,由人工通过水准仪测设测杆顶部的高程变化量来推断地基的总体沉降量。沉降板由钢板、测杆
19、和保护套管组成,钢板尺寸 50cm50cm1cm,测杆采用 40mm镀锌铁 管,垂直固定在底板中心,保护套管采用 75mmPVC管,测杆略高于套管顶,用顶帽封住管口 2)埋设技术沉降板埋设位置应按试验设计测量确定,埋设位置处可垫 10 cm 砂垫层找平,埋 设时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保护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3)测杆接长采用水平仪按二级测量标准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以 1 米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
20、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金属测杆用内接头连接,保护 套管用 PVC 管外接头连接。施工过程中要保护好测杆,防止车辆碾撞,其周围的填料采用人工夯实。3)数据采集沿线路纵向布置沉降观测水准测量高程控制网,并根据现场测点分布情况设置临时水准点,通过临时水准点进行日常观测,定期(或对测量数据存在疑问时)对临时水准点进行复核。沉降板观测要求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规定进行,所采用水准仪精度不低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12于 1mm(DS05、DS1 型),仪器使用前应经过 校验。2、位移边桩1)原理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通过测量预先埋设测点的坐标或测线与基准线之间夹角的变化来判定测点水平方向位移变
21、化情况,从而判别地基土侧向位移情况。位移边桩采用 100mm松圆木制作,长 1.0m。2)埋设技术位移边桩埋设位置应按试验设计测量确定,可以采用打入埋设或开挖埋设,埋设 于距离路基坡脚 2m 处。埋设深度 0.9m,桩周上部 0.3m 采用C15 砼浇 筑固定,确保边桩埋设的稳定。埋 设完毕,待包边混凝土凝固后,进行初始值测读,并填写埋设考证表,记录测点埋设时间、位置、初始读数。3)数据采集观测前沿线路纵向设置水平位移观测网,根据线路两侧通视条件,可以采取视准线法或坐标测量法进行。3、沉降监测桩采用 28mm长 1.2m 的钢钎。待路基施工完成后,在监测断面通过测量打入埋置在设计位置,埋置深度
22、 1.0m,桩 周上部 0.2m 用混凝土浇注固定,完成埋设后采用水平仪按二级测量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4、单点沉降计由电测位移传感器、测杆、锚头、 锚板及金属软管和塑料波纹管等组成。埋设要求: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13采用 钻孔引孔埋设,钻孔孔径 108mm或 127mm,钻孔垂直,孔深应与沉降仪总长一致,孔口应平整。安装前先在孔底灌浆,以便固定底端锚板。沉降 计安装时, 锚板朝下,法 兰沉降板朝上,注意要用拉绳保护以防止元件自行掉落,采用合适方法(如 PVC 管、金属管或杆)将沉降计底端锚板压至设计深度。每个 测试断面埋设完成后,位移计引出导线套钢丝波纹管进行保护
23、,并挖槽集中从一侧引出路基,引入坡脚观测箱内。元件埋入之前应采取措施保证孔径满足安装要求,一般埋设完成后35 天待 缩 孔完成后测试 零点。5、剖面沉降管可采用专用塑料硬管,其抗弯刚度应适应被测土体的竖向唯一要求,导管内十字导槽应顺直,管端接口密合;剖面沉降测量是将剖面沉降仪探头导轮卡至于预埋剖面沉降管的十字导槽内,从一端按一定间距依次读数,起诗始端管口标高应采用水平仪按二级测量标准进行测量,再通过数据处理计算出不同位置处地基的沉降量。埋设要点:剖面沉降管埋设在基底碎石垫层中间的土工格栅上,复合地基平面应布置在观测断面附近加固孔之间中心处。埋设剖面沉降管的上下各垫10cm 左右的砂 垫层,中部
24、填砂尽可能抬高,使剖面沉降管埋设呈向上拱的圆顺弧线状,但上拱高度不超过计算沉降量的一半。剖面沉降管埋设时,应按设计用螺钉进行组装,导管用外接头连接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14至大于埋设长度约 2m(两端各伸出 1m 左右),两端用管盖封住,并预先在导管内穿一条镀锌钢丝作测试时来回牵引沉降仪用。剖面沉降管内十字导槽方向应与地面垂直,两头应砌筑观测坑,以方便观测及对孔口进行长期保护,并做好坑内及其周围的排水。待上部一层填料压实稳定后,连续监测数目,取稳定读数作为初始读数。十一路堑高边坡位移监测1位移监测桩采用 28mm长 0.6m 的钢钎。待路 堑开挖至 设计埋桩位置后,将位移监测
25、桩打入至设计位置,埋置深度 0.5m,桩 周上部 0.2m 用混凝土浇注固定,完成埋设后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量初始读数。位移监测桩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进行监测。2测斜管埋设可采用专用塑料硬管,其抗弯刚度应适应被测土体的水平位移,测斜导管内十字导槽应顺直,管端借口密合。测斜是将测斜探头导轮卡置于预埋测斜导管的十字导槽内,从底部每隔 0.5m 依次 测读,并通过数据处理计算求出不同深度处土体的水平位移。埋设要点:路堑 开挖至设计埋设测斜管位置时,即应开始埋设测斜管。采用 钻孔导孔埋设,钻孔导孔埋设, 钻孔垂直偏差率应小于 1.5%,并无塌孔、缩孔现象,软土层应采用泥浆护壁,钻孔深度应不小于设计要求的
26、深度。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15测斜管埋设前, 应按设计用螺钉进行预组装;管底部用底盖封住,用外接头连接导管至大于埋设长度约 0.3m;再根据钻架高度将预装好的导管从接头处拆卸分段备用。测斜管埋设时,按 预装顺序从底部分段依次埋入,相邻两段沉降测斜管随埋随接,并及时灌水入管内,直至将测斜管压入孔底就位。调整 测斜管内十字导槽方向与观测断面方向一致后,安装测斜管顶盖,并在测 斜管周围回填中粗砂,并灌水使其密实。用水泥砂浆固定观测盒,对孔口进行长期保护。待测 斜孔侧土回淤稳定后,连续测读数目,稳定读数作为初始读数。测斜管采用测斜仪进行测试。3土压力盒土压 力盒在埋设前应进行稳定、
27、防水密封、压力标定、温度标定等工作,并进行 编号。土压 力盒应镶嵌在桩或护壁内,使其应力膜与构筑物表面平齐,土压力盒背面应具有良好的刚性支撑,在土压力作用下尽量不产生位移,以保证测量的可靠性。对于地面以下现浇混凝土桩,由于土压力传感器如随钢筋笼下入槽孔后,其面向土层的表面钢膜很容易在水下浇注过程中被混凝土材料所包裹,混凝土凝固结硬后,水土压力根本无法直接被压力传感器所感应和接收,造成埋设失败。这种情况土压力盒埋设需采用挂布法、弹入法等专用埋设工艺。a.挂布法:取约为 1/21/3 的槽段宽布的布帘,在布帘上缝制好用以放置土压力盒的口袋,把压力盒放入后封口固定;将布帘平铺在土压力量测位中铁五局武
28、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16置钢筋笼迎土面的一侧的外表面,通过纵横分布的绳索将步帘固定在钢筋笼上,将土压力盒导线固定在钢筋笼的钢筋上,并引至桩前地面上;步帘随钢筋茏一起吊入槽孔,放入导管浇注水下混凝土。由于混凝土在布帘的内侧,利用流态混凝土的侧向挤压力将布帘及上压力盒一起压向上层,随水下混凝土液面上升所造成的侧压力增大迫使传感器与上层垂直表面密贴。b.弹入法:主要由弹簧、钢架和限拉插销三部分组成专用机械装置,首先将装有土压力盒的机械装置焊接在钢筋笼上利用限位插销将弹簧压缩储存向外弹力能量,待钢筋笼吊入槽孔后,在地面通过牵引铁丝将限位插销拔除,由弹簧 弹力弹力将压力盒推向土层侧壁,根据压力
29、盒读数的变化可判定压力盒推向土层侧壁,根据压力盒读数的变化可判定压力盒安装情况。路堤桩板墙背土压力盒埋设可在桩体钢筋笼上土压力埋设高度处安装合适的埋设装置,将土压力盒置入其内,并将其表面用厚塑料布封好,后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再去掉塑料布。挡墙墙背土压力盒埋设可在土压力埋设高度处安装合适的埋设装置,将土压力盒置入其内,并将其表面用厚塑料布封好,后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再去掉塑料布。所有信号线应穿过预埋 PVC 管引至桩(墙)顶平台上的观测箱内。土压 力盒采用振弦频率检测仪进行测试。4锚索计锚索 计安装前应进行标定并编号。预应 力锚索测力计安装是伴随着预应力锚索张拉进行的,根据结构设计要
30、求, 测力计应安装在锚固垫座上,钢绞线或在锚索从测力筒中心孔中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17穿过,测力计置于钢垫座和工作锚之间。安装 时锚索测力计应放置平稳,如发现几何偏心过(仪器分测不等值,即为有几何偏心),应即时予以调整。锚索 测力计安装定位后应及时测量仪器初值,根据仪器编号和设计编号作好记录并存档,仪器的引出电缆应引至便于测试位置的观测箱内,并妥善保护。锚索 测力计采用振弦频率检测仪进行测试。5渗压计正式埋 设之前应在水井中对其进行标定,标定资料作为试验测试时计算孔隙水压力的依据。采用 钻机导孔埋设,钻机垂直偏差率应小于 1.0%,并无塌孔、缩孔现象,软土 层应采用泥浆护壁
31、。每孔中 间隔埋设 2 个渗压计,各渗压计之间采用预先用原土层做的泥球填满。埋设 方法:钻孔至底部渗压计埋设标高以上 0.5m 的深度,用钻杆将底部渗压计压入原土层,退出钻杆回填泥球至第二个渗压计埋设标高以上,用钻杆将第二个渗压计压入回填土层,退出钻杆回填泥球至孔口。渗压计 埋设压入过程中采用振弦检测仪全程监测。每个断面埋设完成后,钻孔外渗压计引线套钢丝波纹管进行保护,并引入观测箱内。埋设 完成后测取初始读数。渗压计 采用振弦频率检测仪进行监测。十二.沉降变形观测等级及精度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18武广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观测应采用二等水准测量,观测精度不低于1mm。十三.沉
32、降观测测量的观测周期1控制网复测周期应根据测量目的和点位的稳定情况确定,一般宜每半年复测一次,在施工过程中应适当缩短观测时间间隔,点位稳定后可适当延长观测时间间隔。当复测成果或检测成果出现异常,或测区受到如地震、洪水、爆破等外界因素影响时,应及时进行复测。2所有元件埋设后,必须测试初始读数,在路基正式填筑前,必须对所有元件进行复测,作为正式初始读数。沉降变形测量的首次(即零周期)观测应适当增加观测量,以提高初始值的可靠性。3在路基填筑期间, 应每天监测一次,各种原因暂时停工期间,前 2 天每天监测一次,以后每 3 天测试一次。填筑施工完成后至铺设无碴轨道期间,前 15 天内每 3 天监测一次,
33、第 1530 天每星期监测一次,第 30 天后每 15天监测一次,雨后应加密观测。无碴轨道铺设后至试运营期间每月观测一次。具体应根据观测数据的变化情况,调整观测频度。4测试过程中发现异常必须及时查明原因,尽快妥善处理。十四.路堑高边坡位移变形监测频率仪器埋设后应观测几次,确定稳定的起始基准值。路堑开挖施工期:12次/天,施工完后 13 个月 ,12 次/周,三个月以上 ,12 次/ 月,可根据边坡工程安全等级边坡稳定性和施工进程及监测类型等 实际情况对监测频率进行适当调整,初步拟定各类监测的周期为一年。十五沉降变形观测警戒值设置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191.沉降观测的各类警戒
34、值,应根据当地工程经验采取类比法选择,或者根据结构检算确定。警戒值的设置应合理,保证其既能确保结构变形的安全,又不会增加不必要的措施费用。监测结果实行三级安全管理。级管理为0.8 倍安全警戒值,级管理为介于 0.8 倍安全警戒值与 1 倍安全警戒值之间, 级管理 为超过安全警戒值。当监测结果在级管理内时,可以继续施工;当在级与级管理之间时,对现场施工提出预警告,综合判断施工的安全性;当在级与级之间时,首先对现场施工提出警告,然后综合分析判断施工安全性;一旦监测结果超过级管理,立刻停止现场施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2.路堑高边坡位移监测的各类监测警戒值的确定:边坡变形控制应满足各类支护结构型式的验
35、收标准,边坡稳定性验算应满足规范 和设计要求。各类监测警戒值,应根据当地工程经验采取类比法和监测资料的分析归类总结确定,随着监测项目的实践深入,可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种条件下的边坡变形评价边坡稳定性边坡质量的综合评估办法和控制标准。十六沉降控制速率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大于 10mm/d,或者坡脚水平位移速率大于5mm/d 时, 应立即停止路基填筑,待观测值恢复到限值以内再进行填筑。十七 沉降的评估方法与措施路基施工至设计标高(有预压土方时至预压土方的顶面)后,先持续监测不少于 6 个月的时间,根据这 6 个月的监测数据,绘制“ 时间填土高沉降量” 曲线,按实测沉降推算法或沉降的反演分析法,分析并
36、推算 总沉降量、工后沉将值以及后期沉降速率,并初步分析推测最终沉降完成时间,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20确定铺轨时间。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工期要求,验证、调整设计措施使地基处理达到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当评估结果表明沉降还不能满足无碴轨道的要求时,则研究确定是延长路基摆放时间继续监测,还是采用(或调整)地基加固措施(如调整预压土高度、确定预压土卸荷时间、调整或增加地基加固措施等),即进行“ 监测评估调整” 循环,直至工期要求的时间止、并满足无碴轨铺设要求。实测沉降推算:利用实测数据推算最终沉降量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双曲线法、三点法(对数曲线法)、沉降速率法、星野法及修正双曲线法等。根
37、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推算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沉降对比,误差较小的推算方法有:复合地基为沉降速率法、双曲线;等载(或超载)排水固结为三点法、双曲线法。1、对数曲线法(三点法)不同条件下的固结度 Ut,可用一个普通表达式来描述:Ut=1-Ae-Bt (8-01)式中 A 和 B 为两个参数,由式“C p=A+(1-A)”可知 A 是个常数值,B 则与固结系数、排水距离等因素有关。如果 A 和 B 作为实测的变形与时间关系曲线中的参数,可视为待定参数。从实测沉降过程线上取荷载恒定后的三点(t 1、t2、t3),使得三点的时间间隔相等,即 t3- t2=t2-t1。三点 对应的沉降量分别为 S1、S2、
38、S3,则可以退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式为s3(s 2- s1)- s 2(s 3- s2)(s 2- s1)-(s 3- s2)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21S= (8-02)式中:S 推得的最终沉降量。同时,可求得式中(8-01)中参数分别为A= (8-03)B= 1n (8-04)还可求得瞬时沉降量 SdSd= (8-05)采用图解法推算最终沉降量 S 的方法是:以实测的 S-t 曲线后段点绘关系曲线,则曲线的延长线与纵坐标 St 轴相交点为所求的 S 值。值得注意的是,所取时刻 t1、t2、t3应取自实测沉降曲线的稳定阶段,这样推求的结果较为准确。2、双曲线法双曲线法假定荷载恒
39、定后的实测沉降过程线近似为双曲线St=Sd+ S (8-06)式中 St 在时间 t 时的实测沉降量,cm ;S 待定的最终沉降量,cm ; 待定的经验参数。为确定上式中两个待定参数,从实测 S-t 曲线的后段取任意两组已知的 S1、t1 和 S2、t2值,代入式(8-02 )求解可得8212s2- s1s3- s2s3 - S ( 1- Ae-Bt3)Ae-Bt31etSt-ta + t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22S= (8-07)= S -t1 = s -t2 (8-08) 将 S及 值代回式(8-02)中,便可推算任意时间 t 时的沉降量 S1。也可用图解法来推算最终沉降
40、量 S,即由 S-t 曲线后段的实测值分别计算出 值,绘制 -t 的关系曲线。由于曲线的后段往往近似直线,所以可将此直线斜率视为 S 。3、沉降速率法任意时刻 t 的沉降量 St 可表达成= (8-09)最终沉降量为 S= msc (8-10)式中:m综合性修正系数;ptt 时刻的累计荷载;po总的累计荷载。在恒载条件下,沉降速度可表达成St=ASce-t (8-11)A=(8/P2)ni=1qi(eti- eti-1) (8-12)t2 -t1t2 t1S2 S1t1S1t2S2t1S1t1S1(m-1)ptpo+t ScSt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23式中:q i 第 i
41、级荷载的加荷速率;ti-1 第 i 级荷载的起始时刻;ti 第 i 级荷载的终止时刻。由实测沉降过程线点绘 1nSt-t 关系曲线,其截距为 ASc,斜率为 ,由式(8-12)可求得 A,由式(8-11)可求得 Sc,由式(8-09)可求得 m,再由式(8-10)可求得最终沉降量 S。沉降的反演分析推算:利用先前实测沉降曲线进行反演分析,修正地基土设计参数,并重新进行沉降计算,再由实测沉降验证,经过多次循环分析计算,预测 工后沉降量。该法进行计算时所用到的土层参数是利用先前实测曲线进行反演推算出来的,且经过实测沉降验证,因此也更符合实际情况。十八元件保护各工程 项目都应成立专门试验小组,进行元
42、件的埋设、测量和保护工作,小组 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元件埋 设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编号,有导线的元件应将导线引出至路基坡脚监测箱内。凡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及碾压,并配备专人负责指导,以确保元件不受损害。各施工 队应编制稳妥的保护措施并认真执行,确保元件不因人为、自然等因素而破坏。元件埋设后,制作相应地标示旗或保护架插在上方。路堤填筑过程中,派专人负责。十九沉降变形观测测量成果的管理沉降变形观测测量的原始记录要真实,并要及时签认和整理,成果要及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24时反馈给施工作业班组,真正作到路基施工的动态控制,同
43、时要把成果及时上报局经理部。当发现异常时要及时复测,并分析原因,并立即通知相关的技术负责人,由相关的技术负责人对出现异常的地段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1)、所有测试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造假,记录必须清晰,不得涂改,测试, 记录 人员必须签名。2)、所测数据必须当天及时输入电脑,核对无误后在计算机内保存。3)、按照提交资料要求及时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汇总、及时绘制路基面、填料及各项监测的荷载时间沉降过程曲线。4)、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整理路堤边桩位移及中心沉降监测点的沉降量,当边桩 水平位移大于 5mm/天,垂直位移大于 10mm/天,路堤中心低级处沉降监测点沉降量大于 10mm/天时,应及
44、时通知项目部,并要求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稳定后再恢复填土,必要时采用卸载措施。5)、监测数据作为铺设无碴轨道前评判路基工后沉降是否满足要求及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沉降变形观测成果要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并编制沉降变形观测成果书,并编制沉降变形观测技术总结。二十、质量保证措施1、按照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建立严密的控制网,定期复核控制网。2、测量元件按照设计要求埋设布置,修建必要的保护设施并派专人看守,保证监测 元件不被破坏及丢失。当发现监测元件破坏或丢失时,应及时由主管测量主管工程师上报工程部,由工程部对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采取相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25
45、应的应对措施。3、检测元件应埋设正确,在连续 2-3 次监测 ,将数据对比分析合格后,才能进行正式监测。4、为减少误差, 监测务必做到三固定:固定人员、固定仪器设备、固定转点及测站,使监测工作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完成。另外,配备两台高精度水准仪,两人同时进行监测,两人读数之差大于 1mm 时必须重新监测,直到监测数据符合精度要求。5、保证原始数据完整,当天测量数据当天整理。二十一沉降观测检验项目及频率1主控项目:A沉降观测装置和位移边桩的构造、结构尺寸和制作材料的 规格、材质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无影响观测精度的缺陷。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 监理 单位按施工单位数量的 20%平行 检验。检验
46、方法:观察、尺量。B观测 断面数量及每一断面观测点布设数量、观测频次和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全部检验。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清点数量。2一般项目:观测断面及每一观测断面上观测点埋设位置的允许偏差应不大于20c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检验方法:观察、尺量。二十二沉降变形观测成果的分析和验交1路基填筑至设计标高,应在路肩设观测桩,应与边桩和沉降同步进行观测,通 过测量路肩观测桩的高程变化,确定路基面的沉降量。中铁五局武广客运专线第八总队 作业指导书262观测资料应齐全、 详实、 规范。符合设计要求,并 应及时整理、 汇总分析,并提供给相关单位。3铺轨前应由建设、 设计、施工和 监理单位参加的路基验评小组对路基工后沉降进行评定。4竣工验交时,沉降 观测设备和观测资料应与工程同时移交工程接收单位。